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部编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导学案.doc
《一年级部编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部编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导学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一年级部编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导学案 1 吃水不忘挖井人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吃水不忘挖井人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篇描写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了让当地的村民吃上甘甜的井水,亲自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决了乡亲们吃水难的问题的故事。本导学案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思考、想象、表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勤于思考、自主探究、交流学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成功的愉悦。 课前准备 1.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下载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听父母讲毛主席的故事。(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出示毛主席画像,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2.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毛主席的资料。 3.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瑞金市沙洲坝的乡亲们是怎样怀念这位伟人的。(板书课文题目) 1.看图,欣赏歌曲,说说自己看懂或听懂了什么。 2.自主汇报: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领导中国的革命事业披肝沥胆,更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呕心沥血。 3.齐读课文题目,并从题目出发,提出疑问。绿 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毛主席的资料。 2.读准“忘、井”的读音。 二、学习生字,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 1.出示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自学:(1)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想办法认读。 (2)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尝试解答提出的问题。 2.检查生字、词语的学习情况。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认读。 (2)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识记生字。 3.检查课文朗读的情况。 4.引导学生思考:谁挖井?为什么要不忘挖井人? 1.围绕自学提示开展自学: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生字,反复认读和识记生字。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自学情况。 (1)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步骤认读生字和词语。 (2)根据已有经验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3.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相互交流。 3.给下面的生字组词。 井( ) 村( ) 叫( ) 毛( ) 主( ) 席( ) 乡( ) 亲( ) 战( ) 士( ) 面( ) 三、读听结合,理解第1自然段(用时:6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段有几句话。 2.指导理解。 3.练习说话。 4.简介故事发生地当时的概况。 1.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给句子标序号。 2.一名学生读讲,其他同学听听他说得对不对,把表示地点的词(“瑞金”“沙洲坝”“江西”)画下来。 3.说说“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名有什么关系。 4.按原文填空。 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 )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四、读想结合,理解第2自然段(用时:6分钟) 1.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2.细读第1句话,启发交流、思考问题。 3.指导朗读,理解第1、2句。 4.朗读交流: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 5.看图,启发表达:井挖好之后,人们终于能喝上清凉甘甜的水了,这令人兴奋激动的场面是怎样的? 1.自读第2自然段,学生动笔画出共有几句话。 2.合作交流:(1)毛主席在那儿住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从“很远”这个词看出什么? (2)想象:没有水井,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3.交流表达:(1)毛主席是怎么做的? (2)想象挖井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从这里,你能看出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5.当时沙洲坝没有水井,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指导书写(用时:8分钟) 1.出示“吃、叫、主、江、住、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引导学生观察这六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怎么写好看。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写好“没”,注意“横折弯”的写法。 4.组织学生练写,组内评议,奖励写得好的学生一朵小红花。更多免费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观察老师范写,掌握书写要领,在田字格内练写。 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 6.按笔顺写字。 吃:_____________________住: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复习生字、词语。 2.说说谁为谁挖井,为什么挖井。 3.导入新课。 1.齐读生字、词语。 2.交流课文内容。 7.读准下面的词语。 毛主席 乡亲 战士 吃水 村子 忘记 二、品读第3自然段(用时:15分钟) 1.读课文思考:乡亲们不忘毛主席表现在哪里? 2.指导看课文插图,理解交流句子: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含义。 1.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围绕问题,自由读一遍课文,然后在课文中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朗读句子,交流总结:乡亲们一刻也没有忘记毛主席。 (1)个体读。 (2)齐读。o网m 3.反复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人们的感激之情。 8.乡亲们为什么要立石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顾全篇,拓展升华(用时:15分钟) 1.引导学生带着对毛主席的一片深情,齐声朗读课文。 2.组织学生交流:吃水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挖井人。那么,我们在享受其他东西的时候,应该不忘记哪些人呢? 3.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哪些关于感恩的名言? 4.读碑文。 1.指名说:学完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学生交流完成。 (1)我们住在明亮的教室里,不忘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学到知识,不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忘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交流关于感恩的名言。 4.全体起立,读碑文。 9.帮助乡亲们给挖井人写几句话,表达感激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巩固所学,通读课文(用时:5分钟) 引导学生带着学文后的体会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10.和同桌共同朗读课文。 教师批注 2 我多想去看看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我多想去看看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在课堂上,常常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通常是学生自己充满个性、充满智慧的天真想法。所以,在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快乐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天地,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充满个性化的活动,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本节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游戏环节,旨在让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前准备 1.读通课文,利用工具书,预习本课的生字。(学生) 2.上网查找有关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资料。(师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激趣导入(用时:5分钟) 1.教师导入。 2.多媒体课件出示北京、天山的风景图片。 3.引出课文题目。 4.指导课文题目中的“想”字。 1.学生欣赏北京、天山的风景图片。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运用多种方法识记“想”。 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北京和天山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用时:1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提出要求:听清字音,明确课文讲的是什么? 2.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一读,画出生字、词语。.c育o网m 1.听教师范读课文,做到:听准字音,认清字形。思考交流:课文写了什么? 2.学生认真读一读,画出生字、词语。 2.学生和同桌共同朗读课文。 三、学习字词(用时:10分钟)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游戏内容。 2.多媒体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自己练读。 3.教师巡查,同桌检查。 4.教师引导: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什么生字? 5.玩“猜字谜”游戏。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亮。(巩固生字学习情况) 1.参与“小蜜蜂采蜜”的游戏。小蜜蜂把生字都采到它们的篮子里去。 2.根据多媒体出示的生字,学生自己练读。 3.同桌检查,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 4.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5.学生讲得好的奖励玩猜字谜游戏。 3.读准下面的词语。 想想 告诉 走路 北京城 天安门 广场 非常 壮观 四、比赛朗读(用时:5分钟) 举办朗读擂台赛。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小伙伴的朗读,进行互相评价。 1.学生再次熟读课文。(小组擂台赛) 2.学习互相评价。 4.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句子。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五、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学写生字。 1.注意“会”的两横。引导学生观察“会”,引问:看看书中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怎样写才好看呢? 2.教师范写,引导学生书空。 3.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评议书写情况。 4.教师指导“广”“走”“北”“京”“门”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教师范写,指导学生描写,互相评议。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写生字。 1.注意“会”字的两个横怎样写。 2.学生先跟着老师书空一遍,然后在田字格内仿写一个。 3.根据同学、老师的建议再写两个生字,争取比原来写得美观。 4.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广”第一笔在靠近竖中线处起笔;“走”的竖在竖中线上。) 5.学生仿写一个后,同桌交换互评,根据建议再写两个。 5.按笔顺写字。 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引入(用时:5分钟) 1.引出课文题目。 2.多媒体课件呈现词语,指名读。 3.教师导入:读好了生字和词语,就让我们去看看课文向我们描述了北京的什么景色。 1.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2.学生读生词。 3.读课文,看看课文向我们描述了北京的什么景色。 6.看拼音写词语。 běi jīnɡ tiān ān mén ( ) ( ) 二、指导学文(用时:28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1)谁想去什么地方? (2)理解“遥远”的意思。 (3)为什么想去呢? 理解升旗仪式的壮观。教师结合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的视频讲解:每天早晨经常有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看升旗仪式,连外国人也都驻足仰望我们国家的国旗冉冉升起。你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感叹句。 2.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1)多媒体课件出示天山美丽的风景图片。 (2)了解“我”为什么想去天山看看。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读懂了什么? (1)欣赏多媒体课件,理解“遥远”的意思。 (2)结合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遥远”。用这个词说一句话,进一步理解。 (3)学生结合学校的升旗仪式来说说自己对升旗仪式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壮观”,观看多媒体课件“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深刻地体会“壮观”。 (4)学生由视觉到听觉,体会到了升旗仪式的壮观。有感情地朗读“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2.朗读第2自然段。 (1)欣赏多媒体课件。欣赏天山风景,观看雪莲盛开的图片。 (2)学生自由说说天山的美丽,产生对天山的向往之情。 7.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遥远: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照样子说一说。 我想去看北京天安门。 我想去看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去看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去看_________________。 三、布置作业(用时:7分钟) 1.说一说,看一看。 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北京的了解。 2.教师在《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声中布置作业:搜集北京风光图片,办一期以“美丽的首都——北京”为主题的图片展。 1.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北京的了解。去过的同学可以拿出自己的照片进行展示。 2.学生进行句子训练。 3.学生搜集图片,办一期以“美丽的首都——北京”为主题的图片展。