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习题答案.docx
《离散数学-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散数学-习题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离散数学 习题 参考答案 习题一 1、构造公式(p∧q)∨ (¬p∧¬q)、p↔q 得真值表。 2、构造公式¬(p∨q)与¬p∧¬q 得真值表。 3、构造公式 p、p∧p、p∨p 得真值表。 4、构造公式 p∨(q∧r)、(p∨q)∧(p∨r)得真值表。 5、构造公式 p∨(p∧r)、p 得真值表、 6、构造公式 p∧(p∨r)、p 得真值表、 7、构造公式 p↔q、¬q↔¬p 得真值表。 8、构造公式(p→q)∧(p→¬q)、¬p 得真值表。 9、构造公式 p、¬¬p 得真值表、 10、构造公式 p∨¬p、p∧¬p 得真值表 略 习题二 一、分别用等算演算与真值表法,判断下列公式就是否存在主析取范式或主合取范式,若有,请写出来。 (1)(¬p→q)→(¬q∨p) (2)(¬p→q)→(q∧r) (3)(p∨(q∧r))→(p∨q∨r) (4) ¬(q→¬p)∧¬p (5)(p∧q)∨(¬p∨r) (6)(p→(p∨q))∨r (7)(p∧q)∨r (8) (p→q)∧(q→r) (9) (p∧q)→q (10) ¬(r↔p)∧p∧q 解:(1) p q ¬p (¬p→q) ¬q (¬q∨p) (¬p→q)→(¬q∨p)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0 0 1 0 0 1 1 1 1 1 1 0 1 0 1 1 存在主析取范式=成真赋值对应得小项得析取 =m00∨m10∨m11=(¬p∧¬q)∨(p∧¬q)∨(p∧q) 主析取范式=成假赋值对应得大项得合取 =M01=p∨¬q 等值演算: (¬p→q)→(¬q∨p) ⇔¬ (¬¬p∨q)∨(p∨¬q) ⇔¬ (p∨q)∨(p∨¬q) ⇔ (¬p∧¬q)∨(p∨¬q) ⇔ (¬p∨(p∨¬q))∧(¬q∨(p∨¬q)) ⇔ (¬p∨p∨¬q)∧(¬q∨p∨¬q) ⇔ (1∨¬q)∧(p∨¬q) ⇔ (p∨¬q) 这就是大项,故为大项得合取,称为主合取范式 (¬p→q)→(¬q∨p) ⇔ (p∨¬q) ⇔ (p)∨(¬q) ⇔ (p∧1)∨( 1∧¬q) ⇔ (p∧(q∨¬q))∨( (p∨¬p)∧¬q) ⇔ (p∧q)∨ (p∧¬q)∨(p∧¬q)∨(¬p∧¬q) ⇔ (p∧q)∨ (p∧¬q)∨(¬p∧¬q) 因为一个公式得值不就是真,就就是假,因此当我们得到一个公得取值为真得情况时,剩下得组合就是取值为假, 因此当得到小项得析取组成得主析取范式后,可以针对剩下得组合写出主合取范式。 如当我们得到(¬p→q)→(¬q∨p)得大项之合取(p∨¬q)后,使(p∨¬q)为假时(p,q)得值为(0,1),故其标记为M01,剩余得取值为(0,0),(1,0),(1,1),故小项之析取为m00∨m10∨m11、 反之,若先得到其小项得析取,也可得到其大项得合取、反正这两者将其所有组合瓜分完毕。 (2)(¬p→q)→(q∧r) p q r ¬p ¬p→q (q∧r) 结果 0 0 0 1 0 0 1 0 0 1 1 0 0 1 0 1 0 1 1 0 0 0 1 1 1 1 1 1 1 0 0 0 1 0 0 1 0 1 0 1 0 0 1 1 0 0 1 0 0 1 1 1 0 1 1 1 主析取范式=m000∨m001∨m011∨m111=(¬p∧¬q∧¬r)∨(¬p∧¬q∧r)∨(¬p∧q∧r)∨(p∧q∧r) 主合取范式=M010∧M100∧M101∧M110=(p∨¬q∨r)∧(¬p∨q∨r)∧(¬p∨q∨¬r)∧(¬p∨¬q∨r) (3)(p∨(q∧r))→(p∨q∨r) p q r (q∧r) (p∨(q∧r)) (p∨q∨r) (p∨(q∧r)) →(p∨q∨r)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0 1 0 0 0 1 1 0 1 1 0 0 1 1 1 0 0 