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设计说明书样本.doc
《排水设计说明书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设计说明书样本.doc(2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目录 一 .设计概述 7 二.设计流量和水质污染程度的计算 7 2.1 设计水质水量的计算 7 2.1.1污水水量的计算 7 2.1.2 设计污水水质污染程度 7 2.1.3设计人口数 7 三.工艺流程 8 3.1 方法概述 8 四.构筑物的设计及计算 8 4.1隔栅的设计及计算 8 4.1.1设计说明 8 4.1.2隔栅的计算 9 4.2集水池提升泵房的设计 11 4.2.1.水泵选择 11 4.2.2.集水池 11 4.2.3.泵位及安装 11 4.3 沉砂池的设计及计算 11 4.3.1.设备简介 11 4.4 初沉池的设计 12 4.4.1池型的选择 12 4.4.2工艺尺寸 12 4.5 曝气池的设计及计算 13 4.5.1池型选择 13 4.5.2 污水处理程度 14 4.5.3曝气池计算及各部位尺寸 14 4.5.4 曝气池的进出水系统 15 4.5.5 曝气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15 4.5.6 供气量的计算 16 4.6 二沉池的设计及计算 17 4.6.1池型选择设计 17 4.6.2尺寸计算 17 4.7消毒设施的计算 18 4.7.1加氯量的计算: 18 4.7.2平流式消毒接触池: 18 4.8 污泥浓缩池 19 4.8.1 污泥量计算 19 4.8.2 尺寸计算 19 4.9 贮泥池 20 4.9.1污泥量的计算 20 4.9.2尺寸计算 21 4.10 污泥消化池 21 1.10.1 消化池的设计 21 1.10.2尺寸计算 21 4.11 污泥脱水计算及其设备 23 4.11.1 污泥脱水量的计算 23 4.11.2 污泥脱水设备 23 五.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23 5.1 平面布置 23 5.2 高程布置 24 六 水力及高程计算 24 七. 参考资料 28 一 .设计概述 本设计进行某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厂址的选择, 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 设计水质水量的计算, 污水处理程度的计算,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计算, 污泥处理构筑物的计算等。根据所给材料, 污水处理厂应选在A点附近。厂区布置应考虑主风向的影响, 合理布局生活区和污水污泥处理区。另外, 设计要保证污水处理厂在洪水期的正常运行。 二.设计流量和水质污染程度的计算 2.1 设计水质水量的计算 2.1.1污水水量的计算 1.城市每天的平均污水量: Q生=( 40000×130+4 ×135+45000×140) ×10-3=17170m3/d Q=Q生+Q工=17170+7000+7200=31370 m3/d=363L/s 2. 设计流量: Qmax=17170+7000×1.25+7200×1.20=34560 m3/d=1440 m3/h=400L/s 2.1.2 设计污水水质污染程度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混合后BOD5和SS的浓度用下公式计算: , 其中式中 Ci: 每区BOD或SS的浓度, mg/L; Qi: 每区污水流量, L/s。 计算得 BOD5=( 127000×30+7000×420+7200×430) /31370=357.03mg/L, SS=(127000×45+7000×320+7200×330)/31370=417.77mg/L. 2.1.3设计人口数 取人均每天排放BOD5为30g/L, SS为45g/L计。则: 按BOD5计算得到的设计人口数为32800人; 按SS计算为229578人 三.工艺流程 3.1 方法概述 本设计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 又称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它是依据污水的自净作用发展而来的。污水在经过沉砂、 初沉等工序进行一级处理后, 进入推流式曝气池, 在曝气和水力条件下, 曝气池中的水均匀地流动, 污水从入口流向出口, 前端液流不与后端液流混合。