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条文汇编(常用).doc
《强制性条文汇编(常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制性条文汇编(常用).doc(9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强制性条文汇编 目 录 第一篇 施工质量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 1 地基基础 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7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2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3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25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7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28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3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2 2 主体结构 34 《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 34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 3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36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3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04-2002(2011版) 37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3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43 《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574-2010 43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技术管理规范》——GB50618-2011 44 《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2010 45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46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924-2014 4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7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 4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50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 51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5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51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51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 51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55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169-2009 55 3 屋面工程 59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59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59 《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 61 4 装饰装修 6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6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63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63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 66 《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76-2010 66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08 67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 67 5 建筑安装 68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74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7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77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78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 79 《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617-2010 79 6 智能建筑与建筑节能 84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84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86 《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2012 90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91 第二篇 施工安全 94 《安全帽》——GB2811-2007 9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95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96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 106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107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10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10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13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114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15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116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 116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118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 129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2009 130 《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 135 《安全色》——GB2893-2008 135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135 第三篇 设计规范 13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136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15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6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65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16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170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178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178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 183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183 第四篇 建筑设备 184 《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 184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 184 IV 第一篇 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5.0.8 经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或重要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6.0.6 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监理、施工、设计、勘察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验收。 1 地基基础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3.1.4 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应根据防水等级的要求采取其他防水措施。 3.2.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分为四级,各等级防水标准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表3.2.1 地下工程防水标准 防水等级 防水标准 一级 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二级 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 工业与民用建筑:总湿渍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包括顶板、墙面、地面)的1/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2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1m2; 其他地下工程: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m2;其中,隧道工程还要求平均渗水量不大于0.05L/(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渗水量不大于0.15L/(m2•d) 三级 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漏水或湿渍点数不超过7处,单个漏水点的最大漏水量不大于2.5L/d,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3m2 四级 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4L/(m2•d) 3.2.2 地下工程不同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按表3.2.2选定。 