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泰来县四里五中心学校2021_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黑龙江省泰来县四里五中心学校2021_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泰来县四里五中心学校2021_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泰来县四里五中心学校2015-2016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 1、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 邓世昌 B.左宗棠 C.林则徐 D.关天培 2、“力排众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 ) 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杨靖宇 3、“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4、2015年1月,中国海军访问英国。有英国网友感慨道:“三艘巨大的军舰……真遗憾,这是中国军舰,不是英国的。记得我们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近代史上,英国发动或参与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洋务运动 6、在新疆,人们把一种柳树称作“左公柳”是为了赞扬和纪念( )。 A. 林则徐 B. 魏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7、1884年,清政府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在新疆设立了( )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新疆行省 D.伊犁将军 8、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B.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C.保护鸦片正常贸易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9、“毛泽东总结中国近代历次农民起义运动失败时说过:“没有农民办不成大事,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下列事件属于“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的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维新变法 D、义和团运动 1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康有为──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左宗棠──新文化运动 11、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选项内容不恰当的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2、下列是四位同学对“光绪帝支持维新变法的根本目的”的看法,哪种看法正确( ) A.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外国侵略 C.镇压农民起义 D.维护清朝统治 13、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近代史上中华文物遭受了大肆掠夺和破坏,与此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火烧圆明园 C.中外签订《辛丑条约》 D.俄国侵占大片中国领土 15、 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16、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最终目的是( ) A.征服朝鲜 B.侵略中国 C.称霸世界 D.炫耀武力 17、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不同之处是 A.赔款 B.割地 C.开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18、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事实的议论是( )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是没地方可逃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19、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条约签订之后的状况( )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20、“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就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导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22、中国近代史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这个人物是 (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23、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这里的“新”是指 ( ) A、开始宣传十月革命 B、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 C、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D、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4、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他们应该去 ( ) A.北京 B.上海 C.延安 D.武昌 2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下列史实能够彰显这种优良传统的是 ①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② 义和团运动③ 五四运动④ 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填空题(7分) 1、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是—( ) 2、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 ) 3、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 )。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5、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是( )、( )。 列举题(17分) 1、列举中国近代史三大不平等的条约 2、列举中国人民近代化探索的四件大事 3、写出八国联军的八个国家 4、列举我国近代史的两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 四、材料解析题(14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大作家雨果 材料二:“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材料一中的“夏宫”是指什么?(1分)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1分) 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2分) 材料二所说的现象发生在哪场侵华战争中?(2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就职誓词 材料四: 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2分) 材料二是光绪皇帝颁布的诏书,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2分) 材料三孙中山为“颠覆满清专制政府”领导开展了什么运动?(2分) 材料四中的人物、杂志与中国近代哪一场运动有关?(2分) 五、问答题(7分) 在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7分)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1分)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 (1分) (2)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1分)最终割让了什么地方给日本?(1分) 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1分)其影响如何?(1分) 结合上述条约的学习,请简单谈谈你的感想。(1分) 六、读图题(5分)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 林则徐 图2 邓世昌 图3 梁启超 请回答:⑴图一人物是中国近代一位民族英雄,他领导了哪场斗争并取得胜利?(1分) ⑵图2人物是在中国近代哪场战争中牺牲的?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此条约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1分) ⑶图3中的梁启超等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掀起了一场什么改革运动?揭开序幕的事件是什么?结果如何?(3分) 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泰来县 四里五 中心 学校 2021 _2021 学年 年级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测试 答案 新人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泰来县四里五中心学校2021_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4421386.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4421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