在曝气池中, 污水中的有机物绝大部分被微生物吸附、 氧化分解, 生成无机物, 然后进入沉淀池。在这个过程中, 随着环境的变化, 生物反应速度是变化的, F/M值也是不断变化的, 微生物群的量和质不断地变动, 后行污泥的吸附、 絮凝、 稳定作用不断的变化, 其沉降-浓缩性能也不断地变化。 它具有①曝气池内污水浓度从池首至池尾是逐渐下降的, 由于在曝气池内存在这种浓度梯度, 污水降解反应的推动力较大, 效率较高, 对污水处理的方式较灵活。②对悬浮物和BOD的去除率较高。③运行较稳定等特点。 其工艺流程如下: 图1 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图 四.构筑物的设计及计算 4.1隔栅的设计及计算 4.1.1设计说明 隔栅( 见图2-1) 一般斜置在进水泵站之前, 主要对水泵起保护作用, 截去生活水中较大的悬浮物, 它本身的水流阻力并不大, 水头损失只有几厘米, 阻力主要产生于筛余物堵塞栅条, 一般当格栅的水头损失达到10~15厘米时就该清洗。隔栅按形状可分为平面隔栅和曲面隔栅两种, 按隔栅栅条间隙可分为粗隔栅( 50~100mm) , 中隔栅( 16~50mm) , 细隔栅( 3~16mm) 三种。 图2 隔栅结构示意图 根据清洗方法, 隔栅和筛网都可设计成人工清渣和机械清渣两类, 当污染物量大时, 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 以减少人工劳动量。本设计栅渣量大于0.2m3/d,为改进劳动与卫生条件, 选用机械清渣, 设置一套带有人工清渣隔栅的旁通事故槽, 便于排除故障。 栅渣量与地区特点, 隔栅的间隙大小, 污水流量以及下水道系统的类型等因素有关, 在无当地资料时, 可采用: (1) 隔栅间隙16~25mm , 处理0.10-0.05栅渣/103m3污水 (2) 隔栅间隙30~50mm , 处理0.03-0.01栅渣/103m3污水 栅渣的含水率一般为80%, 容重约为960kg/ m3。 栅条的断面形状有圆形、 锐边矩形、 迎水面为半圆形的矩形、 迎水面背水面均为半圆的矩形几种, 本设计采用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的栅条。 4.1.2隔栅的计算 1.主要设计参数 设计中选择两组粗隔栅和中隔栅( 一备一用) , 隔栅的设计流量为0.4m/s 。栅条宽度S取0.01m; 粗隔栅条间隙b取0.06m; 中隔栅间隙取0.02m; 栅前水深为0.4m; 过栅流速为0.8m/s; 隔栅安装倾角α取60° 2.工艺尺寸 (1) 栅条间隙数: (2) 栅槽宽度: (3)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设进水渠宽B1为1.0m, 渐宽部分的展开角度1为20° (4)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5) 经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6) 栅后槽总高度: 栅前渠道超高h2采用0.3m, (7) 栅槽总长度: (8) 每日栅渣量: W1在此取定栅渣量W1为0.1m3/103m3污水, 污水总变化系数KZ: 为1.2 同理: 可计算中隔栅时, 取栅条间隙b取0.02m, 则: (1) 栅条间隙数: =60 (2) 栅槽宽度: =1.8m (3)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1.1m (4)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0.55m (5) 经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0.081m (6) 栅后槽总高度: =0.78m (7) 栅槽总长度: =3.55m (8) 每日栅渣量: W1在此取定栅渣量W1为0.07m3/103m3污水, 污水总变化系数KZ: 为1.2 4.2集水池提升泵房的设计 4.2.1.水泵选择 设计流量, 考虑取用3台潜水排污泵( 二用一备) , 则每台泵流量为 4.2.2.集水池 ( 1) 容积 集水池容积采用相当于一台泵的15min流量, 即: ( 2) 面积 取有效水深H=3m, 则面积F= 集水池长度取10m, 则宽度B=m。 集水池平面尺寸 L*B=10m*6m; 保护水深1.2m, 则实际水深4.2m。 4.2.3.泵位及安装 潜污泵直接置于集水池内, 潜污泵的检修用移动吊架。 