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灸穴位图带图.doc
《平衡针灸穴位图带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衡针灸穴位图带图.doc(4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一、头颈部常用平衡穴位1.升提穴(BP-HNl)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网,神经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取穴原则:定位取穴。针刺原则:定位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cm(2寸)左右, 一只手向前进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10圈后即可将针退出。针感: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
2、(30分钟左右自动解除)功能: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主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临床还用于治疗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按语: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均有补气穴,壮阳穴之称。同时对生殖 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是中医用于益气壮阳的首选穴位。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还可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对滞针后留下
3、的针感一般30分钟自行解除。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歌诀: 升提穴位头顶中,枕神分支额神经,向前平刺4厘米,阳痿早泻遗尿精,脱肛脱垂胃下垂,前列腺炎与肠风。(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寸 ,百会穴上一寸)2.腰痛穴(BP-HN2)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针刺特点: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针感:以局限性,强化性
4、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功能:活血化瘀,调节神经,止痛消炎。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按语:腰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腰部急性炎症及慢性炎症引起的病变为主。特别对腰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突出。因炎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还需配针刺相关穴位,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一般在炎症期,水肿期需要卧床34周。待临床治愈后,两个月内还要减少环境诱发因素,以巩固临床疗效。歌诀:腰痛穴位额正中,针刺滑车上神经,定位取穴三方向,主治各种腰痛症,椎间盘出腰扭伤,腰肌劳损用之灵。(3寸毫针双侧腰痛/中腰痛向下平刺12寸,左
5、侧腰痛向右平刺,右侧腰向左平刺,腰上部向上平刺12寸)3.急救穴(BP-HN3)定位:此穴位于鼻唇沟与鼻中隔联线的中点。局解:不有口轮匝肌和面神经颊支,眶下神经分支及上唇动静脉。取穴原则: 定位取穴。针刺特点: 以针刺眶下神经分支或面神经颊支出现的针感为宜。功能:醒脑开窍,回阳救逆,抗休克,疗昏迷,调节神经,消炎止痛。主治:休克,昏迷,晕厥,晕车,晕船,晕机,临床还可用于治疗中暑,小儿急,惊风,癔症,癫痫,精神分裂症,急性腰扭伤,痔疮,低血压,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按语:急救穴是用于病人急救的首选穴位之一,是以功能主治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选用该穴具有取穴方便,针感强疗效突出。临床主要用于各种急
6、症,重症及昏迷的病人为主。手法反复提插捻转,加大刺激量。为迅速强化针刺效果,可同时配合相关急救穴如降压穴胸痛穴,腰痛穴,咽痛穴等,必要时还必须积极配合中西医综合急救措施,此外还是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之一。歌诀:急救穴居鼻中隔,针刺眶下面神经,唇沟中隔斜上刺,休克昏迷与中风。(1寸毫针向上斜刺0.30.5寸 ,45度角)4.偏瘫穴(BP-HN4)定位:耳尖上3厘米。局解:布有颞肌和颞浅动静脉额支,耳颞神经分支,枕大神经吻合支。取穴原则:交叉取穴。特点:针刺耳颞神经分支或枕大神经吻合支。手法:滞针或到位针刺手法。1:滞针手法:待针体刺入要求深度时,按顺时针方向捻转发生滞针,然后再按 逆时针方向捻转退
