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doc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doc(3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五、 计算题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得横坐标=-306579、210m,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得横坐标及该带得中央子午线经度。 1. 已知某地某点得经度λ=112°47′,试求它所在得6°带与3°得带号及中央子午线得经度就是多少? 2. 根据下表中得观测数据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各测站得计算。 测点 编号 点 号 后尺 下丝 前尺 下丝 方向 及 尺号 水准尺中丝读数 K+ 黑 减 红 高差 中数 备 注 上丝 上丝 后视距 前视距 黑 (m) 红 (m) 视距差d ∑d 1 BM1 ZD1 1、571 0、793 后5 1、384 6、171 K5= 4、787 K6= 4、687 1、197 0、417 前6 0、551 5、239 后—前 2 ZD1 A 2、121 2、196 后6 1、934 6、621 1、747 1、821 前5 2、008 6、796 后—前 3. 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得计算。 测站 测回数 盘位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 ″ 水平角 草图 半测回值 ° ′ ″ 一测回值 ° ′ ″ 平均值 ° ′ ″ O 1 左 A 0 12 00 B 91 45 00 右 A 180 11 30 B 271 45 00 2 左 A 90 11 48 B 181 44 54 右 A 270 12 12 B 1 45 12 4、 试算置仪器于M点,用极坐标法测设A点所需得数据。 已知300°25′17″,XM=14、228m,YM=77、564m,XA=47、337m,YA=73、556m,试计 五、计算题 1.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1/100万,试问多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得影响。 2. 调整下列闭合水准路线成果,并计算各点高程。 其中:水准点得高程HBM1=44、313m 水准测量成果调整表 测点 测站数 高差值 高程 m 备注 观测值m 改正数mm 调整值m BM1 N1 N2 N3 N4 BM1 ∑ 实测高差∑h= 已知高差=H终-H始=0 高差闭合差fh= 容许闭合差fh容== 一个测站得改正数= 3. 完成下表竖直角测量记录计算。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竖盘读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指标差 竖盘形式 O M 左 81 18 42 全圆式 顺时针 注记 右 278 41 30 N 左 124 03 30 右 235 56 54 4. 一根名义长为30米得钢尺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为30、012米,用这根钢尺量得两点间距离为264、580米,求经过尺长改正后得距离。 5. 已知下列左角与右角,试计算线路得转角α,并说明路线就是左转角还就是右转角。 1)左角:β1=170°24′30″;2)右角:β2=165°2五、计算题 1. 丈量两段距离,一段往测为126、78米,返测为126、68米,另一段往测、返测分别为357、23米与357、33米。问哪一段丈量得结果比较精确?为什么?两段距离丈量得结果各等于多少? 2. 完成下列附合水准路线得成果调整表。 点名 测站数 实测高差(m) 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A 16 +3、334 43、564 1 14 -2、418 2 8 -0、389 3 13 -2、053 B 41、987 ∑ 辅助计算: 3. 计算下图各边得方位角、反方位角与象限角。 计算结果: α23= α32= R23= α34= α43= R34= α42= α24= R42= 4. 完成下表中平测量记录得计算。 测点 水准尺读数(m) 视线高程 (m) 高程 (m) 备注 后视 中视 前视 BM5 1、426 417、628 K4+980 0、87 K5+000 1、56 +020 4、25 +040 1、62 +060 2、30 ZD1 0、876 2、402 +080 2、42 +092、4 1、87 +100 0、32 ZD2 1、286 2、004 +120 3、15 +140 3、04 +160 0、94 +180 1、88 +200 2、00 ZD3 2、186 5. 等精度观测某四边形各内角为,每个角得观测中误差均为,设四边形角度闭合差为,为了消除闭合差,将其平均分配到各角中得改正后得角度为,,与,求角度闭合差得中误差与改正后得角度中误差。 