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检测与地质超前预报实施方案.doc
《工程质量检测与地质超前预报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质量检测与地质超前预报实施方案.doc(6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工程质量检测与地质超前预报实施方案61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竹盖山隧道监控量测、质量检测及地质超前预报实施方案1 工程概况竹盖山隧道位于连怀公路中段,设计行车速度为100km/h,按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布置,左、右线分离布设。隧道开挖最大宽度11.4m,最大高度8.91m。隧道穿过中低山地貌区,地面标高420640m。隧道左线起止里程为ZK68+270Zk70+922,长2652m,隧道最大埋深约185m;隧道右线起止里程YK68+269YK70+930,长2661m,隧道最大埋深约194m,最小埋深(洞口段除外)18m。左线连州端采用削竹式洞门,怀集(连山)端采用端墙式洞门;右线两端
2、洞门形式与左线相同。左右两线连州端洞口段线间距约为28m,洞身段间距约40m,怀集端线间距约为24m。勘察过程中,本段共布置钻孔21个,并在其中4个钻孔内开展了钻孔声波测井实验,布置了3630m长度的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勘探工作。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地层主要为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及其风化层,隧址区未见大的断裂构造,隧址区地质构造以节理裂隙为主。其中,隧道进、出洞口位置结构面较为发育。进洞口段主要结构面倾向W或SW,倾角较陡(6585),与洞轴线大角度相交,对洞口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出洞口节理裂隙较为发育的有三组,分别倾向NE、SE、NW,倾角也普遍较陡(5279),主要结构面走向与洞轴线斜交,对隧道
3、围岩稳定性和出口边坡稳定性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结构面普遍较为平直,延伸长度最大未见超过6m,进洞口节理裂隙线密度最大10条/m,出口最大4条/m。隧址区内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微风化岩体属坚硬岩,其工程性质较好,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大于80MPa,是理想的建筑材料。覆盖层较厚,厚度3.269.7m,主要由残破积土构成。残破积土以粉质粘土为主,普遍表现出遇水软化的特征。隧址区不良地质作用规模较小,以地表局部崩塌和滑塌为主。特殊性岩土规模较小,局部花岗闪长岩经绿泥石饰变、风化等改造后形成膨胀岩、高液限软土。项目区地震基本烈度 VI度,地震活动较弱。隧址区地表水系不发育,主要为季节性降雨及沟谷水;地下水以基
4、岩裂隙水、覆盖层和全-强风化层中孔隙水为主;地下和地表水的水量均较贫乏,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总得说来,隧道洞身部分地质条件较好,洞口地质条件较差。竹盖山隧道由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承建,计划 4月完工。2隧道监控量测2.1 监控量测项目根据隧道的地质特点和设计资料,综合考虑(JTJ F60- ),并参考(TB10121- ),主要针对以下项目开展监控量测:l 拱顶下沉量测l 周边收敛量测l 浅埋段地表下沉量测l 锚杆内力量测l 初期支护喷混凝土应力量测l 二次衬砌压应力量测l 钢支撑内力量测各项目的主要测试目的及设备见表2.1。表2.1 监控量测项目及仪器汇总表序号量测项目仪器设备测试目
5、的1拱顶下沉量测收敛钢尺、水准仪、全站仪及时掌握隧道整体的稳定情况。2周边收敛量测收敛计、全站仪判断围岩的稳定性,确定二次衬砌的施做时间。3浅埋段地表沉降量测精密水准仪、水准尺、全站仪与拱顶下沉对比,间接反映隧道的稳定及隧道拱部以上围岩的运动状况。4锚杆内力量测锚杆计、频率计判断复合式衬砌中锚杆的工作状态及作用范围。5喷混凝土应力量测压力盒、频率计判断复合式衬砌中围岩载荷大小,判断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各自分担围岩压力的情况。6二次衬砌压应力量测压力盒、频率计判断复合式衬砌中围岩载荷大小,判断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各自分担围岩压力的情况。7钢支撑内力量测钢筋计、表面应变计、频率计判初期支护中钢支撑载荷
