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勒与物理学危机.docx
《彭加勒与物理学危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加勒与物理学危机.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彭加勒与物理学危机内容提要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接踵而至的一系列新实验事实与经典物理学理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动摇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基础,导致了物理学危机。当时老一辈的物理学家囿于机械论的自然观,看不清物理学发展的形势,只是企图在旧理论的框架内进行修补,找不到摆脱危机的出路。在当时着名的科学家当中,对物理学发展形势看得最为清楚的是法国数学家彭加勒。他于1905年明确提出了物理学危机,并对它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他认为,物理学危机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它预示着一种行将到来的变革, 是物理学进入新阶段的前兆。他正确地指出,要摆脱危机,就要在新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重新改造物理学,使力学让位于一个更为广
2、泛的概念。他一再肯定经典理论的固有价值,尖锐地批判了“科学破产”的错误观点。他还预见了新力学的大致图景,对科学的前途满怀信心。彭加勒之所以对物理学危机持有基本正确的见解,除了他对物理学的历史和现状有清晰的了解外,也和他的哲学思想中的某些积极因素有关。虽然他的哲学前提是唯心主义的,但他的有关论述也确实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吸取之处。本文扼要地列举、分析了彭加勒的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科学哲学思想,认为在哲学上也不能对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即使在今天看来,彭加勒对物理学危机的看法也是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和科学发展规律的。可是,长期以来,他的基本观点却普遍受到人们的误解和曲解。在苏联和我国出版的有关自然辩证法的论
3、着中,彭加勒竟被描绘成在现代科学史上兴风作浪的反面人物。究其原因,在于人们把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所引用的彭加勒关于物理学危机的论述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全部论据,并且漫无边际地加以“引申”和“发挥”。事实上,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有关引文并没有全面反映彭加勒关于物理学危机的基本观点。为了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进一步端正我们的学风,本文试图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彭加勒的原着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澄清。本文也分析了物理学危机的实质,认为物理学危机主要是物理学本身的危机,这是根本的一面;危机在哲学方面的表现则是由物理学本身的危机派生出来的。断言危机不是发生在物理学问题上,仅仅发生在哲学问题上,
4、以及在哲学方面只强调唯物主义被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代替所引起的危机,而忽略机械观面临的全线崩溃的危机,都是过于片面的。目 录一、 物理学危机的产生二、 物理学家对危机的反应三、 彭加勒关于物理学危机的基本观点四、 一些颇为流行的误传和谬说五、 对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有关论述的分析六、 为什么彭加勒对物理学危机会持有基本正确的见解七、物理学危机的实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物理学领域内,一系列新的实验事实与经典理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暴露了经典概念之间的裂痕,从而严重地动摇了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导致了物理学危机。彭加勒(HPoincar,18541912)在本世纪伊始第一个明确指出了物理学危