五、计算题 1、 设丈量了两段距离,结果为:l1=528、46m±0、21m ;l2=517、25m±0、16m 。试比较这两段距离之与及之差得精度。 2、 已知αCB=290°50′10″,如图所示,求αAB 、αED 。 3、 闭合导线得观测数据与已知数据如表所示,试求B、C、D三点得坐标。(取为至㎝) 点号 坐标方位角 距离(m) 增量计算值(m) 改正后增量(m) 坐标值 △x △y △x △y x y A 125°30′30″ 105、22 500、000 500、000 B 53°18′43″ 80、18 C 306°19′15″ 129、34 D 215°53′17″ 78、16 A ∑ 辅助计算: fx= fy= fD= K= X D A dAB C B 4、 如图,仪器安置在A点,要测定M点得距离与高程,今测得仰角α=17°02′,视距间隔=1、37m,量得仪器高i=1、32m,目标高l=2、00m,已知A点高程为HA=80、643m,试计算两点间得水平距离与M点高程。 五、计算题 1、 设拟测设AB得水平距离D0=18m,经水准测量得相邻桩之间得高差h=0、115m。精密丈量时所用钢尺得名义长度L0=30m,实际长度L=29、997m,膨胀系数α=1、25×10-5,检定钢尺时得温度t=20℃。求在4℃环境下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出得长度D。 2、 完成下列碎部测量手簿得计算 测站高程 HO=65、321m 仪器高 i=1、542m 指标差 x=-1´ 测 站 点 碎 部 点 视距 读数 m 中丝 读数 m 竖盘 读数 ° ´ 水平角 ° ´ 竖直角 ° ´ 水平 距离 m 高差 m 高程 m O P 0、325 1、236 91 06 65 24 3、 如图,已知αAB=150°30′42 ″,αCD=28°44′02″ ,试计算附合导线各边得方位角。(fβ容=±40″) 4. 已知M、N为已知控制点, XM=15、245m,YM=56、356m,XN=34、235m,YN=34、791m,P点为测设点,XP=43、784m,YP=100、006m,现以M点为测站点,N为后视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试:(1)计算测设所需得元素β、D;(2)简述测设得步骤; 五、计算题 1、 完成下列竖直角测量得计算 测站 盘位 目标 竖 盘 读 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备注 O 左 A 112 09 54 右 A 247 50 30 2、 根据下图所示水准路线中得数据,计算P、Q点得高程。 3、 如图所示,三角形得三个观测值列于图上,已知:αCB=124°15′,求αBA与αCA。 4、 已知交点得里程为K3+182、76,测得转角αy=25°48′,圆曲线半径R=300m,求曲线测设元素及主点里程。 五、计算题 1.完成下列附合水准得内业计算 测点 测站数 高差栏 高程 备注 观测值 m 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 BM1 56、324 7 3、564 1 9 -11、231 2 3 6、589 3 11 3、254 4 8 5、247 BM2 63、785 Σ 辅助计算:fh= fh允=±12 = 精度评定: 2.完成下列测回法测水平角得计算 测站 盘位 目标 水平方向读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备 注 ∠AOB O 左 A 0 01 06 B 181 09 54 右 A 180 00 54 B 1 10 00 3.视距测量中, 已知测站点HO=65、349m,量得仪器高i=1、457m,测点为P点,观测得:视距读数为0、492m,中丝读数为1、214m,竖盘读数为95°06´(顺时钟注记),竖盘指标差为+1´,计算平距与P点得高程。 4.如图,已知点1(56、241,31、021)m,点2(78、149,69、473)m,D23=112、230m,β2=112°25´06 ",β3=109°24´54 ",β4=89°54´30 ", 试求: α23、α34、α45、及点3得坐标。 5.已知M、N为已知控制点, XM=15、245m,YM=56、356m,XN=34、235m,YN=34、791m,P点为测设点,XP=43、784m,YP=100、006m,现以M点为测站点,N为 后视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试: (1) 计算测设所需得元素β、D; (2) 简述测设得步骤; 五、计算题 点名 路线长度(Km) 实测高差(m) 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A 8、0 +3、334 43、564 1 7、0 -2、418 2 4、0 -0、389 3 6、5 -2、053 B 41、987 ∑ 辅助计算: 1.完成下列附合水准路线得成果调整表 2.完成下列碎部测量手簿得计算 测站高程 HO=65、321m 仪器高 i=1、542m 指标差 x=-1´ 测 站 点 碎 部 点 视距间 隔读数 m 中丝 读数 m 竖盘 读数 ° ´ 水平角 ° ´ 竖直角 ° ´ 水平 距离 m 高差 m 高程 m O P 0、325 1、236 91 06 65 24 Q 0、582 1、513 88 25 98 30 3.