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测试)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单选题(1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 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答案】C 【解析】A、纸张是可燃物,能燃烧,不符合题意;B、灯罩却没被点燃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是空气不足,纸张不会燃烧的原因,不符合题意;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符合题意;D、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本身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 2. 【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 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答案】D 【解析】A、将木柴架空燃烧,能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B、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故选项说法正确;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3. 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 ) A.用水浇灭 B.用湿抹布扑灭 C.用干抹布扑灭 D.用嘴吹灭 【答案】B 【解析】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使用湿抹布盖灭,能起到降温和隔绝氧气的作用,达到灭火的目的。 4、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答案】C 【解析】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固体,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正确;B、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氧化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正确;C、物质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错误;D、根据“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可知,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正确。故选C。 5.木柴燃烧时,要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一些,这是因为( ) A. 木柴是可燃物 B. 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C. 散热的速率快 D. 使柴火和空气充分接触 【答案】D 【解析】A、木柴是可燃物,与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没有关系,错误;B、着火点是可燃物的,不是温度的,错误;C、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与散热无关,错误;D、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是因为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正确。故选D。 6、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酿成悲剧,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夜晚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吋,使用楼内电梯逃生 【答案】C 【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这样做会造成触电;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容易引起爆炸;C选项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采用隔绝空气的方法,是正确的操作;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高楼住宅发生火灾吋,使用楼内电梯逃生,容易造成被困电梯中;故答案选择C 7.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 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 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周围氧气的浓度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B 【解析】 根据影响燃烧的因素进行分析。同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A、不同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燃烧速度相差很大,如油很容易燃烧而木材却相对困难;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小,对燃烧影响也很小;C、周围空气的浓度对物质的燃烧有影响,如硫在氧气中燃烧就比空气中剧烈;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大小,影响物质的燃烧,如刨花就比木头燃烧的剧烈。 8.为了保证旅客安全,交通部门规定: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腐蚀品和危险品等进站上车。下列物品中,能携带上车的是( ) A.汽油 B.鞭炮 C.酒精 D.合成洗衣粉 【答案】D 【解析】 易燃物、易爆物、腐蚀品和危险品等对旅客的安全造成了威胁,所以要严禁携带.A是易爆物、B是易燃物、C是易燃物和易爆物,故选D。 9.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B. 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C. 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 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然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答案】B 【解析】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着火点以下。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氧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A、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B、用嘴吹灭蜡烛时,气流使蜡烛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破坏了燃烧的条件蜡烛熄灭,不是隔绝氧气,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正确;D、氧气中氧气浓度高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是因为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正确。故选B。 10. 如图所示的公共标识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②表示的是节约用水;⑤表示禁止鸣笛。故选A。 11.下列各组混合物遇到明火时,不可能发生爆炸的一组是 ( ) A.氢气和空气 B.天然气和空气 C.二氧化碳和空气 D.液化石油气和空气 【答案】C 【解析】 A、氢气是可燃性气体,空气中有氧气,氢气和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错误.B、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天然气和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错误.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正确.D、液化石油气是可燃性气体,液化石油气和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错误.故选C. 12.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常用的家庭燃料,泄漏时如果处理不当,常常会酿成悲剧。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在厨房安装报警器,如果报警器显示有液化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A.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找出漏气部位 B.关闭气源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C.迅速跳窗,逃离现场 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119” 【答案】B 【解析】液化石油气泄漏禁止一切产生火花的行为,应开窗通风,关闭阀门。解:A.赶紧打开厨房中的电灯,开灯会产生电火花,易引燃混合气体,发生危险,故错;B.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故B对;C.煤气的可燃性,煤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火或加热易爆炸,煤气灶漏气时易引发燃烧或爆炸,要采取预防,不能立即逃离,所以错误;D.在厨房内及时用手机拨打火警电话,也易引起爆炸,故错。 13.某煤矿曾发生一起重大爆炸事故,据悉事故原因是因为煤仓附近煤尘和“瓦斯”含量过高引起。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次爆炸一定不是煤尘含量高引起的,因为煤尘的着火点较高,不易燃烧 B.此次爆炸一定是“瓦斯”含量高引起的,因为它是可燃性气体,而跟煤尘无关 C.“瓦斯”的主要成分是CH4,矿工进矿时应使用明火检查其含量 D.煤尘好“瓦斯”都是可燃物,跟空气混合后很容易引发煤矿矿井爆炸事故 【答案】D 【解析】 煤尘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也会发生爆炸,A和B都错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可燃物不能用明火检查其含量,否则会发生爆炸,C错误;所以答案选D。14、为了防止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所贴的标志是( ) 【答案】A 【解析】浓硫酸属于腐蚀品,所以A符合。故选A。 二、填空题:(共30分) 15.2014年8月19日,安徽淮南某煤矿发生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 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 (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答案】 CH4+2O2CO2+2H2O C D 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液氮气化使温度降低 B 【解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2)A、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 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判断;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与发生瓦斯爆炸无关;C、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通风可降温,使气体不易达到着火点,严禁烟火,也可防止可燃性气体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正确;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有利于防止瓦斯爆炸,正确;故选BD;(3)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液氮气化使温度降低或氮气能隔绝氧气等; 16.探究白酒燃烧的奥秘 在诊所里,小华同学看到老中医用“酒火疗法”为患者治疗,发现白酒竟然能够被点燃。老中医告诉她:只有酒精体积分数较大(即度数较高)的白酒才能被点燃。好奇并喜欢探究的小华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指每100 mL酒精水溶液中含75mL酒精) 代替白酒进行了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 ①酒精( C2H5OH)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易燃烧,可任意比倒与水互溶。 ②两种液体混合时,分子间隔不同对混合后的总体积有影响,但对本实验的影响很小, 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75%酒精溶液、蒸馏水、小烧杯、胶头滴管、量筒(20 mL、10 mL)、蒸发皿、玻璃棒、火柴。 (1)实验时,用75%酒精溶液配制10 mL60%的酒精溶液。 ①最好选用-___ mL量简,使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注意____。 ②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2)在室温(20℃)时,小华按上述方法配制了体积分数为50%、40%、30%、20%的酒精溶液各l0mL,分别倒入蒸发皿中,点燃,观察。实验结果如下表 酒精体积分数 50% 40% 30% 20% 观察到的现象 可燃 可燃 不可燃 不可燃 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20℃),在小华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要想更精确测定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请你补充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拓展应用 ①未盖灯帽且久置不用的酒精灯,常常不能被点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因酒精含量低而不能燃烧的酒精溶液,要分离出其中的酒精,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答案】(1)①10 量筒放平(.视线与到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②(2分)用量筒分别量取8 mL 75%的酒精溶液郓2mL蒸馏水,倒入小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2) C2H5OH+3O2 2CO2+3H2O(3)(2分)用75%酒精溶液配制体积分数介'30%-40%之问的酒精溶液若干份,分别倒入蒸发皿中点燃,观察现象。 (4)①灯内酒精挥发(或酒精挥发灯芯上留有水分)②蒸馏 40%~30%之间;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方案用75%酒精溶液配制体积分数介j'30%-40%之问的酒精溶液若干份,分别倒入蒸发皿中点燃,观察现象。(4)①未盖灯帽且久置不用的酒精灯,常常不能被点燃。其原因是灯内酒精挥发,灯芯处酒精含量降低,水的含量升高。②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沸点不同的液体分离,因为沸点不同,加热时可以先后挥发。 7-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七 单元 燃料 及其 利用 课题 燃烧 灭火 测试 解析 新版 新人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_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测试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4422684.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442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