表3.2.2 不同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 防水等级 适用范围 一级 人员长期停留的场所;因有少量湿渍会使物品变质、失效的贮物场所及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危及工程安全运营的部位;极重要的战备工程、地铁车站 二级 人员经常活动的场所;在有少量湿渍的情况下不会使物品变质、失效的贮物场所及基本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工程安全运营的部位;重要的战备工程 三级 人员临时活动的场所;一般战备工程 四级 对渗漏水无严格要求的工程 4.1.22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塌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4.1.26 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2 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 5.1.3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4.1.8 基坑、管沟边沿及边坡等危险地段施工时,应设置安全护栏和明显警示标志。夜间施工时,现场照明条件应满足施工需要。 4.5.4 土方回填应填筑压实,且压实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当采用分层回填土时,应在下层的压实系数经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上层施工。 5.1.12 爆破作业人员应按爆破设计进行装药,当需调整时,应征得现场技术负责人员同意并做好变更记录。在装药和填塞过程中,应保护好爆破网线;当发生装药阻塞,严禁用金属杆(管)捣捅药包。爆前应进行网路检查,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再起爆。 5.2.10 起爆后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将主线短路。使用瞬发电雷管起爆时应在切断电源后再保持短路5min后再进入现场检查;采用延期电雷管时,应在切断电源后再保持15min后进入现场检查。 5.4.8 拆除爆破施工前,应调查了解被拆除物的结构性能,查明附近建(构)筑物种类、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的分布状况和安全要求等情况。地下管网及设施,应做好记录并绘制相关位置关系图。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1.5 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小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4.1.6 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为0.5%-1%,但不应少于3处。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 5.1.3 打(压)入桩(预制混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5.1.3的规定。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表5.1.3 预制桩(钢桩)桩位的允许偏差(mm)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盖有基础梁的桩: (1) 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2) 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100+0.01H 150+0.01H 2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100 3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 1/2桩径或边长 4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1) 最外边的桩 (2) 中间桩 1/3桩径或边长 1/2桩径或边长 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5.1.4 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5.1.4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本章的各节要求执行。每浇筑50m3必须有一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一组试件。 表5.1.4 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 序号 成孔方法 桩径允许偏差(mm) 垂直度允许偏差(%) 桩位允许偏差(mm) 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 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 1 泥浆护壁钻孔桩 D≤1000mm ±50 <1 D/6,且不大于100 D/4,且不大于150 D>1000mm ±50 100+0.01H 150+0.01H 2 套管成孔灌注桩 D≤500mm -20 <1 70 150 D>500mm 100 150 3 干成孔灌注桩 -20 <1 70 150 4 人工挖孔桩 混凝土护壁 +50 <0.5 50 150 钢套管护壁 +50 <1 100 200 注:1 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 2 采用复打、反插法施工的桩,其桩径允许偏差不受上表限制。 3 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为设计桩径。 5.1.5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7.1.3 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7.1.7 基坑(槽)、管沟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当设计有指标时,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如无设计指标时,应按表7.1.7的规定执行。 表7.1.7 基坑变形的检控值(cm) 基坑类别 围护结构墙顶位移监控值 围护结构墙体最大位移监控值 地面最大沉降监控值 一级基坑 3 5 3 二级基坑 6 8 6 三级基坑 8 10 10 注:1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为一级基坑: 1)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2)开挖深度大于10m; 3)与邻近建筑物,重要管线等需要严加保护的基坑; 4)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要严加保护的基坑。 2 三级基坑为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是的基坑。 3 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 4 当周围已有的设施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这些要求。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4.1.16 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4.8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90%。 检验方法:用针测法检查。 5.2.3 中埋式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与变形缝的中心线应重合。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3.4 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限制膨胀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水中养护14d后的限制膨胀率检测报告。 7.2.12 隧道、坑道排水系统必须畅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3.0.5 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地基处理的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2 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 3 对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4.4.2 换填垫层施工质量检验应分层进行,并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层。 5.4.2 预压地基竣工验收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水竖井处理深度范围内和竖井底面以下受压土层,经预压所完成的竖向变形和平均固结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 应对预压地基土进行原位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 6.2.5 压实地基的施工质量检验应分层进行。每完成一道工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时,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3.2 强夯置换处理地基,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6.3.10 当强夯施工所引起的振动和侧向挤压对临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6.3.13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应根据静载荷试验、其他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综合确定。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除应采用单墩静载荷试验进行承载力检验外,尚应采用动力触探等查明置换墩着底情况及密度随深度的变化情况。 7.1.2 对散体材料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密实度检验;对有粘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强度及桩身完整性检验。 7.1.3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粘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增强体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 7.3.2 水泥土搅拌桩用于处理泥炭土、有机质土、PH值小于4的酸性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黏土,或在腐蚀性环境中以及无工程经验的地区使用时,必须通过现场和室内实验确定其适用性。 7.3.6 水泥土搅拌桩干法施工机械必须配置经国家计量部门确认的具有能瞬时检测并记录出粉体计量装置及搅拌深度自动记录仪。 8.4.4 注浆加固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应进行静载荷试验检验。 10.2.7 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直至沉降达到稳定为止。