如图所示,已知,,观测角为:,,,求方位角。 五、计算题 1.下列为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记录,请完成表中各项计算(计算取到秒)。 测 站 竖盘 位置 测 点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则回角值 各测回平均角值 º ′ ″ º ′ ″ º ′ ″ º ′ ″ O 左 A 0 05 30 B 120 18 24 右 A 180 05 42 B 300 18 30 O 左 A 90 04 18 B 210 17 06 右 A 270 04 24 B 30 17 24 2.完成下列碎部测量手簿得计算。 测站高程 HO=65、321m 仪器高 i=1、542m 指标差 x=-60″ 测 站 点 碎 部 点 视距间 隔读数 m 中丝 读数 m 竖盘 读数 ° ´ 水平角 ° ´ 竖直角 ° ´ 水平 距离 m 高差 m 高程 m O P 0、325 1、236 91 06 65 24 Q 0、582 1、513 88 25 98 30 3.已知,请按图中所注观测角值推算BC,CD,DE边方位角。 B C D 4.完成下列闭合导线计算表,取位到mm。 点名 坐标方位角 ° ′″ 距离 (m) △X (m) △Y (m) 改正后 △X(m) 改正后 △Y(m) 坐标(m) X Y 1 125 30 00 105、330 -61、165 500、000 500、000 2 53 18 42 80、180 +64、296 3 306 19 14 129、340 +76、608 4 215 53 16 78、160 -45、817 1 500、000 500、000 ∑ 辅助计算: 4 1 略图: 5.如图所示,水准点BM0得高程为44、856米,1,2,3点为待求高程点,各测段高差及测站数均标注图中,图中箭头表示水准测量前进方向,试计算各点高程。 4.控制点M、N得坐标已知,其值分别为: XM=233、468m,YM=367、457m,XN=314、366m,YN=300、245m,若P点为测设点,XP=200、000m,YP=300、000m,现以M点为测站点,N为后视点,采用极坐标得方法测设P点,试: (1)计算测设所需得元素β与D;(2)简述测设得步骤。 五、填空题 1.根据下图所示水准路线中得数据,计算P、Q点得高程。 2.如下图所示,已知AB边得坐标方位角αAB=137°48′,各观测角标在图中,推算CD、DE边得方位角。(10分) 3.今用钢尺丈量得三段距离:S1 = 60、25m ± 6 cm,S2 =80、30m ± 7 cm,S3 =102、50m ± 8 cm,距离S4 = (S1 + S2 + S3 )/3,分别计算 S4得距离值、中误差与相对误差。(10分) 4.已知A、B两点得坐标为 XA=1011、358m, YA=1185、395m;点B得坐标为XB=883、122m, YB=1284、855m。 1)设在AB线段得延长线上有一点C,BC间距离DBC=50、000m,计算C点得坐标。(8分) 2)设D点得设计坐标为(1100、000m,1100、000m),试计算在A点测设D点得测设元素,并简要叙述放样D点得步骤。(10分) 答案及解析 五、计算题 5.Y=20000000+(-306579、210m+500000m)=20193420、790。 1. 6°带:N=19,λ=111°;3°带:N=38,λ=114°。 2. 计算结果如下表: 测点 编号 点 号 后尺 下丝 前尺 下丝 方向 及 尺号 水准尺中丝读数 K+ 黑 减 红 高差 中数 备 注 上丝 上丝 后视距 前视距 黑 (m) 红 (m) 视距差d ∑d 1 BM1 ZD1 1、571 0、793 后5 1、384 6、171 0 +0、832 K5= 4、787 K6= 4、687 1、197 0、417 前6 0、551 5、239 -1 37、4 37、6 后—前 +0、833 +0、932 +1 -0、2 -0、2 2 ZD1 A 2、121 2、196 后6 1、934 6、621 0 -0、074 1、747 1、821 前5 2、008 6、796 -1 37、4 37、5 后—前 -0、074 -0、175 +1 -0、1 -0、3 3. 计算结果如下表: 测站 测回数 盘位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 ″ 水平角 草图 半测回值 ° ′ ″ 一测回值 ° ′ ″ 平均值 ° ′ ″ O 1 左 A 0 12 00 91 33 00 91 33 15 91 33 09 B 91 45 00 右 A 180 11 30 91 33 30 B 271 45 00 2 左 A 90 11 48 91 33 06 91 33 03 B 181 44 54 右 A 270 12 12 91 33 00 B 1 45 12 4. 33、58m; 353°05′52″; ∠NMA=52°40′35″。 5. 五、计算题 1、 半径在10km得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得影响。 