7、回针体,此种针感一般30分钟左右自行解除。2.到位针刺手法:对惧针,不愿留针的病人采用的针刺手法。针感:以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功能:益气壮骨,化痰却风,醒脑开窍,调节内脏,调节神经,调节平衡,扩张血管,解除痉挛,消炎止痛,降压降脂。主治:脑血管意外引起的中风昏迷,中风后遗症-偏瘫;偏头痛,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按语:是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的特定穴位之一,临床也采用偏三针,(偏瘫穴,肩痛穴,膝痛穴),重病人可采用“偏五针”,在偏五针的基础上加臀痛穴,踝痛穴。原则上不留针,但对个别病人要求留针时,首先在病人不惧针,不晕针的前提下。一般可以留针48小时,最长可留12小
8、时,针体一般自行可退出体外,但对后遗症恢复期机体出现肌肉萎缩,偏瘫性粘连的病人可以配合患侧肩痛穴。膝痛穴,然后再针刺健侧相应穴位来收针。歌诀:偏瘫耳尖上一寸,交叉取穴透太阳,耳颞神经枕吻支。5.胃痛穴(BP-HN5)定位:此穴位于口角下一寸或下颌正中点旁开3厘米(1.5寸)。局解;在口轮匝肌和 肌之间,布有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几下唇动静脉分支。取穴原则:男左女右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三叉神经第三支产生的针感为宜。手法:滞针手法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功能:健脾养胃,调节胃肠,平衡心理,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消炎止痛,健胃消食,促进溃疡愈合。主治: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性
9、胃痉挛,膈肌痉挛。临床还可用于治疗晕车 ,晕船,晕机,小儿消化不良,原发性痛经,糖尿病。还可作为保健穴。按语:具有选穴少,针刺面积大,见效快,操作简便,易于普及等特点。临床不但用于治疗上腹部病变,还可作为慢性疾病的辅助穴位,可代替痛经穴,治疗妇科痛经。歌诀:胃痛穴位下颌旁,男左女右取之良,消炎止痛三叉经,胃炎痉挛与溃疡,晕车晕船与痛经,消化不良服为尚。(45度角进针,向对侧胃痛穴平刺12寸)6. 鼻炎穴(BP-HN6)定位:此穴位于颧骨下缘的中点。局解:在颧骨下缘的中点,布有面横动静脉,深层为上颌动静脉,和面神经颧支,下颌下颌神经耳颞神经支,深层为下颌神经。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
10、面神经颧支或下颌神经耳颞神经支出现的针感为宜。手法:无痛快速进针手法。待针体达到要求深度时,不提插不捻转自行将针退出。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功能:退热,止痛。消炎,调节神经,抗过敏。主治:鼻炎,过敏性鼻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下颌关节炎,上呼吸道感染。按语:此穴是用于治疗鼻炎的有效穴位之一,是以功能主治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鼻部及面部病变为主,对过敏性鼻炎还必须配合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相关穴位,调整病人的过敏体质,才能从根本上治愈病人的疾病。否则只是暂时的临床症状缓解,以后还会发作。对进针方向,深度,针感是针刺效应的关键。临床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副
11、鼻窦炎应配合头痛穴,痤疮穴,痔疮穴进行全身调节方能达到理想效果。歌诀:鼻炎穴位颧下缘,交叉下颌面神经,进针方向透鼻翼,三叉鼻炎与面瘫,面肌痉挛后遗症,感冒过敏下颌炎。(3寸毫针向鼻翼方向平刺1-2寸,交叉取穴)7. 牙痛穴(BP-HN7)定位:此穴位于耳垂前正中处(耳前下颌骨外缘凹陷处)。局解:在咬肌中,布有面神经下颌支,颧支,上前方有腮腺管,深部有咬肌动静脉分支。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面神经下颌颧支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手法。待针体刺入后,病人疼痛没有缓解,可上下提插3次。针感: 同上。功能:通牙关,开窍却风,止痛,抑菌消炎。主治:由龋齿,牙外伤,牙齿过敏,急
12、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等引起各种牙痛。还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流行性腮腺炎,下颌关节炎,三叉神经痛,中风性失语流诞。按语:此穴临床用于治疗牙痛的特效均可。取穴方法是以门牙为界分为左右两侧。对过敏性牙病,在治疗该病的同时还必须配合针刺增强肌体免疫力的相关穴位,从全身进行调整,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治愈的目的。此穴临床还成为失语穴,用于中枢性失语。歌诀:牙痛穴位耳垂前,下颌颧支正中点,各种牙痛面瘫痪,下颌关节腮腺炎。(垂直进针0.51寸)8. 明目穴(BP-HN8)定位:此穴位于耳垂后耳根部,在下颌角 与乳突中间之凹陷处。局解:皮下有腮腺,颞下窝翼静脉丛。耳后有动静脉及颈外浅静脉,布有
