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1课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doc
《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1课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1课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课时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课后提能 层级练 1.CaCO3在下列哪种液体中,溶解度最大( ) A.H2O B.Na2CO3溶液 C.CaCl2溶液 D.乙醇 解析:选A 在B、C选项的溶液中,分别含有CO、Ca2+,会抑制CaCO3的溶解,而CaCO3在乙醇中是不溶的。 2.溶度积常数表达式符合Ksp=c2(Ax+)·c(By-)的是( ) A.AgCl(s)Ag+(aq)+Cl-(aq) B.Na2S===2Na++S2- C.Ag2S(s)2Ag+(aq)+S2-(aq) D.PbI2(s)Pb2+(aq)+2I-(aq) 解析:选C 根据表达式可知方程式应为A2B(s)2A+(aq)+B2-(aq),A、D项错误;但Na2S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可逆过程,B项错误,C项正确。 3.下列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说法正确的是( ) A.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达平衡后不再进行 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 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 解析:选C 难溶物达到溶解平衡时沉淀的生成和溶解都不停止,且溶解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A错;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B错;温度越高,一般物质的溶解度越大,C正确;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使溶解平衡左移,AgCl的溶解度减小,D错。 4.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5×10-16,Ksp(Ag2CrO4)=2.0×10-1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AgCl>AgI>Ag2CrO4 B.AgCl>Ag2CrO4>AgI C.Ag2CrO4>AgCl>AgI D.Ag2CrO4>AgI>AgCl 解析:选C Ksp(AgCl)=c(Ag+)·c(Cl-),c(Cl-)=c(Ag+),c(Ag+)= mol·L-1,Ksp(AgI)=c(Ag+)·c(I-),c(Ag+)=c(I-),c(Ag+)= mol·L-1,Ksp(Ag2CrO4)=c2(Ag+)·c(CrO),c(Ag+)=2c(CrO),c(Ag+)= mol·L-1,故选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B.AgCl的Ksp=1.8×10-10,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c(Cl-)且Ag+与Cl-浓度的乘积等于1.8×10-10 C.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 D.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 解析:选C 在AgCl的饱和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故A项叙述错误;AgCl的Ksp=1.8×10-10,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不一定等于c(Cl-),如在NaCl溶液中c(Ag+)<c(Cl-),但Ag+与Cl-浓度的乘积等于1.8×10-10,故B项叙述错误;当Qc=Ksp,则溶液为饱和溶液,故C项叙述正确;在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盐酸只会使溶解平衡发生移动,不会影响Ksp,故D项叙述错误。 6.某温度时,Ag2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该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大量SO的溶液中肯定不存在Ag+ B.0.02 mol·L-1的AgNO3溶液与0.02 mol·L-1的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不会生成沉淀 C.Ag2SO4的溶度积常数(Ksp)为1×10-3 D.a点表示Ag2SO4的不饱和溶液,蒸发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解析:选B Ag2SO4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即使含有大量SO的溶液中也会存在Ag+,A项错;0.02 mol·L-1的AgNO3溶液与0.02 mol·L-1的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Ag2SO4的离子积Qc=(0.01)2×0.01=1×10-6<Ksp,不会生成沉淀,B项正确;由图中b点可计算Ag2SO4的溶度积常数为Ksp=(2×10-2)2·5×10-2=2×10-5,C项错;蒸发Ag2SO4的不饱和溶液,c(Ag+)和c(SO)都会增大,D项错。 7.在有固态Mg(OH)2存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Mg(OH)2(s) Mg2+(aq)+2OH-(aq)。 (1)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CH3COONa时,固态Mg(OH)2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向该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NH4Cl时,固态Mg(OH)2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CH3COONa水解后溶液显碱性,c(OH-)增大,Mg(OH)2(s)Mg2+(aq)+2OH-(aq)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固体Mg(OH)2量增加。(2)NH4Cl可以直接消耗OH-,导致c(OH-)减小,溶解平衡正向移动,固体Mg(OH)2量减小。 