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6单元第二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同步测试无答案新版济南版.doc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6单元第二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同步测试无答案新版济南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6单元第二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同步测试无答案新版济南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一、单选题 1.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消耗有机物者 2.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必须具有下列哪些成分( ) A. 生产者与分解者 B. 空气、水、阳光、适宜的温度 C. 非生物环境与生物 D. 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3.我们人类也是生态系统中的成员,那么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生产者和消费者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在—定地域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C.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及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D. 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生态系统不会遭到破坏 5.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 能量循环和物质流动 C. 能量积累和物质合成 D. 物质分解和能量释放 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所起的作用是( ) A. 合成有机物 B. 分解有机物 C. 吸收太阳能 D. 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7.一头牛在吃草,牛在生态系统中充当( ) A. 分解者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D. 自养者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将落花转化为泥土的主要是( ) A. 阳光和雨露 B. 动物和人类 C. 细菌和真菌 D. 蚯蚓和蚊子 9.下列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棵树 B. 一片农田 C. 草丛中的数只蝴蝶 D. 一个湖泊中的所有鱼类 10.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成分 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福建省是生态系统,福建人是生产者 C. 细菌和真菌都是生态系统中分解者 D. 生态系统都具有相同的自动调节能力 12.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座城市 B. 一群正在吃草的羊 C. 一块农田 D. 一条河流 13.动物在生物圈中主要的角色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前三者都是 14.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图中的甲、乙、丙分别是( ) A. 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 甲是消费者,乙是生产者,丙是分解者 C. 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D. 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15.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 A. 分解者 B. 消费者 C. 生产者 D. B和C 16.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 A. 兔子 B. 蘑菇 C. 蝗虫 D. 水稻 1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就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各种生物的统一整体 B. 生态系统可大可小,一块农田,一个池塘,一片森林等,都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C. 生态系统就是生活在一定地域里一种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D. 生态系统就是生活在一定地域内一种生物与生物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18.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块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B. 一个养有金鱼和水草的小鱼缸 C. 一条河流 D. 太公湖 19.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等,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的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如这些自养型微生物属于(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生产者和消费者 20.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那么( ) A. 动物和植物将会越来越繁盛 B. 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成山 C. 生态系统将会越来越大 D. 生态系统依旧能够维持 21.如图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图解,下列关于该图解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图中的食物链为油菜→菜青虫→食虫鸟 B. 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 C. 食虫鸟为分解者 D. 油菜中储存的能量最少 22.下面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 B.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C. 一片麦地 D. 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 ) A. 一片森林 B. 一群牛 C. 一个池塘 D. 一块草地 24.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瓶,要想使它更加完善,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部分 25.分解者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下列哪种生物不属于分解者?( ) A. 乳酸菌 B. 酵母菌 C. 蚯蚓 D. 草履虫 二、非选择题 26.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整体叫做________ ;其中环境中有些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这样的因素叫做________ 因素. 27.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________ 共同构成的,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 28.将各生物与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搭配起来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① 绿色植物________ ② 硫细菌________ ③ 腐生细菌________ ④ 寄生细菌________ ⑤ 草食细菌________ 29.泉州湾红树林是我市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素有“地球之肾”的美称.红树林提供有机物质碎屑给蟹、鱼、贝类等小动物,水鸟以这些小动物为食,生物的遗体、遗物被分解成无机物,回归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红树林是________ 者,分解生物遗体、遗物的微生物是腐生的细菌和________ (2)蟹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附肢分布,它属于无脊椎中的________ 动物,鱼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 呼吸,用________ 游泳. (3)生物之间通过________ 的关系形成食物链,请写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4)沿着食物链,生态系统进行着________ 和能量的流动.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 30.植物是生物圈中的________者,动物是生物圈中的________者,大部分腐生微生物是生物圈中的________者. 31.下图“桑基鱼塘”模式,是现代农业的典型,获得了鱼、蚕、桑、气的全面丰收。 (1)在该生态系统中,蚕与桑是________关系。 (2)在利用蚕沙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_,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它属于________。 (3)如果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 32.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明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过程是________的________作用,具体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 (2)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________ 。 (3)与A过程本质相同的有________过程(用图中字母代号填写)。 (4)碳在无机环境中以________形式存在,而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_______形式进行循环。碳循环始终与________结合在一起进行。 (5)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的。 33.如图是我国某地的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它利用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水稻养猪、养鸭,水稻的秸秆可以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请据图分析回答: (1)杂草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 ,它可以通过________ 作用制造________ ,并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 贮存起来;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 ,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 ;鸭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________ 营养级. (2)能量在各种生物之间以________ 的形式进行传递;碳在生物体与无机环境之间以________ 的形式进行循环. (3)人们设计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使能量最终流向_______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2018 学年 年级 生物 下册 单元 第二 生态系统 组成 同步 测试 答案 新版 济南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6单元第二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同步测试无答案新版济南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4440341.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4440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