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样本模板.doc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样本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样本模板.doc(5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样本 52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3页 第 1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5.5%水泥石屑稳定土基层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 施工测量: 施工前对路基按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之后, 恢复中线, 直线段每10~20m设一桩, 平曲线段每10~15m, 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0.5m处设指示桩, 在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基层( 或基底层) 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 2、 备料: 根据各路段基层的宽度、 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 计算各路段的干燥集料数量。根据混合料的配合比、 材料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车辆的吨位, 计算各种材料每车料的数量。也可根据各种集料所占的比例及其松干密度, 计算每种集料的松铺厚度, 以控制集料施工配合比, 而对结合料( 水泥) 仍以每袋的摊铺面积来控制剂量。各种材料的规格型号为: ( 1) 、 水泥: 采用P0.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 2) 、 石屑集料: 压碎值不小于30%, 一般松干容重1500~1600kg/m3, 细度模数为3.3~3.5。 ( 3) 、 拌和用水应采用清洁饮用水。 3、 拌和: 采用现场集中进行集中拌和。拌和时要注意: 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 必须先调试所用的设备, 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 应重新调试设备。 拌和中适时测定含水量, 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大0.5~1.0%, 如含水量大于最佳时, 应进行自然蒸发, 使含水量达到最佳值。若含水量小于最佳值, 应补充洒水进行拌和。一般在摊铺洒水时, 用水量应稍大些, 这样可避免二次拌和造成的浪费。 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到铺筑现场。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 减少水分的损失。在雨季施工时, 应采取措施, 保护集料, 防止雨淋。 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 应比室内试验室确认的剂量多0.5~1.0%。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3页 第 2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5.5%水泥石屑稳定土基层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4、 摊铺和碾压: ( 1) 、 采用12吨以上压路机碾压时, 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用12~15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 每层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5cm。当分层摊铺碾压时, 每层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 ( 2) 、 压实应遵循先轻后重、 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 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 即先边后中; 平曲线段, 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直到达到按轻型击实试验法确定要求压实度90%。 ( 3) 、 水泥稳定土应全宽度一次摊铺, 若摊铺宽度不够, 应用两台摊铺机前后错开摊铺, 保证前后铺料搭接在水泥初凝前碾压成一整体。 ( 4) 、 碾压过程中, 如有”弹簧”、 ”松散”、 ”起皮”现象, 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在碾压结束之前, 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 使其纵向顺适, 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 必须将局部超高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 5、 接缝处理: ( 1) 、 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 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合整型后, 留5~8m不进行碾压, 后一段施工时, 前段留下的未压部分, 应再加水泥重新拌和, 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 2) 、 经过拌和、 整型的水泥稳定层, 应在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 ( 3) 、 应注意每天最后一段工作缝的处理。 