13、耳大神经深部有面神经干于颅骨穿出。取穴原则:交叉取穴。特点:以针刺耳大神经或面神经干出现的针感为宜。手法:采用一步到位针刺手法。针感:通窍开目,消炎止痛,调节视神经。主治:近视,白内障,青光眼,花眼,沙眼,电光性眼炎,急性结膜炎,急性角膜炎,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流行性腮腺炎,下颌关节炎,三叉神经痛,神经性耳鸣,耳聋。按语:是治疗眼疾的特效穴位之一。本文中介绍的近视主要是指青少年的假性近视。且恢复或好转后还需3个月的平衡巩固期。白内障是纸早期浑浊型白内障,坚持治疗可稳定或延迟晶体进一步浑浊,提高患者视力。对晚期白内障患者,针刺效果差,对糖尿病引发的白内障还必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穴
14、位,效果更为理想。歌诀:明目穴位耳后坑,交叉取穴面神经,对侧眼角刺一寸,一切眼疾用之灵。(2寸毫针向对侧内眼角方向刺0.51寸)9. 醒脑穴(BP-HN9)定位: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即项后枕骨后两侧,传统腧穴翳风与风府之间1/2处。局解: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处,布有枕动静脉分支,深层为椎动脉,环枕后膜,蛛网膜下腔,脊髓上端和延髓下端,以及枕小神经分之,内侧为枕大神经。取穴原则:双侧同时取穴,左右交替取穴。特点:运用手指作用于枕大神经或枕小神经后引起的指感为宜。指针方法:采用拇指指摸与食指指腹作用于患者相应的穴位上利用瞬间点压,点压力度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
15、质决定。手法:一般分为轻,中,重三种,轻度手法以局部微痛为主,中度手法以局部能忍受为主,重度手法以局部瞬间钝痛为主。指感:局部酸胀痛为主。重力点压即可出现瞬间的晕厥。功能:调节心理,调节神经,调节内脏,醒脑明目,镇静安神,抗衰老,保健。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引起的脏腑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征,旅游综合征,颈肩综合征,高血压症,低血压,神经衰弱,糖尿病,白血病,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按语:醒脑穴为强身保健的首选穴位,此穴位于人的生命中枢部位。临床所眼所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指针疗法。在指压力度上一般分为轻中重三种。主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来决定,但以安
16、全放在首位。歌诀:醒脑保健于风池,指针瞬间枕神经,调节内脏与安神,解除疲劳体轻松。二、上肢部常用平衡穴位1. 臀痛穴(BP-UEl)定位:此穴位于肩关节腋外线的中点,即肩峰至腋皱壁连线的1/2处。局解:布有旋肩胛动静脉,臂外侧皮神经和第一,二肋间神经,深层为桡神经。取穴原则:以针刺桡神经或上臂外侧皮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三寸毫针针尖向腋窝中心方向呈45度角斜刺4-5CM。手法:1.上下提插手法。 2.针感达不到要求可采用滞针手法。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或向肘关节,腕关节放射。功能: 活血化淤,理气散结,消炎止痛,调节神经。主治:臀部软组织损伤,腰椎疾患引起
17、的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脱出,急性腰扭伤,腰积劳损。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同侧网球肘,对侧颈肩综合征,偏瘫。按语: 臀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臀部软组织损伤,臀部病变为主。此穴还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经验穴位。临床还需配合膝痛穴,踝痛穴效果更加。此外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同侧网球肘。歌诀:臀痛穴位桡神经,坐骨神经交叉灵,梨肌损伤网球肘,臀肌损伤综合征。2.膝痛穴(BP-UE2)定位:肘关节背侧面的正中点。(有说相当于曲池穴外1寸处,亦有说即曲池穴。)局解:布有头静脉的属支桡侧返动静脉和桡侧副动静脉间的吻合支,前臂后皮神经和桡神经,桡侧腕长、短伸肌,
18、肱桡肌。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方法:采用3寸毫针直刺2寸左右。针刺特点:桡神经支配区域。针刺手法:一步到位针刺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待出现相应的针感后即可出针。针感:局部酸麻胀针感或向腕关节背侧放射。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麻胀为宜。功能:祛风湿,疏通经络,消炎止痛,清热祛风,调节神经。主治:膝关节疼痛,下肢瘫痪,荨麻疹。3.痔疮穴(BP-UE3)定位:此穴位于前臂伸侧面,尺挠骨之间,前臂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连线的上1/3处。局解:在指掌侧和拇长伸肌起端之间,布有前臂间背侧动静脉及前臂背侧皮神经, 深层为前臂骨间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取穴原则:男左女右,左右交叉。针刺特点:以针刺前臂骨间背侧皮神经或