答案:(1)质量增加 CH3COO-+H2OCH3COOH+OH-,增大了c(OH-),使Mg(OH)2的溶解平衡向着生成Mg(OH)2的方向移动 (2)质量减小 NH4Cl在溶液中电离出NH,NH与OH-发生反应:NH+OH-NH3·H2O,减小了c(OH-),使Mg(OH)2的溶解平衡向着正向移动 8.金属氢氧化物在酸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控制溶液的pH,达到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如图所示。 (1)pH=3时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 (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Fe3+,应该控制溶液的pH为________。 A.<1 B.4左右 C.>6 (3)在Ni(OH)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理由是________。 解析:(1)据图知pH=4~5时,Cu2+开始沉淀为Cu(OH)2,因此pH=3时,主要以Cu2+形式存在。 (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3+,应保证Fe3+完全沉淀,而Cu2+还未沉淀,据图知pH为4左右。 (3)据图知,Co2+和Ni2+沉淀的pH范围相差太小,无法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除去Ni(OH)2溶液中的Co2+。 答案:(1)Cu2+(2)B(3)不能 Co2+和Ni2+沉淀的pH范围相差太小 1.一定温度下,将足量的AgCl分别加入下列物质中,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①20 mL 0.01 mol·L-1 KCl; ②30 mL 0.02 mol·L-1 CaCl2溶液; ③40 mL 0.03 mol·L-1 HCl溶液;④10 mL蒸馏水;⑤50 mL 0.05 mol·L-1 AgNO3溶液。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③>②>⑤ C.⑤>④>②>①>③ D.④>③>⑤>②>① 解析:选B AgCl(s)Ag+(aq)+Cl-(aq),由于c(Ag+)·c(Cl-)=Ksp,溶液中c(Cl-)或c(Ag+)越大,越能抑制AgCl的溶解,AgCl的溶解度就越小。AgCl的溶解度大小只与溶液中Ag+或Cl-的浓度有关,而与溶液的体积无关。①c(Cl-)=0.01 mol·L-1;②c(Cl-)=0.04 mol·L-1;③c(Cl-)=0.03 mol·L-1;④c(Cl-)=0 mol·L-1;⑤c(Ag+)=0.05 mol·L-1。Ag+或Cl-浓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④<①<③<②<⑤,故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④>①>③>②>⑤。 2.除了酸以外,某些盐也能溶解沉淀。利用表中三种试剂进行试验,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分散质 Mg(OH)2 HCl NH4Cl 备注 悬浊液 1 mol·L-1 1 mol·L-1 A.向①中加入酚酞显红色说明物质的“不溶性”是相对的 B.分别向少量Mg(OH)2沉淀中加入适量等体积②③均能使沉淀快速彻底溶解 C.①③混合后发生反应:Mg(OH)2(s)+2NHMg2++2NH3·H2O D.向①中加入②, c(OH-)减小,Mg(OH)2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选B 酚酞显红色的溶液呈碱性,说明Mg(OH)2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电离使溶液呈碱性,A项正确;同浓度NH4Cl溶液酸性比盐酸弱,沉淀溶解的速率慢,B项错误;NH结合Mg(OH)2溶液中的OH-,促使Mg(OH)2沉淀溶解,C项正确;盐酸能够与Mg(OH)2发生中和反应,促使Mg(OH)2的溶解,D项正确。 3.已知如下物质的溶度积常数:FeS:Ksp=6.3×10-18;CuS:Ksp=6.3×10-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度下,CuS的溶解度大于FeS的溶解度 B.同温度下,向饱和FeS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后,Ksp(FeS)变小 C.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S溶液,最先出现的沉淀是FeS D.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 解析:选D A项由于FeS的Ksp大,且FeS与CuS的Ksp表达式是相同类型的,因此FeS的溶解度比CuS大;D项向含有Cu2+的工业废水中加入FeS,FeS会转化为更难溶的CuS,可以用FeS作沉淀剂;B项Ksp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它只与温度有关;C项先达到CuS的Ksp,先出现CuS沉淀。 4.已知25 ℃时,电离常数Ka(HF)=3.6×10-4 mol·L-1,溶度积常数Ksp(CaF2)=1.46×10-10 mol3·L-3。现向1 L 0.2 mol·L-1 HF溶液中加入1 L 0.2 mol·L-1 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5 ℃时,0.1 mol·L-1 HF溶液中pH=1 B.K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该体系中,Ksp(CaF2)= D.该体系中有CaF2沉淀产生 解析:选D HF为弱酸,故0.1 mol·L-1 HF溶液pH>1,A错误;Ksp只与温度有关,B错误;Ksp(CaF2)=1.46×1010,Ka(HF)=3.6×10-4,Ksp(CaF2)·Ka(HF)≠1,C错误;两溶液混合后,c(Ca2+)=0.1 mol·L-1,c2(F-)=Ka(HF)×0.1=3.6×10-5,Qc=c(Ca2+)·c2(F-)=0.1×3.6×10-5=3.6×10-6>1.46×10-10,有沉淀,D正确。 5.已知:pAg=-lg c(Ag+),Ksp(AgCl)=1×10-12。如图是向10 mL AgNO3溶液中逐渐加入0.1 mol·L-1的NaCl溶液时,溶液的pAg随着加入NaCl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实线)。根据图象所得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提示:Ksp(AgCl)>Ksp(AgI)]( ) A.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B.图中x点的坐标为(100,6) C.图中x点表示溶液中Ag+被恰好完全沉淀 D.