6、 纵缝的处理: 水泥稳定层的施工应避免纵向接缝, 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 纵逢必须垂直相接, 不应斜接。纵逢应按下述方法处理: ( 1) 、 在前一幅施工时, 在靠中央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 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3页 第 3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5.5%水泥石屑稳定土基层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 2) 、 混合料拌和结束后, 靠近支撑木( 或板) 的一部分, 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 然后整型和压实。 ( 3) 、 养生结束后, 在铺筑另一幅前, 拆除支撑木( 或板) ( 4) 、 第二幅混合料拌和结束后, 靠近第一幅的部分, 应人工进行补充拌和, 然后整型和碾压 7、 养生: 碾压完成后, 立即进行养生, 在其上覆盖硬纸皮, 洒上适量的水, 重视保湿, 以免水分蒸发。养生时间不应少于7天。养生期间, 应严格控制车辆通行。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道路土方回填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 填方材料使用甲方指定土场开挖的土, 并保证其在规定的含水量状态下能被压实到设计规定的密实度。 2、 填筑前要对路基、 沟槽等进行基底清理, 保证施工场地能按设计要求进行平整及填前碾压。 3、 填土路基或沟槽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压实, 其分层填筑厚度必须与压实机具相适应, 一般每层松土填土厚度不应超过30cm。路基或沟槽填筑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以便最后削坡, 严禁贴坡。 4、 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 合格后方可填筑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 采取措施进行补压。检验频率路基每1000m²检验3点, 不足1000m²时, 作1000m²计算, 沟槽回填土检验频率是两井之间3点; 而且必须每点都符合施工规范( CJJ1—90、 CJJ2—90) 及设计要求。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检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 检验日期、 检验结论及检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5、 路基或沟槽修筑前15天应在取土地点取样进行击实试验, 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碾压前应先测定土的实际含水量是否符合或接近最佳含水量。如果回填土太干燥, 应在碾压前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 如回填土太湿, 压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 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 重新换土再碾压。 6、 回填作业时, 先填低洼路段, 后填一般路段; 先填路中, 再逐渐填到路边。按水平分层逐层填筑, 分层碾压, 每层压实度要达到90%以上。不得顺坡铺填, 最大层厚不超过30cm, 土块粒径≤10cm。 7、 碾压机行走方向应平行路基中线, 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 平行路中线方向不应小于50cm, 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 应辅以夯实, 夯实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 夯迹双向套压, 夯迹搭压宽度不小于1/3夯位。 8、 碾压时, 应遵循先轻后重、 先稳后振、 先慢后快、 先边后中、 先高后低以及轮迹要叠的原则。 9、 每层填筑时, 保证填方材料在路堤全宽很好成形。出现不规则或凹陷表面时, 采用挖松、 添加、 移去或换土重铺的方法予以修正, 并重新压实以保持表面平整和均匀。 雨季施工期间要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 并对开挖和填筑好的施工段进行压实和覆盖塑料布等保护措施, 以防填方土粒流失, 造成不均匀下沉和坍塌等事故。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页 第 2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道路土方回填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0、 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 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压实度( 灌砂法) 试验, 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后, 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11、 路基压实度要满足以下要求: 路床以下深度0~80cm, 路基压实度为95%; 路床以下深度80~150cm, 路基压实度为90%; 路床以下深度>150cm, 路基压实度为87%。 