0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永真式,所有小项得析取得到其主析取范式 =(¬p∧¬q∧¬r)∨(¬p∧¬q∧r)∨(¬p∧q∧¬r)∨(¬p∧q∧r)∨(p∧¬q∧¬r)∨(p∧¬q∧r)∨(p∧q∧¬r)∨(p∧q∧r) 由于没为假得指派,所以没有为假赋值,所对应得大项合取构成得合取,即没有主合取范式、 ¬(p∨(q∧r))∨(p∨q∨r)=(¬p∧¬(q∧r))∨(p∨q∨r)=((¬p∧¬q)∨ (¬p∧¬r))∨(p∨q∨r) = (¬p∧¬q)∨ (¬p∧¬r)∨p∨q∨r=¬(p∨q)∨(¬p∧¬r)∨p∨q∨r=1永真 (4) ¬(q→¬p)∧¬p p q ¬p (q→¬p) ¬(q→¬p) 结果 0 0 1 1 0 0 0 1 1 1 0 0 1 0 0 1 0 0 1 1 0 0 1 0 没有成真得赋值,从而没有对应得小项,因此没有小项构成得主析取范式 永假式即矛盾式,为假指派对应得大项合取=(p∨q)∧(p∨¬q)∧(¬p∨q)∧(¬p∨¬q) 原式=¬(¬q∨¬p)∧¬p=(q∧p) ∧¬p=0 (5) (p∧q)∨(¬p∨r) p q r (p∧q) ¬p (¬p∨r) (p∧q)∨(¬p∨r) 0 0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0 0 1 1 1 0 1 1 0 1 1 1 1 0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1 0 1 0 0 1 1 1 1 1 0 1 1 主析取范式 (¬p∧¬q∧¬r)∨( ¬p∧¬q∧r)∨( ¬p∧q∧¬r)∨( ¬p∧q∧r)∨(p∧¬q∧r)∨(p∧q∧¬r)∨(p∧q∧r) 主合取范式 M100=¬p∨q∨r 原式=((p∧q)∨¬p)∨r=((p∨¬p)∧(¬p∨q))∨r=(1∧(¬p∨q))∨r=¬p∨q∨r 这就就是大项也 剩下得赋值对应得就就是小项 (6)(p→(p∨q))∨r p q r (p∨q) (p→(p∨q)) (p→(p∨q))∨r 0 0 0 0 1 1 0 0 1 0 1 1 0 1 0 1 1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永真式,只有小项组成得主析取范式。 没有为假得赋值,所以没有成假赋值对应得大项得合取,即没有主合取范式、 原式=(¬p∨ (p∨q))∨r=(1∨q)∨r=1 (7)(p∧q)∨r p q r (p∧q) (p∧q)∨r 0 0 0 0 0 0 0 1 0 1 0 1 0 0 0 0 1 1 0 1 1 0 0 0 0 1 0 1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主析取范式=m001∨m011∨m101∨m110∨m111= (¬p∧¬q∧r)∨( ¬p∧q∧r)∨( p∧¬q∧r)∨(p∧q∧¬r)∨(p∧q∧r) 主合取范式=M000∧M010∧M100=(p∨q∨r)∧ (p∨¬q∨r)∧ (¬p∨q∨r) (p∧q)∨r =(p∧q∧1)∨(1∧1∧r) =(p∧q∧(¬r∨r))∨( (¬p∨p)∧ (¬q∨q)∧r) =(p∧q∧¬r)∨ (p∧q∧r)∨ (¬p∧¬q∧r)∨( ¬p∧q∧r) ∨ (p∧¬q∧r) (p∧q)∨r =(p∨r) ∧(q∨r) =(p∨0∨r) ∧(0∨q∨r) =(p∨(¬q∧q)∨r) ∧((¬p∧p)∨q∨r) =(p∨¬q∨r) ∧ (p∨q∨r) ∧(¬p∨q∨r) ∧(p∨q∨r) =(p∨¬q∨r) ∧ (p∨q∨r) ∧(¬p∨q∨r) (8) (p→q)∧(q→r) p q r (p→q) (q→r) (p→q)∧(q→r) 0 0 0 1 1 1 0 0 1 1 1 1 0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0 0 0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0 0 1 1 1 1 1 1 主析取范式=m000∨m001∨m011∨m111 =(¬p∧¬q∧¬r)∨(¬p∧¬q∧r)∨(¬p∧q∧r)∨(p∧q∧r) 主合取范式=M010∧M100∧M101∧M110= =(p∨¬q∨r)∧(¬p∨q∨r)∧(¬p∨q∨¬r)∧(¬p∨¬q∨r) (p→q)∧(q→r)=(¬p∨q)∧(¬q∨r) =(¬p∨q∨0)∧(0∨¬q∨r) =(¬p∨q∨(¬r∧r))∧( (¬p∧p)∨¬q∨r) =(¬p∨q∨¬r)∧ (¬p∨q∨r) ∧(¬p∨¬q∨r)∧( p∨¬q∨r) (p→q)∧(q→r)=(¬p∨q)∧(¬q∨r) =(¬p∧¬q)∨ (¬p∧r)∨ (q∧¬q)∨ (q∧r) =(¬p∧¬q∧1)∨ (¬p∧1∧r)∨(1∧q∧r) =(¬p∧¬q∧(¬r∨r))∨ (¬p∧(¬q∨q)∧r)∨( (¬p∨p)∧q∧r) =(¬p∧¬q∧¬r)∨ (¬p∧¬q∧r)∨ (¬p∧¬q∧r)∨ (¬p∧q∧r)∨ ( ¬p∧q∧r)∨( p∧q∧r) =(¬p∧¬q∧¬r)∨ (¬p∧¬q∧r)∨ (¬p∧q∧r)∨( p∧q∧r) (9) (p∧q)→q p q (p∧q) (p∧q)→q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1 永真式,只有小项得析取构成得主析取范式=(¬p∧¬q)∨( ¬p∧q)∨(p∧¬q)∨(p∧q) 没有为假得指派,所以没有由大项得合取构成得主合取范式 (p∧q)→q =¬(p∧q)∨q =(¬p∨¬q)∨q =¬p∨¬q∨q =1 (10) ¬(r↔p)∧p∧q p q r r↔p ¬(r↔p) ¬(r↔p)∧p∧q 0 0 0 1 0 0 0 0 1 0 1 0 0 1 0 1 0 0 0 1 1 0 1 0 1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1 0 0 1 1 1 1 1 1 0 0 主析取范式=m110=p∧q∧¬r 主合取范式=M000∧ M001∧ M010∧ M011∧ M100∧ M101∧ M111 = (p∨q∨r)∧(p∨q∨¬r)∧(p∨¬q∨r)∧(p∨¬q∨¬r)∧( ¬p∨q∨r)∧( ¬p∨q∨¬r)∧( ¬p∨¬q∨¬r) ¬(r↔p)∧p∧q =¬((¬p∨r)∧ (p∨¬r))∧p∧q =((p∧¬r) ∨ (¬p∧r))∧p∧q =(p∧¬r∧p∧q) ∨(¬p∧r∧p∧q) =(p∧q ∧¬r) ¬(r↔p)∧p∧q =¬((p∧r)∨ (¬p∧¬r))∧p∧q = ((¬p∨¬r)∧(p∨r))∧p∧q = (¬p∨¬r)∧(p∨r)∧p∧q = (¬p∨¬r)∧((p∨r)∧p)∧q = (¬p∨¬r)∧p∧q = (¬p∨(¬q∧q)∨¬r)∧(p∨(¬q∧q)∨ (¬r∧r))∧( (¬p∧p)∨q∨(¬r∧r)) =(¬p∨¬q∨¬r)∧ (¬p∨q∨¬r)∧ (p∨¬q∨¬r)∧(p∨¬q∨r)∧(p∨q∨¬r)∧ (p∨q∨r) ∧ ∧( ¬p∨q∨¬r) ∧( ¬p∨q∨ r) ∧( p∨q∨¬r) ∧( p∨q∨r) = (p∨q∨r) ∧(p∨q∨¬r)∧ (p∨¬q∨r)∧ (p∨¬q∨¬r)∧ ( ¬p∨q∨ r) ∧(¬p∨q∨¬r)∧ (¬p∨¬q∨¬r) =M000 ∧M001∧M010∧M011∧ M100 ∧M101∧M111 二、应用题 1、某次课间休息时,1位同学作为主持人与另外3位同学进行猜数游戏,主持人说这个数就是30、50、70中得某一个,您们三位同学各猜一次,然后主持人分析每人猜数得结果,从而最终确定就是哪个数。 同学1说:这个数就是30,不就是50 同学2说:这个数就是50,不就是70 同学3说:这个数既不就是30,也不就是50 主持人听后说道:您们3人中,有一人全对,有二人对了一半,请问到底就是哪个数、 解:令S表示“这个数就是30”,W表示“这个数就是50”,Q表示“这个数就是70” 同学1得话:S∧¬W 同学2得话:W∧¬Q 同学3得话:¬S∧¬W 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二个选择:全对、对一半,对一半又分成:第一句对第二句错、第一句错第二句对,因此每个同学得对错情况为:√√、√×、×√,因此3个人共有3*3*3=27种可能得情况,其中有些情况不符合“有一人全对,有二人对了一半”而剔除。 