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pdf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pdf(7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小#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教育知识与能力教材考点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考点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盍子尽心上。考点2:教育的概念:1.平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2的教育主要指学频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考点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L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2.受教育者(主体)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 内容和教育措施考点4: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3)敕育是有意识.有目的.直觉地传递社转疆的活动。(4)在敕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敕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2.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癖一敕育具有维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职形态的影嘀(教育内容和敕育观点会不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考点5:教育的起源单学说主张代表人物神话起源说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宗教生物起源远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更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 uESB-米丁斯基、凯洛夫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虏动没(米)懦夫”考点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2(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2)无等级性(阶级性);(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考点7: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学校名称教育内容备注中国夏.商.西周障序校(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 学在官府外国古印度古儒吠陀为主的经典、经义宗教教育古埃及社物文字、书写、执政能力以僧为师 以吏为师古希修斯巴达军事体育尚武雅典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 等崇文1建社会学校名称教育内容备注中国春秋战国私学以儒、墨为主的显 学百家争鸣汉代官学 私学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察举制 征辟制隋唐六学二馆分科教学(经、史、律、书、数)科举制宋以后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五经西方中世纪教会学校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 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培养教师和僧 侣一学校七技培养封建骑士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3(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3)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考点8:近现代教育的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依法治教。考点9:20世纪以后的教育1.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单简(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 育的现代化。巧记:“全民多现终”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第三,普通敕育与耽U激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3.教育各时期发展特点时期特点4专题二教育学的产生于发展单原始社会的教育无等级性;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教法单一古代社会的敕育阶级性和喊性;与生产劳动相分离;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现代社会的教育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班级授课制20世纪以后的教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考点1:教育学的概念单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1)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2)内在动力:教育问题;(3)属于基础学科考点10:教育学的萌芽萌芽阶段的特点:(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3)有关的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并没有专门论述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A.中国(1)学记乐正克一一中国古代、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学0观点: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相长 尊师重道 藏息相辅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豫时孙摩 启发诱导 长善救失学不隐等:教学要循序渐进5(2)孔子论语:有教无类.因材例L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俳不发)(3)墨翟兼爱、非攻B.西方(1)苏格拉底:产婆术(问答法,启发性原则)(2)柏拉图:理想国,富学习于游戏 从现实世界到达理想世界(3)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学,首图S出“敕育遵循自然“的原则(4)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也叫论演说家的培养.卿林原理),西方第 一部教育学专著,世界上最早研究教学法的书考点11:教育学的创立阶段人物著作教育观点培根新工具1.科学归纳法2.首次指出教育学应独立韦,斯(教育学之父)大救学论教育学形喇立学科的标志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1.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2.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3.教学思想:泛智教育4.教学内容: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康德(赫尔巴特的老师)康德论教育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最早在大学讲授敕育O卢梭爱弥儿浪漫主义自然教育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洛克教育漫话L“白板说;2.6巧记: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教育心理学化岬喙(“”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2.三中心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立中心;3.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4.教育性敕学原则(德育);械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民主主义与教育1.新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3.学校即社会;4.从做中学;斯宾塞教育论1.教育预备说;2.科学知识最有价值;1.”培根首提出,纽斯来实现,巴特再规范”;2.”级智夸大独立“(夸美纽斯):级:班级授课制;智:泛智教育;大: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3.一.二.三.四十教育性原则”(赫尔巴特):一:一本书普通教育学;二“学”:伦理学、心理学;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4.民主威新分三.四.五步走(杜威):民主:明主主义与教育;戚:杜威;新三:7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四: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 改造、学校即社会;五: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 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考点12:教育学的发展阶段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敕育集体主义教育克普斯卡娅(列宁的老婆)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同期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 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鹿国 后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杨贤江新教育大纲强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敕育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黄可夫教学与发展却阚学理论-高难度、高 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 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8巧记: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布纳教学过程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却瞰学法瓦根舍因苑例教学m创立篇例教学理论苏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全面和睡育理论CfMlS称为“活的敕育学”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目标分为认知、1R藤、动作技能三大领域木(姆)有目标,哪(纳)来结构,挖根(瓦根)找范例,高度赞发展,真可谓全面和 谐斯基。专题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单考点1:教育的功能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教 育 的 派 生 功 能2.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 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相对的)考点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9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简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着教育的发展水平。(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阿丽野第一次科技革命:初等教育第二次科技革命:初级中等第三次科技革命:高级中等信息革命:高等教育大众化(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4)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2)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补充:(1)人力资本理论一一提出者:舒尔茨观点:舒尔茨认为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大于物力资本投资。(2)社会化理论一-提出者:鲍尔斯和金蒂斯观点:学校教育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于它所具有的社会化功能。考点3: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简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5)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10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 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考点4: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L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 法的使用。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傀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简(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3.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考点5:学校文化一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典巡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一学校文化的缩影。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I校园文化的核心考点6:教育与人口发展的关系(-)人口对教育的影响11L人口数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和质量2.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3.人口质影响教育的质量4.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二)教育对人口的作用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2.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3.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4.教育可 以促进人口合理流动。专题四教育与人的发展尊很重要的内容考点1:人的发展概念人的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特别指个体的身心 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考点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雌8律单简癖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 的过程(教育启示: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 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不陵节而施,适应最近发展区)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 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育启示:不同阶段不同质,不能 搞一刀切,而行)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所达 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教育启示:不同时 期不同速,抓关键期)12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机体之间的互补、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的互补(教育启示:场长班,曲发现学生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比较(教育启示:因材施教)考点3: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014简答题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考点4:影响人发展因素的理论支1.