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专题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docx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专题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专题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专题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声既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声传递能量的是( ) A.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探知鱼群 B.洗碗机利用超声波洗碗 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断人的疾病 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探测障碍物 2、线上学习中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老师可以根据音色判断谁在回答问题 B.调节旋钮增大音量,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有时听不到声音,可能是人发出了次声波 D.学生听老师讲课,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3、如图,将甲音叉、手机分别放在M、N处。利用手机软件测出甲音叉发出的声音为。撤去甲音叉,将乙音叉放在M处,手机位置不变,测出乙音叉发出的声音为。甲比乙( ) 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 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 C.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 D.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B.优美的小提琴声一定是乐音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 D.医院对人体的B超检查是利用了次声波 5、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地震时,被困人员可以敲击周围坚硬物体求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震时会产生超声波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医生利用的“B超”是通过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这种声波的频率范围为_________;“B超”检测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2、当有同学在教室外讲话时,我们能听出是谁,这是根据声音的 ___________分辨的;通常,女生的发声比男生的尖,这里的“尖”是指声音的 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并排靠近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橡皮锤敲击甲音叉时,甲音叉发出声音,同时与乙音叉紧靠的用细线悬挂着的泡沫球会跳动;该现象表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声音能够传递______,如果在真空环境中做这个实验,则该现象______(选填“仍会”或“不会”)发生。 4、如图所示,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小提琴,演奏过程中他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优美音乐声是通过______传入台下听众的耳中,在离舞台越远的观众听到声音的响度_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5、小强家的冰箱在忘记关门时,会发出“滴滴”的报警声,报警声是由报警器里的发声装置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传到人耳,提醒小强关上冰箱门,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前面山崖440m处鸣笛,经过2.5s后听到回声,已知空气中的传声速度为340m/s,求: (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汽车的行驶速度。 2、人类第一次测定铸铁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的实验是在巴黎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若管长918m,两次响声间隔2.5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2)铸铁中的声速。(结果保留整数) 3、甲同学在一根长68m的钢管一端敲一下,乙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设声音在空气和钢管中传播速度分别为340m/s和5200m/s) (1)请解释敲一下为什么能听到两次声音; (2)先后两次声音的时间差是多少? 4、已测出在15℃时,声音在钢轨中的速度为。现有两名同学甲和乙,甲同学把耳朵贴在某一钢轨的一端,乙学在钢轨的另一端敲击一下,如果想让甲听到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为,此钢轨应为多长? 5、如图所示,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当火车车头距离桥头150m时鸣笛,鸣笛5s后火车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按340m/s计算) 求:(1)火车的速度; (2)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图甲和图乙是关于声现象的两个实验: 图甲: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 图乙: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空气,发现铃声明显减小。 (1)图甲实验中,此实验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选填“乒乓球”、“音叉”)振动产生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以便于观察,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或“转换法”); (2)图乙实验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月球上做。 2、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 (3)如果在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_隔声性能好一点; (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______减弱噪声; (5)以上材料隔音最好的为______。 3、(1)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80 0.76 D 钢 80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上表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数据如上表格所示: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为______; (2)该探究实验所应用到的物理实验方法是______。 4、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 1.5 2131 2 30 2.0 1284 3 50 2.5 656 (1)敲击金属管时,声音是由金属管______产生的,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则金属管发出声音的______将不同;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_号管;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______(能/不能);理由:______。 5、如图(a)所示,小明和小华同学合作测量声速。实验中小华应 ___________ (选填“听枪声”或“看枪烟”)开始计时,听到声音时结束计时。 如图(b)所示,是一种声速测量仪的实验装置图,使用说明书如下,阅读并回答问题。 使用说明书: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乙是声信号采集器 (2)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受 (3)液晶屏显示甲、乙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为毫秒(1毫秒=0.001秒)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___________ 毫秒。 (2)一同学想验证“声速随传声介质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结论是否正确,于是他把铜铃固定在图(b)所示位置(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打开实验室空调提高室内温度后敲打铜铃。若该结论是正确的,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会 ___________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3)已知s1=20cm,s2=80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00毫秒,则此时声速约为 ___________ m/s(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解析】 【详解】 A.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探知鱼群,是根据渔船发出的超声波返回的时间探知鱼群的信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洗碗机利用超声波的快速振动,除去碗上的污垢,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 C.医生利用听诊器听声音,从而获得人的身体是否有病的信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可以探测障碍物离车有多远,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解析】 【详解】 A.