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单元-第5章-第4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1课时)教案2-(新版)济南版.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单元-第5章-第4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1课时)教案2-(新版)济南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单元-第5章-第4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1课时)教案2-(新版)济南版.doc(2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单元-第5章-第4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1课时)教案2-(新版)济南版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描述人体通过眼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②、描述眼球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重点) ③、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重点,难点) 2、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引领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自学动手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前准备: 1、熟练的理解教材,深挖教材的兴趣点、能力点和知识点及社会实际的结合点;备好课;准备眼球的教学器材;制作精美课件。 2、演示实验的材料器具:凸透镜、白纸板、蜡烛;眼球模型图 3、要求学生分好学习小组;搜集有关爱护眼睛的有关资料;调查活动:调查本班同学的近视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视频导入 激趣求知 (3分钟) 视频导入:播放儿歌视频《小小眼睛》 歌词唱到:小小眼睛看看东西, 小小鼻子闻闻香气, 小小耳朵听听声音, 小小嘴巴说说真话。 讲解:歌词中的眼睛、耳朵、鼻子等是我们人体的感觉器官;生活中让我们有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在生理学上统称为感觉;这些感觉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感受外界刺激的结构)获取的;感觉是人体的感觉器官对外界环境感知的结果。 第四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链接生活 1视频中的生活场景中,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让我们产生了哪些感觉? 七嘴八舌、互相交流 纷纷举手,争相回答 眼睛看到景色依靠的是视觉;鼻子闻到花香依靠的是嗅觉;耳朵听到鸟鸣依靠的是听觉。 视频儿歌,直观动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的欲望,很好的切入到知识的关节点。 环节二: 指导学法 自主学习 (7分) 环节三 问题引领 层层探究 (10分钟) 环节四 链接生活 关注社会 (8分钟) 导语:生活中,感觉器官就像 “人体的侦察兵”,灵敏的感知环境的变化。那么什么叫做感觉器官呢?我们人体有哪些感觉器官呢? 小结: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只有靠我们的感觉器官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 过渡:人们常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说明眼和耳都是人认识世界的重要感觉器官。我们从外界获取的信息约90%来自视觉。 知识点:视觉 设疑:眼是人的视觉器官。人的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呢?眼睛为什么能看清物体呢? 要想解决这些疑问,首先要了解眼睛的主要结构 眼球。 教师学法指导: 同学们独立阅读教材92页的内容,并仔细观察眼球结构示意图,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并用特殊的标记在课本上标记重点的内容,如果有疑问的部分,请用红色笔记录下来。 教师学法指导: (1)同学们在讨论交流,共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的成果,并进行小组成果竞赛,看哪个小组自学的成果最好。将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用红色笔更正,并补充完整。 (2)观察、组装眼球的结构应遵循科学的先后顺序,要从外到内,从形态到结构;大家认真观看,找出出现的差错,并准备给予纠正。 教师学法指导: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老师巡视点拨,师生互动,总结答案。 课件展示光线到达视网膜的途径: 教师学法指导:先仔细回顾所学的内容,不要急于讨论,自己想想想,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再认真做好每一道题。不会的先放下,等全部完成再思考,或问同学,使问题得到补充和更正。 讲解点拨:在眼球的结构中,睫状体舒缩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脉络膜有营养眼球的作用和形成暗室的作用。 温馨提示:除了眼球以外,眼还有一些附属结构:使眼球运动的肌肉 眼肌,保护眼球的眼睑、睫毛、结膜和泪器等。 师生互动,总结结构: 设疑:我们学习了眼球的结构,那么眼球的这些结构如何能形成我们的视觉呢? 课件展示演示实验: 模拟眼球成像原理 目的要求:解释眼球成像的原理 材料器具:凸透镜 白纸板 蜡烛 方法步骤: 1、取一面凸透镜、一块白纸板和 一只蜡烛。 2、对照图3.5—15,将凸透镜放在点燃的蜡烛和树立的白纸板之间。 