5、机,并对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即使在今天看来,彭加勒的看法也基本上是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和物理学发展的规律的。可是,长期以来,他的基本观点却受到普遍的误解和曲解。尤其是,在前苏联和中国内地出版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学习辅导材料以及有关的哲学和自然辩证法论着中,彭加勒竟被描绘成一个信口开河、胡言乱语、无中生有的反派角色,背上了破坏物理学革命的罪魁祸首的恶名。这个问题实有澄清之必要。一、物理学危机的产生1687年,牛顿( I. Newton,16421727)出版了他的名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在他的这部巨着中,把伽利略(G. Galilei, 15641642)所揭示的“地上的”物体运动规
6、律与开普勒(J. Kepler,15711630)所揭示的“天上的”星球运动规律统一起来,建立了牛顿力学。牛顿力学以其理论体系之完美和实用威力之强大,在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牛顿以前,并没有一个关于物理因果性的完整体系,能够表示经验世界的任何深刻特征。”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就,对后来物理学家的思想和研究方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牛顿力学被顺利地由质点推广到刚体和流体,并逐渐发展成为严密的解析形式,而且光学、热学、电磁学也于19世纪先后在牛顿力学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现实情况使得物理学家们深信,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自然现象都能够用力学来描述,只要给出系统的
7、初始条件,就可以毫无遗漏地把握过去,预见未来。这样,牛顿力学被视为科学解释的最高权威和最后标准。而且早在18世纪,就流行着想把一切都归结为力学运动的狂热。甚至直到19世纪末,力学自然观在物理学家中间还处于支配的地位。例如开耳芬勋爵(Lord Kelvin,即WilliamThomson,18241907)在1884年宣称:“在我没有给一种事物建立起一个力学模型之前,我是永远也不会满足的。如果我能够成功地建立起一个模型,我就能理解它,否则找就不能理解。” 汤姆逊(J. JThomson, 1856 1940)的言论代表了一代物理学家的思想。他在1888年说;“一切物理现象都能够从力学的角度来说明
8、,这是一条公理,整个物理学就建造在这条公理之上。” 1894年,赫兹甚至在批评牛顿力学有关基本慨念的着作中还坚持认为:“把一切自然现象还原为简单的力学定律是物理学的课题,在这一点上,所有的物理学家都是一致的。”的确,自1687年以来,物理学200年间基本上是在牛顿所提出的理论框架内发展起来的,到19世纪后期,已经形成了经典物理学的严整理论体系,几乎能说明所有已知的物理现象当时,许多物理学家踌躇满志,他们以为宇宙秘居扃,无不尽辟,后人只要继守先人之遗业,稍加雕饰就可以了。80年代初,当普朗克(M. Planck,18591947)表示决心献身理论物理学时,他的老师、着名的德国实验物理学家约利(P
9、. von Jolly, 18091884)规劝他说:“年轻人你为什么要断送自己的前途呢? 要知道,理论物理学已经终结,微分方程已经确立,它的解法已经制定,可供计算的只是个别特殊的情况可是,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这一事业,值得吗?” l894年,另一位未来的着名物理学家密立根(R. AMillikan,18681953)也受到类似的忠告。当时与他同宿舍的从事社会学和政治学研究的同学告诉他:“物理学已经僵死了”,“没有搞头了”,希望他能转到社会科学这一“新颖的”、“活生生的”领域。 迈克耳逊(A. A. Michelson 18521931)在1894年的演说中甚至公开宣称:“未来的物理学真理将不得不
10、在小数点后第六位中去寻找。”据说,这句话大概是开耳芬勋爵早先讲过的。正当物理学家怡然自得之时,一些实验事实却在他们心头暗暗地投下了阴影。1887年,迈克耳逊和奠雷(E. M. Morley,18361923)通过精密的实验,发现在地球和以太之间并没有显着的相对运动,从而否定了较为流行的菲涅耳(AJFresnel,17881827)的静止以太说。” 但是,静止以太说不仅为电磁理论所要求而且也受到早先的光行差现象和菲索(AFizeau,18191896)实验的支持。这样,作为光现象和电磁现象传播媒质的以太这一力学模型在性质上就难以自圆其说,光学和电磁学的力学基础于是面临着动摇的危险。为了摆脱困境,
11、斐兹杰惹(G. F. Fitzgerald,18511901) 和洛伦兹分别于1889年和1892年提出了收缩假设。根据这假设,物体在运动方向的缩短恰恰抵消了地球相对以太运动时所引起的干涉条纹的位移。洛伦兹认为,这种收缩是一种真实的动力学效应。因此,物体在运动时,它的密度就会因方向而异,透明体理应显示出双折射现象。可是,瑞利勋爵(Lord Rayleigh,1842 1919)1902年做了实验,并未发现预期的结果。经典理论所无法解释的新的实验事实,即所谓的反常现象接踵而至,气体比热的实验结果也与能量均分定理发生了尖锐的冲突。19世纪中叶,玻耳兹曼(L. Boltzmann,1844 1906
