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公墓作为一种情动媒介_周裕琼.pdf
《数字公墓作为一种情动媒介_周裕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公墓作为一种情动媒介_周裕琼.pdf(2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 年第 12 期数字公墓作为一种情动媒介周裕琼张梦园内容提要对于去往生命彼岸的逝者,活着的人总是情不自禁地“不思量、自难忘”。哀悼之情寄托在有形的墓碑上,也寄托在无形的数字公墓中。已有的传播学研究大多将哀悼视作一种记忆实践,强调媒介的认知属性。论文则将哀悼视为一种情动体验,强调媒介的情动属性。通过对“豆瓣公墓”与“网络公墓”这两个豆瓣小组的内容分析及线上田野调查,从技术、身体和集体这三个维度考察“数字公墓”的情动生成与调节机制。研究显示,数字公墓将不同时空背景下的传播主体包裹于一个人造环境中,将技术的情动支持、身体的情动体验和集体的情动仪式紧密联系在一起。数字公墓既让逝者
2、的数字化身长存于“赛博天堂”,又允许生者提前哀悼自己的“死亡”,这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数字化死亡”的文化意涵。关键词数字公墓哀悼情动媒介数字化死亡媒介考古一、引言斯人已逝,幽思长存,通过网络媒介寄托哀思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新型文化景观。2012 年 10 月 8 日,“豆瓣公墓”小组正式成立,初衷是为了纪念已故的豆瓣用户(“豆友”),至今已经有 12440 名成员。在这个小组里,“死亡”不再是禁忌话题,哀悼也不仅仅在清明和中元节等特殊的日子集中表达。豆友们发布的一个个帖子,就像一座座林立的墓碑,标题中镌刻着逝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正文则是其生平简介和豆瓣主页链接 那里有逝者曾读过的书、观过的影、
3、听过的歌。豆瓣公墓对哀悼对象有所限制,有点像网络私家墓园。有鉴于此,2020 年 2 月 13 日,豆友开辟了新的小组“网络公墓”,在这座开放式墓园里,人们可以哀悼与纪念任何逝去的人(甚至物),至今该小组有 10410 名成员。数字公墓的出现,意味着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生者与逝者的共存之所。而新媒体不仅承载着人们的数字化生存(digital being),也建构了人们的数字化死亡(digitaldeath)。心爱之人猝然长逝,留给生者无限的哀痛与思念,哀悼这一情感行动则是生23云上的纪念 ,中国青年报,2019 年 5 月,https:/ 年 10月 15 日。数字公墓作为一种情动媒介者排解悲伤情
4、绪的重要手段。新媒体的技术可供性让普通人也可以成为数字公墓的主人。中国文化中长久以来讳莫如深的死亡,以及极其隐私的丧亲之痛,在社交媒体上变得公开化、日常化。死亡不仅是传统文化中的禁忌话题,也是传播研究的盲点,被学术界有意无意地放逐。但是,在媒介考古学看来,那些被遗忘、被遮蔽的“死亡媒介”的幽灵从未远去。彼得斯(Peters)在 奇云中强调了“墓”的基础性地位,提到人类定居点总是与坟墓为伴,并认为坟墓是所有人类意义存储设施中最基本的一种。维多利亚时代的很多女性以“灵媒”(medium)为职业,帮助生者与他们已逝的挚爱进行沟通。照片、电报等新媒介出现后,因其对于初次接触的普罗大众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奇
5、观异境,也曾被有心之士用来制造幻象、充当灵媒。“家祭无忘告乃翁”、“捷报飞来当纸钱”,为了在死者与生者之间“传递”消息,从坟墓到电报,古往今来众多的“旧媒介”和“新媒介”在哀悼祭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而隐蔽的功能。诚如齐林斯基(Zielinski)所言,探究新旧媒介之间的交错与呼应、过去与现在之间的纠缠与羁绊,实乃媒介考古的价值之所在,但仅从媒介考古学视角来考察“墓”(尤其是数字公墓)是远远不够的。媒介考古学的三大研究取向 “恢复媒介的物质性、寻访媒介的异质性、捕捉媒介的复现性”可以启发我们对数字公墓这一“新新媒介”做出如下的追问:这种“幽灵般”的在线空间能在多大程度上将无形的哀思寄托在可触可感的
6、媒介物上?这种承载着数字化死亡的“虚拟墓”与埋葬着逝者遗骸的“实体墓”在多大程度上“似曾相识”?而这种不囿于时空限制的“复现”又是否触发了某种情感的变迁与重构?然而,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却不必圈囿于媒介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事实上,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把数字公墓视作“情动媒介”,通过对两个豆瓣小组的内容分析与线上田野调查,探究网络哀悼文化的具体形成机制。二、哀悼作为一种情动心理学认为,哀悼是一种情绪(emotion)。心理学词典给情绪下的定义是:“任何短时评估的、情感的、意图的及心理的状态,包括高兴、悲伤、厌恶及其他内心感受。”弗洛伊德(Freud)认为哀悼是一种痛苦的情绪,“在哀悼中,世界