6、大小,判断初期支护承受围岩压力的情况。2.2 监控实施细则2.2.1拱顶下沉与洞周收敛量测拱顶下沉与周边收敛观测在同一个断面内进行。为了叙述方便,将洞周围岩收敛量测与拱顶下沉合并进行说明。拱顶下沉与周边收敛观测采用在每个量测断面的拱顶中心及两侧埋设收敛预埋钩,采用精密水准仪配合钢尺收敛计采集数据的方式观测。2.2.1.1观测目的与依据开展隧道拱顶下沉与周边收敛的主要目的在于:(1) 掌握岩体变形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2) 预测预报围岩稳定性,为施工安全服务;(3) 选择合理的支护时机和判断支护效果;(4) 优化设计,及时修改喷锚支护参数;(5) 监视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积累运行资料,为改进设计
7、提高设计水平提供科学依据。观测方法、标准等参照(GB/T 50266-99)及(TB10121- )制定。2.2.1.2观测布置(1)断面布置结合工程特点,并遵循在避免爆破作业破坏的前提下在质量较差的岩体段落多布的原则,选取了如表2.2所示的监测断面间距及表2.3所示的监测频率,以确保为动态反馈设计及信息化施工提供及时的监测信息。实际工作过程中,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增减断面,另外,一般情况下同时参考位移变化速度、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确定量测频率,并以位移变化速度为主要指标以便及时指导施工。表2.2 拱顶下沉与周边收敛监测断面间距及测点数量围岩级别断面间距(m)每个断面测点数量拱顶下沉测点(个)洞
8、周收敛测线(条)V10151336IV20301334III3050118010011(2)测点(线)布置原则及形式不同开挖工法下的测线测点布置图见图2.1。现场实际测点(线)布置时,要根据洞室断面的形状和大小决定,其原则是能量测到岩体的最大变形。同时还需考虑观测工作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底部隆起测点的布置重点结合开挖后岩体质量、水文地质条件等情况选择性进行布置。表2.3 拱顶下沉与周边收敛监测频率位移速度(mm/d)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量测频率5 22次/d152101次/d0.2110301次/2d301次/7d(a)短台阶法 (b)单侧壁导坑法(c)全断面法图2.1 拱顶下沉及洞周收敛
9、测点布置示意图2.2.1.3测点安装首先,确定观测断面。临近工作面的断面、测点尽可能靠近工作面埋设,以不超过2m作为控制。测断面确定以后,首先清理岩石表面,根据测点(线)布置形式选用小型钻机进行钻孔施工。钻孔孔径与孔深视测桩直径、长短和形式而定。顶拱钻孔垂直洞壁,其余位置钻孔水平布置。各测点尽可能在一个平面内,并垂直于洞轴线。钻孔完成后,将带膨胀管的收敛预埋件敲入孔中,旋上收敛钩后即可量测。测点要安装牢固,端头尽量卧于孔内,外露棱片尽量靠近岩面,以防施工爆破损坏。必要时要对各个测点进行保护。由于爆破或塌方造成测点损坏,应及时在相同位置重新布点,布点后观测应按初始读数观测进行。2.2.1.4现场
10、观测与数据整理分析(1)初始读数观测测点埋设牢固后,即可进行初始读数测读。各断面测点初读数应在下一循环开挖施工前完成,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测读,以不超过24h为控制。初始读数观测应重复多次,以连续三次观测读数差值在0.05mm以内为稳定标准,并同时记录现场温度值。采用钢尺收敛计进行数据采集,每次读数2次,以两次之间差值不大于0.02mm为控制标准。使用钢尺收敛计进行量测的关键是保证钢尺拉伸要连贯且用力均衡,并在量测时使用掌托的方式避免仪器本身的重力对钢尺造成影响。实测得到的位移变化量是钢尺收敛计读数、百分表读数以及温度变化引起的长度变化的总和。测量时,在距离实测点较远的地方设置基准点,然后用水准