12、)和麦克斯韦提出的能量均分定理能够解释许多现象.对于常温下的一般固体和单原子气体的比热,也能给出比较满意的答案,但是对于双原子和多原子气体,实测的定压热容量与定容热容量之比显着地大于理论计算值。连吉布斯(J. W. Gibbs,1839 1903) 也不得不承认:“众所周知,理论要求双原子气体每个分子有六个自由度,在我们的比热实验中,我们发现不能多于五个。的确,人们正在一个不牢靠的基础上进行建设。” 在19世纪最后10年,开耳芬、瑞利、彭加勒等人都对这个课题进行过细致的分析。但是,总的说来,当时的物理学家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实验事实的巨大意义就连迈克耳逊本人对自己的实验结果也大失所望,他称自己
13、的实验是一次“失败”,以致放弃了原订的计划,不愿再进行长期观察了。他觉得自己的实验之所以在历史上有意义,是因为设计了个精密的干涉仪。 其他人对这个实验也感到迷惑不解和郁郁不乐。洛伦兹1892年在给瑞利的信中说:“我现在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摆脱这个矛盾。不过我仍然相信,如果我们不得不抛弃菲涅耳的理论,我们就根本不会有一个合适的理论了。”洛伦兹疑虑重重地问道:“在迈克耳逊先生的实验中,会存在一些迄今仍被看漏的地方吗?”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气体比热的反常现象也茫然无措。瑞利这位经典理论的坚定信奉者在1900年虽然认为,人们所而临的基本困难“不仅仅与气体运动论有关,而且确切地讲,涉及一般动力学”
14、,它破坏了根据能量均分定理进行“计算的简单性”。然而,瑞利却坚持认为:“似乎所希望的东西就是避免破坏关于能量均分这一普遍结论的简单性。” 开耳芬勋爵1900年4月27日在英国皇家学会的讲演中,曾称上述两个疑难为“在热和光的动力理论上空的19世纪的乌云” 。开耳芬毕竟把物理学的天空看得过于晴朗了。其实,当时物理学的天空井非只有“两朵乌云”,早在他讲演之前,就已经“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事实上,在19世纪末,光电效应、黑体辐射、原子光谱等实验事实也接二连三地和经典物理学理论发生了严重的对立,实际情况比我们所述的还要广泛,还要深刻。物理学危机可以说是从1895年之后真正开始的。特
15、别是由于放射性的发现和研究,有力地冲击了原子不可分、质量不可变的传统物质观念,摇撼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就连那些顽固坚持旧观点的人,也无法反对大量确凿的实验证据,至多只能抱一种走着瞧的态度。1895年1月8日到12月28日,伦琴(W. K. Rtgen,18451923) 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实验室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X射线。这种射线具有惊人的穿透能力。伦琴断定:“X射线和阴极射线不是一种东西,X射线是由阴极射线引起的,是在放电装置的玻璃管壁上发生的。” 由于这种实验装置当时在欧美各国百余处都是现成的,加之X射线又具有奇异的性质和医疗上的价值,因此伦琴的发现不仅引起了惊讶,而且产生了轰动。美国报纸
16、报道了这一发现的急电后,在短短的48小时内,至少就有六个X射线装置在各处实验室内安置起来。在伦琴公布其发现的头一年内(1896年),在世界至少制造了32种不同型号的伦琴管,西方国家还接纳了一整批专利。而且,以X射线为内容的小册子不下50种论文超过1000篇。 一种新发现能够引起如此迅速而强烈的反响,在科学史上实属罕见。X射线的发现,打开了一个奇妙的新世界。随后,一系列冲击经典物理学理论基础的新发现纷至沓来。贝克勒尔在彭加勒的建议下,着手研究这个课题。他于1896年3月1日意外地发现,放在铀盐下的没有曝光的照像底片异乎寻常地发黑。起先,他以为这是在磷光现象中产生不可见射线的寿命要比物质发出磷光寿
17、命长的缘故,直到5月,他才清楚,铀的存在是产生这种射线的主要因素。紧接着在1897年,英国的J. J. 汤姆逊和荷兰的塞曼 (P. Zeeman,18651943) 各自证实了电子的存在。这年4月30日,汤姆逊在英国皇家学会宣布:阴极射线是由比原子小的带电粒子组成的。他用两种方法 (量热法和电磁偏转法)测定了阴极射线的荷质比,其值远比离子的荷质比小。汤姆逊根据阴极射线的平均自由程断定,这只可能是由于阴极射线粒子的质量比普通分子的质量小得多的缘故。他明确指出:“在阴极射线中,物质以某种新的状态存在着”,“处于这种状态的粒子就是构成一切化学元素的材料”。 塞曼在洛伦兹的指导下,根据他1896年发现
18、的塞曼效应,也于1897年报告了他的测量和计算值。 后来,汤姆逊采纳了斯托尼(G. J. Stoney,18261911) 1874年提出的建议,把这种带负电的粒子命名为“电子”。自贝克勒尔1896年的发现之后,放射性的研究进展不大。贝克勒尔本人也认为,对铀射线的了解已比X射线还耍透彻,因而没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1898年初,居里夫人(Marie S. Curie,1867 1934)以敏锐的眼力穿透迷雾,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她猜想,铀射线就是铀原子本身发射出来的;是否还有像铀一样的其他放射性元素呢?她与居里(Pierre Curie,18591906)合作,发现钍也具有放射性,接着又发