19、前臂背侧皮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待出现相应针感为宜。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功能:解毒泻火,退热通便,消炎止痛。主治:内痔,外痔,肛裂,便秘。临床还可用来治疗思睡,中风失语急性腰扭伤,肋间神经痛,胸部软组织损伤,爆震性耳聋。按语:痔疮穴是以功能主治定名的特定学位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消炎止痛等功能,对于病情严重,时间较长的病人亦可左右交替取穴。对老年人的惯性便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此穴临床还移为通便穴,泻火穴。(对肛瘘效果不理想)歌诀:痔疮穴位前臂上, 肛裂便秘与痔疮,前臂背侧皮神经, 肋间神经腰扭伤。 4.胸痛穴(BP-UE4)定位: 此穴位于前臂背
20、侧,尺挠骨之间,腕关节与肘关节连线的下1/3处。局解: 挠侧为指伸肌,尺侧为小指肌,深层布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和前臂骨间掌侧动静脉,及前臂背侧皮神经和骨间背侧神经骨后神经。取穴原则:交叉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前臂背侧皮神经或骨间背侧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对重病人可滞针。功能:扩张冠状动脉,消炎止痛,调节神经, 调节内脏,调节心神,血糖, 血脂,血压,调节内分泌。主治:胸部软组织损伤, 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间软组织炎, 胸膜炎,心绞痛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率不齐。临床还可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肾病综合征,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带状疱疹,急性胃炎,急性疱疹后遗症(即疱疹性神经痛),
21、慢性胃炎,膈肌痉挛。按语: 胸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胸部疾患为主,特别于胸部急症,痛证,效果更佳。也可作为临床急救穴之一。歌诀:胸痛穴位前臂下,骨间神经需交叉, 心率不齐心绞痛, 带状疱疹肋间拿。5.肺病穴(BP-UE5)定位:此穴位于前臂掌侧, 碗关节至肘关节上1/3处, 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局解:布有指浅屈肌深部有指伸屈肌, 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 及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取穴原则:男左女右,双侧同时取穴。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 待出现相应的针感为宜。针感:
22、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功能:理气润肺,止咳,退热,消炎,止血,抗过敏。主治: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咳血,鼻纽,痔疮便血, 还可用于末梢神经炎,指痉挛。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按语:此穴是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为主住,是以功能主治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 经大量的临床验证, 对出血症状较轻的病人临床有一定效果,故又名止血穴。对大量咳血,吐血纽血病人还须积极采取现代医学急救措施。歌诀:肺病穴称止血穴,正中神经取之妥,气管感染过敏喘,衄血吐血痔便血。6.降糖穴(BP-UE6)定位:此穴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的下1/3。局解:指浅屈肌,深层有指身屈肌,前臂正中动静脉,
23、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取穴原则:左右交替。针刺特点:以针刺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或前臂掌侧骨间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宜。手法:上下提插。对于久病、体虚重症病可采滞针。功能:益气提神,健脾和胃,舒肝理气,降糖,降脂,降压,降酶,消炎,镇痛,镇静。 扩张冠状动脉,增强机体免疫力。主治:糖尿病,高血压,高血酯,高血糖。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间软骨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胃炎,胃痛,胃癌,胃溃疡,膈肌痉挛,神经衰弱,低血压,失眠等。按语:从中医心理学观点认为糖尿病属于心理性疾病范畴。从大量的病因学调查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文远 平衡 针灸 穴位 图带图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