内发论一内在需要(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孟子(人之初,性本善)、弗洛伊德(性本能是人发展根本动因)、威尔 逊(基因复制)、格塞尔(成熟势力说)、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 教育)、高尔登(优生学)。观点: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2.外银论一外在力(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荀子(人之初,性本恶)、洛克(白板说)、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 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 各种类型的人)、斯金纳。观点:人的发展依靠外在力量,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促进人的发 展,学习是成长的主要途径。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13考点5: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简辨材内部因素遗传可能性(物质基础)遗传的意义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性。辨 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 能夸大的。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一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一一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外部因素环境一一现实性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环境把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学校教育I主导作用I 1.学校教育一一主导作用(为什么)(1浮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概 念】(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 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 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 全面.系统和深刻。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4(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辨(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专题五教育制度单辩简考点1:教育制度的概念*1.广义:指国民教育制度2.狭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 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它处于国民救育的横心和主体地位。单考点2:学制在形式上的发展L前制度化教育实体化教育2.制度陵育回瞰育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1905年3,非制度化教育理念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考点3: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简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考点4: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15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1.双轨制英国;2.单轨制美国;3分支制前3m发展趋势:双轨学制在向分支性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考点5: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学制名称颁布时间特点地位壬宣学制1902只颁布没有实施首次阿布癸卯学制1904规定男女不许同校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壬戌学制1922以美国学制为蓝本新学制 六三三学制沿用至解放初期(时间最长)巧记:人颁布,鬼执行,长期戌美国考点6: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和发展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简1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2.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知道教育 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工作方针: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强大动力)、促 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核心任务)。战略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 力资源强国行列。考点7:教育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 不是重点同P316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助口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4.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考点8:义务教育制度1.概念: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夏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 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S【育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2特点:强制性(义务性入普及性(统一性入免费性(公益性)。3.产生:始于近代,发源于德国。4.我国的发展:义务教育法(九年制义务教育),1986年颁布,2006年修订,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5彳惠国于1763年做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学制年限:多种形式并存一一六三制、五四制和九年一贯制专题六教育目的单辩考点1: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教 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 17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广义: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 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指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教育目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单考点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辩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1)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的成长发展奠定 德智体个方便的基础;高等几哦啊与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各种专门人才。(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或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教师的教学目标居第三个层次,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考点3:教育目的的有关理论单1.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观点:社会价值;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巧记:有位公雌(柏拉图)打恐(孔德)吓(麻尔巴特)电话,涂(涂尔干)春社会2.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隐、罗球 福禄贝狄 等观点:个人价值;培养自然人。18巧记:有一个人,一路(福禄贝尔)啰(罗杰斯)嚷(卢梭),育麻人陪(裴斯泰洛齐)3.能力本位论(能力培养)4知识本位论(传授)5,宗教本位论6.教育无目的论(杜威 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 的)辩7.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考点4: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简单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森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内容:(1)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 发展的人;(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简单199.6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隹创造 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考点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单1.德育灵魂与统帅作用192智育蒯1和支持作用3体育物质基础4,美育动力作用5.劳动技术教育镰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考点6: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单简辩L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考点7: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简L全体性2.全面性3.发展性4.主体性5.开放性专题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单简 考点1: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或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 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 律的活动。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基本途径。考点2: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观察法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分类:了解(1)自然情境下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2)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3)参与性观察和20参与性观察;(4)结构式观察和三潴梅式观察(二)调查法问卷、访谈、作品分析、测量 分类:(1)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2)依据调查内容,可以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3)依据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将调查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三)历史法 历史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步骤:贲料、史料的鉴别和史料的分析。(四)实验法 分类:(1)根据实验进行的场所,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2)根据实验的目的可以分为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3)根据同一实验中自变量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五)行动研究法(教师+研究者)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 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 考、尝试和解决问题。第二章中学课程 专题八中学课程21考点1:课程的概念广义的课程: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胡k狭义的课程:特指 某一门学科辩。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o单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朱熹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考点2:课程的分类分类标准课程课程特点内容属性学科课程(分科课 程)(赫尔巴特、斯宾 塞、夸美纽斯)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经验课程(活动课程)(杜威)又称生活课程,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一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组织方式分科课程(学科课程)单科形式综合课程(怀特海)学科整合,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拓展型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22考点3:课程理论流派实施要求必修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选修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设计开发主体国家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地方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学校教师主导开发,家长、学生、社会参与。呈现方式显性课程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学科中心课程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 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活动中心耐论(经疆课程)杜威、克伯屈第一,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教学必须从 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 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社会中心课程论(大致了解)布拉梅尔德、金蒂斯、布厄迪认为教育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强调课程建设要关注社会焦点问题。考点4: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23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3.