7、变得33章戈浩:传播与媒介研究的死亡盲点:一个生存媒介研究的视角 ,全球传媒学刊2020 年第 2 期。美约翰杜海姆彼得斯:奇云:媒介即存有,邓建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 年,第 162 页。章戈浩:传播与媒介研究的死亡盲点:一个生存媒介研究的视角 ,全球传媒学刊2020 年第 2 期。德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媒体考古学,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年,第 4 13 页。施畅:视旧如新:媒介考古学的兴起及其问题意识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 年第 7 期。陈少华:情绪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年,第 3 页。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 年第 12 期贫困和空虚。”
8、专注于研究悼亡心理的瑞士学者维雷娜卡斯特(Verena Kast)认为,哀悼是一种悲痛的情绪,但其中蕴藏着某种力量,哀悼会促进我们与过去告别,推动我们重新理解与编织本已破碎的关系,从而继续活下去。如她所言:“正是由于我们与死亡的分离,我们才得以一再重新展示我们自身。为此,进行哀悼是绝对必要的。”显然,与日常的喜怒哀乐相比,哀悼是一种极端的情绪。而在索罗门(Solomon)看来,极端情绪“不是意识中的存在”,而是“意识的行动”。本文则进一步认为,哀悼不仅是作为名词的情绪,更是作为动词的情动(affect)。情动一词通常出现在文化研究与哲学领域,它涉及到人文社科正在发生的“情动转向”(affect
9、iveturn)。先哲斯宾诺莎(Spinoza)将情动理解为:“使身体的活动力量得以增加或减少、促进或阻碍的身体的情状(affectiones),以及这些情状的观念。”在现代哲学家德勒兹(Deleuze)看来,人的特性(本质)不是体现在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的静态中,而是体现在动态的情感活动中。在新近出版的 情动理论读本中,贝特尔森(Bertelsen)和默菲(Murphie)将情动分成三个层面:第一层面的情动作为“非个人”的运动或“前个人”的力量;第二层面的情动作为我们更加熟悉和个人化的情绪或感受(feeling);第三层面的情动存在于前述的两个层面之间,也就是斯宾诺莎所说的“影响和被影响
10、的力量”。简言之,情动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在意识的认知之外,它强调超越情绪的生命力,并驱使我们走向运动、思考和延伸。除了理论根源上的差异,情绪和情动这两个看上去很接近的词在具体的概念意涵上也有着显著的不同:其一,情绪是内心的、个人的,属于自我的领域;而情动则是外在或超出自我的,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感染构造人的主体性;其二,情绪是短时间内的心理状态,而情动则是连续的情感流变,延绵不绝,生生不息;10其4310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哀悼与忧郁症,汪民安、郭晓彦主编:生产第 8 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 4 5 页。瑞士维雷娜卡斯特:体验悲哀,赖升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
11、3 年,第 2 4 页。Solomon,obert C,True to Our Feelings:What Our Emotions Are eally Telling U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p.157.转引自袁光锋:迈向“实践”的理论路径:理解公共舆论中的情感表达 ,国际新闻界2021 年第 6 期。洪汉鼎:斯宾诺莎哲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年,第 497 页。汪民安:何谓“情动”?,外国文学2017 年第 2 期。Bertelsen,Lone,Andrew Murphie,“An Ethics of Everyda
12、y Infinities and Powers:Flix Guattari on Affect and the efrain,”inGregg,Melissa,and Gregory J.Seigworth,eds.,The Affect Theory eader,North Carolina:reprinted by Duke University Press,2020,p.140.Gregg,Melissa,Gregory J.Seigworth,“An Inventory Of Shimmers,”The Affect Theory eader,North Carolina:eprint
