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提升训练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提升训练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提升训练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单元提升训练(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这种变化表明( ) A.民族融合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 B.唐代旧的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 C.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 D.唐代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 解析:选B。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世代把持政权,墓志体现籍贯,没有体现民族融合的问题,故A项错误;唐朝由于实行科举制,旧的门阀政治走向衰落,故墓志体现郡望的较少,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时期都不实行宗法制,故C项错误;官绅墓葬跟平民无关,故D项错误。 2.下表为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入仕 方式 唐德宗 公元779 —804年 唐宪宗 公元805 —820年 唐文宗 公元826 —840年 唐宣宗 公元845 —859年 门荫入仕者 10人 4人 3人 1人 进士入仕者 13人 17人 19人 20人 A.科举制度的影响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分散相权的需要 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解析:选A。科举制的实行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更多的官员通过科举入仕,故A项正确;表格没有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表格没有体现对相权的分割,故C项错误;表格没有体现文化的普及,故D项错误。 3.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 C.文成公主进藏 D.玄奘西游 解析:选C。根据路线图中关键信息“逻些”“长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安为唐都城,逻些是当时吐蕃的都城,因此可推断该路线图应是反映了唐朝时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史实,即文成公主进藏,故C项正确。 4.在唐朝的政治运行中,门下省对诏书之出,有不便者得以“封还”。这里的“封还”指的是门下省( ) A.将不合理的决策交付皇帝审议 B.重新拟定诏令以备皇帝的审核 C.将未通过的诏令发中书省重拟 D.与中书省重新拟定皇帝的诏令 解析:选C。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从三省的职权分工来看,既然门下省是审核诏令,那封驳之后当返回中书省重拟,故选C项;草拟和颁发诏令都是中书省,因此封还当交付中书省,排除A项;门下省没有拟定诏令的职权,排除B、D两项。 5.《爱日斋丛抄》中记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据此可知( ) A.活字印刷术在唐末开始使用 B.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C.刻板印刷技术已经传入西方 D.造纸技术出现了重大的改进 解析:选B。从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可知,唐末出现了印刷技术,印制了大量的经籍,传播了文化,故B项正确。 6.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这反映出唐朝( ) A.海外贸易税收占主导 B.对外政治经济的联系加强 C.文化影响力优势明显 D.统治者“天朝上国”心态严重 解析:选B。材料体现出唐朝政府设置专门机构招待各国使节、外商及掌管对外贸易,这反映出唐朝对外政治经济的联系加强,故B项正确。 7.古诗词在不同程度上对历史研究起到了很大作用。与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相关的史实是( ) A.秦末农民起义 B.西汉文景之治 C.三国赤壁之战 D.唐朝安史之乱 解析:选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唐代杜甫的《春望》,故D项正确。 8.《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 ) A.具有重诗的社会风气 B.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 C.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 D.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 解析:选A。材料“《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可以看出诗歌在唐代不是少数文人的专利品。“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说明群众对诗的喜爱,故A项正确。 9.唐人史邕曾这样描述一书法家的作品风格:“风雨惊兮魍魉走,山岳动兮龙蛇斗。千尺松枝如蠹朽,欲折不折挂岩口。”下列与其风格相似的作品是( ) 解析:选C。材料讲述的书法家的作品风格是草书。A项作品风格是楷书,故A项错误;B项作品风格是行书,故B项错误;C项创作风格是草书,与材料一致,故C项正确;D项作品风格是篆书,故D项错误。 10.下图为敦煌莫高窟最为精美的艺术代表作。据此可知,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基于( ) A.石窟建筑年代久远 B.保存了大量唐诗作品 C.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塑像 D.存有大量唐朝书法名家真迹 解析:选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原因是窟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塑像。 11.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 ) A.艺术创作风格不同 B.北魏时期社会状况 C.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D.唐朝国家统一强大 解析:选C。材料中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艺术风格不同是表象,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变化还能体现唐朝的社会状况,故B项错误;北魏与唐的不同艺术风格分别反映了动乱和稳定统一的社会状况,故C项正确;材料中除了反映唐朝的社会状况,还反映了北魏的社会状况,故D项错误。 12.南朝画家张僧繇善画佛道人物,右图是其作品(梁令瓒临摹),画面凹凸,有立体感,画中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外宗教、艺术交流融汇 B.以形写神的理论开始形成 C.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D.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南朝”和人物的形象“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并结合所学当时佛教传入的相关知识可知,当时中外宗教、艺术交流融汇,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 ——永瑢《历代职官表·内阁》 材料二 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议事已定,德彝(尚书仆射)数反之于上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瑀(尚书仆射)而亲德彝,(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瑀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会瑀与陈叔达(宰相)忿争于上前,瑀、叔达皆坐不敬,免官。(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资治通鉴》 (1)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 (2)据材料三,说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制衡”与“专制”的。 (3)据上述材料,指出三省辅政体制发展的趋势,并评价该体制。 解析:(1)据材料一“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材料二“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等信息比较归纳即可。(2)“制衡”从宰相的设置和共同议事方面进行回答;“专制”结合材料三中“(此后,李世民下旨)……有失辄谏”归纳回答。(3)“趋势”结合三省体制从隋代到唐代的发展回答即可;“评价”从三省体制的权力制衡及保证皇权独尊方面回答。 答案:(1)不同:确定了三省各自的职权;确立了三省的运行机制;三省的权力相等。 (2)制衡:三省长官共同议事;宰相设置众多。 专制:议事过程发生分歧异议时,由皇帝最高裁定;派谏官驻阁监督。 (3)趋势:隋朝确立,唐朝发展完善(或从隋到唐,三省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评价: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14.唐朝社会繁荣开放,唐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 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 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解析:(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从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贸易范围、出口和进口货物等方面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兴盛的原因,从地理环境方面分析。(3)第一小问社会现象,结合材料三“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等信息概括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原因,从统治者对乐舞的态度、国家和社会安定等方面分析回答。 答案:(1)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加强了中央集权。 (2)特点: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 原因:地理环境影响。 (3)社会现象:乐舞发达。原因:统治者重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民族间、中外间文化交流。 - 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新教材 高中历史 第二 单元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民族 交融 隋唐 统一 封建 国家 发展 提升 训练 解析 新人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提升训练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4494061.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449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