4.3 沉砂池的设计及计算 4.3.1.设备简介 沉砂池有4种: 平流式、 竖流式、 曝气式、 旋流式。普通平流沉砂池的主要缺点是沉砂中含有15%的有机物, 使沉砂的后续处理难度增加。本设计采用旋流式沉砂池。由于因此选择旋流式沉砂池I中的100型, 并采用4个。 4.4 初沉池的设计 4.4.1池型的选择 采用辐流式沉淀池, 中心进水, 周边出水, 共两座。每组设计流量为200L/s, 沉淀池表面负荷q取2 m3/(m2·h) , 沉淀时间t=1.5h 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式沉淀池 4.4.2工艺尺寸 1.单池面积为: F=Qmax/(n·q)= 1440/(2×2)=360m2 2. 池子直径: D=(4F/π)0.5 =(4×360/π)0.5 =21.41m, 取22m 3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h2=q × t=2×1.5=3m 4.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V=F×h2=1080 m3 5.污泥部分所需容积: 其中: W——每日污泥量, S——每日每日产泥量; 取0.5L/(人·d ) N——设计人口数 t——两次排泥的时间间隔, 在此取4h, 6 污泥量 按去除水中悬浮物计算, 公式如下: 其中: C0、 C1——分别是进水与沉淀出水的悬浮物浓度, kg/m3。若消化池等上清液回流至初沉池, 式中的C0应取1.3C0。 p0——污泥含水率, 在此取97% r——污泥容重, 取1000kg/m3 t——两次排泥的时间间隔, 在此取4h, 将相关数据带入公式得: 7 污泥斗容积 由于直径D>20m, 因此采用周边传动刮泥机, 设计选择锥形泥斗, 池底坡度0.05, 污泥斗上口半径2m,下口半径1m, 倾角为60°。 污泥斗的容积按下式进行计算: 其中 V1——污泥斗容积 h5——污泥斗高度 r1——污泥斗上口半径 r2——污泥斗下口半径 将相关数据带入得: 坡度落差: 池底可贮存总污泥体积: 污泥区总容积: , 足够。 8沉淀池总高度: 9径深比校核: D/ h2 = 22/3 =7.3 ( 在6~12m范围内) 沉淀池的出水财采用锯齿堰, 堰前设有挡板, 拦截浮渣, 沉在底部的沉泥经过刮泥机刮至污泥斗, 依靠静水压力排除。出水槽采用双侧集水, 出水槽宽为0.5m, 水深0.4m, 槽内水流速0.6m, 堰上负荷1.75L/( m·s) , 小于2.9 L/( m·s) , 满足要求。初沉池的出水经过渠道流会初沉池集配水井外层套筒, 渠道宽0.7m, 水深0.5m, 流速0.85m。 4.5 曝气池的设计及计算 4.5.1池型选择 本设计采用再生曝气池处理 4.5.2 污水处理程度 原污水BOD5值( Sa) 为357.03 mg/L, 经初沉池处理, 按沉降20%考虑, 则: 进入曝气池污水的BOD5值( Sa) 为: 357.03×0.8=285.63mg/L, SS按去除率为50%算。SS的浓度为: La=1.3×0.5×417.77=271.55mg/L。又要求经过二级处理后, 出水要达到国际一级B标准, BOD5值为20 mg/L, SS浓度为20 mg/L 故, BOD的去除率BOD=(285.63-20)/285.63=0.93 , SS的去除率为SS=( 271.55-20) /271.55=0.926。 4.5.3曝气池计算及各部位尺寸 曝气池按BOD-污泥负荷法计算 (1) BOD-污泥负荷率 拟定采用的BOD-污泥负荷率为0.3kgBOD5/(kgMLSS·d)。但为 妥计, 按下式加以较核: 计算结果确证, 取值0.3是适宜的。 (2)混合液污泥浓度( X) 根据已确定的Ns值, 查图4-7得相应的SVI值为110, 按下式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值X。对此r=1.2, R=50%, 代入各值, 得: X=R·r·106/[(1+R)SVI]=0.5×1.2×106/[(1+0.5)×110]=3636.4mg/L (3)曝气池容积, 按下式计算, 即: V=QS/(NX) 代入各值: V=34560×285.63/(0.3×3636.4)=9049.8 m (4) 确定曝气池各部位尺寸 设2组曝气池, 每组容积为V1=9.49.8/2=4524.9m3,池深取4.5m, 则每组曝气池的面积为 F=4524.9/4.5=1005.6m2。 池宽取6m, B/H=6/4.5=1.33, 介于1-2之间, 符合规定。 池长: F/B=1005.6/6=167.6m。 L/B=167.6/6=27.93>10m , 符合规定。 