13、ed byDuke University Press,2020,p.1.包卫红:“空中的波动艺术”:电影、以太和战时重庆的宣传电影理论 ,当代电影2016 年第 8 期。刘芊玥:“情动”理论的谱系 ,文艺理论研究2018 年第 6 期。汪民安:何谓“情动”?,外国文学2017 年第 2 期。数字公墓作为一种情动媒介三,情绪主要关乎心灵或意识,而情动则身心合一,将身体与心灵(意识)融为一体,融入到情感体验中去。此外,情动(affect)作为一个动词,与其名词形式情感(affection)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德勒兹将情感定义为一系列事件的体验,并将情动定义为一种动态的原则,它贯穿但也超越了个人感觉和
14、任何形式的体验。从以上讨论不难看出,情动作为一个更宽泛的概念,它强调动态的、影响与被影响的过程以及这其中蕴藏的力量。诚如德勒兹所言,情动是存在之力或行动之力的生成流变(becoming)。回到中国语境,情动也显然比情绪或情感更能体现哀悼一词在汉语中的丰富意涵。辞源释义:“哀”有“悲伤,伤悼”之意,诗经豳风破斧中唱道:“哀我人斯,亦孔之将。”“悼”有“追念死者”之意,魏书世祖纪中记载:“时宣称李孝伯疾笃,传者以为卒也,帝闻而悼之。”哀悼一词,“哀”侧重于情感,“悼”侧重于行动,组合在一起,则强调情感行动,即,情动。对逝者的哀悼,不仅有“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内在情感之哀,更会转化为“与君营奠复营斋”
15、的外在行动之悼。而付诸文字存诸媒介的哀悼(如立碑作传、写诗作词、发帖回帖等),则可以通过情感与行动之间的转化,唤起绵延不绝的倾诉与回应,构成了一个持续性的动态过程。无数的情动在这里相遇与生成,不同的主体在这里互相影响、互相承受。“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寻梦环游记的这句台词提醒我们,追思与回忆(记忆)才是哀悼这一情动的基础。在考古学家扬尼斯哈米拉基斯(Yannis Hamilakis)看来,情动作为一个流动的相遇空间与感觉场(sensorial field)相连,而作为感觉接触区的情动与作为认知机制的记忆存在着天然的关联。心理学家西尔万汤姆金森(Silvan S.Tomkins)认为,
16、情动和认知系统之间的关系有如嵌套在同一整体的两个部分,两者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情动体验会自动留存下记忆痕迹,正是这种情动记忆痕迹(affect memory traces)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从传播学角度展开的哀悼研究,大多将之视作一种记忆实践,强调了媒介的认知属性。我们认为,应该将哀悼视作以记忆为基础的情动体验,惟其如此,才能突显依托于新技术、新物质条件的媒介本身的情动属性及其调节作用。53Terada,ei,Feeling in Theory:Emotion after the“Death of the Subject”,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
17、ress,2001,p.110.郝强:创造的概念:论德勒兹“情感”理论的生成 ,文化研究2017 年第 28 辑。Hamilakis,Yannis,Archaeology and The Senses:Human Experience,Memory,and Affect,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13,p.125.Tomkins,Silvan S,Affect Imagery Consciousness:The Complete Edition,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2008,pp.136,99
18、1.以李红涛、黄顺铭等人的研究为代表,具体参见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年。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 年第 12 期三、墓作为一种情动媒介近年来,学术界对“媒介”的理解日趋广义,其概念早已不局限于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体”。尤其是媒介考古学的兴起,使许多被遗忘或被忽视的媒介重回人们的视野。彼得斯在早年出版的 对空言说 中,把墓地看作一种主媒介(arch-medium),他援引了 19 世纪人们对墓地的看法 它是生者和死者心灵交汇的地方。在 奇云中,彼得斯再一次强调:“墓地,一个充满回忆和仪式性的探听之所,是体现人类特征的常见标志。”詹姆斯凯瑞(Jame
19、s W.Carey)从传递观和仪式观这两种视角对传播进行分类。就前者而言,媒介通常作为一个传递信息的载体、实现控制的工具而存在;就后者而言,媒介则具有维系社会、共享信仰的重要功能。传递观一直以来都是实证研究的主流视角,然而,随着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双向、互动型媒体的兴起,单向线性的传递观逐渐式微,仪式观成为解释当今纷繁复杂的媒介文化现象的常用视角。“墓”自古以来就与仪式息息相关。仪式起初就是被人们用来与神圣的、超自然的或巫术世界进行沟通的活动,而围绕着“墓”进行的哀悼与祭奠正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仪式传播。但无论是传递观还是仪式观,都忽略了“墓”作为一种媒介在情动的生成与运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如
