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汉代儒学课后篇巩固探究人民版必修3.docx
《2022-2022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汉代儒学课后篇巩固探究人民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2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汉代儒学课后篇巩固探究人民版必修3.docx(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二 汉代儒学 课后篇稳固探究 一、选择题 1.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多年后汉武帝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解析汉初推行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实力增强,但仍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如王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匈奴为患,这些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积极有为的政策。应选B项。 答案B 2.?汉书·儒林传?中载:“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材料说明汉代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主要得益于( ) A.汉政府的大力提倡 B.儒家学者对儒学的开展 C.儒家学派重视教育 D.研习儒学的知识分子增多 解析根据材料“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可知由于政府的大力提倡,儒学的社会地位提高,故A项正确;儒家学者对儒学的开展在材料中没有表达,故B项错误;儒家学派重视教育是通过政府的提倡和支持实现的,故C项错误;研习儒学的知识分子增多是儒学开展的表现,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A 3.自汉朝“独尊儒术〞后,孟子本应在孔子之后,享尽尊崇。但是孟子却一直得不到统治者的重视。汉武帝、唐太宗等几代盛世王朝的帝王都曾祭拜孔子,孟子那么如空气般被忽略掉了。这主要是因为孟子的思想( ) A.代表人民的利益和立场 B.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 C.批判和否认君主专制 D.提出了“仁政〞学说 解析孟子的思想,如“仁政〞学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民众的利益,但其代表的是统治者的立场与利益,也没有否认君主专制,故排除A、C、D三项。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故B项正确。 答案B 4.董仲舒曰:“大富那么骄,大贫那么忧。忧那么为盗,骄那么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说明董仲舒主张( ) 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可知董仲舒强调减小贫富差距,应选D项。 答案D 5.?春秋繁露?中载:“由此观之,正朔(帝王新颁历法)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出天行有常探究客观规律 B.强调纲常名教维护等级秩序 C.宣扬“天人感应〞加强君主专制 D.主张知行合一重建儒家信仰 答案C 6.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孝〞为谥号,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这说明汉代( ) A.皇室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孝道扩展成为社会伦理 C.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稳固 D.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的影响。汉代皇帝几乎都以“孝〞为谥号,这说明当时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以稳固统治,D项正确;宗法观念是指等级观念、继承规那么、宗族法规等,而材料没有表达这些信息,A项错误;材料主题是皇帝谥号而非社会伦理,排除B项;东汉末年的战乱以及佛、道学说兴起,使得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C项错误。 答案D 7.汉朝统治者提倡引经决狱,以儒家的思想原那么来指导司法实施,甚至直接将儒家经义上升为法律。汉代盛行的引经决狱( ) A.是对先秦以来以法治国理念的根本否认 B.是儒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确立的标志 C.使法律丧失调整社会矛盾的根本作用 D.有利于发挥以法弘德的社会教化功能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以儒家的思想原那么来指导司法实施〞,可知汉朝统治者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道德教化。A、C两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开始确立,B项不正确,排除。 答案D 8.?汉书·地理志?中载:“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代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12人,人数约占52.38%。这说明( ) A.加强君权而分散相权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贤臣政治取代功臣政治 D.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 解析汉代时儒学逐渐被统治者确定为正统思想,齐鲁为儒学发源地,汉代丞相多出于齐鲁,这反映了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故D项为最正确选项。A、C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B项在秦朝已经实现转变,故排除A、B、C三项。 答案D 9.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那么载舟,水那么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保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解析A项是孟子的思想,B项是荀子的思想,C、D两项符合董仲舒的思想,其中C项表达的是“君权神授〞思想,故A、B、C三项错误。D项表达了“天人感应〞思想: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威慑。如果人君面对灾异而不思悔改,就会出现“伤败〞,因此人君必须仿效天道,实行“仁政〞。 答案D 10.董仲舒新儒学的根底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以下选项中对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的迷信思想和法家的思想 C.强化君权神授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D.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迷信思想和“德治〞思想 答案C 11.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年)时,太学生已经到达三万多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 A.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C.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D.儒学教育开展迅速 解析汉武帝时期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并增设太学,以四书五经为主要课程,这使儒家弟子在朝廷做官的越来越多。应选C项。 答案C 12.?剑桥中国隋唐史?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中大局部人……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唐代没有实行过科举制 B.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 C.察举制的影响依然存在 D.应试士人熟知儒家经典 解析科举考试选拔的“官僚精英分子〞“来自书香门第〞,说明科举制吸纳了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均与史实不符,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 在董仲舒看来,天是百神大君,天具有仁义礼智信,皇帝是天的儿子。人间的一切都是天造就的。天按照自己的模样造就了人,人秉承天的意志长出了身体,这就是人符天数。天有三百六十六日,人骨有三百六十六节;天有十二个月,人骨有十二大节;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昼夜,人有视瞑。天地有上下之别,人间有尊卑之别。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合于天道的伦理范畴。 材料二 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凡天变,过度乃占。国君强大,有德者昌;弱小,饰诈者亡。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无之。 ——?史记·天官书? 材料三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荀子·天论? (1)材料一论述了什么思想?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董仲舒为什么要提出这种思想。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学说的积极性? 参考答案(1)思想:“天人合一〞或“天人感应〞。原因:西汉社会经济恢复后,黄老之学不能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董仲舒整合新儒学为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提供理论依据。 (2)勇于探索天人关系;追求天人和谐;在历史上曾经对统治者的残暴和奢侈起过限制作用。 14.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材料二 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传? (2)根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参考答案(1)主张: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 (2)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学年 高中历史 专题 中国传统 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汉代 儒学 课后 巩固 探究 人民 必修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2022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汉代儒学课后篇巩固探究人民版必修3.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4406524.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4406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