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专题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难点解析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专题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点解析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专题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专题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4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1、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北极苔原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2、承载着“一带一路”美好愿景的中老铁路,沿线地势落差很大,植物分布各具特色。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这说明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3、下列选项中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人类建造房子破坏植被 D.骆驼刺有发达的根系 4、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 B.钟乳石 C.珊瑚虫 D.恐龙化石 5、2021年入汛以来,锦州市境内发生多轮强降雨过程,造成较重洪涝灾害,使一部分农作物减产。这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改变生物 6、含羞草受到碰触展开的叶片合拢属于生物特征中的( ) A.生长和繁殖 B.遗传和变异 C.应激性 D.新陈代谢 7、我们课本第一章中教会我们开启生物科学之门,学会观察。某校老师带学生调查公园中的生物,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甲发现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很恶心,就没有记录 B.乙发现几株从未见过的小花,便将它们拔起,准备带回学校去问老师 C.丁拨开草丛,一只蝗虫跳出来蹦到了公园栅栏外,于是将它也记录下来 D.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于是将它删掉了 8、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9、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雄鸡报晓 B.水涨船高 C.昙花一现 D.飞蛾扑火 10、在讨论“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方案时,同学们的下列发言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水分 B.多次重复实验,可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C.实验数据与其他人不一致时,可以修改数据 D.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归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 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生物生活在环境中,会与环境产生相互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____________,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大类。 2、请分析下列现象各属于生物的哪一项基本特征。 (1)猫生小猫属于______; (2)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__; (3)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属于______; (4)蜻蜓点水属于______; (5)动物植物都要进呼吸属于______。 3、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和。 4、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的_________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_________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着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_________。 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和_________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这是按照生活环境划分的。(____) 2、自然界的生物可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____) 3、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上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____) 4、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的鱼是一个生态系统。(_________) 5、大气圈中生活的生物只有那些会飞的昆虫和鸟类。(____)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某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1)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 。 (2)制订实施探究方案:①如图,铁盘的A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B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阴暗和 _____ 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 。②在铁盘内A侧放上一层潮湿的土壤,B侧应该放一层 _____ ,这样做是为了遵循 _____ 原则。③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2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实验现象:大多数鼠妇向A侧集中。 (3)结论: ____________ 。 (4)像上述实验一样,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_____ 实验。 (5)本次实验操作中使用了20只鼠妇,而不是1只鼠妇的原因是 ________ 。实验结束之后,应该将鼠妇 ____________ 。 (6)小明同学也同样做了以上实验,但他的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他应该( _____ ) A.将错就错 B.放弃实验 C.重新实验 D.修改实验结果 2、为探究“鼠妇生活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明、暗两种环境。在铁盘中间放上10只生长条件相同的鼠妇,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明、暗两处的鼠妇数目,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②在铁盘上,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放上干燥的泥土,另一侧放上潮湿的泥土,再盖上玻璃板。这样就形成了干燥和潮湿的两种环境。在铁盘中间放上10只生长条件相同的鼠妇,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干、湿两处的鼠妇数目,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③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泥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土壤喷洒经处理的冷水,另一侧土壤喷洒温水,再盖上玻璃板。这样在盘内就形成了冷、温暖两种环境。在铁盘中间放上10只生长条件相同的鼠妇,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冷、温暖两处的鼠妇数目,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④实验记录如表: 1min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全班平均值 明亮 4 3 3 2 1 1 1 2 3 阴暗 6 7 7 8 9 9 9 8 7 干燥 3 4 3 3 2 1 1 1 2 潮湿 7 6 7 7 8 9 9 9 8 寒冷 5 4 3 3 2 1 1 2 3 温暖 5 6 7 7 8 9 9 8 7 分析回答问题: (1)用明亮、阴暗的两组作对照,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寒冷和温暖作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3)能否用明亮和湿润这两组来进行对照实验?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鼠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分析】 生态平衡之所以能保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数量和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详解】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所以,选项中“农田生态系统”、“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都不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多。所以,自我调节能力最大的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故选C。 2、B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 环境影响生物,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所以,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这说明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故选B。 3、D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 A.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 C.人类建造房子破坏植被,体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 D.在沙漠地区,极度缺水,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4、C 【分析】 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ABD.机器人、钟乳石、恐龙化石都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不符合题意。 C.珊瑚虫具有生物特征,属于生物,符合题意。 故选C。 5、B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某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环境因素。比如:阳光、温度、水等。 【详解】 强降雨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内涝或洪涝,淹没大量农田,导致农作物受淹致死,或因长期积水造成缺氧,破坏了植株正常的生理机能导致减产。同时使农田土壤肥力流失严重,严重影响秋收作物的苗期生长,而且造成田间杂草滋生,病虫害有蔓延流行趋势,这反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B正确。 