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19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教学内容 1.表内除法 (1)以往安排在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三册里,现在是乘法口诀全学完之后,再学习。 (2)仍分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两段编排分散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 2.万以内数的认识。 (1)仍分两段: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但更强调培养数感。 (2)不同的是:提前教学“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加减法”(义教在“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中)。 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2)增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和估算 4.量的计量 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5.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推理) (1)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继续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 ·如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6.解决问题 结合所学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单独安排一个单元。 2.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结合计算教学内容进行。 ·结合其他教学内容安排例题或练习。如,在“克和千克”(第87页的内容、第89 页第7题)和“统计”(第113页第3题)的教学中,都安排了解决问题例题或练习。 (二)空间与图形 图形与变换(包括:平移和旋转、锐角和钝角) (三)统计 (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仍然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四)实践活动(安排了剪一剪和有多重两个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编排还处于一个开始阶段,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各不相同,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叫实践活动,应该怎样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分哪几个层次,在教材上应该怎么呈现,这确实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的。就目前,我们认识的水平而言,我们认为可以分两个方面,一是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如“生活中的数学”。二是单独安排,大体上可以分这样几个层次:1.在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2.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体会课题研究的过程。 我们的实践活动,一定要让学生活动起来,在活动中体会、应用数学知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剪一剪”、“有多重”,属第一个层次,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一方面巩固数学知识,这些活动有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的,由此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列的简单排列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课时安排: 1、解决问题…………4课时 2、表内除法(一)…………15课时 3、图形与变换…………3课时 4、表内除法(二)…………11课时 5、万以内数的认识…………10课时 6、克与千克…………2课时 期中复习…………4课时 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8课时 8、统计…………2课时 9、找规律…………4课时 总复习…………6课时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平台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 板书:(1)22+13-6 (2)22-6+13 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自由说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交流汇报 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自由说 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平台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3、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4、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 板书:(1)54-8-22 (2)54-(8+22) 5、完成练习一第5题 6、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自由说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1、学生自由发言。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自由说 完成作业 第三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8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跷跷板乐园图。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平台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爱玩跷跷板吗?今天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 2、投影出示跷跷板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 4、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明确名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5、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4X3+7=19(2)2X6+7=19(3)2X8+3=19 …… 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二的第2题,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自由说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 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 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 尝试列综合算式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由发言 完成作业 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11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小括号的作用和用法。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教学难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练习插图情境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平台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的题目,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用法今天老师先带小朋友到草地上去看看好吗?不过看了以后还要解决几个问题。 二、合作探索,巩固新知 1、投影出示第9页做一做主题图。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如观察小鸟、花朵、蜜蜂等,由此从多种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同时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2、出示第11页第3题。 3、完成第4题。 4、完成第5题思考题 求一共有多少个方木块?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有什么收获?你能把我们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四、课堂作业 听老师讲 学生独立解答后合作交流讨论 学生观察后问:他们带20元钱买票够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并说说怎么算总分。 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算式可以是: 3X3X3-2=25(个) 3X3X2+7=25(个) 3X3+3X3+7=25(个) …… 自由说 完成作业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 课本P13~36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检测、讲评……………………………………………2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平台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 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2、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 3、 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2、实践活动。 3、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各小组动手操作 各小组汇报情况 学生观察汇报 学生自己取名 再说说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学生交流、汇报 (1)、讨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学生动手分一分)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插花活动 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自由说 第二课时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13页,例3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 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 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1、 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平台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 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 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 3、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 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 2、 分组探讨解决“租几条船”。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3、 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 小节: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 课本第15页的“做一做”。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 2、 练习三第4、5题。 (1)、第4题。出示分萝卜的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分的过程和结果。 (3)、第5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四、开放题。 1、 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 )个长方体。 2、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五、课堂总结 自由说 仔细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1、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2、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全班交流反馈 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 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和教师共同总结 第三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8页,例4,练习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1、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 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平台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 谈话,出示情景图。 2、 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 3、 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支竹笋。 (2)、教师板书。 二、学习新知 1、 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 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师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 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三、应用,加深理解 1、 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 2、 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魔法卡片” (2)、第二关(练习四第2题)“小帮手”。 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习四第3题)“分西瓜”。 四、课堂总结。 想一想。 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 学生回答 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 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让学生把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和老师共同总结 第四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9页例5,练习四第4、5、6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平台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 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 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 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2、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5题。 (2)、练习四第6题: 四、课堂总结。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回答 自由说 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和老师共同总结 第五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1、22页练习四第7、8、9、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 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平台 一、谈话引入 1、 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 2、 学生举例。 3、 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二、展开学习 1、 引导学生完成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 (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3)、教师板书算式。 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 教师巡视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 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的思考题。 3、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联系生活,举例子 回答 说给同桌听一听。 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 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 (2)、全班交流汇报。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完成。 自由说 第六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一) 教学内容: 课本P23页例1,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求商。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平台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 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 2、 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3、 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4、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5、 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 6、 小结。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 引导学生完成第24页的“做一做”第1题。 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题。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2、3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真听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学生交流想法。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 自由说 第七课时 用乘法口诀求商(二) 教学内容: 课本P24页例2,练习五第4~6题。 教学目标: 1、 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 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 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平台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指名汇报。 二、探索学习 1、 教学例2 (1)、引导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每行栽4棵,栽了6行,一共栽了多少棵? *一共栽了24棵,每行栽了4棵,可以栽多少行? *一共栽了24棵,栽了6行,平均每行栽多少棵? 2、 问: 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 说说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 4、 小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 仔细观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诀求商?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4题。 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5、6题。 四、课堂总结。 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汇报 提出数学问题 回答问题:你会列式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比较总结求商的方法。 通过比较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发现规律。 要求学生口述对题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 要求学生读懂题意,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和老师共同小结 第八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7、28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所学表内乘除法知识。 2、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 教学难点: 加强乘除认知结构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沟通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平台-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年级 下册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