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海溢”灾害.docx
《汉代“海溢”灾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代“海溢”灾害.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汉代“海溢”灾害关键词汉代;海溢;海啸;自然环境摘要汉代有关“海溢”的历史记录大致有7次。其中明确由海底地震等引发的严格意义上的“海啸”计4次。针对以为中国古代“海啸”多是风暴潮,而由海底地震或火山爆发等所激起的“海啸”在中国很少见的观点,指出这一事实是重要的。以东汉质帝本初元年(146)五月“海水溢”发生之后的救灾工作而言,朝廷的应急措施体现出相当高的行政效率。讨论汉代“海溢”灾害,可以补足以往灾害史研究的缺憾,也有益于更全面地理解两汉时期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TheSea-OverflowDisasterinHanDynastyKeyWords:HanDynasty;sea-overfl
2、ow;tsunami;naturalenvironmentAhstraet:Accordingtothehistoricalrecord,about7sea-overflowsoccurredinHanDynasty,amongwhich4tsunamisinthestrictsensewerecausedbytheseaearthquake.ItisimportanttopointoutthefactthatmosttsunamiswerecausedbywindstormsratherthanbyseaearthquakesandvolcaniceruptionsinancientChin
3、a,whichisawidespreadviewheldbymostChinesescholarsnow.Astothedisasterreliefworkafterasea-overflowin146A.D.,theimperialgovernmentse-mergencymeasuresprovedconsiderablyhighadministrativeefficiency.Thispapermakesupfortheinadequacyinthestudyofthehistoryofnaturaldisastersbeforenowandpromotesthecomprehensiv
4、eunderstandingoftherelationshipbe-tweensocietyandnaturalenvironmentinHanDynasty. 论语公冶长记载了孔子的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海,曾经被看作避世的方向。战国以来燕齐方士的海上求仙探索,反映了一种新的海洋观。自秦始皇实现统一之后多次巡行海上起,秦汉帝王对海洋的关注,成为显着的历史文化现象。海洋的经济文化作用,也逐渐突出。吴王刘濞据有海洋资源,据说掌握了可与汉王朝相匹敌的财富,也成为终于为最高统治者所不容的因素之一。汉武帝东巡,沿海行程也曾经留下深刻的历史印迹。这些现象,都体现汉代人的海洋意识有了新的时代气象。与
5、此相关,在汉代灾异史中,可以看到关于海洋灾难的记录。 一汉代的“海溢”记录 汉书天文志写道:元帝初元元年四月,客星大如瓜,色青白,在南斗第二星东可四尺。占曰:“为水饥。”其五月,勃海水大溢。六月,关东大饥,民多饿死,琅邪郡人相食。”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古代“目前所知最早的海啸”,也是“最早的地震海啸”。1(p291,p297)“五月,勃海水大溢”之后出现关东地区的“大饥”,不知道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而“琅邪郡人相食”事,虽发生在沿海,不过不是“勃海”海滨,而是当时的“东海”海滨。汉书元帝纪对于相关事件有如下记载:(初元二年)六月,关东饥,齐地人相食。秋七月,诏曰:“岁比灾害,民有菜色,
6、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赐寒者衣。今秋禾麦颇伤,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阴阳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将何以忧之?其悉意陈朕过,靡有所讳。”所谓“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指出了这次“海溢”导致的直接的灾难。初元二年七月诏所说“一年中”,则不应指初元元年五月“勃海水大溢”事。如此,初元元年五月“勃海水大溢”和初元二年“北海水溢,流杀人民”,看来是两次灾害。王莽时代,有人在有关水利工程决策的讨论中说到以往一次“海水溢”事件。汉书沟洫志记载:大司空掾王横言:“河人勃海,勃海地高于韩牧所欲穿处。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寝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其事虽说
7、“往者”,然而与“天尝连雨,东北风”连说,与“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体现的地震“海溢”不同,因而看来不大可能是回述50多年前的初元元年“海溢”。谭其骧先生推测,“发生海侵的年代约当在西汉中叶,距离王横时代不过百年左右。沿海人民对于这件往事记忆犹新,王横所说的,就是根据当地父老的传述。”谭其骧先生还写道,这次海侵,可以在地貌资料方面得到证明,还可以在考古资料方面得到证明。对于王横所说,谭其骧先生指出:“他把海侵的原因说成是天尝连雨,东北风,更显然是不科学的。按之实际,暴风雨所引起的海啸,只能使濒海地带暂时受到海涛袭击,不可能使广袤数百里的大陆长期为海所渐。”后来,关于这次渤海湾西岸“
