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点解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章节训练试卷.docx
《难点解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章节训练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点解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章节训练试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章节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 B.将纸屑放到正在发声的喇叭纸盆上,看到纸屑在“跳舞”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又去轻触静止悬挂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 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密封在塑料袋内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 2、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有关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 B.编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不同,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3、大象可以用我们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这种“声音”的频率很低。频率决定了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速 D.音调 4、关于声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可以传声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以改变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 C.“暮鼓晨钟”里的鼓声和钟声主要是依据音色来分辨的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利用了声传递能量 5、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唱比赛中,师生齐唱《把一切献给党》,抒发爱党、爱国之情。对于歌声描述正确的是( ) A.伴奏的钢琴和圆号的音色是一样的 B.歌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齐唱使得声音的音调更高 D.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西山区规定在碧鸡广场使用音响设备活动时,声音控制在60分贝以内,且活动时间最晚不超过21时30分。这一规定能有效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对周边后居民的影响;“60分贝”是指控制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噪声被称作“隐形杀手”,环保部门把控制噪声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环保部门禁止商店、小贩使用高音喇叭宣传商品,这是在___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控制噪声。公共场所应轻声交流,“轻”是指声音的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______,说明声音具有______。 4、为做好新冠肺炎及其病毒变异防疫工作,某学校利用晨会时间开展了防疫知识的宣传,提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讲卫生、勤洗手、少聚集”。同学们听到领导讲话的声音是由于人的声带发生_________产生的,且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 (选填“能量”或“信息”)。 5、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某市每年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或“音色”).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9分,共计45分) 1、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已突破,世界领先。“蛟龙号”潜水器在某次下潜之前,用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声呐接受到回声信号,“蛟龙号”从海水表面匀速竖直下潜到米深处,需小时分秒的时间。(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求:(1)该海域的深度为多少?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多少? 2、一辆汽车向着山崖以17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0.8s后司机听到了回声。求:(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多远? 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若火车速度为43.2km/h,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司机在鸣笛后3s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 (1)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 (2)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离隧道口的距离。 4、声呐被称为潜艇的耳目。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对相距7500m的潜艇B发出声波探测,则潜艇A多少时间能接收到回声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5、如图是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示意图,地震波有两种传播方式,一种是在地层里传播的P波,一种是在地面上传播的S波。假设某地发生地震,震源产生的其中两列P波,一列由震源直接在地层里传播到达城镇;另一列传播至震源正上方的震中后,转变成S波再传播至城镇。若P波和S波的传播速度分别为7km/s和4km/s,震源、震中和城镇之间的直线距离如图所标示,求两列波分别到达城镇的时间差?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如图甲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体积不等的水,水面的高度不同。 (1)若用相同的力依次敲击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此时声源是______ (空气柱/瓶和水),瓶中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 (高/低); (2)若用嘴依次吹水瓶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此时声源是______ (空气柱/瓶和水),瓶中盛水越多,吹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 (高/低); (3)在某课外活动中,几位同学也在做这个实验。如图乙,他们从左至右依次敲击3个瓶子,发出的声音为“1(do)”、“3(mi)”、“5(sol)”,发现音调逐渐变高,请分别用直线画出图中另外两个瓶子中水位线的大致位置。______ 2、在学习“声现象”的知识时有以下几个实验:如图甲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如图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变化。 (1)图甲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水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图乙实验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__________的关系;实验时发现,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其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____。当钢尺伸出桌边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度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振动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__________(选填“a”或“b”)显示的声音属于噪声,可以看出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_________(选填“规则的”“无规则的”)。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A.