我们按“√√、√×、×√”顺序,构造“类真值表"来分析其组合情况 同学1 同学2 同学3 命题公式 分析 √√ √√ √√ 不必写 不可能全对 √√ √√ √× 不必写 不可能有2个对 √√ √√ √× 不必写 不可能有2个对 √√ √× √√ 不必写 不可能有2个对 √√ √× √× S∧¬W∧W∧Q∧¬S∧W=0 真值为0不对 √√ √× √× S∧¬W∧W∧Q∧S∧¬W=0 真值为0不对 √√ √× √√ 不必写 不可能有2个对 √√ √× √× S∧¬W∧¬W∧Q∧¬S∧W=0 真值为0不对 √√ √× √× S∧¬W∧¬W∧¬Q∧S∧¬W= S∧¬W∧¬Q 可能对得,就是30 不就是50,不就是70 √× √√ √× S∧W∧ W∧¬Q∧¬S∧ W=0 不可能 √× √√ √× S∧W∧ W∧¬Q∧S∧ ¬W=0 不可能 √× √× √√ S∧W∧ W∧Q∧¬S∧¬W=0 不可能 √× √× √√ S∧W∧ ¬W∧¬Q∧¬S∧¬W=0 不可能 √× √√ √× × S, ¬W,W, ¬Q,S,W=0 不可能 ×√ √√ ×√ ¬S, ¬W,W, ¬Q,S, ¬W=0 不可能 ×√ √× √√ ¬S, ¬W,W,Q, ¬S, ¬W=0 不可能 ×√ ×√ √√ ¬S,¬W,¬W,¬Q,¬S,¬W= 3个数都不就是,不可能 答案就是:就是30,不就是50,不就是70 同学1说:这个数就是30,不就是50 全对 同学2说:这个数就是50,不就是70 第一句错第二句对 同学3说:这个数既不就是30,也不就是50 第一句错第二句对 2、设计一个如下得电路图:它有三个输入p1、p2、p3,当其中有2个及以上得值为1时输出得结果为1,其她情况下输出0。请给出其真值表,同时针对此真值表给出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并给出其最简单得表达式。 答:与课堂例题一样 在真实得教材将其换成了如下习题 2、设计一个如下得电路图:它有三个输入p1、p2、p3,当其中任意二个得值为0时输出得结果为1,其她情况下输出0。请给出其真值表,同时针对此真值表给出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并给出其最简单得表达式、 p1 p2 p3 表达式得值 0 0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1 0 1 0 0 1 1 0 1 0 1 1 0 0 1 1 1 0 其主析取范式=m000∨m001∨m010∨m100 =(¬p1∧¬p2∧¬p3)∨(¬p1∧¬p2∧p3)∨(¬p1∧p2∧¬p3)∨(p1∧¬p2∧¬p3) =((¬p1∧¬p2)∧(¬p3∨∧p3))∨(( (¬p1∧p2)∨ (p1∧¬p2))∧¬p3) =(¬p1∧¬p2) ∨(((¬p1∧p2)∨ (p1∧¬p2))∧¬p3) 其主合取范式=M011∧M101∧M110∧M111 =(p1∨¬p2∨¬p3)∧(¬p∨p2∨¬p3)∧(¬p1∨¬p2∨p3)∧(¬pq∨¬p2∨¬p3) =(((p1∨¬p2)∧(¬p1∨p2))∨¬p3)∧ (¬p1∨¬p2) 3、某年级要从1班、2班、3班、4班、5班中选出一名才子主持元旦晚会,每班最多一人,也可能没有,这些人满足如下条件,请确定最终选择哪些班级得学生: (1)如果1班有人选中,则2班有人选中。 (2)若5班有人选上则1班与2班均有人选上。 (3)5班与4班必有一班有被选中、 (4)3班与4班同时有人选上或同时没人选上、 解:用One表示1班选了人,Two表示2班选了人,Three表示3班选了人,Four表示4班选了人,Five表示5班选了人。 