学科(知识)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考点5:课程目标的内涵广义上的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 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即教育意图二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 教学目的+教学目标。狭义上的课程目标:主要指教育目标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考点6: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 系统化的活动。考点7:课程设计的泰勒目标模式泰勒,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被誉为教育史上的“课程理论之父二泰勒原理1.确定目标(最关键的一步)2.选择经验3.组织经验4.评价结果补充:过程模式斯腾豪斯对泰勒模式”批评的基础上提出的。考点8:课程内容(-)课瞭色J一指向学校内涵: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作用: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课程计划作为依据开展。制定依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的组成:课程设(首要问题1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二)建屋标准(教学大纲)一指向学科内涵: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 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24作用: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课程目标(核心部分)、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三)教材一指向敖帅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教材的编写的两种模式:单(1)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2)螺旋式教科书结构:重复出现三者关系:课程计划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体;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考点9:教材编写的原则L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 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4.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只是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6.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考点10:课程评价L目标评价模式一一泰勒【以目标为中心】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只 关注预期的目标,忽视了其他因素。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美)25(1)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2)主张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3)评价的指向不应该只是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而且更应该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 要的程度。3.CIPP评价模式4.CES评价模式考点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1.基本理念:三维目标观、综合课程观、内容联系观、学习方式观、发展评价观、校本发展 观。2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麻耀结构的主要内容:单简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实行学分制管理。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 构成。2.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3.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性质:普及型:面向每个学生;绝大多数学生能达到基础性: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性的发展性:课程应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26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 育简新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三个基本特征。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1.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2.学习方式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3)探究学习3.教师观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4.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城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5.教师教学观的转变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27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单简:L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第三章中学教学2016很可能考察2015是考德育专题九教学概述考点1:教学的内涵1.教学的含义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地位: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2.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一一部分与整体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材单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教学也是 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智育不仅可通过教学实现;教学是智育的途径之一。考点2:教学任务形势教育与实质教育1.形势教育(17世纪)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主张: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能力颜识);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282.实质教育(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一一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主张:传授对生活有用的知识CHi识轻能力);理论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考点3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系统的科学郦闲基本技能首要任务)o W其羽芾*:他略)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考点4: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 人才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校工作必须叫以软学为主。单专题十教学过程考点5: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有关教学过程的理论中国1.孔子:学思行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荀子:闻、见、知、行。3.礼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朱熹一一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 志。西方1.夸美纽斯:感知、记忆、理解、判断292,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发展成五阶段:分析、综合、系统、方法(席勒)预备、联合、总括、应用(莱茵13,杜威: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考点6:教学过程的本质一一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单辩L间接性2,交往性3.教育性4.有领导的认识(引导性简捷性)考点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能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材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拥g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不等于能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智力的高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条件:辩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材30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能动的作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4.硼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材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3)在教学中防止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一种倾向是脱离知识传授另搞一套的教育考点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考点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一一教好课的酬S(二)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四)课外辅导一个别辅导.小绢辅导和集体辅导(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方法: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质量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考点9:教学原则1.启发性敕学原则-教牌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乡土教材)间的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3.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4.循序渐进教学时W性31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阶段性6.因材1触嫩学原则一个别裳异性7.直观性教学原则(实物直观.横象直观和言语直观)8.巩固性教学原则著作教育思想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性原则君子之教,喻也学不蹬等。循序渐进原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不陵节而施之谓孙论语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性原则考点10:教学方法含义: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国外常用的教学方法1.探究一研讨法兰本达(美)2.纲要图式教学法沙塔洛夫3.暗示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洛扎诺夫激发潜力,无意识4m丽导敕学法一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移情性理解;尊重;真诚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32(二)国内常用的教学方法维度内容以语言传递为主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直观感知为主演示法、参观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练习法、实览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以情感陶冶为主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考点11:教学组织形式1.分类:个别指导、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特朗普制、复式教学(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o2.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特点:班、课、时。产生发展: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年京师同文馆(现北京大学)优越性:提高教学效率;局限性:不利于因材施教考点12:教学评价1.概念: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 33的判断。2.教学评价的种类维度具体分类根据试试功能的不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根据运用的标准不同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根据评价主张外部评价、内部评价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专题九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伴随:注意考点1:注意1.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2.注意的分类3.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种类目的性意志努力产生的条件或者规律无意注意无不需要主客观条件有意注意有需要目的、间接兴趣、组织和意志力有意后注意有不需要直接兴趣、熟练和系统化34注意的范围(广度1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考点2:感觉1.感觉的特性(1)感觉适应:暗适应和明适应(2)感觉后象:正后象、负后象(3)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4)感觉的相互补偿(5)联觉考点2:知觉1.概念: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2.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考点3:记忆3.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陈述性记忆以陈述性知识为内容,即事实类信息,这类信息可以用言语表达,包括字词、定义、人 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2)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如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 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三)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与遗忘、回忆或再认三个基本环节。补充: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35遗忘的规律: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著名的遗 忘曲线这条-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师 资格证 教育 知识 能力 考试 必考 知识点 整理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