3、调整蜡烛、凸透镜和白纸板三者之间的距离,直到白纸板上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教师学法指导:同学们先仔细的阅读教材,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来完成探究(一)的问题,要完成这个教学环节,需要同学们的细心观察、变通思维,逻辑推理。给你们充裕的时间,进行深度探究,最终理解眼球成像的原理。 小结:从同学们合作探究的结果,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眼球的结构,只能经过折光,形成倒立的物像。 设疑: 1、大家想一想,视网膜上形成的倒立的物像,而我们看到的物体是正立的,这是为什么呢? 2、我们是两只眼睛,两只眼睛都有物像,可是我们看物体却是一个,这又是为什么呢? 精讲释疑: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让一个人整天戴很厚的凸透镜,他会看到倒立的物体,两周习惯后,物体不再倒置;摘掉凸透镜,看到的物体又倒置了,两周习惯后,看到的物像又是正立的了。由此,科学家得出结论,是由于大脑调节作用的结果。原来,大脑作信息处理会做两件事:一是将颠倒的图像重新翻转,二是将左右两只眼睛的图像组合成一个图像,产生三维空间感。 设疑:1、由此,同学们推测一下,视觉的形成是在哪里呢? 2、视网膜上形成的是像,大脑形成的视觉,那么像是如何转换为视觉的呢?经过哪个结构来实现呢? 示意图表达视觉的形成: 生活链接:1、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非常相似,那么眼球的哪些结构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光圈和胶卷? 2、上课记笔记是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记笔记时,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看笔记本,同学们既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又能看清笔记本上的字,这是因为眼球结构中的什么结构具有调节作用呢? 讲解:晶状体很像一面凸透镜,睫状体的舒缩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让我们看见远近不同的物体。 过渡:青少年学习强度很大,如果读书写字等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采光等条件不好,总把书本放得离眼睛很近,时间长了就会患上近视,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呢? 教师学法指导:小组同学互相合作,认真阅读教材的相关文字,并且仔细观察图3.5—17 近视眼及其矫正示意图,层层推进的分析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后果以及矫正的方法。 过渡:我发现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不少,说明已经是近视眼,没戴眼镜的同学也可能近视,课前同学们分组调查了本班同学的近视率,情况怎么样呢? 教师学法指导:提前让学生了解调查本班同学近视率的目的要求和方法步骤,并自主设计表格、记录数据、计算近视率,上课的时候展示结果,从而为形成良好的爱眼护眼的卫生保健习惯提供理论的支持。 讲解:近视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主要的因素大致划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体质因素。目前对近视的发病机理研究表明,近视是由于长时间看近处物体或看微小物体,睫状肌持续紧张收缩导致萎缩造成的。青少年的近视率持续上升,主要是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的持续用眼造成的。 设疑:同学们有哪些有效措施保护我们的眼睛呢? 关注社会:青少年是近视眼的高发人群,2013年6月6日是第十八个全国“爱眼日”爱眼日的主题是“关爱青少年眼健康”。请同学们联系生活,课后设计一份倡议书或几条广告语,来关注“爱眼日” 阅读教材,了解概念 Ø 感觉器官:感受器带有一些 附属结构,共同构成专门接受某种刺激的器官,称为感觉器官。 讨论交流,说出人体的感觉器官: Ø 生活中,我们用眼睛看到外 界的食物;用耳听到各种声音;用鼻子嗅到很多气味;用皮肤感受冷、热、触、痛、压等刺激…… 观察思考: 观察眼球的解剖模型,对照图3.5-14,分析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自主学习 (一)阅文读图、自主学习 1、 眼球的结构中,白色、坚韧有保护作用的是 。 2、 有色素、中央有小孔的是 ,它中央的孔叫做 。是光线的通道。 3、 无色透明,可透过光线的是 。 4、 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的是 。 5、 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的是 。 【展示答案、纠正错误:】 1、巩膜 2、虹膜 瞳孔 3、角膜 4、晶状体 5、视网膜 (二)讨论交流、PK展示: 分别请两个小组的代表来到讲台,组装并讲解眼球各个部分以及各个结构的功能。 (三)研究思考下列问题: 1、 眼球壁大致分几层? 2、 光线经过哪些结构才能到达 视网膜?这些结构有什么特点? 学生研究思考的答案总结: 1、眼球壁分为三层: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内膜(即视网膜)。 2、 光线要经过角膜、瞳孔、晶 状体、玻璃体等结构才能到达视网膜。角膜无色、透明,瞳孔是光线通过的通道,晶状体为弹性的透明体,玻璃体为透明的胶状物质。 (四)即时训练眼球的结构功能: 1、有人喜欢对别人“翻白眼”通常所说的“眼白”是 。 2、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就相当于“窗口”上明亮的玻璃。 3、 光线进入眼球内部的通道是 。 4、似双凸透镜,能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 。 5、能感受光的刺激的是 。 独立思考,快速抢答: 【答案】 1、巩膜 2、角膜 3、瞳孔 4、晶状体 5、视网膜 (五)梳理归纳、总结结构 探究解惑 (一)探究解惑、完成填空: 科学家对眼球进行了解剖和研究,并且绘制了眼球的构造图,并根据眼球的结构特点,进行了模拟成像实验。