设每组曝气池为4朗道, 其中Ⅰ廊为再生池, 占总曝气池的1/4; 则每廊道长: L1=L/4=167.7/4=41.9m≈42m 曝气池超高取0.5m, 则池总高度为: H=4.5+0.5=5m 在面对初次沉淀池的一侧( 前侧) , 在每组曝气池的一端, 廊道Ⅰ靠二沉池侧设回流污泥井, 井内设污泥提升器, 回流污泥由污泥泵站送入井内, 由此经过空气提升器回流至每组曝气池的廊道Ⅰ( 再生池) 。后面三个廊道采用推流曝气。 4.5.4 曝气池的进出水系统 ( 1) 初沉池的出水经过DN800mm的管道送入曝气池进水渠道, 流速为0.78m/s。 ( 2) 污水在渠道的最大流速 渠宽取1m,渠深取0.5m, 则最大流速为: v2=0.48/(2×1×0.5)=0.48m/s。 ( 3) 曝气池采用潜孔进水, 所需的孔口总面积为A=Qmax/(N*v3)=0.6m2. 设每个孔口尺寸为0.5×0.4, 则所需孔数为3。 4.5.5 曝气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1.系统的选择: 本设计采用鼓风曝气系统。 2.系统的相关计算 (1)平均日( 时) 需氧量的计算 (2) 最大时需氧量 同上, 计算出为: O= 8292.31kg/d=345.51kg/h 其中 a——氧化每千克BOD需氧量, 0.42~0.53; 取0.5, b——污泥自身氧化率0.11~0.188; 取0.15, (3) 每日去除的BOD5值 BOD=31370×(285.63-20)/1000=8332.81kg/d (4)去除1kgBOD的需氧量: (5) 最大时需氧量与平均时需氧量之比 O/ O=345.51/327.86=1.05 4.5.6 供气量的计算 采用网状膜型中微孔空气扩散器, 敷设于距池底0.2m处, 淹没水深4.3m, 计算温度定为30℃。 水中溶解氧饱和度: C=9.17mg/L; C=7.63mg/L (1) 空气扩散器出口处的绝对压力( P) 计算如下: P=1.013×10+9.8×10H =1.013×10+9.8×10×4.3 =1.434×10P (2) 空气离开曝气池面时, 氧的百分比按下式计算: O=21(1-E)/[79+21(1-E)]×100% E——空气扩散器的氧转移效率, 对网状膜型中微孔空气扩散器, 取值30%。 代入E值, 得: O=21(1-0.3)/[79+21(1-0.3)]×100%=15.69% (3) 曝气池混合液中平均氧饱和度( 按最不利的温度条件考虑) 按下式计算, 即: C=C(P/2.026×10+O/42) 最不利温度条件按30℃考虑, 代入各值, 得: C=7.63×(1.434/2.026+15.69/42)=8.25mg/L (4) 换算为在20℃条件下, 脱氧清水的充氧量, 按下式计算, 即: R=RC/[(··C-C)·1.024] 取值=0.82; =0.95; C =2.0; =1.0 代入各值, 得: R=231.6×9.17/[0.82×(0.95×1.0×8.25-2.0)×1.024]=495.46kg/h 相应的最大时需氧量为: R=522.15 kg/h (5) 曝气池平均时供气量按下式计算, 即: G=R/(0.3E)×100 代入各值, 得: G=495.46/(0.3×30)×100=5505.11m/h (6) 曝气池最大时供气量 G=5801.67m/h (7) 去除每kgBOD的供气量: 5505.11×24/8332.81=15.9m ( 空气/kgBOD) (8) 每m污水的供气量: 5505.11/31370×24=4.2m ( 空气/ m污水) (9) 本系统的空气总用量: 除采用鼓风曝气外, 本系统还采用空气在回流污泥井提升污泥, 空气量按回流污泥量的8倍考虑, 污泥回流比R取值50%, 这样提升污泥所需空气量为: 8×0.5×31370/24=5228.33m/h 总需气量: 5801.67+5228.33=11030m/h 4.6 二沉池的设计及计算 4.6.1池型选择设计 采用普通辐流式沉淀池, 中心进水, 周边出水, 共两座, 沉淀池表面负荷q 取1.5m3/(m2·h), 取每组设计流量为0.2m3/s, 沉淀时间t=1.5h, 从曝气池来的污水进入集配水井, 经过集配水井分配流量后流入辐流沉淀池。 4.6.2尺寸计算 1单池面积为: F=Qmax/(n·q)= 1440/(1.5×2)=480m2 2池子直径: D=(4F/π)0.5 =(4×480/π)0.5 =24.72m; 取25m。 3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h2=q×t=1.5×1.5=2.25m 4.校核堰口负荷: L/( s·m) 5.