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战的新阶段练习人民版选修3.doc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战的新阶段练习人民版选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3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战的新阶段练习人民版选修3.doc(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三 大战的新阶段 一、选择题 1.(原创题)1941年德国进行的不列颠之战未完全结束之前就发动了苏德战争,日本在苏德战争胜败未分的情况下就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把世界上两个军事潜力最强的国家拖入战争,这说明( ) A.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的军事战略布置 B.法西斯国家分工明确,各自为战 C.法西斯国家实力强大,完全做到随心所欲 D.反法西斯国家不可能团结对敌,一盘散沙 解析:法西斯国家虽然签订了军事、政治同盟,但各怀鬼胎,没有进行统一的军事战略布署,各自为战,这是他们失败的重要原因,故选A。 答案:A 2.(原创题)下图是德国入侵苏联的地图,德军进攻苏联的集聚地区应该是( ) A.波兰和东普鲁士 B.德国本土 C.罗马尼亚 D.巴尔干半岛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东普鲁士和波兰距苏联最近,是进攻苏联的基地,故选A。德国本土隔着波兰和东普鲁士,应排除B;从罗马尼亚可以进攻苏联的南部,但由于距德国本土较远,不便于军队的集结和物资的运输,故排除B;巴尔干半岛包括东北部的罗马尼亚,巴尔干半岛的其他部分与苏联隔黑海相望,不可能作为陆军集结的基地。 答案:A 3.某一重大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也表达了一种解脱的感觉,他对战争形势作出评价“胜利终究属于我们”。中国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则突然有了一种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此处“某件重大事件”应该是( ) A.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结成军事同盟 B.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C.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D.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解析:根据题干中丘吉尔和蒋介石的表现来看,这件事应有利于英国打败德国和中国打败日本,且这一事件是突发性的,故排除A、D;B与C相比较,英国希望苏德两败俱伤,而对美国则充满了胜利的信心,故C比B更符合题意。 答案:C 4.1942年元旦,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在宣言签字前,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 ) A.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 B.这个联盟实际上被四大国所控制 C.四大国在所有问题上均达成了共识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解析:注意审题,题干要求的是《联合国家宣言》签字按照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依次排列这一原则体现了什么,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体现的是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作用比较突出,所以签字时这四个国家排在前四位。 答案:A 5.苏德战争爆发后( ) A.英国开始对苏联提供援助 B.法国表示支持苏联正义战争 C.美国仍坚持实行中立政策 D.日本乘机侵入中国东北地区 解析:1941年8月,英美发表《大西洋宪章》,同时表示援苏。B项法国当时已亡国,成立了维希政权。C项美国已改变了中立政策。D项在1931年。 答案:A 6.在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段时间里,美国对日本侵华的政策发生了变化,但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下列现象不可能在此期间出现的是( ) A.美驻日大使支持日本建立“东亚新秩序”并建议国民政府与日本合作 B.中、美、英、苏等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C.美增加对中国援助同时限制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 D.美英两国发表联合宣言,反对法西斯侵略并开始援助苏联等国 解析:此题正面选比较困难,适宜用排除法。1942年初,26国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从时间可以排除B项。 答案:B 7.从苏德战争爆发到莫斯科战役结束时的状况,不能说明( ) A.反映了苏联对德军没有足够的认识 B.显示了德军闪电战的威力,也宣告了其破产 C.促使苏联红军由防御转入进攻 D.证明了社会主义苏联的坚强生命力 解析:1942年,莫斯科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国法西斯“不可战胜”的神话,但苏联并没有转为攻势,直到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苏联才转守为攻,答案为C项。 答案:C 8.毛泽东说:“拿破仑的政治生命,终结于滑铁卢,而其决定点,则是在莫斯科的失败。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的道路,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这里对“希特勒今天正是走的拿破仑的道路”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希特勒不应该进入莫斯科 B.