11、仪自基准点向实测点进行测量,即可在得到拱顶沉降量、底板隆起量等数据的同时,获得该点高程信息。(2)观测时间和次数安排观测时间和次数应考虑工程或试验研究的需要,参照表2.2和表2.3制定观测方案,观测期间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注明调整原因。(3)测点考证与观测数据整理现场测点埋设完成后,应及时将测点的编号、初始读数、埋设位置等信息记入考证表中。观测过程中,应及时对数据加以整理、绘制有关的曲线及图件,进行数据分析。需要绘制的图件和曲线主要包括如下几种:1) 拱顶沉降、洞周收敛变形观测断面测点分布示意图;2) 拱顶沉降量、洞周收敛值与时间关系曲线;3) 拱顶沉降、洞周收敛变形速率与时间关系
12、曲线。(4)数据分析研究地下洞室稳定,能够对现场观测得到的拱顶沉降与围岩收敛变形数据加以分析,并考虑以下因素对变形、沉降的影响后获得指导性的信息:1) 地质条件的影响;2) 上覆岩体厚度(地应力)条件的影响;3) 地形条件的影响;4) 洞室尺寸及形状的影响;5) 开挖进尺的影响;6) 时间对位移的影响及曲线特征,即所谓”时间效应”。根据对上述观测曲线、图件的分析,揭示拱顶下沉、围岩收敛变形的特征及规律,结合围岩稳定标准,评价、判断围岩的稳定状况,并藉此确定支护时机。2.2.1.5地质描述和施工记录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前文的分析和评价,现场观测工作开展时的地质描述和施工记录是观测工作的重
13、要组成部分,它是资料整理、分析的前提和主要依据。地质描述和施工记录以施工单位的现场记录为主,监控和检测方进行必要的补充,其主要内容分列如下。(1)地质描述的主要内容1) 施工地段的洞号、桩号;2) 施工区主要地质构造、节理、裂隙、断层、产状及其它地质现象;3) 所属岩层类别、岩性、节理间距;4) 水文地质条件;5) 观测地段的塌方、掉块、裂缝等。(2)施工记录的主要内容1) 施工时间、爆破、支护、出渣等时间,遇到的主要问题、处理措施等;2) 掌子面钻孔数量、装药量、开挖进尺、一个循环各工序所选用时间;3) 支护型式与具体指标,包括喷混凝土厚度,总喷射方量,锚杆数量、深度、间距和布置,钢筋网的规
14、格、挂放位置和分布等。此部分信息以施工单位搜集的信息为主,并及时根据现场观测和记录进行修正。2.2.2洞口浅埋段地表沉降量测2.2.2.1量测目的地表沉降量测的目的主要在于掌握以下内容:(1)地表下沉的范围以及下沉量的大小,监测地表下沉稳定的时间;(2)掌握随工作面推进地表沉降量的发展规律,与其它监测资料一起分析围岩稳定性,判断隧道掘进是否对地表建筑物有不利影响;(3)根据地表沉降量及时调整施工掘进进度。2.2.2.2测点布置隧道浅埋段一般处于过沟、洞口位置,地势较低,岩石风化程度高,表层大部分为土层所覆盖,工程地质条件差。因此,隧道浅埋段往往是地表下沉量相对较大的部位,并易发工程事故,故而,
15、地表下沉量测主要在隧道浅埋处进行。测量基点埋设在隧道开挖横向34倍洞径的区域内布置,并在此区域之外埋设2个基点以便相互校核。基点埋设参照标准水准点埋设。可在测点位置挖长、宽、深均为10cm的坑,然后放入测点预埋件,预埋件四周用混凝土填实,待混凝土硬化后即可开展量测。预埋件中的测点采用20的圆或螺纹钢筋制成,露出混凝土表面的长度不宜超过2cm。所有基点经过与附近水准点联测取得原始高程。为了更好地进行分析,地表下沉测点的布置与拱顶下沉及洞周收敛的观测点应尽量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沿洞轴线布置的地表下沉测线,其起点应在开挖面前方h+B/2(h为隧道开挖面的埋深,B为隧道开挖宽度)处开始布置,直至开挖面后
16、方40m终止。监测断面间距见表2.4,测点(不含基点)布置示意图见图2.2。图2.2中垂直洞轴线方向布置的测点数量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并以不小于5个为控制。表2.4 地表下沉监测断面间距埋深(m)量测断面间距50根据实际情况确定305010153010155图2.2 地表下沉测点布置示意图2.2.2.3现场观测频率与要求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参照表2.3施行,以便联合进行分析。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配合铟钢尺进行。观测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 观测应在仪器检验合格后进行,且避免在测站和标尺有振动时进行;2) 尽量选择在每天的相同时间进行观测,避免温度变化的影响,并记录温度值;3) 坚持”四固定”原则