12、 土方路基在雨后设有晾干以前, 应采取断路措施, 禁止车辆进入。 13、 已经完成的路基不应用做施工道路, 施工中的重型车辆应尽量经过施工便道行驶, 防止碾压路床。 14、 开工填筑前, 应选择试验路段进行填筑压实试验, 以确定土方工程的正确压实方法, 为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所需要的压实设备的类型及其组合工序、 各类压实设备在最佳组合下的各自压实遍数以及能被有效压实的压实层厚度等, 从中选出路基施工的最佳方案以指导全线施工。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1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道路土方开挖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 开挖前应对开挖区域的原地形进行复测、 拍照、 报监理审批, 作为工程量计量的依据。 2、 开挖前先作好排水设施, 保证土石方工程排水顺畅。 3、 开挖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内容包括导线、 中线及水准点的复核, 水准点的增设, 横断面的检查、 补测与绘制等。 4、 挖土应由边到中, 分层循序进行。当开挖至接近路基或沟槽设计顶面时, 应根据土质情况注意预留碾压沉落高度, 其数值可经过试验确定。 5、 路基或沟槽的尺寸和高程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不得超挖, 同时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 6、 地基的任何部分受到扰动或损坏时, 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予以超挖。 7、 开挖完后路基或沟槽要进行平整、 碾压。压实采用轻型击实标准, 路堑以下深度0~30cm内路基压实度要求达到95%。如达不到压实标准时, 要进行换土处理。 8、 整个施工期间, 始终对所有挖方和沟槽的工程边坡、 路基和排水沟进行修筑, 并予以养护来保证满足排水的要求。 9、 路基或沟槽在开挖过程中, 若遇软弱地层或障碍物, 需采取特殊措施时, 应与监理工程师和设计部门商讨处理。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1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道路侧、 平石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 测量放线: ( 1) 、 本工程侧平石利用5.5%水泥石屑稳定层施工中两侧自然宽出的多余部分作为基础垫层。 ( 2) 、 路面中线校核后, 在路面边缘与侧平石交界处放出侧平石线, 直线部位10m一桩, 曲线部位5~10m, 路口及分隔带、 安全岛等圆弧, 1~5m也可用皮尺画圆并在桩上标明侧平石顶面标高 2、 刨槽: 按桩的位置打白灰线, 以线为准, 按设计要求宽度向外刨槽。靠近路面一侧, 比线位宽出少许, 一般不大于5cm。刨槽深度可比设计加深1~2cm, 以保证基础厚度, 槽底要修理平整。 3、 铺筑10号砼基座 按照设计要求侧、 平石基础及周围铺筑10砼基座, 并振捣密实, 第一次浇筑砼面标高应与侧石底标高齐平, 连续养护7天后方可立侧石。 4、 安装侧平石: ( 1) 、 安装侧平石时, 先拌制1: 3砂浆铺底, 砂浆厚10㎜~20㎜, 按设计标高安装侧石, 再按设计标高和倾斜度安装平石。 ( 2) 、 侧石要安正, 切忌前倾后仰, 侧石顶线应顺直圆滑平顺, 无凹进凸出前后高低错牙现象, 平石线要求顺直圆滑、 顶面平整, 符合设计标高要求。 ⑶、 事先计算好每段路口路缘石块数, 路缘石调整块应用机械切割成型或以现浇同强度等级混疑土制作, 不得用砖砌抹面方式做路缘石调整块, 雨水口处的路缘石应与雨水口配合施工, 相邻路缘石缝隙用8㎜厚木条或塑料条控制, 缝隙宽不应大于10㎜。 5、 砼侧平石勾缝: ( 1) 、 勾缝前先把侧平石缝内的土及杂物剔除干净, 并用水润湿, 然后用M10水泥砂浆灌缝填充密实后勾平, 用弯面压子压成凹型, 用软扫帚扫除多余灰浆, 并应适当洒水养护。 ( 2) 、 侧平石施工完后要注意保护, 防止人为破坏。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1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人行道砖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 测量放线: ⑴、 利用侧石为边线, 放出中线; 并约隔5m左右测放水平桩, 以控制方向及高程。桉标高及中、 边线纵横挂线, 以挂线为依据铺砌, 并建立方格网, 以控制高程及方向。 ⑵、 铺砌人行道砖时, 根据测量测设的位置及高程, 进行基底找平, 如基底有缺陷, 采用与基底同材料调平处理。 2、 人行道砖铺设 ⑴、 人行道砖铺设采用的砂浆强度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摊铺宽度应大于人行道砖宽度的50㎜~100㎜。 ⑵、 铺砖时应轻拿平放, 用橡胶锤敲打稳定, 但不得损伤砖的边角。 ⑶、 砂浆层不平时, 应拿起砖重新用砂浆找平, 严禁向砖底填塞砂浆或支垫碎砖块等。 ⑷、 井室周围、 边角及不合模数处, 小砖采用切割方式补齐; 方砖铺好后, 应对砖进行平面及高程检测, 当平面及高程超过规定时, 应返工处理。并检查方砖是否稳固及表面平整度, 发现砖有活动现象时, 应立即修整。 3、 灌缝及养生 ⑴、 方砖铺筑后, 经检查合格方可进行灌缝。