把0.1 mol·L-1的NaCl换成0.1 mol·L-1NaI,则图象在终点后变为虚线部分 解析:选B 加入NaCl之前,pAg=0,所以c(AgNO3)=1 mol·L-1,A错误;由于c(Ag+)=10-6 mol·L-1,所以Ag+沉淀完全,n(NaCl)=n(AgNO3)=0.01 L×1 mol·L-1=0.01 mol,所以V(NaCl)=100 mL,B正确,C错误;若把NaCl换成NaI,由于Ksp(AgI)更小,所以c(Ag+)更小,pAg更大,D错误。 6.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Ksp[Fe(OH)3]<Ksp[Cu(OH)2] B.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C.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D.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达到饱和 解析:选B Ksp[Fe(OH)3]=c(Fe3+)·c3(OH-),Ksp[Cu(OH)2]=c(Cu2+)·c2(OH-),Fe3+、Cu2+浓度相等(b、c点)时,Fe3+对应的pH小,c(H+)较大,c(OH-)较小,则Ksp[Fe(OH)3]<Ksp[Cu(OH)2],A项正确;存在沉淀溶解平衡:Fe(OH)3(s)Fe3+(aq)+3OH-(aq),加入NH4Cl固体,因为NH与OH-反应使平衡正向移动,c(Fe3+)增大,B项错误;c(H+)和c(OH-)的乘积为Kw,Kw仅与温度有关,C项正确;b、c两点在溶解平衡线上,代表饱和溶液,D项正确。 7.(2018·宁德八校高二联考)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并测定某温度下PbI2溶度积常数,设计如下实验。 Ⅰ.取100 mL蒸馏水,加入过量的PbI2固体(黄色),搅拌,静置,过滤到洁净的烧杯中,得到滤液。 (1)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0.1 mol·L-1 KI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溶液中c(Pb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准确量取10.00 mL滤液,与离子交换树脂(RH)发生反应:2RH+Pb2+===R2Pb+2H+,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用中和滴定法测得n(H+)=3.000×10-5 mol。 (3)在此实验温度下,PbI2的溶度积常数Ksp=________。 (4)若步骤Ⅰ盛装滤液的烧杯中有少量蒸馏水,Ksp测定结果将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解析:(1)搅拌能够加速固体的溶解。 (2)溶液中会产生黄色的PbI2沉淀:Pb2++2I-===PbI2↓,溶液中Pb2+浓度减小。 (3)由方程式可知,c(Pb2+)==1.5×10-3 mol·L-1,则溶液中I-浓度为3.0×10-3 mol·L-1,故PbI2的溶度积为Ksp=c(Pb2+)·c2(I-)=1.5×10-3×(3×10-3)2=1.35×10-8。 (4)若烧杯中有蒸馏水,使滤液被稀释,导致所测离子浓度偏低,Ksp偏小。 答案:(1)使碘化铅充分溶解 (2)产生黄色沉淀或黄色浑浊 减小 (3)1.35×10-8 (4)偏小 8.向50 mL 0.018 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 mL 0.020 mol·L-1的盐酸,生成沉淀。溶度积为Ksp=c(Ag+)·c(Cl-)=1×10-10,试求: (1)沉淀生成后溶液中c(Ag+)为________。 (2)沉淀生成后溶液的pH是________。 解析:(1)Ag++Cl-===AgCl↓,反应后溶液中剩余c(Cl-)=(0.020 mol·L-1-0.018 mol·L-1)×0.05 L/0.1 L=0.001 mol·L-1,c(Ag+)=1.0×10-10 mol2·L-2/(0.001 mol·L-1)=1.0×10-7 mol·L-1。 (2)c(H+)=0.020 mol·L-1×0.05 L/0.1 L=0.01 mol·L-1,pH=2。 答案:(1)1.0×10-7 mol·L-1(2)2 9.已知在25 ℃的水溶液中,AgX、AgY、AgZ均难溶于水,且Ksp(AgX)=1.8×10-10,Ksp(AgY)=1.0×10-12,Ksp(AgZ)=8.7×10-17。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gX、AgY、AgZ三者的溶解度(已被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1 L溶液)S(AgX)、S(AgY)、S(AgZ)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25 ℃时,若取0.188 g的AgY(相对分子质量188)固体放入100 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4)由上述Ksp判断,在上述(3)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Z的转化,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AgX、AgY、AgZ为同一类型的盐,所以其溶解度大小可以根据Ksp大小予以确定,因为Ksp(AgX)>Ksp(AgY)>Ksp(AgZ),所以S(AgX)>S(AgY)>S(AgZ)。(2)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由于AgX的溶解度大于AgY,溶液中的c(Ag+)增大,AgY溶解平衡向着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3)AgY的饱和溶液中,c(Ag+)===1.0×10-6 mol·L-1,AgY固体完全溶解后c(Ag+)=10-2 mol·L-1,故0.188 g AgY不能完全溶解,其溶液中c(Y-)=1.0×10-6 mol·L-1。(4)因Ksp(AgY)=1.0×10-12>Ksp(AgZ)=8.7×10-17,所以能够实现AgY向AgZ的转化。 答案:(1)S(AgX)>S(AgY)>S(AgZ) (2)减小 (3)1.0×10-6 mol·L-1 (4)能 Ksp(AgY)=1.0×10-12>Ksp(AgZ)=8.7×10-17 8-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化学 水溶液 中的 离子 平衡 节难溶 电解质 溶解 课时 课后 层级 新人 选修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1课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后提能层级练新人教版选修4.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4443625.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4443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