固体负荷校核: ,符合规定。 6. 污泥斗的容积 该辐流沉淀池也采用周边传动刮泥机, 设计选择锥形泥斗, 池底坡度0.05, 污泥斗上口半径2m,下口半径1m, 倾角为60°。 按污泥斗的容积下式进行计算: h4=( r-r1) ×0.05=0.58m 其中 V2——沉淀池底部圆锥体体积 h4——沉淀池底部圆锥体高度,为0.58m r——沉淀池半径, 为12.5m r1——沉淀池进水竖井半径,取1m 将相关数据带入得: h5=(V1-V2)/F=1.03m 7. 沉淀池高度: 4.7消毒设施的计算 4.7.1加氯量的计算: 二级处理出水采用液氯消毒, 液氯投加量一般为5~10mg/L, 本设计中取8mg/L。则每日加氯量为 q=q0×Q×86400/1000=320kg/d。 液氯由真空转子加氯机加入, 加氯机设计两台, 采用一用一备, 每小时加氯量为320/24=13.34kg/h。 4.7.2平流式消毒接触池: 本设计采用两组三廊道平流式消毒接触池, 接触时间t=30min。 消毒池容积V=Qt=360m3; 消毒池接触表面积: F=120m2; 有效水深h 2取3m; 消毒池池总长: L’=F/B=40m, B采用3m 消毒池采用三廊道, 消毒池长: L=L’/3=13.33m, 取13.5m 池高: 设池底坡度为0.05, 则: H=h1+h2+0.05×13.5=3.98m;h1为超高部分, 取0.3m。 4.8 污泥浓缩池 4.8.1 污泥量计算 1. 初沉池污泥量的计算 由初沉池的相关计算能够知道, 在一个排泥周期4h内, 污泥的产量为35.8m3.初沉池的污泥量为35.8*6=214.8m3/d. 2 剩余污泥量的计算 曝气池内每日增加的剩余污泥的量能够采用下式计算: 其中: ΔX——每日增长的污泥量 Y——污泥参率系数, 在此取0.5 Kd——污泥自身氧化率, 在此取0.15 Xv——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 将上述数据带入得: ΔX=464.2kg/d 每日排除的剩余污泥量为: 4.8.2 尺寸计算 进入浓缩池的污泥量为0.6L/s,取中心管进水速度v0为0.1 m/s, 则 中心进管面积: 中心进泥管直径为: 喇叭口直径d1=1.35×d0=0.122m 喇叭口高度h=1.35d1=1.35×0.1=0.135m 浓缩后分离出的污水量: 浓缩池水流部分面积: F=q/v=0.44/0.0001×1000=4.4m2 浓缩池直径为 有效水深: h=v*t=0.001*10*3600=3.6m ⑥浓缩后剩余污泥量为 ⑦浓缩池污泥斗容积;设污泥斗夹角α=550, 斗底直径为0.6m, 则斗高h5 h5=tgα(R-r)=tg55×(2..37-0.6)/2=1.26m 浓缩池总高度: H=0.3+3.6+0.5+0.3+1.26=5.96m 4.9 贮泥池 4.9.1污泥量的计算 采用矩形贮泥池, 贮存来自初沉和浓缩池的污泥量, ( 按初沉去除50%计) , 初沉池: 来自污泥浓缩池的污泥量: Q2’=13.83m3/d 总的污泥量: Q总=Q1’+Q2’=232.23 m3/d t: 贮泥时间, 采用8h h: 贮泥池深, 采用4m 4.9.2尺寸计算 贮泥池所需面积: 贮泥池宽取B=3m, 则池长L为 , 贮泥池底部为斗形, 下底为0.6*0.6m,高度h3=2m,超高h1=0.5m 则池总高度: H= h1 +h2+ h3=0.5+4+2=6.5m 4.10 污泥消化池 1.10.1 消化池的设计 设计拟采用中温二级消化处理, 消化池的停留天数为30d, 消化池控制温度为33~35°, 计算温度为35°。一级消化池进行加热搅拌, 二级消化池不加热不搅拌, 均采用固定盖式消化池。 固定盖式消化池 1.10.2尺寸计算 (1) 一级消化池容积: 一级厌氧消化池投配率P采用5% , 采用2座, 每座体积为2322.3m3。 参数选取: h1: 集气罩高度, 采用2m h2: 上锥体高度, 采用3m h3: 消化池柱体高度应大于池半径, 采用9.5m h4: 下锥体高度, 采用1m d1: 集气罩直径, 采用2m D: 消化池直径, 采用18m d2: 下底坐直径, 采用2m 消化池总高度: 集气罩容积: 弓形部分容积: 圆柱部分容积: 下锥体部分容积: 消化池的有效容积: (2) 二级消化池的容积 二级厌氧消化池投配率P采用10%, 采用一座二级消化池。则 由于二级消化池的单池容积和一级消化池相同, 因此二级消化池各部分尺寸同一级消化池。 (3) 消化后的污泥计算 一级消化后的污泥量, 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 其中: PV——污泥中有机物含量, 一般采用65% Rd——污泥可消化程度, 一般采用50% M——级消化占可消化程度比例, 取80% 设计中取V1=232.23m3/d;P1=97%,经计算; 得: V2=138.5m3/d; P2=97.8% 二级消化池污泥量的计算: 消化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由一级消化前的97%降至二级消化后的95%, 每日二级消化池排除污泥量为: ( 4) 产气量计算: 设产气率为6 m3气/ m3泥, 即泥气比为1: 6, 则 消化池的产气量: q=6×232.23=1393.38m3 /d。 选择两座单级单级低压浮盖式贮气柜, 贮气柜容积为300m3, 取h=5m, 贮存4.8h产生的沼气量。 4.11 污泥脱水计算及其设备 4.11.1 污泥脱水量的计算 分解率占50%, 污泥含水率为95%, , 则由于含水率降低而剩余的污泥量为: ; 分解污泥容积Q1为: Q1=139.64×0.6×0.5=41.8 m3 /d 消化后剩余的污泥量Q2为 Q2=139.34 – 41.8=97.54 m3 /d 4.11.2 污泥脱水设备 选择双网带式压滤机2台( 1备一用) , 每台处理能力5 m3 /h, 每天工作20h, 脱水后, 污泥的含水率为75%, 污泥体积V为18.25 m3, 用车外运或者厂内晾晒。 五.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5.1 平面布置 本设计将污水处理厂厂区按功能区划分,并进行相关布置.厂区分为办公生活服务区,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三大部分,见厂区工艺布置图(附图). 5.2 高程布置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流程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务是: 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的标高, 确定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标高, 经过计算确定各部位的水面标高, 从而能够使污水处理流程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的流动, 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进行。 为了降低运行费用和便于维护管理, 污水在处理构筑物之间的流动, 以按重力流考虑为宜( 污泥流动不在此例) 。为此, 必须精确第计算污水流动过程中的水头损失。 经过高程计算可确定建筑物的水面高程,结合地面高程确定相应构筑物的埋深,另外,经过高程的计算同时确定提升泵房水泵的扬程. 六 水力及高程计算 1.水力计算 污水处理厂厂区水力计算包括管道设计和相应的构筑物水头损失及管道阻力计算. 构筑物水头损失在个构筑物设计完成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具体设计可确定相应的的水头损失,也可按照有关的设计规范进行估算.本设计采用估算的方法. 构筑物水头损失表 构筑物名称 水头损失( m) 构筑物名称 水头损失( m) 格栅 0.1 二沉池 0.5 沉砂池 0.2 接触室 0.3 初沉池 0.52 计量堰 0.36 曝气池 0.4 提升泵房 0.2 进水井 0.2 管道的设计包括管材的选择,管径及其流速确定.为了便于维修,本设计除泵房(提升泵房,污泥泵房)内及相关压力管道选择铸铁管和气体管道选择钢管外,其余管道均选择钢筋混凝土管. 考虑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水量变化较大,各管道内的流速设计控制在1.3-1.5m/s的范围,以便当水量减小时,管内流速不致过小,形成沉淀;当水量增大时,管内流速又不致过大,增加管道水头损失,造成能量浪费. 高程计算中, 沟管的沿程水头损失按所定的坡度计算, 局部水头损失按流速水头的倍数计算。堰上水头按有关堰流公式计算, 沉淀池、 曝气池集水槽系平底, 且为均匀集水, 自由跌水出流, 故按下列公式计算: 1.沿程水头损失=I*L; 2.局部水头损失的算法: 根据经验公式, 入管口处损失为0.02551, 出管口处损失为0.05102, 弯头处损失; 3.沉淀池槽头水头损失=集水槽起端水深+自由跌落+堰上水头。初沉池的集水槽起端水深为0.4m, 二沉池的为0.5m; 自由跌落均取0.1m; 堰上水头均取0.05m。 