请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眼球的折光系统是指 , , , 。 2、成像实验中的白纸板相当于 ,模拟眼球的凸透镜相当于 。 3、模拟实验中,调节并固定蜡烛、白纸板、蜡烛的位置后,此时可在白纸板上看到清晰的蜡烛倒像,可以说明,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是 。 【答案】 (1)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2)视网膜 晶状体 (3)倒像 (二)讨论实验的问题,深层探究眼球成像原理 1、白纸板和凸透镜相当于眼球的什么结构? 2、如果换上曲度较大的凸透镜而白纸板位置不动,或者白纸板向后移动而凸透镜位置不变,会出现什么结果? 3、实验中成像的关键是什么? 充分探究、归纳总结: 【答案】1、白纸板相当于视网膜,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 2、 白纸板上成像会不清晰。 3、 关键因素是适当调整蜡烛、凸透镜和白纸板三者之间的距离。 思考释疑,回答展示: 1、大脑。 看书理解: 2、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收物像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从而产生了视觉。 归纳交流,完整表达视觉的形成: 视觉形成的大致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大胆尝试 分析交流:眼球的晶状体具有折光作用,相当于镜头;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视网膜具有感光功能,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 实践调查 按照层层推进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分析下列的问题: 1、 近视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 原因造成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3、 怎么样矫正近视眼? 合作分析、归纳总结: 1、 原因:长时间近距离看书, 导致晶状体曲度过大,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2、 后果: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 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就形成了近视。 3、矫正:佩戴凹透镜。 表达交流 阅读课本,结合实际,表达交流保护眼睛的措施: 1、不在强烈的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写字 2、读写姿势要端正,眼与书之间要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 3、躺卧、乘车、走路时不要看书。 4、读书时间不宜过长,不要长时间观看电视节目和操作电脑。 5、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 课前搜集的一些爱眼广告语,与你分享: 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睛"彩。 "睛"彩人生,珍"Eye"永恒 爱护眼睛,享受光明 爱眼护眼始于心,科学用眼践于行 概念的理解很重要,首先让学生理解概念,有利于学生理解感觉器官的功能。 自主学习永远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法宝,学生自己静静的读书,标划重点内容,能让学生专心致志的学习,互相批改更正,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矫正。 以小组问单位进行研究问题,既体现了自主学习,也能进行合作交流,使知识的完成达到正确率和完整率都有所提高。急事训练的设计,就是趁热打铁,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训练学生的做题技能,在技能训练的同时巩固理解知识,相互结合,效果很好。 眼球成像的原理是难点也是重点,老师用问题引领,由浅入深的层层推进,能让问题清晰化,简单化,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也拓展学生的变通思维。把生物学的知识和物理学知识相结合,让学生知道,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相通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把本科知识和别的学科联系的意识。 老师精讲释疑,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眼球是成像的一个器官,神经系统才是信息处理的调控系统,很好的引领学生理解视觉的形成应该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也让学生理解到,人体的任何反应活动都是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完成。 生活链接,能让学生大胆尝试眼睛结构和生活工具的知识嫁接,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欲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科学,生活中的处处有仿生学;自己上课的生理行为,也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处处有科学,知识和生活密不可分。 调查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亲身实践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习的渠道拓宽到课外,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学生课前做的很好,互相测量视力后,报告情况,课代表统计数据,用在课堂上。 