更多 9.自己还了解哪些美丽的地方,和同学们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批注 3 一个接一个 导学案设计 课题 一个接一个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采用诗歌的体裁,以小见大,揭示了“我”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内容和语言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课文除了有识字写字的任务,还有通过朗读体会“我”的心态变化,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课文包含的道理,充分感受阅读的魅力。因此,作为导学案设计,我将重点放在朗读上,通过各种方式的读,“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将“边读、边看、边想”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教学的目的,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准备 1.了解踩影子、跳房子游戏。(学生) 2.踩影子、跳房子等各种游戏的相关视频。(教师) 3.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猜测导入(用时:5分钟) 1.出示孩子们玩各种游戏的视频,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 3.指导理解课题中的“接”字。 4.你觉得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接一个”做什么呢? 1.根据视频内容,说出游戏的名字,并根据引导说出课题。 2.齐读课题。 3.识记“接”字,并说说“接”在课题中是什么意思。 4.说出自己的猜测,注意语句要通顺、连贯。 1.照样子填空。 例:一个接一个(的快乐) 一个接一个(地说) 一个接一个( ) 一个接一个( ) 一个接一个( )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5分钟) 1.课件出示读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指导学生自由学习生字,阅读全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读第一小节,教师引导识记“觉”“再”“过”“各” “种”“样”“梦”几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觉”的正确读音,学习“夕字旁”。 3.设置情境,引导学生用“各种各样”练习说话。 4.指读第二、三小节,识记“伙”“伴”“却”“趣”这四个字,学习“卩”这个部首。 5.训练说话:伙伴、有趣。 6.齐读最后一个小节,识记“这”。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1.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先独立学习,再同桌互读,交流学习情况。 (1)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拼不出来的请教同桌。 (2)学生找出难读的音,会读的学生当一当“小老师”领读。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样”和“种”可以利用偏旁帮助理解识记;“梦”“各”“觉”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也可采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再”可以用笔画法识记。 3.根据图画和各种情境练习说话。 4.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并能组词。 5.尝试用“伙伴”和“有趣”这两个词语说话。 6.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这”。 2.读准下面生字的字音。 接 觉 再 做 各 种 样 过 梦 伙 伴 却 趣 这 3.组词。 梦( ) 却( ) 过( ) 接( ) 伙( ) 各( ) 做( ) 趣( ) 4.多音字组词。 jué( ) 觉jiào( ) 5.用所给的词语练习说话。 各种各样:__________________。 伙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按小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2.指导学生自由读文,明确课文主要内容。 1.先标出小节,然后朗读。 2.分小节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我”的哪些经历。 6.读课文,填空。 (1)这篇课文一共有( )个小节。 (2)课文讲了( )。 四、认真观察,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1.指导书写“过”“各”。 (1)帮助学生认识“横折折撇”这个新笔画。 (2)提醒学生注意“过”字的书写顺序。 (3)指导学生观察“各”字上半部分“折文”的写法。 2.指导书写“种”“样”。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相同的地方。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3.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4.巡视学生临写情况,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5.反馈指导。 1.学生观察: (1)“过”“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根据课件演示字的笔顺,学生书空。 ①“过”的笔顺:先写里边的“寸”,再写外边的“辶”。 ②“各”字的撇、捺张开的角度要大,下面的“口”不要写得太小,要保持字体的平稳。 2.“样”和“种”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而且禾和木做部首后,最后一笔捺都变成了点。 3.教师边范写边讲解重点字和重点笔画。 4.学生写字。 7.我能写漂亮。 教师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检查(用时:5分钟) 1.听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师范读全文,导出课题及目标。 1.学生听写生字。 2.齐读课题。 8.听写词语。 接力 做伴 趣事 各自 这样 过去 大伙 各种各样 二、读悟结合(用时:25分钟) 1.引导学生找到能体现出“我”不太高兴,有些惋惜的句子。 2.引导学生找出“我”惋惜、不高兴的原因。 3.引导学生想象场景,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4.指导理解前三个小节每小节的最后一句话。 (1)理解“不过”一词。 (2)体会三个感叹号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 5.指导学生感悟“我”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6.指导学习最后一个小节,说说自己的经历。 7.指导学生男女生配合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想,画出课文中体现“我”的惋惜和无奈的句子。 2.思考并交流:“我”为什么不高兴?(玩踩影子,大人叫回家睡觉;做着好梦,大人叫起床上学;和小伙伴玩跳房子,上课铃响了。) 3.学生交流读出感情。 (1)大人是怎么“叫”“我”的。 (2)读出惋惜和无奈之情。 4.学生通过前后联系理解句子。 (1)“不过”表示意思转折。 (2)三个感叹号说明“我”很高兴,很兴奋。 5.学生根据课文说出“我”是怎么让快乐一个接一个的。 6.配合朗读,读出感情。 9.用“……不过……”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你写两句话,要用上感叹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三、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1.指导书写生字:“伙”“伴”“这”。 (1)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这”字的写法。 (3)指导书写带“亻”的两个字:“伙”“伴”。 2.反馈评议。绿 色 圃 中 小 学 教 育 网h t t p : / / w w w . l s p j y . c o m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说说“辶”和“亻”的写法。 3.学生仿写。 4.评议展示的字。 5.继续练写一遍。 12.我会写。 伙 伴 这 教师批注 4 四个太阳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四个太阳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真。因此,本设计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采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多种方法理解词句,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语言中用词的准确性及语言的生动性。