音叉激起水花是音叉振动引起了水的振动,即音叉正在振动,此现象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纸屑在“跳舞”是因为喇叭纸盆正在振动,引起纸屑的振动,此现象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乒乓球被弹开是因为音叉的振动引起了乒乓球的振动,此现象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不符合题意; D.能听到水中塑料袋内手机发出的声音说明液体能传声,此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发声的条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故A项正确; B.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故B项错误;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声体的振幅不一样,响度不同,故C项错误; D.编钟的结构和材料与其它乐器不同,所以编钟发出的声音与其它乐器声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项错误。 故选A。 3、D 【详解】 A.响度是由振动的幅度决定的,即振幅决定了响度大小,故A不符合题意; B.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形状、结构等因素决定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音速与传播的介质和温度有关,不是由频率决定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即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详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没有传声介质,声音无法传播,故A错误;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可以改变音叉发出声音的振幅,即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 C.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故“暮鼓晨钟”里的鼓声和钟声主要是依据音色来分辨的,故C正确;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时,是利用了声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钢琴和圆号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一样的,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齐唱会使声音变大,使得声音的响度变大,故C错误; D.声音就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歌声就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 声源 响度 【详解】 [1]声音控制在60分贝以内,且活动时间最晚不超过21时30分,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60分贝”是指控制声音的大小,即声音的响度。 2、 声源处 响度 【详解】 [1]禁止商店、小贩使用高音喇叭宣传商品,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2]公共场所应轻声交流“轻”是指声音的响度。 3、 晃动 能量 【详解】 [1][2]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晃动;烛焰的跳动是由喇叭声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4、 振动 信息 【详解】 [1]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同学们听到领导讲话的声音是由于人的声带发生振动产生的。 [2]同学们从领导的讲话中得到了做好新冠肺炎及其病毒变异防疫信息,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5、响度 【详解】 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根据这个内容,对本题进行分析. 解答:因为相同响度的声音,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小,说明响度与离声源距离有关.例如:当我们听不清某个人说话的声音时,总是强调对方要“大点声”,就是要求对方说话时响度大;同理,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响度. 故答案为响度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响度知识的了解,并要掌握与响度有关的因素. 三、计算题 1、(1);(2) 【详解】 解:(1)因为声音传播到海底的时间为总的时间的一半,所以 因为,所以海的深度 (2)“蛟龙号”的下潜时间 “蛟龙号”的下潜速度 答:(1)该海域的深度为;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 2、129.2m 【详解】 由得,0.8s汽车前进的距离 s1=v1t=17m/s×0.8s=13.6m 声音传播的路程 s2=v2t=340m/s×0.8s=272m 设汽车司机鸣笛时距离山崖为s,则有 s=(s1+s2)=×(13.6m+272m)=142.8m 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前方山崖的距离 s'=s-s1=142.8m-13.6m=129.2m 答: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129.2m。 3、(1)528m;(2)492m 【详解】 解:(1)火车速度 v=43.2km/h=12m/s 根据题意可知,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 (2)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离隧道口的距离 答:(1)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为528m; (2)司机听到回声时火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492m。 4、10s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声波从A传播到B,再从B反射回A,经过的路程 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v=1500m/s,根据速度公式 ,可知潜艇A接收到回声信号的时间为 答:潜艇A经过10s能接收到回声信号。 5、30s 【详解】 解:一列波直接从震源以P波的方式传播到城镇,传播距离为s1=266km,速度为vP=7km/s,传播时间为 另一列波先从震源以P波的方式传播到震中,传播距离为s2=14km,传播时间为 这列波从震中以S波的方式传播到城镇,传播距离为s3=264km,速度为vS=4km/s,传播时间为 则这列波以两种方式从震源传到城镇的总时间为 两列波分别到达城镇的时间差为 答:两列波分别到达城镇的时间差为30s。 四、实验探究 1、 瓶和水 低 空气柱 高 【详解】 (1)[1][2]当用相同的力敲击瓶子时,振动的物体是瓶和水,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 (2)[3][4]当用嘴依次吹瓶口,振动的物体是空气柱,瓶中盛水越多,空气柱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5]当敲击瓶子时,是瓶子和水在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子与水越难振动,振动的频率越来越低,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低,故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3个瓶子,依次发出的声音为“1(do)”、“3(mi)”、“5(sol)”,音调越来越高,瓶子的水应该越来越少,如图所示 2、 振动 将微小振动放大 频率 低 低于20Hz b 无规则的 【详解】 (1)[1][2]图甲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因为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让水花四溅,是音叉的振动引起的。所以水花的作用是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2)[3]图乙实验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其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这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4]实验时,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其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其振动就越慢,则音调越低。 [5]当钢尺伸出的长度超过一定程度时,即使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振动的频率太低了,低于20Hz,于是人便听不到了。 (3)[6][7]丙图中的a,其波形图是有规则的,而b的波形图是无规则的,那么b显示的声音属于噪声。-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难点 解析 沪粤版八 年级 物理 上册 第二 声音 环境 章节 训练 试卷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