表达交流环节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认识到,要让身体健康,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环节五: 学以致用 巩固提升 (4分钟) 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1)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物像和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 视网膜B、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C、视网膜 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 视网膜 (2)(2012•济宁)同学们在上课时,一会看课桌上的书,一会看前面的黑板,一会儿又注视老师的举止,可这些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 A、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3)有的同学沉迷于网络,不仅影响了学习,而且长时间注视显示屏容易使眼球中的哪一结构曲度过大形成近视? A、角膜 B、睫状体 C、晶状体 D、玻璃体 (3)思考:一位病人车祸后是失明了,但是经检测,他的眼界结构完好,为什么看不见了呢?可能是什么原因? 我行我诉 (1)解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答案:C (2)B (3)C (4)可能是视神经受损,或者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被破坏。 能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解题技能的训练中来,生活中的病例,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诊断。对学生的知识应用的能力培养有好处。 环节六: 课堂小结 盘点收获 (2分) 归航拾贝: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惑吗? 外膜:角膜和巩膜 眼球壁的结构 中膜: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内膜:视网膜 眼球的结构 视 房水 内容物 晶状体 觉 玻璃体 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 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感光细胞 神经冲动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板书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一目了然。并且给学生一定背诵巩固时间。有利于知识的牢记。 环节七: 测评训练 当堂达标 (11分钟) 自我测评:学生独立完成助学P10的当堂达标内容 错题纠正,点拨讲解;小组测评,二次达标。 能力提升:如图所示,科学家解剖眼球,绘制眼球结构(甲图)并根据眼球的结构,进行了模拟成像实验(乙图)。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图中标号的名称[②] 、[③] 、[ ④] 。 (2)成像实验中的白纸板模拟眼球的[ ] ,凸透镜相当于[ ] 。 (3)模拟实验中,调节并固定蜡烛、白纸板、凸透镜的位置后,可在白纸板上看见一个清晰蜡烛倒像,可以说明:物像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 。 (4)在蜡烛、凸透镜、白纸板位置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换上凸度较大的凸透镜,观察到蜡烛的像由清晰变得模糊了,若要使物像恢复清晰,可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若重新更换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并要使物像清晰,蜡烛的移动方向与上次 。由此得出:眼睛要通过调节 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 (5)正常人晶状体的曲度是由[ ] 调节的。当人眼睛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 。 解析:甲图中②为晶状体,相当于乙图中的凸透镜;③为玻璃体;④为视网膜,相当于乙图中的白纸板。眼球成像与凸透镜成像原理相似,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像。晶状体曲度可以变化,使人的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而晶状体的曲度是由⑤睫状体调节的。人眼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增大。 【答案】(1)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2)④视网膜 ②晶状体 (3)倒立的实像 (4)相反 晶状体曲度 (5)⑤睫状体 增大 自我测评:学生独立完成助学P10当堂达标内容。要求全体学生能够达成本节课的目标,是学习任务完成的参照;能力提升主要针对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让他们的知识面得到拓展,训练他们的分析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每堂课都这样练习,时间长了,学生的解题技能就会大大提高。 板书设计: 27-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下册 单元 人体 周围 世界 感知 课时 教案 新版 济南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单元-第5章-第4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1课时)教案2-(新版)济南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4524278.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452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