用水泥石灰细砂干浆拌和均匀将砖缝灌满扫墁两遍, 并在缝处洒水。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1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排水工程 工序名称 雨水管道安装(预应力钢筋砼排水管)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排水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 管道基础施工前应修整槽底, 复核标高, 清除淤泥与碎石, 若出现超挖, 则采用砂砾回填, 并人工夯压密实, 不得使用土回填。 2、 管道基础垫层采用( 砂砾石及碎石) 施工, 应做到夯实紧密、 表面平整。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 应挖预留凹槽, 以便于接口操作。凹槽在接口完成后, 随即用砂砾石填实。 3、 在管道下管前应检查和修整沟( 槽) 底标高和管道基础的质量, 经监理验收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后, 才允许下管。每根管子及每个配件在入沟之前应除去内部杂物, 检查有无裂缝、 碰伤、 剥落及其它缺陷, 不符合质量要求的, 不得使用。 4、 根据各种管径、 重量采用人工或机械下管。下管要有专人负责指挥, 切实注意安全。下管时始终保持管身平衡均匀溜放至沟槽内, 严禁将管材由沟槽边翻滚入槽内。对于钢筋混凝土管, 一定要根据管子的重量和直径选择合适的柔性悬带或绳带, 确认起吊机械性能良好后, 方可进行起吊下管。 5、 管道安装时, 由上游向下游依次安装。 6、 管道与检查井的衔接, 可采用短管连接。保证管件与检查井相结合的表面砂浆达到饱和状态, 以保证管件与水泥砂浆的紧密结合。 7、 雨季施工应采取防止管材漂浮的措施。可先回填到管顶以上大于一倍管径的高度。当管道安装完毕尚未还土而遭到水泡时, 应进行管中心线和管底高程复测和外观检查, 如出现位移、 漂浮、 拨口现象, 应返工处理。 8、 在地形坡度较大的管沟中铺管时, 应考虑横向固定, 以防止管道移位。固定型式和间距的选择以及所有补充要求, 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办理。还应采取预防地表水流入管沟的措施。并在管沟全回填前, 在管沟内适当间隔设置止水装置, 以防止管沟基础和回填土被冲刷。 9、 管道铺设后, 受意外因素发生局部损坏, 当损坏部分的长或宽不超过管周长的1/12时, 可采取修补措施修补。若超出限定的损坏范围时, 应更换管材, 重新铺设。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排水工程 工序名称 排水工程沟槽土方开挖、 回填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排水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一、 土方开挖 1、 测量放样定出中心桩、 槽边线及堆土堆料界线, 界线至开挖线的距离应根据开挖深度确定, 并不小于5m。 2、 开挖前, 先查明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下构筑物情况, 会同有关部门做出妥善处理, 确保施工安全。并提前打设井点降水, 在地下水位稳定在槽底以下1.0m时才进行土方开挖。 3、 采用机械开挖方式为主, 人工开挖方式为辅的挖土方式。开挖应分层、 分段依次进行, 形成一定坡度, 以利排水。开挖时不允许破坏沟底原状土, 若不可避免沟底原状土被破坏时, 必须用原土夯实平整。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2~0.3m的原状土, 应在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 4、 采用放坡开挖, 基底宽度为管径加上工作宽度, 如有排水需要时再加上临时排水沟的宽度。放坡的坡度采用1: 0.67; 如采用排水时, 排水沟的截面尺寸为200mm×300mm, 沿着临时排水沟每隔20m设置600mm×600mm×800mm的集水井, 采用潜水泵把集水井的水抽出沟槽外。开挖时应保护坡脚, 边坡应严格按图纸施工, 不允许欠挖和超挖, 边坡应用人工修整。 5、 开挖后的土方如达到回填质量要求并经监理确认后应用于填筑材料, 不适用于回填的土料弃于业主、 监理指定地点。 6、 沟槽开挖时其断面尺寸必须准确, 沟底平直, 沟内无塌方, 无积水, 无各种油类及杂物, 转角符合设计要求。 7、 开挖沟槽达设计标高时, 应立即报监理验收并做土工试验, 检查合格后应尽快进行基底垫层施工, 以防渗水浸透基底。 8、 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时, 应报监理、 业主研究讨论, 由业主、 监理、 设计和施工单位共同商讨加固措施。 9、 开挖完成后, 应及时做好防护措施, 尽量防止基底土的扰动, 并应尽快组织进行基底垫层施工。 夜间开挖时, 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 防止错挖或超挖。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 页 第 2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排水工程 工序名称 排水工程沟槽土方开挖、 回填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排水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二、 土方回填: 1、 回填材料选用合适的并经监理确认的挖出土或经试验合格的外运材料。回填前, 确保沟槽内无积水。不得回填淤泥、 腐植土、 冻土及有机物质。 