每个人的声带结构有差别,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谁在回答问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调节旋钮增大音量,是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人的发声频率高于20Hz,不能发出次声波;有时听不到声音,可能原因是声音的响度比较小或者离发声体比较远,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所以老师讲课时,学生能够从老师那里接收信息,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解析】 【详解】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声音强弱的单位是,甲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小于乙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而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则甲比乙振动的振幅一定要小;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高低,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解析】 【详解】 A.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则音调越高,故A正确; B.优美的小提琴声如果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学习、工作或生活,就是噪声,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为液体,在气体中最慢,故C错误; D.医院对人体的B超检查是利用了超声波,故D错误。 故选A。 5、A 【解析】 【详解】 A.地震时会伴随有低频的振动,产生次声波,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被困人员通过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被困人员通过敲击方式求救,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1、 超声波 大于20000Hz 信息 【详解】 [1]B超是超声波的应用,医生利用的“B超”是通过超声波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2]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的为次声波,大于20000Hz的为超声波,所以B超这种声波的频率范围为大于20000Hz。 [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医生利用的“B超”可以得知胎儿的发育情况这种信息,那么“B超”检测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2、 音色 音调 【详解】 [1]音色是区别不同发声体的主要依据,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有关,同学在教室外讲话我们能听出是谁,这是根据音色分辨的。 [2]女生的发声比男生的尖,“尖”是指声音的音调高,是因为声带振动得快。 3、 振动 能量 不会 【详解】 [1][2]敲击甲音叉,甲音叉发出声音,左边与甲音叉完全相同的乙音叉把泡沫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同时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如果在真空环境中做这个实验,不会出现上面实验中的现象。 4、 音调 空气 越小 【分析】 【详解】 [1]演奏过程中他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通过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2]台下听众能听到优美音乐声,是音乐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中了。 [3]声音的响度除了跟振幅有关外,还与离发声体的距离有关,即离发声体的距离越远,听到声音响度越小;故观众离舞台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小。 5、 振动 空气 信息 【详解】 [1][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那么报警声是由报警器里的发声装置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个报警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3]这声音传到人耳,小强意识到要关上冰箱门,小强收到这个信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三、计算题 1、 (1)850m;(2)30m;(3)12m/s 【详解】 解:(1)汽车鸣笛声的传播时间 t车=t声=2.5s 由得,鸣笛声传播的路程 s声=v声t声=340m/s×2.5s=850m (2)由题意可知 s总=s车+s声=880m 汽车行驶的路程 s车=s总-s声=880m-850m=30m (3)汽车的速度 答:(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为850m;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30m; (3)汽车行驶的速度为12m/s。 2、(1)2.7s;(2)4590m/s 【分析】 【详解】 解:(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为 (2)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时间为 铸铁中的声速为 答:(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为2.7s; (2)铸铁中的声速为4590m/s。 3、(1)声音在钢管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2)0.187s 【详解】 解:(1)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甲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击这个管子,声音同时通过钢管和空气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速度快,通过钢管传播的声音先传到把耳朵贴在钢管的另一端乙同学耳朵里,就是第一下响声;随后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也传到乙同学的耳朵里,这就是第二下响声。 (2)乙同学听到的两次声音,第一次是钢管传过来的,第二次是空气传过来的,由得,在钢管中的时间 在空气中的时间 时间间隔 答:(1)声音在钢管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快,所以能听到两次敲击声; (2)先后两次声音的时间差是0.187s。 4、 【分析】 本题告诉了听到两次时间的差值,设铁管长为,故可利用速度公式分别列出关于时间的关系式,则可由方程解出结果。 【详解】 解:由题可知,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传播时间为,钢轨中的速度,传播时间为。听到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为 设钢轨长为,则 即 解得 答:钢轨的长度约为。 5、(1)30m/s;(2)775m 【详解】 解:(1)由可知,火车的速度 v车==30m/s (2)由可知,声音传播的路程 s声=v声t=340m/s×5s=1700m 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s==775m 答:(1)火车的速度为30m/s; (2)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为775m。 四、实验探究 1、 音叉 将音叉振动放大 转换法 不能 【详解】 (1)[1][2][3]物体振动发声,因此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将音叉靠近乒乓球,球会被振动的音叉弹起,但音叉的振动很微小,不便于肉眼观察,乒乓球起放大音叉振动的作用,这是利用了转换法。 (2)[4]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图乙实验不能在月球上做。 2、 小 好 海绵材料 响度 传播过程中 袜子 【详解】 (1)[1]影响响度的因素有:声源振动的幅度和离声源的距离,而离声源越远,响度会越小。 (2)[2]由表格数据知,从衣服到报纸到平装书,表面逐渐变平滑,而听到声音的距离逐渐变远,这说明粗糙的材料比平滑的材料隔音性能好。 (3)[3]海绵材料比报纸的隔声性能好,因为海绵材料表面粗糙且多孔,吸声效果更好。 (4)[4]隔音是为了尽量减小声音的响度。 [5]隔音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6]在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和袜子中,用袜子隔音时,听到滴答声的实际距离最近,说明袜子的隔音最好。 3、 AB AC 0.76 控制变量法 【详解】 (1)[1]为了验证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相同,选择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进行实验,故应选择AB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要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材料相同,改变琴弦的长度,故应选择AC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选择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实验,只有C中铜的长度与D中钢的长度相同,C中铜的横截面积为0.76 mm2,因此D中钢的横截面积应为0.76 mm2。 (2)[4]实验中,研究音调高低分别与琴弦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 4、 振动 响度 3 不能 长度和直径都不相同,没有控制变量 【详解】 (1)[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金属管时,声音是由金属管振动产生的。 [2]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用大力时振幅大,响度就大,因此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则金属管发出声音的响度将不同。 (2)[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3号管子的频率最小,3号管子的音调最低。 (3)[4][5]探究管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相同而直接不同、管子的长度不同而直径相同,即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不能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5、 看枪烟 0 B 333.3 【详解】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因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在看到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计时较为准确。 (1)[2]如果铜铃在甲、乙中点,则铜铃与甲的距离和与乙的距离是相等的,且由于声速相同,所以声音从铜铃到达甲、乙的时间相同,故液晶屏的示数为0。 (2)[3]甲和乙之间的距离一定,由于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所以声音传播到甲和乙的时间都会减少,时间差也会减少。 (3)[4]设声速为v,则声音从铜铃传到甲的时间为 声音从铜铃传到乙的时间为 所以 解得-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科版八 年级 物理 上册 第一章 现象 专题 练习 练习题 答案 详解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