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就是一种创新。写字教学中,对学生的书写姿势、按笔顺规则书写生字等提出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四幅画。(教师) 2.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准备彩笔。(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教师出示课本插图,请学生一边欣赏图画,一边想:有什么问题要询问小画家? 2.要求学生模仿小记者有礼貌地提问。 3.出示课文题目,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课文中得到答案。 1.认真欣赏四幅图画。斟酌自己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用“我是×××报的记者,请问……”这样的形式来提问。 3.自由读课文。 1.学生每人画一幅太阳图画,说说自己画的太阳的颜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7分钟) 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分段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3.引导学生汇报初读课文的收获。 1.用不同的符号记录自己的阅读体验。 (1)不认识的字用圆圈圈出来。 (2)感兴趣的词画上横线。 (3)优美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2.认真倾听,争做小老师进行评价,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3.学生自由汇报自己的收获。 2.读准下面词语。 太阳 街道 送给 温暖 因为 颜色 尝尝 香甜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用时:20分钟) 1.学习第1自然段。 (1)引导学生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 (2)教师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太、阳、道”。 (3)学习第一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叠词。了解叠词给人可爱、活泼的感觉。 (4)学习第二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小男孩把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合适吗? (6)教师指导学生用抓住关键字的方法进行背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小组内自学“送、忙尝、甜”几个字。 (2)课件展示秋天的美景:从高山到田野,再到果园。 (3)进行情境表演活动。 (4)利用看图法背诵课文。 1.(1)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学生列举叠词。 (4)认真听教师的讲解,试着用“到处”造句。 (5)小组内讨论,围绕“学生活动卡”的要求进行探究学习。 ①认真观看课件,体会夏天的特点。 ②结合生活实际,以童话的方式想象,夏天的高山、田野、街道、校园会对绿绿的太阳说些什么。 (6)练习背诵。 2.(1)认真倾听,按句子的顺序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自学生字新词。抓住“熟、邀请、小伙伴、香甜”等字词说一说自己想到了什么。 (3)欣赏课件或者感性体验。 (4)小组合作编排情景剧。 (5)依据图片的提示背诵课文。 3.比一比,组词语。 大( ) 道( ) 太( ) 送( ) 忙( ) 香( ) 忘( ) 阳( ) 4.用自己的话说说夏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都有哪些果实成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强调规律,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1.强调写字姿势及写字本的摆放。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的特点及特殊笔画的写法。 3.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5.展示纠错。 1.仔细观察,交流书写规律。 (1)为:独体字,在书写时要注意“横折钩”的横不能写在横中线上,要在上半格完成。(2)“为”字的笔顺:点、撇、横折钩、点。(3)课件展示“阳”字的部首,按笔画顺序观察双耳旁的写法。 2.学生跟随教师的范写进行书空练习,书写后小组内进行自评、组评。 6.按笔顺写字。 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批注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情(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小男孩的形象,以“这节课的学习由小画家与我们一起完成”这句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板书课文题目。 3.要求学生背诵第1自然段。 1.齐读课文题目。 2.大声、流利地背诵第1自然段。 7.背诵第1自然段。 二、小组识字,合作交流(用时:10分钟) 1.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范围内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1)要求各组说一说学习收获。 (2)组织学生交流生字识记情况。 3.进行送字宝宝回家的游戏。 1.读一读生字,把自己认读困难的字圈画出来,在小组内重点学习。 2.自学生字,对生字的音、形进行分析。 3.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的。 4.交流会认的字,按照先音、形,再组词的顺序进行介绍。 5.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巩固识记生字。 8.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温 暖 该 颜 因 尝 甜 道 送 三、感悟课文,指导朗读(用时:15分钟) 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引导学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的一组反义词,结合自己在冬天的实际情况说一说“冻僵”的感受。 (3)指导朗读。 2.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想一想小男孩遇到了什么问题,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1)引导学生朗读带“?”的句子。 (2)引导学生小组讨论:送给春天彩色的太阳合适吗? 1.(1)用“小男孩画了一个________送给________”来概括第3自然段的内容。 (2)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冻僵”出现的状况。 (3)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朗读训练。 2.(1)自己试着读一读。 (2)小组内读一读,小组内进行评价。 (3)男女生分组比赛读,练习背诵。 (4)小组讨论:①春天是彩色的,你能列举春天里的景物,介绍与它们相关的颜色吗?②你想到了哪些赞美春天的成语? 9.“我”为什么要在冬天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想给春天画个什么样的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用时:10分钟) 1.引导学生按照四幅图画的提示,进行全文背诵。 2.引导学生思考: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小男孩说些什么? 3.启发学生画第五个太阳。自己试着画一画,并模仿书上的段落为你的画配上一段文字,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4.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根据图画的提示进行全文背诵。 2.自由地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男孩听。 3.动笔画一画,再给画配上文字。 (1)先想一想你要画个太阳送给谁。 (2)要画一个什么颜色的太阳。 (3)说说把太阳画成这种颜色的原因。 (4)写完之后读一读,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我给夏天画了个( )的太阳;我给秋天画了个( )的太阳;我给冬天画了个( )的太阳;我给春天画了个( )的太阳。 教师批注-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语文 下学 第二 单元 导学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