2、 管道安装完毕, 用外观检查方法, 进行管道严密性的预先检查, 合格后进行回填; 污水管在回填土前必须按施工验收规范进行闭水试验, 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 回填的密实度要求按以下执行: ( 1) 胸腔: >95%; ( 2) 、 箱涵两侧: >95%; ( 3) 、 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 85%、 90%。 3、 沟槽回填采用从管线、 检查井、 箱涵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分层对称回填并夯实的施工方法, 每层回填高度: 管区内宜为150㎜, 管区外宜为300㎜, 土不大于0.2m, 两侧填土高差不大于500mm, 对中管顶0.4m范围内用人工夯实处理, 以确保管线及构筑物不产生位移, 必要时采取适当的限位措施。 4、 回填土夯压密实度达不到要求的密实度时, 可根据具体情况加适量石灰土、 砂、 砂砾或其它可达到要求密实度的材料。 5、 管道接口处及连接工作坑回填应采用中粗砂或砂砾, 在管道两侧同时回填并采用人工进行夯实。 6、 回填管沟时, 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 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 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 直至管顶0.5m以上。 7、 检查井回填土时, 应先将盖板座稳固并盖好井盖, 在井墙和井筒周围同时回填。回填土密实度不低于87%。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底基层级配碎石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一、 测量放线 1、 在底基层或路床上恢复道路中线, 直线段每20m设一中桩, 平曲线每10m~15m测放一中桩; 平曲线每10m设高程桩; 并测设路基边桩, 标示出基层面设计高程。 二 、 级配碎石运输 1、 集料装车时, 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 厚度及设计干密度计算各段需要的集料数量, 并计算料堆的堆放距离。卸料时要严格控制料堆距离。 三、 摊铺、 整平 1、 经过试验段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 并确定松铺厚度, 卸料后及时用推土机将混合料均匀摊铺, 表面应力求平整。 2、 用推土机将拌和均匀的混合料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型, 在整形过程中, 应注意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用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拱上快速碾压一遍, 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并采用平地机进行精平。 3、 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约1℅, 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四、 碾压 1、 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到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 立即用压路机静压1~2遍, 再用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碾压4~6遍。 2、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 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 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 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3、 碾压时, 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 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规定的压实度为止。终压时静压1~2遍, 使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宜先慢后快, 头两遍采用1.5~1.7km/h ,之后采用2.0~2.5Km/h, 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2 页 第 2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底基层级配碎石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4、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5、 凡含土的级配碎石, 都应进行滚浆碾压, 一直压到碎石层中无多余细土泛到表面为止。滚到表面的浆( 或事后变干的薄土层) 应清除干净。 6、 每天的工作缝做成横向接缝。下次施工前先将末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 再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横向(与路面垂直)向下的断面, 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7、 雨季施工时住意及时收听天气预报, 并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 以防雨水进入路面基层, 冲走基层表面的细粒土, 从而降低基层强度; 雨期施工期间应随铺随压, 当天碾压成活。