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1、 唐朝思想文化界出现了儒学复兴运动,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各自从不同的思想立场出发,吸取和改造了佛老理论,从而使儒学具有了新的特色和更深的内涵。 这一运动( ) A.促使三教开始融合 B.实现了儒学官方化 C.奠定理学思想基础 D.加速了佛道的衰落 2、中国古代某学者评论道:“不顾人情,视斯民饮食男女之欲,为人生所不能无的,都以为毫无价值而不足恤。”此评论针对的是( ) A.“人之性恶” B.“三纲五常” C.“清心寡欲” D.“存天理,灭人欲” 3、南宋熹定二年(1209年),朝廷“赐朱熹溢曰:文。”;淳祐元年(1241)正月,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和朱熹从祀孔庙,而王安石被移出从祀的行列。这些作法( ) A.反映理学逐步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B.旨在恢复孔孟儒学的正统地位 C.表明理学已完成神圣化和宗教化 D.使儒学从理本论转向了心本论 4、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这说明( ) A.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 B.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 C.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 D.文学平民化、世俗化趋势 5、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这反映出( ) A.当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B.元代文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C.元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 D.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 6、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 7、(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 ) A.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 C.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D.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 8、“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种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记载于( ) A.《韩非子》 B.《武经总要》 C.《梦溪笔谈》 D.《萍洲可谈》 9、元代王祯所著《农书》描写宋、元时期人们到处找地种的情景:“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佃,犹胜不稼。”于是,闽、江、淮、浙等地开垦出许多梯田,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则大量圈湖造田。这种现象折射出( ) A.土地兼并的恶性发展 B.政府对土地开发的失控 C.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 D.南方人口的较快增长 10、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命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西夏文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正。 这反映了西夏文字( ) A.深受汉族文字的影响 B.早于汉字创立 C.加强了西夏的统治 D.成为与汉族沟通的重要工具 11、中国历史学家尹德蓉说:“汉字在辽国是一种通行的文字。辽对外的正式公文,朝廷诏令、奏议,对中原的一切诏书,对西夏的所有文件,对地方上的南北文牒, 都一律使用汉文。”这说明( ) A.辽国没有创制本民族的文字 B.契丹文字使用范围有限 C.辽国的大小字就是汉字 D.辽国汉文用于非正式场所 12、下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八思巴文。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模仿汉字字形创制的蒙古文字 B.是成吉思汗命人创制的文字 C.是书写《蒙古秘史》的文字 D.是汉字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宣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两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于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1840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 ——依据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③》绘制 材料二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16世纪文艺复兴之前,欧洲是政教合一的封建时代,宗教裁判所可以仅仅因为布鲁诺信奉哥白尼的日心说这样一个科学学说,而把他视为异端判处死刑,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因此,欧洲中世纪的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史称“黑暗的中世纪”。而这一千年,中国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中华封建文明在大踏步前进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传统技术更为世人所称道……只是到了近代才落后于西方。 ——摘编自王渝生《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变化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公元401—1500 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 (3)下图是某校初三•三班吕亚楠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手抄报照片,其中“四大发明是什么”的答案有点模糊不清,请你补充完成。 (4)就科技发展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三教开始融合时间为魏晋,再根据材料时间唐朝,可排除选项 A;佛、 道在唐朝时期仍然在不断发展,不是衰落,另儒学在唐朝也是官学思想,可排除选项 BD;理学思想正是吸收了佛、道理论,实现发展,这一发展源头可追溯至唐朝,所以正确选项为 C。 2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不顾人情,视斯民饮食男女之欲,为人生所不能无的,都以为毫无价值而不足恤”的意思是:不顾人情,把饮食男女的欲望,是人生所不能没有的,都认为是没有道理的而不值得同情的。材料反映的要压制人的欲望,人之性恶谈及的是人的本性是恶的,故A项错误;三纲五常说的是封建纲常伦理,即压制人欲的标准,故B项错误;清心寡欲是压抑人欲的表现而已,非本质,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要压制人欲,与材料相符,故D项正确。 3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A、根据材料中对朱熹的谥号以及周敦颐、张载和二程及朱熹的地位,可以看出当时程朱理学逐渐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故A项正确; B、程朱理学是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的产物,不是孔孟时期的儒学,故B项错误; C、材料未涉及理学的神圣化和宗教化,故C项错误; D、材料中反映的是程朱理学,仍以理为本,心本论是陆王心学的特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点是宋明理学,意在考查程朱理学的地位和影响。 程朱理学强化封建伦理道德规范,维护了封建统治,朱熹死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的正宗思想。 4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宋词的发展。据材料中“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可知宋词适应了市井生活,反映了文学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 5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元代的文学发展。材料中的“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反映了元代文人对功名富贵的不屑,希望通过隐逸山林和寻仙问道来摆脱现实中的痛苦,因此B项正确。 6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体现商品经济发展的风俗画等属于文化世俗化倾向的表现,体现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的文人画属于高雅文化倾向,由此可以判断A项符合题意。 7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知识普及”可知是对文化的影响。 8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记忆历史知识的能力,最早记载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的是沈括的《梦溪笔谈》,故C项正确。 9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佃,犹胜不稼。”“闽、江、淮、浙等地开垦出许多梯田,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则大量圈湖造田”反映了元朝中国农民以自己的勤劳不断地向自然索取资源,满足南方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故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西夏文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正”可知A项正确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辽国正式的重要文件都使用汉字,契丹文用于一些不重要的非正式场所,适用范围有限,B项正确。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八思巴文是忽必烈委派八思巴创造出的一套拼音符号,是汉字拼音化的最早尝试,D项正确。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2.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 3.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解析:1.“不同之处”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弄清孔孟儒学、汉代儒学的基本内容,特别是孔、孟和汉代主要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然后指出不同所在;“发展”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理学特有的内容即可。 2.首先明确“共通之处”的含义,即共同之处;然后恨据材料“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 “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等概括出他们的共通之处。 3.应辩证地阐释。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1)由领先世界到落后于西方(所占比例总趋势由多到少)。 (2)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政治制度完善;教育发展;前 代基础;先辈刻苦钻研与探索精神;中华民族的智慧;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对外交往、民族融合等。 (3)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4)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前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等。 解析: 8-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新教材 历史 寒假 作业 12 课辽宋夏 金元 文化 新人 必修 中外 纲要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4524969.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4524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