2、 计算结果如下表: 水准测量成果调整表 测点 测站数 高差值 高程 m 备注 观测值m 改正数mm 调整值m BM1 10 2、134 +10 2、144 44、313 N1 46、457 8 1、424 +8 1、432 N2 47、889 8 -1、787 +8 -1、779 N3 46、110 11 -1、714 +12 -1、702 N4 44、408 12 -0、108 +13 -0、095 BM1 44、313 49 -0、051 +51 0 ∑ 实测高差∑h=-0、051m 已知高差=H终-H始=0 高差闭合差fh=-0、051m 容许闭合差fh容==±70mm 一个测站得改正数=mm 3、 计算结果如下表: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竖盘读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指标差″ 竖盘形式 O M 左 81 18 42 8 41 18 8 41 24 +6 全圆式 顺时针 注记 右 278 41 30 8 41 30 N 左 124 03 30 -34 03 30 -34 03 18 +12 右 235 56 54 -34 03 06 4、 D=264、686m。 5、α1=9°35′30″为左转角;α2=14°34′24″为右转角。 五、计算题 1. 相对误差:k1=1/1200,k2=1/3590,因为相对误差k1>k2;所以第二段距离丈量比较精确。两段距离丈量得结果分别为:d1=126、73m,d2=357、28m。 2. 计算表格如下: 点名 测站数 实测高差(m) 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A 16 +3、334 -16 +3、318 43、564 1 46、882 14 -2、418 -14 -2、432 2 44、450 8 -0、389 -8 -0、397 3 44、053 13 -2、053 -13 -2、066 B 41、987 ∑ 51 -1、526 -51 -1、577 辅助计算: -1、526-(41、987-43、564)=+51mm ±85mm 3. 计算结果如下: α23=80°52′54″ α32=260°52′54″ R23=80°52′54″ α34=199°35′34″ α43=19°35′34″ R34=19°35′34″ α42=318°25′40″ α24=138°25′40″ R42=41°34′20″ 4、 计算结果如下表: 测点 水准尺读数(m) 视线高程 (m) 高程 (m) 备注 后视 中视 前视 BM5 1、426 419.054 417、628 K4+980 0、87 418、18 K5+000 1、56 417、49 +020 4、25 414、80 +040 1、62 417、43 +060 2、30 416、75 ZD1 0、876 2、402 417、528 416、652 +080 2、42 415、11 +092、4 1、87 415、66 +100 0、32 417、21 ZD2 1、286 2、004 416、810 415、524 +120 3、15 413、66 +140 3、04 413、77 +160 0、94 415、87 +180 1、88 414、93 +200 2、00 414、81 ZD3 2、186 414、624 5. ;。 五、计算题 1、 两段距离得中误差m1=m2=±0、26m 。由于第一段距离比第二段长,所以第一段得相对中误差小于第二段得相对中误差。 2、 αAB =89°20′30″、αED=313 °20′10″。 3、 计算结果如下表: 点号 坐标方位角 距离(m) 增量计算值(m) 改正后增量(m) 坐标值 △x △y △x △y x y A 125°30′30″ 105、22 -61、11 +85、65 -61、13 +85、67 500、000 500、000 B 438、87 585、67 53°18′43″ 80、18 +47、90 +64、30 +47、88 +64、32 C 486、75 649、99 306°19′15″ 129、34 +76、61 -104、21 +76、59 -104、19 D 563、34 545、80 215°53′17″ 78、16 -63、32 -45、82 -63、34 -45、80 A 500、000 500、000 ∑ 392、90 +0、08 -0、08 辅助计算: fx=+0、08 fy=-0、08 fD=0、113 K=1/3400 X D A dAB C B 4. 水平距离:D=125、24米;高程HM=118、334米 五、计算题 1、 D=18、0051米。 2、 计算如下: 测站高程 HO=65、321m 仪器高 i=1、542m 指标差 x=-1´ 测 站 点 碎 部 点 视距 读数 m 中丝 读数 m 竖盘 读数 ° ´ 水平角 ° ´ 竖直角 ° ´ 水平 距离 m 高差 m 高程 m O P 0、325 1、236 91 06 65 24 1 05 32、488 0、920 66、241 3、 αB1=65°42′47″ ;α12=146°23′12″ ;α2C=108°33′12″ 。 4、 1)β=104°38′04″;D=52、152m 2)测设步骤 : a、 计算出测设元素; b、 在M点安置好仪器,以N点为后视点向右边放样出角度β; c、 在β角得方向线上,从M点开始放样出距离D,定出p点。 