19、现了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和镭。1879年他们还注意到,如果把钋或镭的化合物与磷光物质叠在一起,磷光物质便能持续发出微光,可是外界并没有给它提供能量。不幸,由于居里夫妇受到当时在法国流行的实证主义和唯能论思潮的影响,他们不仅过于谨慎,而且事先就倾向于一种毫无结果的热力学模型。他们错误地认为,放射性物质的射气不是普通的物质,而是一种能量。 使他们在放射性本质的研究中未能取得突破。相反,当时在加拿大工作的卢瑟福(E. Rutherford, 18711937)从1899年开始研究放射性时就认为,射气是物质的和粒于性的。他通过实验发现,铀射线是由射线和射线组成的。他和索迪(F. Soddy, 1877
20、 1956) 在研究放射性物质的射气和淀质时,还发现了放射变化的指数规律。从1902年9月起,他们两人先后发表了四篇论文,提出了元素嬗变理论。1903年3月,居里等人发现了镭的热效应。卢瑟福等人也在1904年2月测定了溴化镭和纯镭的热值。元素嬗变理论的提出和镭的热效应的发现又一次引起了轰动,从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起到1902年10月31日止的七年时间,在英国自然杂志的索引中,论述放射性的文章总共才有60篇左右,在随后的两年内,同类的文章猛增到260篇。卢瑟福1904年出版的放射性一书,除列举了五位知名人士外,还提到了大约65个人的名字。当时,各种报纸和普及杂志也充满了报道放射性新发现的大字标题。
21、彭加勒曾把镭誉为“当代伟大的革命家”(VS,p180)。密立根于1904年初写道:“古代炼金术家的梦想成为现实了。对于放射性元素来说,全部都缓慢而自发地嬗变为别的元素。” 这一系列纷至沓来的新发现不仅动摇了整个物理学大厦的基础,而且也震撼了在自然科学领域占统治地位的力学自然观,于是出现了所谓的物理学危机。当时在科学界和哲学界,有人盲目乐观,看不清物理学面临的大变革形势。有人千方百计地“保全现象”,妄图把新事实强行纳入旧理论框架之内。也有人悲观失望,认为作为真理源泉,作为知识存在形式的科学破产了,与理智和理性方法极不相同的其他方法,如神秘的感觉,是合理的。二、物理学家对危机的反应在世纪之交,物理
22、学家对危机是如何作出反应的呢?当时的大多数物理学家都没有觉察到物理学危机,至少是没有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他们依然坚信经典力学的理论框架“是整个理论物理学大厦赖以建立的基础,是所有其他科学分支赖以产生的根源”。 “谁也没有想过,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可能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改造。在德国柏林,物理学家甚至认为,把每一种物理现象化归到经典力学的基础上才是现代化方法。” 这些物理学家把经典的基本概念珍藏在“绝对的东西或先验的东西的珠宝箱”内,宣称它们是“根本不可改变的”。当具有革新精神的物理学家企图变革它们时,这些人“就会发出严厉的抗议,并且抱怨说,这是对最神圣遗产的革命的威胁”。英国科学界元老开耳芬没有觉察列物
23、理学危机。他只是认为,物理学的发展不过是遇到了几个较为严重的困难而已,这些困难能够通过适当的方法逐一加以解决,而无须触动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因此,他对于动摇这个基础的新实验和新理论往往持怀疑态度,甚至公开站出来反对。对于X射线的发现,他竟宣称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对于镭的热效应的发现,他甚至不顾自己早年为之作过巨大贡献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硬说热能是从周围得到的。他竭力反对元素嬗变理论,理由是该理论与原子的词源相矛盾。 1906年8月,开耳芬几乎是单枪匹马地在时代杂志向元素嬗变理论挑战,他断言,嬗变理论是为了解释镭的性质而巧妙捏造出来的,镭产生氮并不能证明原子嬗变,因为镭原子中本来就含有氮。
24、开耳芬不承认太阳的能源来自元素转化,他把能源归因于万有引力。 开耳芬始终迷恋以太的力学模型,他在逝世前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时,还宣读了一篇论述以太的文章,表示赞同“空间中每立方毫米的宇宙以太其质量为一千吨”的观点。引起所谓“紫外灾难”的黑体辐射问题,本来大大加剧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可是,就连当时深深卷入这个问题的维恩(W. Wien, 18641928)、瑞利、洛伦兹等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种危机。他们力图在经典理论的框架内解决难题,因而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甚至连量子论的创始人普朗克当时也没有认识到这种危机。因此,他的开创性的工作不是自觉的,而是被迫的。为了从理论上推导出辐射的经验公式,他不得不引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彭加勒 物理学 危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