污水管渠水力计算表 管渠及构筑物名称 流量( L/S) 管渠设计参数 水头损失( m) D(mm) h/H I(‰) V( m/s) L(m) 沿程 局部 合计 出水口至计量堰 400 900 0.58 1.5 1.08 20 0.03 0.261 0.264 计量堰至接触池 400 900 0.58 1.5 1.08 5.5 0.008 0.020 0.028 接触池至集配水井 400 900 0.58 1.5 1.08 22 0.033 0.025 0.058 集配水井至二沉池 200 700 0.55 1.5 0.9 5 0.008 0.033 0.041 二沉池至集配水井 300 700 0.55 1.5 1.05 5 0.008 0.072 0.08 集配水井至曝气池 600 1000 0.66 2.0 1.29 20 0.04 0.053 0.093 曝气池至集配水井 400 900 0.58 1.5 1.08 20 0.03 0.032 0.062 集配水井至初沉池 200 700 0.58 1.5 1.08 5 0.008 0.030 0.038 初沉池至集配水井 200 700 0.55 1.5 0.9 5 0.008 0.062 0.070 集配水井至沉砂池 400 900 0.55 1.5 1.08 15 0.023 0.037 0.060 沉砂池至隔栅 400 900 0.58 1.5 1.08 20 0.03 0.028 0.058 2.高程计算 2.1污水处理高程布置 提升泵房后的构筑物高程计算方法为沿受纳水体逆推计算;提升泵房前的构筑物高程计算顺推.两者的差值加上泵房集水池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的差值即为提升泵的扬程. 构筑物及管渠水面标高计算表 序号 管渠及构筑物名称 水面上游标高( m) 水面下游标高( m) 筑物水面标高( m) 地面标高( m) 1 出水口至计量堰 308.397 308.133 308 2 计量堰 308.757 308.357 308.577 308 3 计量堰至接触池 308.785 308.757 308 4 接触池 309.085 308.785 308.935 308 5 接触池至集配水井 309.143 309.085 308 6 集配水井至二沉池 309.184 309.143 308 7 二沉池 309.684 309.184 309.434 308 8 二沉池至集配水井 309.764 309.684 308 9 集配水井至曝气池 309.80 309.764 308 10 曝气池 310.20 309.80 310 308 11 曝气池至集配水井 310.234 310.20 308 12 集配水井至初沉池 310.272 310.234 308 13 初沉池 310.774 310.272 310.523 308 14 初沉池至集配水井 310.844 310.774 308 15 集配水井至沉砂池 310.904 310.844 308 16 沉砂池 311.104 310.904 311.004 308 17 隔栅 311.204 311.104 311.154 308 2.2 污泥高程计算表 序号 管渠及构筑物名称 流量/L/s 管线设计参数 直径/mm h/D 水深/m i/%。 流速m/s 长度m 1 二沉池 17.3 250 0.38 0.10 2.0 0.58 9 2 二沉池至污泥泵房 17.3 250 0.38 0.10 2.0 0.58 12 3 提升泵至贮泥池 5.5 200 0.34 0.07 2.0 0.48 5 4 一级消化池 5.5 200 0.34 0.07 2.0 0.48 30+13 5 一级至二级消化池 2.2 200 0.23 0.05 2.0 0.30 13+15 6 二级消化池 2.2 200 0.23 0.05 2.0 0.30 8 7 消化池至脱水机 8 脱水机 9 初沉池 10 初沉池至贮泥池 11 12 13 14 七. 参考资料 1. 排水工程下册( 第四版) .张自杰.顾夏声.林荣忱.金儒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 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给排水快速设计手册5.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韩洪军.杜茂安.周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水 设计 说明书 样本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