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4 页 第 1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1、 一、 测量放线 2、 1、 平面位置测设时, 应定出该层的中心与边线桩位, 高程测设时, 应将设计高程接一定下反数测设到中线与边线高程控制桩上; 在使用摊铺机作业时, 此时高程应采用可调式托盘; 且桩位间距不应大于10m, 高程控制桩上平置铝合金导粱或¢3钢丝绳; 当采用钢丝绳时, 每100m将¢20以上钢钎砸入牢固的地面, 其上固定1t倒链将钢丝绳绷紧, 使其平稳置于已测设好高程的可调式托盘上, 在摊铺机行进中, 应有专人看管托盘, 若发现托盘移动或钢丝绳从托盘掉下时, 应立即重测该处的高程, 二、 透层油施工 1、 透层宜紧接在基层施工结束表面稍干后浇洒, 当基层完工时间较长, 表面过分干燥时, 应对基层进行清扫, 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 并对附属构造物覆盖保护, 待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沥青。 2、 透层大面积施工前应在路上先行试洒, 已确定喷洒速度及洒油量, 施工时采用沥青洒布车按设计沥青用量一次喷洒均匀, 当有遗漏及路边缘喷洒不到部位, 应采用人工喷布机补洒, 应做到外观检查不露白, 不缺边。 3、 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基层上浇洒透层沥青油后, 宜立即撒布用量(2~3)立方/1000㎡的石屑。在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基层浇洒透层沥青油后, 当不能及时铺筑面层, 并需开放施工车辆通行时, 也应撤布适量的石屑或粗砂, 此种情况下透层沥用青量宜增加10%。撤布石屑或粗砂后, 应用6~8t双钢轮压路机稳压1~2遍。在铺筑沥青面层前如发现局部地方透层沥青剥落应予修补, 当有多余的浮动石屑或粗砂时, 立予扫除。 4、 透层洒布后应尽早铺筑沥青层, 当用乳化沥青作透层时, 洒布后应待其破乳且洒布时间不宜少于24h之后, 方可铺筑沥青层。 三、 混合料运输 1、 应采用大T位自卸车辆运输, 车辆的数量应与摊铺机数量、 摊铺能力、 运输距离相适应, 在摊铺机前形成一个不间断的供料车流。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日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4 页 第 2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2、 为便于卸料, 运输车车厢的底板和侧板应均匀涂抹一层隔离剂, 一般采用油水混合物(柴油: 水=1: 3), 并擦净积存的余液; 运输车装料时, 应经过前后移运分层装料的方式消除离析现象。 3、 装好混合料的车辆为避免温度下降和尘土污染以及防雨应用篷布覆盖整个车厢, 每车混合料应设专人进行温度检测, 温度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并填写随车单。 四、 混合料摊铺 1、 由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粘度较高, 摊铺温度较高, 摊铺温度较高, 摊铺阻力比较大, 应采用履带式摊铺机, 且单机摊铺宽度不宜超过8m, 伸缩板摊铺机宽度不宜大于7.5m, 相邻两幅的宽度应重叠50㎜~100㎜, 两机宜相距5m~15m。 2、 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不应低于1600c, , 为保证平整度、 摊铺时要均匀、 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一般要求摊铺机至少要有3台以上的运输车等候。 3、 摊铺过程中, 一旦不能连续供料时, 摊铺机应将剩余混合料摊铺完, 抬起熨平板, 做好临时接头, 将混合料压实, 避免出现等候时间长、 混合料冷却结硬现象; 摊铺过程中, 摊铺机两侧螺浆送料器应不停地匀速旋转, 使两侧混合料高度始终保持熨平板的2/3高度, 以减少离析现象。 4、 摊铺过程中和摊铺结束后, 设专人在基准粱和摊铺机覆带处清扫洒落的材料; 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尽量减少人工处理, 防止破坏表面纹理, 但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时必须采取人工筛料处理, 处理时要随用随筛, 筛孔不宜小于10㎜。 五、 混合料压实 1、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根据路面宽度、 厚度、 改性沥青与混合料类型, 混合料温度、 气温、 拌和、 运输、 摊铺能力等条件综合确定压路机的数量、 质量、 类型以及压路机的组合、 编队等。 会 签 栏 参加单位 参 加 人 员 复核人: 记录人: 年 月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市政施—10 共 4 页 第3 页 工程名称 某道路及桥梁工程 部位名称 道路工程 工序名称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 交底日期 年 月 日 交底单位 交底人 接收单位 道路施工班组 接收人 交底内容: 2、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在摊铺以后紧接着进行, 初压压路机与摊铺机间最大末摊铺距离应在30米内。在初压和复压过程中, 宜采用同类压路机并列呈梯队压实, 初压时温度不应低于150度, 复压时温度不应低于130度。-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政道路 工程施工 技术 交底 记录 样本 模板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