则这4个条件依次为 One→Two,Five→(One∧Two),Four∨Five,Three↔Four 满足这4个条件,即这4个条件得值均为真即为1,所以其合取为1 (One→Two) ∧(Five→(One∧Two)) ∧(Four∨Five) ∧(Three↔Four)=1, 将以上合取范式转换为主析取范式,因此双条件应转换为析取式得合取式 原式= (¬One∨Two) ∧(¬Five∨(One∧Two)) ∧(Four∨Five) ∧((¬Three∨Four)∧ (Three∨¬Four)) =[(¬One∨Two) ∧(¬Five∨(One∧Two))] ∧(Four∨Five) ∧(¬Three∨Four)∧ (Three∨¬Four) =[(¬One∧¬Five)∨(¬One∧(One∧Two)∨(Two∧¬Five)∨(Two∧(One∧Two)]∧(Four∨Five) ∧(¬Three∨Four)∧ (Three∨¬Four) ={[(¬One∧¬Five)∨(Two∧¬Five)∨(Two∧One)]∧(Four∨Five)} ∧(¬Three∨Four)∧ (Three∨¬Four) ={[(¬One∧¬Five∧Four) ∨( Two∧¬Five∧Four) ∨(Two∧One∧Four) ∨(Two∧One∧Five)] ∧(¬Three∨Four)}∧ (Three∨¬Four) ={(¬One∧¬Five∧Four∧¬Three) ∨ (¬One∧¬Five∧Four) ∨ (Two∧¬Five∧Four ∧¬Three) ∨ (Two∧¬Five∧Four) ∨ (Two∧One∧Four ∧¬Three) ∨ (Two∧One∧Four) ∨ (Two∧One∧Five ∧¬Three) ∨ (Two∧One∧Five ∧Four)} ∧ (Three∨¬Four) =(¬One∧¬Five∧Four∧ Three) ∨ ( Two∧¬Five∧Four ∧ Three) ∨ (Two∧One∧Four∧ Three) ∨ (Two∧One∧Five ∧¬Three ∧ ¬Four) ∨ (Two∧One∧Five ∧Four ∧ Three) = (¬One∧ Three ∧Four ∧¬Five) ∨ ( Two ∧ Three ∧Four ∧¬Five) ∨ (One∧Two∧ Three ∧ Four) ∨ (One∧Two∧¬Three∧ ¬Four∧ Five) ∨ (One∧Two∧ Three ∧Four ∧ Five)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条件1 条件2 条件3 条件4 方案一 无 不限 有 有 无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方案二 不限 有 有 有 无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方案三 有 有 有 有 不限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方案四 有 有 无 无 有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方案五 有 有 有 有 有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1)如果1班有人选中,则2班有人选中、 (2)若5班有人选上则1班与2班均有人选上、 (3)5班与4班必有一班有被选中。 (4)3班与4班同时有人选上或同时没人选上。 按照某位帅哥得质疑,经仔细思考,应该将其转换为主析取范式,所以最终结果为: = (¬One∧1∧ Three ∧Four ∧¬Five) ∨ (1∧ Two ∧ Three ∧Four ∧¬Five) ∨ (One∧Two∧ Three ∧ Four∧1) ∨ (One∧Two∧¬Three∧ ¬Four∧ Five) ∨ (One∧Two∧ Three ∧Four ∧ Five) = (¬One∧¬Two∧ Three ∧Four ∧¬Five) ∨(¬One∧Two∧ Three ∧Four ∧¬Five) ∨ (¬One ∧ Two ∧ Three ∧Four ∧¬Five) ∨(One∧ Two ∧ Three ∧Four ∧¬Five) ∨ (One∧Two∧ Three ∧ Four∧¬Five) ∨(One∧Two∧ Three ∧ Four∧Five) ∨ (One∧Two∧¬Three∧ ¬Four∧ Five) ∨(One∧Two∧ Three ∧Four ∧ Five) =(¬One∧¬Two∧ Three ∧Four ∧¬Five) ∨(¬One∧Two∧ Three ∧Four ∧¬Five) ∨ (One∧ Two ∧ Three ∧Four ∧¬Five) ∨(One∧Two∧ Three ∧ Four∧Five) ∨ (One∧Two∧¬Three∧ ¬Four∧ Five)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条件1 条件2 条件3 条件4 方案一 无 无 有 有 无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方案二 无 有 有 有 无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方案三 有 有 有 有 无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方案四 有 有 有 有 有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方案五 有 有 无 无 有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1)如果1班有人选中,则2班有人选中。 (2)若5班有人选上则1班与2班均有人选上。 (3)5班与4班必有一班有被选中。 (4)3班与4班同时有人选上或同时没人选上、 4、某公司要从A、B、C、D、E选派一些人去参观世博会,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若A去则B肯定不能去; (2)若A与C只能去一个; (3)C与D两人同去或同不去; (4)若B去则C肯定去 (5)若E去则B,C,D肯定有一人陪同、 证明:就是否存在满足以上条件得人选?若存在则请给出全部方案。 解:这句知表示为: (A→¬B) ∧((A∧¬C)∨(¬A∧C)) ∧(C↔D) ∧ (B→C) ∧(E→(B∨C∨D)) 满足5个条件,则每个条件得值为真,故其合取为真,将其转换为主析取范式,则可以判断就是否有可能得方案、 (A→¬B) ∧((A∧¬C)∨(¬A∧C)) ∧(C↔D) ∧ (B→C) ∧(E→(B∨C∨D)) ={(¬A∨¬B)∧((A∧¬C)∨(¬A∧C))}∧((C∧D)∨(¬C∧¬D))∧(¬E∨ B∨C∨D) ={[(¬A∧C) ∨ (A∧¬C∧¬B) ∨(¬A∧C∧¬B)]∧((C∧D)∨(¬C∧¬D))}∧(¬E∨ B∨C∨D) ={(¬A∧C∧D) ∨ (A∧¬B ∧¬C ∧¬D) ∨(¬A∧¬B ∧C ∧D)}∧ (¬E∨B∨C∨D) =(¬A∧C∧D∧¬E) ∨(¬A∧C∧D∧B) ∨(¬A∧C∧D) ∨ (A∧¬B ∧¬C ∧¬D∧¬E) ∨ (¬A∧¬B ∧C ∧D∧¬E) ∨(¬A∧¬B ∧C ∧D) =(A∧¬B ∧¬C ∧¬D∧¬E) ∨(¬A∧¬B ∧C ∧D∧¬E) ∨(¬A∧¬B ∧C ∧D) ∨ (¬A∧B ∧C∧D) ∨(¬A∧C∧D∧¬E) ∨(¬A∧C∧D) =(A∧¬B ∧¬C ∧¬D∧¬E) ∨ (¬A∧¬B ∧C ∧D∧¬E) ∨ ∨(¬A∧¬B ∧C ∧D∧¬E) ∨ (¬A∧¬B ∧C ∧D∧E) ∨ (¬A∧B ∧C∧D∧¬E) ∨ (¬A∧B ∧C∧D∧¬E)∨ (¬A∧¬B ∧C∧D∧¬E) ∨ (¬A∧B ∧C∧D∧¬E) ∨ (¬A∧¬B ∧C∧D∧¬E) ∨ (¬A∧¬B ∧C∧D∧E) ∨ (¬A∧B ∧C∧D∧¬E) ∨ (¬A∧B ∧C∧D∧E) =(A∧¬B∧¬C∧¬D∧¬E) ∨ (¬A∧¬B ∧C ∧D∧¬E) ∨ (¬A∧¬B ∧C ∧D∧E) ∨ (¬A∧B ∧C∧D∧¬E) ∨ (¬A∧B ∧C∧D∧E) 条件1 条件2 条件3 条件4 条件5 (A∧¬B ∧¬C ∧¬D∧¬E) A去B不C不D不E不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A∧¬B ∧C ∧D∧¬E) A不B不C去D去E不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A∧¬B ∧C ∧D∧E) A不B不C去D去E去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A∧B ∧C∧D∧¬E) A不B去C去D去E不去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A∧B ∧C∧D∧E) A不B去C去D去E去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习题三 1、利用定义1、6。