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好卷》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训练卷.doc
《01《好卷》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训练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好卷》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训练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主题训练卷 课文主题感悟(44分) 一、自然景观。(12分) 1.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远观: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__________的响声,好像__________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________。 近看:只见________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________起来。 2.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排列顺序。(3分) ( )涨潮时,潮水受渐狭江面的约束,潮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 )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 ( )东面的湾口宽达100千米,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3千米。 3.诗文相融。(3分) 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浪淘沙》一诗也对大潮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其中诗句“八月涛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触山回”写出了大潮的来势汹汹,壮观的景象给人们无尽的遐想。 二、自然景物。(22分) 1.美丽的景物: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8分) ( )的点苍山 ( )的月光 ( )的小路 ( )的溪水 ( )的鹅卵石 ( )的小水塘 ( )的果园 ( )的小星星 2.活泼的动物:根据文意正确连线、填空。(10分) 《花牛歌》中这只花牛在草地里做了很多趣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认识了一只淘气、可爱的花牛。 《秋晚的江上》中归巢的鸟儿尽管倦态十足,但是它一连串的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这宁静优美的晚景增添了一份动感与活力。 3.漂亮的植物:填写表示颜色的词语。(4分) ( )的芦苇 ( )的梨子 ( )的葡萄 ( )的稻子 三、人与自然。(10分) 1.“我”和阿妈走月亮,我们走过了________、________、田埂,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景物,“我”想到了白天阿妈洗衣裳和“我”______,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和浓浓的亲情。 2.著名作家________介绍了自己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繁星的感受:第一次是在________________,觉得温暖舒服;第二次是在________________,觉得星星带给我们的光明无处不在;第三次是在____________看繁星,船动星移,回味无穷,感觉如母亲的怀抱般____________。 经典片段分析(13分) 四、课内阅读。 走月亮(节选)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根据文意填空。(7分) (1)“我”和阿妈在( )的夜晚,看到了( )升起的月亮。 (2)“我们”看到了( )的月盘和( )的月光。 (3)“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看到了( )、( )和( )等景物。 2.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你对“走月亮”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一选正确的理解。(4分) (1)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 A.这里的溪水很特别,有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所以非常吸引人,“我”和阿妈就是冲着这美妙的香味来的。 B.潺(chán)潺的溪水,穿过草丛,散发出山草和野花的清香;皎洁的月光映照在水面上,波光闪闪。 (2)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 A.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天上的月亮倒映在一个个小水塘中,就有了无数个月亮的倒影,就像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B.小水塘中的月亮其实是天上的月亮的倒影,这句话中的“抱”字换成“装”“放”等表达效果是一样的。 主题阅读拓展(18分) 五、课外阅读。 美丽的田野 我家住在浦东高桥乡,一出门就能看见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里的景象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 春天,田野里充满了生机。油菜开出金灿灿的小黄花,远远望去,大地就像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田埂上的小野花开得可红火啦!有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美丽极啦!河边的柳树发芽了,那长发般的柳条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摇曳着。活泼可爱的小鸭子,在河里戏水。你看那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带着它那剪刀似的尾巴,也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天增添了生机。 夏天,田野里一片旺盛的景象。田野里的西红柿红红的,像一盏盏小红灯笼挂在藤架上。大的有小碗口那么大,小的只有婴儿拳头那么大,令人垂涎欲滴。那翠绿的黄瓜挂满藤架,咬一口,一股清香流入口中。还有那身穿紫袍、头戴小帽子的茄子,长在田野的一角。西瓜地一片翠绿,那一个个又圆又大的西瓜,真诱人哪! 秋天,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农民伯伯在田野里忙碌着,到处是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冬天,雪覆盖着田野,像给大地盖上了白色的棉被。俗话说得好,“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有个好收成,田野里也将会更加美丽。 田野真美呀!我爱家乡的田野。 1.仿写词语。(6分) 例:金灿灿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又大又圆 又______又______ 又______又______ 又______又______ 例:一望无际 一__________ 一__________ 一__________ 2.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是按________顺序来描写家乡的田野的。我能用恰当的词语分别概括田野在四季的不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我能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下面最能概括作者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2分) A.田野里的景象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 B.田野真美呀!我爱家乡的田野。 C.我家住在浦东高桥乡,一出门就能看见一望无际的田野。 主题写作训练(25分) 六、在下面的题目中选择一个,完成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习作。 1.____________真美! 观察一处自然景观,按一定的顺序写出它的样子和特点。 2.乡村____________ 仿照《走月亮》一文,写写你在乡村看到的景色和体验到的富有特色的活动。(要写出真情实感) 第一单元主题训练卷 一、1.隆隆 闷雷 白线 白浪 山崩地裂 颤动 2.3 1 2 3.刘禹锡 吼地来 头高数丈 二、1.高高 柔和 洒满月光 细细 灰白色 可爱 月影团团 闪烁 2. 压扁了剪秋罗 在草地里睡觉 甩动小尾巴 做美妙的梦 驮着 翻 掉 3.白白 黄黄 紫色 金黄 三、1.小路 溪边 做小船 快乐 幸福 2.巴金 自家的庭院里 南京的菜园里 海上 温暖舒服 四、1.(1)秋天 洱海边 (2)明亮 柔和 (3)溪水 鹅卵石 小水塘 2.在月亮下散步。 3.(1)B (2)A 五、1.示例:红彤彤 白茫茫 绿油油 白 胖 香 脆 惊 喜 马当先 心一意 唱一和 2.6 时间 生机勃勃 蔬果诱人 热闹非凡 银装素裹 3.比喻 柳条 长发 示例:八月十五的月亮像个大圆盘。 4.B 六、思路点拨:1.观察自然景观的顺序和角度不同,它的样子和特点也会不一样。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观察,也可以按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观察,要注意抓住景观的特点来写,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使自己的描述更加形象生动。2.本题在写作时,要重点抓住富有乡村特色的景物和活动来写,写活动时应把过程和感受写清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文略。-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好卷 01 部编版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主题 训练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