五、计算题 1、 完成下列竖直角测量得计算 测站 盘位 目标 竖 盘 读 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备注 O 左 A 112 09 54 -32 09 54 -32 09 42 右 A 247 50 30 -32 09 30 2、 (1)计算高差闭合差: △h = HBM2 - HBM1 = 157、732 – 163、751 = -6、019 m ∑h = -3、001 – 4、740 + 1、719 = = - 6、022m fh = ∑h - △h = -6、022 – (-6、019) = -0、003m = -3mm (2)分配闭合差,计算改正数 ∑L = 1、4 + 6、3 + 3、5 = 11、2 km v1 = - (L1/∑L) * fh = 0mm v2 = - (L2/∑L) * fh = 2mm v3 =- (L3/∑L) * fh =1mm (3)计算改正后得高差得高程 HP = HBM1 + h1 + v1 = 163、751 – 3、001 + 0 = 160、750m HQ = HP + h2 + v2 = 160、750 – 4、740 + (0、002) = 160、750 – 4、738 = 156、012m 或HQ = HBM2+ (h3 + v3) = 157、732 – 1、719 –0、001 = 160、750 – 4、738 = 156、012m 3、 αBA=244°31′04″ ;αCA=197°26′36″ 。 4、 T=68、71m;L=135、09m;E=7、77m;D=2、33m。JD=K3+182、76;ZY=K3+114、05;YZ=K3+249、14;QZ=K3+181、60。 五、计算题 1.计算如下表: 测点 测站数 高差栏 高程 备注 观测值 m 改正数 mm 改正后高差 m BM1 56、324 7 3、564 +7 3、571 1 59、895 9 -11、231 +9 -11、222 2 48、673 3 6、589 +3 6、592 3 55、265 11 3、254 +11 3、265 4 58、530 8 5、247 +8 5、255 BM2 63、785 Σ 辅助计算:fh=-38 fh允=±12 =±73mm 精度评定:该路线合格。 2.计算如下表: 测站 盘位 目标 水平方向读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备 注 ∠AOB O 左 A 0 01 06 181 08 48 181 09 57 B 181 09 54 右 A 180 00 54 181 09 06 B 1 10 00 3.解:D=0、492*100*cos2(5°06´++1´)=48、809m Hp=65、349+D*tan5°07´+1、457-1、214=69、962m 4.解: α12=arctan(38、452/21、908)=60°19´40" α23=60°19´40"+360-112°25´06"-180°=127°54´34" α34=127°54´34"+109°24´54"+180=57°19´28" α45=57°19´28"+360-89°54´30"-180=147°24´58" x3=78、149+112、230*cos127°54´34"=9、193 y3=69、473+112、230*sin127°54´34"=158、020m 5.1)β=104°38′04″;D=52、152m 2)测设步骤 : a、 计算出测设元素; b、 在M点安置好仪器,以N点为后视点向右边放样出角度β; c、 在β角得方向线上,从M点开始放样出距离D,定出p点。 五、计算题 1.完成下列附合水准路线得成果调整表(10分)。 点名 路线长度(Km) 实测高差(m) 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A 8、0 +3、334 -16 +3、318 43、564 1 46、882 7、0 -2、418 -14 -2、432 2 44、450 4、0 -0、389 -8 -0、397 3 44、053 6、5 -2、053 -13 -2、066 B 41、987 ∑ 辅助计算: +51 mm 121 mm 2.完成下列碎部测量手簿得计算(12分) 测站高程 HO=65、321m 仪器高 i=1、542m 指标差 x=-1´ 测 站 点 碎 部 点 竖直角 ° ´ 水平距离 m 高差 m 高程 m O P -1 07 32、488 -0、327 64、994 Q +1 33 58、157 1、602 66、923 3.解题步骤与答案如下: 角度闭合差为:-24″ 改正后得角度分别为: 推算出得方位角分别为: 4、解答如下: a) 测设元素计算: 距离: 角度: b) 测设步骤: ① 如上所示进行测设元素得计算(距离与角度); ② 在M点安置仪器,瞄准N点进行后视定向; ③ 测设角度,定出P点所在得视线方向; ④ 在测设得方向线上,测设距离,定出P点得具体位置,并做好标志。 五、计算题 1.计算如下表: 测 站 竖盘 位置 测 点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则回角值 测回平均角值 º ′ ″ º ′ ″ º ′ ″ º ′ ″ O 左 A 0 05 30 120 12 54 120 12 51 120 12 53 B 120 18 24 右 A 180 05 42 120 12 48 B 300 18 30 O 左 A 90 04 18 1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学 算题 答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