进攻莫斯科必然导致失败 C.进攻斯大林格勒必然导致失败 D.进攻俄国必然导致输掉整个战争 解析:拿破仑远征俄国的失败,使拿破仑帝国由强盛开始走向衰落,而希特勒与拿破仑走了同样的路,也是在莫斯科,希特勒的闪电战战术失败,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故选D。 答案:D 9.德、意、日三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真正目的是( ) A.消灭共产主义运动和苏联 B.以反共来换取法、英、美等国的支持 C.以反共为幌子,麻痹英法扩大侵略 D.联合英法美共同遏制共产国际和苏联 解析:德、意、日三国发动世界大战的最终目的是重新争夺殖民地,而殖民地又主要为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所有,而由于社会制度的区别,英、法、美等国对共产主义存在偏见,所以德、意、日三国以反共为幌子,麻痹英法,扩大侵略以壮大自己的力量,最后与英、法、美决战。故选C。 答案:C 10.1942年元旦,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这个同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苏德战争的爆发 B.世界人民与法西斯矛盾的激化 C.绥靖政策的教训 D.英美等国家的努力 解析:法西斯国家到处侵略,不仅激化了他们同世界人民的矛盾,同时也激化了他们同美、英等国的矛盾,从而导致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所以B是最根本的原因,D是原因之一。 答案:B 11.“在一定条件下,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的斗争”,其代表性事件是( ) A.三国轴心军事同盟形成 B.美国扶持蒋介石打内战 C.26国宣言的发表 D.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解析:本题强调的是“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的斗争”,26国共同宣言的发表,中美苏英特别是美苏两个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走到一起共同反击法西斯,充分体现了这一性质。 答案:C 12.(原创题)下图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1941年11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图,红军受阅后直接开到城外,参加莫斯科保卫战,那么德国对莫斯科发动进攻行动的代号是( ) A.台风 B.巴巴罗萨计划 C.白色方案 D.发电机计划 解析:1941年10月,德国发动了代号“台风”的大规模进攻,目标是夺取苏联的首都莫斯科,结果以失败告终,故选A。B是德国入侵整个苏联的计划代号,C是德国闪击波兰的入侵计划代号,D是英国营救其远征军的计划代号,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订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请回答: (1)《联合国家宣言》是在什么时候在何地签署的? (2)据材料概括《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 (3)《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有何意义? 答案:(1)1942年初,美国首都华盛顿。 (2)各国保证以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击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3)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极大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打败法西斯和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0年6月,日本当局叫嚷:“不要误了公共汽车。”7月26日,日本内阁制定了《基本国策纲要》,规定日本的基本国策是:“建立以皇国为中心,以日、满、华为基干的大东亚新秩序。”“皇国目前的外交是以建设大东亚新秩序为根本,首先将重点置于结束中国事变方面。” 材料二:1940年秋季,日军参谋长杉山元认为:“从窘境看,想孤立地解决中国事变几乎没有希望了,中国事变的解决,只有作为综合欧亚国际大变化的一环,才有解决的希望。”“近卫也好,松冈也好(二人为日本当时的首相和外相),对中国事变都灰心了……他们说,解决中国事变的道路,应该把面向中国的力量转移到南方。” 材料三:1941年7月2日,日本内阁决定“不管世界形势如何演变,帝国均将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方针”,“依然向处理中国事变的目标前进,同时,为确定自存自卫的基础,跨出南进的步伐”。并声称“不惜对英美一战”。 ——上述材料均引自张继平、胡德坤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当局为什么叫嚷“不要误了公共汽车”?为此而确立的基本方针和重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 (3)促成日本决心向英美开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1)日本要乘德国闪击西欧国家成功之际,侵占东南亚。基本方针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向南洋扩张;重点是先结束中国战事。 (2)说明由于中国的持久抗战,日本已不可能先结束中日战争再南进,不得不背上中国战场的沉重包袱冒险进攻东南亚,对美英开战。 (3)主要因素:夺取东南亚丰富的战略资源,摆脱美英的贸易禁运;建立亚太地区的霸权;美英无暇东顾,使日本在太平洋的军力暂时占优势;切断国际援华通道,以期早日打败中国。 6-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历史 专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大战 新阶段 练习 人民 选修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