故选B。 6、C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含羞草的叶子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 故选C。 7、C 【分析】 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详解】 A.调查过程中对观测的对象要如实记录,甲发现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觉得很恶心,就没有记录,这种做法是错误的,A错误。 B.对一些不易见到的植物要加以保护而不是将它们拔起带回学校去问老师,可以采取拍照的方式采集资料,B错误。 C.丁同学如记录了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生物,符合调查的要求,C正确。 D.如实记录调查到的各种生物,并做好记录,不能在调查过程中与其他同学的调查结果相比较而决定取舍,丙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于是将它删掉了,这种做法是不对的,D错误。 故选C。 8、B 【分析】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详解】 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错误。 B.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B正确。 C.草原生态系统,较为干旱,缺乏高大植物,主要以低矮的草原植被为主,C错误。 D.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由于浮游植物数量极其庞大,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因此海洋生态系统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D错误。 故选B。 9、B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由细胞构成的;⑧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详解】 A.公鸡打鸣是对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属于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水涨船高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B符合题意。 C.昙花一现属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是生物的生命现象,C不符合题意。 D.飞蛾扑火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分析】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详解】 A.“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说明湿度(水分)是唯一变量,故除湿度外,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且适宜,A正确。 B.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从而可以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B正确。 C.实验数据要实事求是,不能任意修改,C错误。 D.要爱护好动物,实验结束后,将鼠妇放归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D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 1、生态因素 【详解】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 (1)繁殖 (2)生长 (3)应激性 (4)繁殖 (5)新陈代谢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 猫生小猫属于繁殖。 (2) 小猫长成大猫属于生物能生长和发育。 (3) 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这种现象属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叫做应激性。 (4) 蜻蜓点水属于蜻蜓生活中的自然组成部分:产卵以繁殖后代。 (5) 动物要进行呼吸,呼出体内的二氧化碳,说明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圈 【分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详解】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所有的生态系统,所以生物圈是地球上各类生态系统的总和,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4、种类 能量流动 生态平衡 【分析】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详解】 在一定的时期内,一个 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不是静态的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以及环境各因子之间,不停地在进行着能量的流动与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化:同时,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平衡而不是绝对平衡,因为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外界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会经常遭到外界的干扰。 5、种类、数量 所占的比例 【详解】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 三、判断题 1、错误 【详解】 生物的归类:①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等;②按生活环境分: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等;③按用途分:作物、家畜、家禽、宠物等,故题干观点错误。 2、错误 【详解】 生物分类的依据很多,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故题干观点错误。 3、错误 【详解】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题干说法错误。 4、错误 【分析】 生态系统概念是指由生物以及生活的环境组成的,包括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而某种动物、植物、或者其他生物是不能单独构成生态系统的,还需要有其他非生物因素。 【详解】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只是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而缺少鱼生存的水分、土壤、温度、空气以及生存的空间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故题干说法错误。 5、错误 【分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解答。 【详解】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鸟类能高飞数千米,昆虫以及一些小动物可被气流带至高空,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温和低气压。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类的 “立足点”,在岩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但大多数生物生存于土壤上层几十厘米之内,限制生物向土壤深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和缺光;水圈的大部主要指的是海平面150米以内,150米以下无光,不适合生物的生存,但也有少量的生物。故本题说法错误。 四、实验探究 1、 (1)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2) 明亮 光 潮湿的土壤 单一变量 (3)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4)对照 (5)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放回大自然 (6)C 【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1)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鼠妇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作出的假设是: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或光对鼠妇生活没有影响)。 (2)制订实施探究方案:①铁盘的A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B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光。 ②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因此在铁盘内A侧放上一层潮湿的土壤,B侧应该放一层潮湿的土壤,这样做是为了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4)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像上述实验一样,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5)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实验中使用了20只鼠妇,而不是1只,因为使用多只鼠妇能够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科学)。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实验结束之后,应该将鼠妇放回大自然。 (6)出现实验结果和假设不一致,可能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可以重新进行假设;也可能是制定计划时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来进一步探究,故选项C正确。 2、 (1)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温度 (3) 不能 它们之间有两个变量,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4)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 (1) 用明亮、阴暗的两组作对照,设置了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根据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所以可作出假设: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惟一的变量才行,因此在本探究过程中,用寒冷和温暖作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温度。 (3) 根据对照实验原则必须是唯一变量,表格中不能用明亮和湿润这两组来进行对照实验,因为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明亮和湿润这两组来进行对照,有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4) 实验中如果放1只鼠妇不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因为用1只鼠妇有很大的偶然性,容易产生误差,所以实验中用 10 只鼠妇可以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难点 解析 人教版 生物 年级 上册 第一 单元 生物圈 专题 测评 试题 详细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