1,并利用等值演算或真值表,证明如下各推理式,要注明每步得理由。 1、(A→B)∧ ¬B⇒¬A (1) ¬B为真 前提条件 (2) A→B为真 前提条件 (3) ¬B→¬A为真因为¬B→¬A⇔A→B为真 (4) ¬A为真 (¬B→¬A)∧ ¬B⇒¬A假言推理 2、 (A∨B)∧ ¬B⇒A (1) ¬B为真 前提条件 (2) (A∨B)为真前提条件 (3) ¬B→A为真因为¬B→A⇔ A∨B为真 (4)A为真 (¬B→A)∧ ¬B⇒A假言推理 3、 (A↔B)∧(B↔C)⇒ (A↔C) (1) (A↔B)为真 前提条件 (2)(A→B)∧(B→A)为真因(A↔B) ⇔(A→B)∧(B→A) (3) (A→B)为真 由(2)及合取得定义 (4) (B→A)为真 由(2)及合取得定义 (5) (B↔C)为真 前提条件 (6)(B→C)∧(C→B)为真因(B↔C) ⇔(B→C)∧(C→B) (7) (B→C)为真 由(6)及合取得定义 (8) (C→B)为真 由(6)及合取得定义 (9) (C→A)为真 由(8)(4)及传递律 (10) (A→C)为真 由(3)(7)及传递律 (11) (A↔C)为真 由(9)(10)及双条件得定义 (4) (A→B)∧( ¬A→B)⇒B ((A→B)∧( ¬A→B))→B ⇔¬((¬A∨B) ∧( ¬¬A∨B )) ∨B ⇔¬((¬A∨B) ∧(A∨B )) ∨B ⇔((A∧¬B) ∨ (¬A∧¬B )) ∨B ⇔((A ∨ ¬A ) ∧¬B)) ∨B ⇔(1 ∧¬B)) ∨B ⇔¬B∨B ⇔1 故为永真式 (A→B)∧( ¬A→B)⇒B 2、采用定义1、6、2方法证明如下推理式,并注明每步理由,可采用CP规则、反证法、 1、¬p∨q,¬q∨r,r→s,p⇒s (1) p (2) ¬p∨q (3) q (1)(2) ∨得定义,或(1)(2)分离原则 (4) ¬q∨r (5) r (4)(5) ∨得定义,或(4)(5)分离原则 (6) r→s (7) s (5)(6)分离原则 2、 p→(q→r),q→(r→s) ⇒ (p∧q) →s (1) (p∧q) 附加条件 (2) p (1)与∧得定义附加条件 (3) q (2)与∧得定义附加条件 (4) p→(q→r) (5) q→r (2)与(4)分离原则 (6) r (3)与(5)分离原则 (7) q→(r→s) (8) r→s (3)与(7)分离原则 (9) s (6)与(8)分离原则 3、p→(q→r),p,q⇒ r∨s (1) p为真前提条件 (2) p→(q→r)为真前提条件 (3) (q→r)为真 (1)(2)假言推理 (4)q为真 前提条件 (5)r为真 (4)(3)假言推理 (6)r∨s为真 (5)与析取得定义 4、p→q,¬(p∧r) ,r⇒¬p (1) ¬(p∧r)为真前提条件 (2) ¬p∨¬r为真 (1)与德摩律 (3)r→¬p为真 与(2)等值 (4) r为真前提条件 (5) ¬p为真 (4)(3)假言推理 反证法 (1) ¬¬p为真反证法即假设结论为真 (2)p为真 否定得否定为真 (3)¬(p∧r)为真前提条件 (4)¬p∨¬r为真 (3)与德摩律 (5) p→¬r为真与(4)等值 (6) ¬r为真 (2)(5)假言推理 (7)r为真 前提条件 显然(6)(7)矛盾,故假设错了,即“¬¬p为真”错了,所以¬p为真 5、p→q⇒ p→(p∧q) (1)p为真 附加前提 (2) p→q为真前提条件 (3)q为真 (1)(2)假言推理 (4) (p∧q)为真 (1)(3)及合取得性质 6、q→p,q↔s,s↔t,t↔r,r⇒p∧q (1) t↔r为真 前提条件 (2) (t→r) ∧(r→t)为真与(1)等值 (3) (r→t)为真 (2)及合取得定义 (4)r为真 前提条件 (5)t为真 (3)(4)假言推理 (6) s↔t为真 前提条件 (7) (s→t) ∧(t→s)为真与(6)等值 (8) (t→s)为真 (7)及合取得定义 (9)s为真 (5)(8)与假言推理 (10) q↔s为真 前提条件 (11) (q→s) ∧(s→q)为真与(10)等值 (12) (s→q)为真 (11)与合取得定义 (13)q为真 (9)(12)与假言推理 (14) q→p为真 前提条件 (15)p为真 (13)(14)假言推理 (16)p∧q为真 (13)(15)及合取得定义 7、p→r, q→s ,p∧q ⇒r∧s (1) p∧q为真 前提条件 (2)p为真 (1)与合取得性质 (3)q为真 (1)与合取得性制 (4) p→r为真 前提条件 (5)r为真 (2)(4)假言推理 (6) q→s为真 前提条件 (7)s为真 (3)(6)及假言推理 (8) r∧s为真 (5)(7)及合取得性质 8、¬p∨r,¬q∨s,p∧q⇒t→ r∧s (1)t为真 附件前提 (2) p∧q为真前提条件 (3)p为真 (2)与合取得定义 (4)q为真 (2)与合取得定义 (5) ¬p∨r为真前提条件 (6)p→r为真与(5)等值 (7)r为真 (6)(3)与假言推理 (8) ¬q∨s为真前提条件 (9) q→s为真与(8)等值 (10)s为真 (9)(4)与假言推理 (11) r∧s为真 (7)(10)与合取得性质 9、p→ (q→r),s→p,q⇒ s→r (1)s为真 附加前提 (2) s→p为真前提条件 (3)p为真 (1)(2)假言推理 (4) p→ (q→r)为真前提条件 (5) (q→r)为真 (3)(4)假言推理 (6)q为真 前提条件 (7)r为真 (5)(6)假言推理 10、(p∨q) → (r∧s),(s∨t) →u⇒p→u (1)p为真 附加前提 (2)p∨q为真 (1)及析取得性质 (3) (p∨q) → (r∧s)为真前提条件 (4) (r∧s)为真 (2)(3)与假言推理 (5)s为真 (4)与合取得定义 (6) (s∨t)为真 (5)与析取得定义 (7) (s∨t) →u为真前提条件 (8)u为真 (6)(7)假言推理 11、p→¬q,¬r∨q,r∧¬s ⇒¬p 反证法 (1) ¬¬p为真 结论得否定 (2)p为真 (1)得否定之否定 (3) p→¬q为真前提条件 (4) ¬q为真 (2)(3)假言推理 (5) ¬r∨q为真 前提条件 (6) ¬q→¬r为真与(5)等值 (7) ¬r为真 (4)(6)假言推理 (8) r∧¬s为真 前提条件 (9) r为真 (8)及合取得定义 故(7)(9)矛盾,从而假设“¬¬p为真"就是错得,只能“¬¬p为假”,所以¬p为真 12、p∨q,p→r,q→s⇒ r∨s 结论为r∨s⇔¬r→s,所以上式等价于证明 p∨q,p→r,q→s⇒¬r→s (1) ¬r为真附加条件 (2) p→r为真前提条件 (3) ¬r→¬p为真与(2)等值 (4) ¬p为真 (1)(3)假言推理 (5) p∨q为真前提条件 (6) ¬p→q为真与(5)等值 (7)q为真 (4)(6)与假言推理 (8) q→s为真前提条件 (9)s为真 (7)(8)与假言推理 3、将下面各段话用命题逻辑公式表示,并构造其自然逻辑得证明过程、 (1)只要A曾到过受害者得房间,并且11点以前没有离开,A就就是谋杀嫌犯、A曾到过受害者房间。如果A在11点前离开,瞧门人会瞧见她。瞧门人没瞧见她、所以A就是谋杀嫌犯。 解:P1表示“A曾到过受害者得房间" P2表示“A人11点以前离开” P3表示“A就是谋杀嫌犯” P4表示“瞧门人瞧见A” 则以上语句表示:(P1∧¬P2)→P3,P1,P2→P4,¬P4⇒P3 (1) ¬P4为真 前提条件 (2) P2→P4为真 前提条件 (3) ¬P4→¬P2为真与(2)等值 (4) ¬P2为真 (1)(3)进行假言推理 (5)P1为真 前提条件 (6) (P1∧¬P2)为真 (4)(5)与合取得定义 (7) (P1∧¬P2)→P3为真前提条件 (8)P3为真 (6)(7)进行假言推理 (2)如果今天就是星期六,我们就要-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离散数学 习题 答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