8、为海所渐”的现象,相关考古工作的新发现,使得人们的认识又有所深入。而对这一地区汉代遗存分布的认真考察,使以往的若干误见得以澄清。10有学者根据新的分析指出,这次“海水溢”“应是发生在局部地区、升降幅度小的短期海平面变动”11,其年代,大约在西汉末期。也就是说,王横所谓“往者”云云,应是对年代较近的“海溢”灾难的回顾。关于东汉时期发生的“海溢”之灾,我们又看到后汉书质帝纪的记载:(本初元年五月)海水溢。戊申,使谒者案行,收葬乐安、北海人为水所漂没死者,又禀给贫羸。说派“谒者”前往灾区施行赈救,是在“戊申”日,却没有说灾害发生的日子。不过,在“海水溢”前句写道:“五月庚寅,徙乐安王为勃海王。”如果
9、“海水溢”发生在“庚寅”日,那么,皇帝派出救灾专员,是在灾害发生的第18天。“海水溢”的发生更可能是在“庚寅”日之后的某一天,如此朝廷的应急措施则体现出更高的行政效率。对于这次灾害,续汉书五行志三也写道:“质帝本初元年五月,海水溢乐安、北海,溺杀人物。”后汉书桓帝纪记载:永康元年秋八月,“勃海海溢。”续汉书五行志三“水变色”条下记载此事,写道:“勃海海溢,没杀人。”续汉书五行志六“日蚀”条下也记载:永康元年“其八月,勃海海溢”。汉灵帝时代又曾经发生两次与地震相联系的“海水溢”灾难。时间在建宁四年(171)和熹平二年(173),仅仅相隔两年。后汉书灵帝纪记载:(建宁四年)二月癸卯,地震,海水溢,
10、河水清。(熹平二年)六月,北海地震。东莱、北海海水溢。建宁四年事,“地震,海水溢”,没有说明地点。后汉纪卷二三孝灵皇帝纪上:“二月癸卯,地震,河水清。”不言“海水溢”。明彭大翼撰山堂肆考卷二海溢说:“海溢一日海啸。”举列历代“海溢”事件11例,包括汉代3例,即:“东汉质帝本初元年夏四月,海水溢;桓帝永康元年八月,海溢;灵帝建宁四年二月,海溢。”则对建宁四年“海溢”予以重视。对于熹平二年事,李贤注引续汉志曰:时出大鱼二枚,各长八九丈,高二丈余。这种“各长八九丈,高二丈余”的“大鱼”,很可能是在“地震”和“海水溢”发生的时候遇难的鲸鱼。后汉书灵帝纪没有说到这次“海溢”对民众的伤害,续汉书五行志三则
11、写道:熹平二年六月,东莱、北海海水溢出,漂没人物。看来这次“海溢”是造成了民众伤亡的。就现有资料看,汉代“海溢”现象,史籍记载计有:(1)元帝初元元年(前48)五月,勃海水大溢。(汉书天文志)(2)元帝初元二年(前47)七月诏: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汉书元帝纪)(3)西汉末年,海水溢,西南出,寝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汉书沟洫志)(4)质帝本初元年(146)五月,海水溢乐安、北海,溺杀人物。(后汉书质帝纪,续汉书五行志三)(5)桓帝永康元年(167)秋八月,勃海海溢,没杀人。(后汉书桓帝纪,续汉书五行志三、五行志六)(6)灵帝建宁四年(171)二月癸卯,地震,海水溢。(后
12、汉书灵帝纪)(7)灵帝熹平二年(173)六月,北海地震,东莱、北海海水溢出,漂没人物。(后汉书灵帝纪,续汉书五行志三)_文献通考卷二九六物异考水灾:“灵帝建宁四年二月,河水清。”甚至略去“地震”事。清人姚之驷撰后汉书补逸卷二一“大鱼”条:“东莱、北海海水溢,时出大鱼二枚,长八九丈,高二丈余。案:今海滨居民有以鱼骨架屋者,又以骨节作臼舂米,不足异也。” 二“海啸”和“风暴潮” 如山堂肆考卷二海溢所谓“海溢一日海啸”,以上列举的这些“海溢”、“海水溢”、“海水大溢”现象,按照传统理解,也被看作“海啸”。清人张伯行居济一得卷七写道:“潘印川先生曰:海啸之说,未之前闻。愚按:海啸之说,自古有之。或潘先
13、生偶未之见耳。”张伯行的说法看来是正确的。“海啸”之称虽然出现较晚,然而此前对于“海啸”现象的记录,可以说确实“自古有之”。古代史籍记载的“海溢”、“海水溢”、“海潮溢”、“海水大溢”、“潮水大溢”、“海潮涌溢”、“海水翻上”、“海涛奔上”、“海水翻潮”、“海水泛滥”、“大风架海潮”、“海水日三潮”等现象,其实就往往反映了“海啸”灾害。大约在元代,已经可以看到明确以“海啸”作为这种灾害定名的实证。以上汉代“海溢”诸例,宋正海等中国古代海洋学史第二十二章海啸中说到(1)元帝初元元年事和(2)初元二年事。1(p291)宋正海总主编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中海洋象“海洋大风风暴潮”条录有(
14、1),“海啸”条录有(2)、(4)质帝本初元年事及(7)灵帝熹平二年事。12(p383,p393)宋正海等中国古代自然灾异相关性年表总汇第三编水象“大水一海溢”条录有(4),“地震一海啸”条录有(2)、(6)灵帝建宁四年事及(7)。13(p462,p468)同一位学者领衔或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对汉代“海溢”现象的认识却有所不同,是一件有意思的事。陆人骥中国历代灾害性海潮史料则录有(1)(2)(4)、(5)桓帝永康元年事及(6)(7)。14(p13)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中海洋象“海啸”条题注写道:“现代海洋学已明确定义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按此定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代 海溢 灾害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