20、果我们把哀悼视作一种情动,那么寄托哀悼的媒介(以“墓”为代表)则毫无疑问是一种情动媒介(affective medium)。何塞范迪克(Jos van Dijck)认为,无论是日记等纸质媒介,还是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电子媒介,其本质上都是引发情动反应的文化形式,其中所讲述的个人故事可以触发公众的情动和记忆,进而促进情动主体性(affective subjectivity)的反馈循环,因此她提出了中介化情动(mediated affect)的概念。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包卫红则将媒介的情动机制从“人”上升至“环境”。在她针对民国影院的媒介考古学专著中,包卫红首次定义了“情动媒介”,将之视作一个
21、包裹着传播主体的人造环境,一个在“前个人”和社会之间斡旋的虚拟空间(本身高度中介化)。影院这样的情动媒介,具有诱发激情、建构感知与塑造经验的功能,并通过情感(affection)架起了从感知(perception)到行动(action)的桥梁,成为公众体验和政治行动的沃土。情动媒介这一概念为我们理解“墓”的属性与功能提供了一个极具张力的视角。63美约翰杜海姆彼得斯:对空言说:传播的观念史,邓建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 年,第 223 页。美约翰杜海姆彼得斯:奇云:媒介即存有,邓建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 年,第 162 页。石义彬、熊慧:媒介仪式,空间与文化认同:符号权
22、力的批判性观照与诠释 ,湖北社会科学2008 年第 2 期。Dijck,Jos van,Mediated Memories in The Digital Age,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pp.56 58.Bao,Weihong,Fiery Cinema:The Emergence of an Affective Medium in China,1915 1945,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Press,2015,p.16.数字公墓作为一种情动媒介“墓”为中国人营造了一个介乎生与死之间的人造环境,成为天人
23、感应的中介与桥梁。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坟墓既是死者肉身的安葬之地,也是死者灵魂的栖息之所。围绕着“墓”所展开的哀悼与祭祀活动,将活着的人与逝去的鬼包裹在一个虚拟的空间内,并借由此,让凡人与上天之间产生关联。正因为感受到“墓”所蕴藏的强大“情动力量”(即,包卫红所言的“情感感应力”),生者对安葬于坟墓的死者既有哀恸之情,又有敬畏之心。有些地方的习俗会在死者的墓穴中放置刻有符咒的“神砖墓瓦”、“五星”镇石和桃木橛子,用以镇墓。其作用一为防止孤魂野鬼扰乱墓主安息;二为防止亡人跑出墓穴回到生人世界。四、技术、身体、集体:数字公墓研究的三个维度在赛博空间里,作为哀悼之虚拟载体的数字公墓逐渐走进人们的视
24、野,成为一道独特的媒介文化景观,吸引了海内外学者的关注。众多研究聚焦于具有公共属性的线上哀悼,其对象主要是集体受难者或公众人物。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数以万计的人们涌入南京市三家媒体推出的线上公祭活动以表达哀思。李红涛等认为,这种线上祭奠空间是线下支配性公祭空间的一种延伸,而最终所生成的数字记忆必然被打上“民族”集体记忆之烙印。在李文亮医生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后,其微博账号成为了网友的哀悼场所,甚至出现了“线上守墓人”为其守墓。周葆华等将李文亮医生的微博评论区作为网络哀悼与情感表达的观察样本,提出“延展性情感空间”(extended affective space)的概念,来分析哀
25、悼结束后网民如何继续与逝者对话,同时展开相互之间的交流,从而延续这一独特的情感交流空间。他们认为,这里不但形塑出独特的“情感公众”,也构成了社交媒体时代集体记忆基于情感连接性的另类书写实践。哈留(Harju)聚焦于 YouTube 上已故史蒂夫乔布斯粉丝们的集体哀悼与集体记忆建构,发现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协商、合法化和缓解“被剥夺的悲伤”(disenfranchisedgrief)的空间,尽管粉丝之间是一种弱关系,但情感的一致性创造了一种共同体验的社区感。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数字公墓不仅“安葬”社会名流,也“安葬”普通73瞿明安、郑萍:沟通人神:中国祭祀文化象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 公墓 作为 一种 媒介 周裕琼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