17、,即:施测人员固定、测站位置固定、施测仪器特别是钢尺固定、施测顺序固定,且应保证基点的准确;4) 观测误差不超过0.5mm(n为测站数)。2.2.3锚杆内力量测锚杆内力量测经过在锚杆上安装锚杆应力计的方式进行量测。2.2.3.1监测目的(1)研究锚杆应力分布及变化规律;(2)研究围岩的稳定性和及时进行施工安全预报;(3)检验喷锚支护设计的合理性;(4)为修改支护参数,优化设计提供判据。2.2.3.2安装埋设、观测流程锚杆内力量测测点仪器安装、埋设和观测的程序如下:测量放点 钻孔 仪器组装 仪器安装 灌浆 孔口保护设施施工 待砂浆固化后测读初值 进行下一步开挖施工 按要求进行观测。作业时间大致如
18、下表所示。表2.5 锚杆内力量测埋设、观测作业时间表各个主要环节的要求分述如下。(1)钻孔施工1) 根据设计要求造孔:钻孔直径大于锚杆应力计最大直径。钻孔方位符合设计要求,孔弯、孔斜小于钻孔半径。钻孔要冲洗干净,并严防孔壁沾油污、泥皮。2) 按锚杆直径选配相应规格的锚杆应力计。按照观测设计要求裁截锚杆。锚杆内力量测沿隧道周边的拱顶、拱腰和边墙埋设锚杆轴力计,每个断面布置5个测点,如图2.3所示。3) 监测锚杆与支护锚杆同步埋设,直径与设计锚杆相同。孔深为33.5m,孔径均为50。(2)仪器安装1) 锚杆应力计安装时,确保锚杆应力计不产生弯曲,电缆和排气管不受损坏,锚杆根部与孔口平齐。仪器采用机
19、械连接式锚杆应力计,在现场将连接杆与钢筋计端头车丝螺口对接并旋紧,然后,将连接杆与受力钢筋焊接,钢筋计焊接强度不低于原钢筋强度,仪器与受力保持在同一轴线,不能偏心。2) 在己焊接锚杆应力计的观测锚杆上安装排气管,将锚杆缓慢地送入钻孔内。锚杆应力计进入孔后,将引出的电缆和排气管固定后,装好灌浆管,用水泥砂浆封闭孔口。3) 灌浆锚固:水泥砂浆按设计灰砂比(1:11:2)、水灰比(0.380.5:1)调制。灌浆时,在设计规定的压力下进行,灌至孔内停止吸浆时,持续10分钟,即可结束。砂浆固化后,测其初始值。4) 安装孔口保护装置,对电缆引出线及集线箱加以保护。按预埋位置进行电缆的必要接长、连接,作好编
20、号标记。图2.3 锚杆应力量测监测锚杆示意图2.2.3.3观测频率锚杆应力的观测采用振弦式读数仪配合锚杆应力计进行。仪器安装到位后,即需进行基准值的确定,即读取初始值。在埋设初期,每天观测2次,取水泥砂浆终凝后且水化热基本稳定时的测值作为基准值。量测的监测频率见表2.6。水泥砂浆终凝后或水化热基本稳定后,每天观测1次,观测1周;以后每周观测3次,连续观测1个月;此后每周观测1次并逐步放松为每个月3次。在有异常情况时加密观测。观测时间和次数可根据工程、试验研究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考虑地质条件及隧道间距等因素,监测断面主要布置在进、出洞洞口浅埋偏压段和洞身特殊地质段中具有代表性的位置,重点是监测破
21、碎带内布置的锚杆。表2.6锚杆应力监测频率量测项目监测频率17天7天1个月13个月锚杆轴力1次/天3次/周3次/月2.2.3.4成果整理和计算应力计安装完成后,及时绘制应力计安装竣工示意图,并将应力计初始值及时计入考证资料库中。后续观测得到的量测数据,于24小时内进行校对、整理、计算,并简单绘出时间与应力的观测曲线。遇有异常读数时,及时核实,确保测读准确无误,若分析为工程响应异常,需及时加密观测避免发生事故。当前,在中国,应力监测仪器主要分为振弦式和差阻式两大类。振弦埋入式应力计在仪器内封装钢弦,仪器被固定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中后,其经过两端的端头与钢筋或混凝土紧密嵌固,当钢筋或混凝土产生应变
22、时,则由端头带动封装在仪器内部的钢弦产生变形,钢弦在受拉、压后长度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其振动频率发生改变,振动频率与应力应变之间呈平方关系,借助读数仪器能够量测得到其频率值进而反算得到仪器的应变、应力变化量。差阻式应变计的工作原理与振弦式不同,其经过在仪器内部封装2个高精密电阻的方式进行,当仪器受到变形或温度的作用时,单个电阻及2个电阻的电阻比发生变化,而电阻比的变化同应变和温度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从而计算出应变计的变形值。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差阻式仪器往往不耐磕碰,在安装过程中较易损坏。故此,本项目开展工作时,拟主要选用振弦式仪器。 振弦式锚杆应力计按下式计算应力值:式中: 应力值(M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质量 检测 地质 超前 预报 实施方案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