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1.3 桩基应根据具体条件分别进行下列承载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 1 应根据桩基的使用功能和受力特征分别进行桩基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和水平承载力计算; 2 应对桩身和承台结构承载力进行计算;对于桩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小于10kPa且长径比大于50的桩,应进行桩身压屈验算;对于混凝土预制桩,应按吊装、运输和锤击作用进行桩身承载力验算;对于钢管桩,应进行局部压屈验算; 3 当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4 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 5 对于抗浮、抗拔桩基,应进行基桩和桩群的抗拔承载力计算; 6 对于抗震设防区的桩基,应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 3.1.4 下列建筑桩基应进行沉降计算: 1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非嵌岩桩和非深厚坚硬持力层的建筑桩基; 2 设计等级为乙级的体形复杂、荷载分布显著不均匀或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建筑桩基; 3 软土地基多层建筑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5.2.1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R (5.2.1-1)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1.2R (5.2.1-2) 2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 ≤1.25R (5.2.1-3)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上式外,尚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1.5R (5.2.1-4) 式中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基桩或复合基桩的平均竖向力;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桩顶最大竖向力;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桩或复合基桩的平均竖向力;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桩或复合基桩的最大竖向力; R——基桩或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5.4.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桩基,当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超过基桩的沉降时,在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应计入桩侧负摩阻力: 1 桩穿越较厚松散填土、自重湿陷黄土、欠固结土、液化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土层时; 2 桩周存在软弱土层,临近桩侧地面承受局部较大的长期荷载,或地面大面积堆载(包括填土)时; 3 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使桩周土有效应力增大,并产生显著压缩沉降时。 5.5.1 建筑桩基沉降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桩基沉降变形允许值。 5.5.4 建筑桩基沉降变形允许值,应按表5.5.4规定采用。 变性特征 允许值 砌体承重结构基础的局部倾斜 0.002 各类建筑相邻柱(墙)基的沉降差 (1) 框架、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结构 (2) 砌体墙填充的边排柱 (3) 当基础不均匀沉降时不产生附加应力的结构 0.0020 0.00070 0.0050 单层排架结构(柱距为6m)桩基的沉降量(mm) 120 桥式吊车轨面的倾斜(按不调整轨道考虑) 纵向 横向 0.004 0.003 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整体倾斜 Hg≤24 24<Hg≤60 60<Hg≤100 Hg>100 0.004 0.003 0.0025 0.002 高耸结构桩基的整体倾斜 Hg≤20 20<Hg≤50 50<Hg≤100 100<Hg≤150 150<Hg≤200 200<Hg≤250 0.008 0.006 0.005 0.004 0.003 0.002 高耸结构基础的沉降量(mm) Hg≤100 100<Hg≤200 200<Hg≤250 350 250 150 体型简单的剪力墙结构 高层建筑桩基最大沉降量(mm) —— 200 表5.5.4 建筑桩基沉降变形允许值 注:为相邻柱(墙)二测点间距离,Hg为自室外地面算起的建筑物高度(m)。 5.9.6 桩基承台厚度应满足柱(墙)对承台的冲切和基桩对承台的冲切承载力要求。 5.9.9 柱(墙)下桩基承台,应分别对柱(墙)边、变阶处和桩边联线形成的贯通承台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当承台悬挑边有多排基桩形成多个斜截面时,应对每个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 5.9.15 对于柱下桩基,当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或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验算柱下或桩上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8.1.5 挖土应均衡分层进行,对流塑状软土的基坑开挖,高差不应超过1m。 8.1.9 在承台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回填土前,应排除积水,清除虚土和建筑垃圾,填土应按设计要求选料,分层夯实,对称进行。 9.4.2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和桩身质量检验。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4.3.4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9.2.3 高应变检测专用锤基设备应具有稳固的导向装置。重锤应形状对称,高径(宽)比不得小于1。 9.2.5 采用高应变法进行承载力检测时,锤的重量与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的比值不得小于0.02。 9.4.5 高应变实测的力和速度信号第一峰起始段不成比例时,不得对实测力或速度信号进行调整。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1.2 基坑支护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1 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2 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施工空间。 8.1.3 当基坑开挖面上方的锚杆、土钉、支撑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严禁向下超挖土方。 8.1.4 采用锚杆或支撑的支护结构,在未达到设计规定的拆除条件时,严禁拆除锚杆或支撑。 8.1.5 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施或车辆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面荷载限值。 8.2.2 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与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必须进行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检测和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地面的沉降监测。 2 主体结构 《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 3.0.8 经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烟囱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3.09 烟囱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或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水泥、砂石、钢筋、外加剂、耐酸材料等尚应有材料主要性能复验报告。钢材的复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 4.1.3 天然地基基底表面应平整,严禁采用填土的方法找平基坑底面。 6.1.4 采用滑动模板工艺施工时,混凝土在脱模后不应坍落,不应拉裂,其脱模强度不得低于0.2MPa。 6.1.5 采用电动(液压)提模工艺施工时,受力层混凝土的强度值应根据平台荷载经过计算确定,低于该值时不得提升平台。 6.3.1 模板及其支撑结构必须满足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8.1.2 当烟囱平台作为吊装平台时,烟囱平台应进行承载能力、变形和稳定性验算。 11.0.5 避雷器安装完成后,应检查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的数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13.0.5 工作台周围应设置围栏和安全网,内外吊梯的外侧和底部以及工作台底部均应设置安全网。 钢管竖井架人行出入口的四周应设置金属保护网。 13.0.11 采用电动(液压)提模或滑动模板工艺施工时,提模或滑升前应做1.25倍的满负荷静载试验和1.1倍的满负荷滑升试验。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 5.1.3 滑模装置设计计算必须包括下列荷载: 1 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自重(按实际重量计算); 2 操作平台上的施工荷载,包括操作平台上的机械设备及特殊设施等的自重(按实际重量计算),操作平台上施工人员、工具和堆放材料等; 3 操作平台上设置的垂直运输设备运转时的额定附加荷载,包括垂直运输设备的起重量及柔性滑道的张紧力等(按实际荷载计算);垂直运输设备刹车时的制动力; 4 卸料对操作平台的冲击力,以及向模板内倾倒混凝土时混凝土对模板的冲击力; 5 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6 模板滑动时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摩阻力,当采用滑框倒模施工时,为滑轨与模板之间的摩阻力; 7 风荷载。 6.3.1 支承杆的直径、规格应与所使用的千斤顶相适应,第一批插入千斤顶的支承杆其长度不得少于4种,两相邻接头高差不应小于1m,同一高度上支承杆接头数不应大于总量的1/4。 当采用钢管支承杆且设置在混凝土体外时,对支承杆的调直、接长、加固应作专项设计,确保支承体系的稳定。 6.4.1 用于滑模施工的混凝土,应事先做好混凝土配比的试配工作,其性能除应满足设计所规定的强度、抗渗性、耐久性以及季节性施工等要求外,尚应满足下列规定: 1 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速度,必须满足模板滑升速度的要求; 6.6.9 在滑升过程中,应检查操作平台结构、支承杆的工作状态及混凝土的凝结状态,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6.6.14 模板滑空时,应事先验算支承杆在操作平台自重、施工荷载、风荷载等共同作用下的稳定性,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时,应对支承杆采取可靠加固措施。 6.6.15 混凝土出模强度应控制在0.2~0.4MPa或混凝土贯入阻力值在0.30~1.05KN/cm2;采用滑框倒模施工的混凝土出模强度不得小于0.2MPa。 6.7.1 按整体结构设计的横向结构,当采用后期施工时,应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并满足设计要求。 8.1.6 混凝土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2 混凝土出模强度的检查,应在滑模平台现场进行测定,每一工作班应不少于一次;当在一个工作班上气温有骤变或混凝土配合比有变动时,必须相应增加检查次数。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6.1.2 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和浇筑成型过程中严禁加水。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4.0.1 水泥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 2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检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5.2.1 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2.3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上地区,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普通砖砌体斜槎水平投影长度应不小于高度的2/3,多孔砖砌体的斜槎长高比不应小于1/2。斜槎高度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高度。 6.1.8 承重墙体使用的小砌块应完整、无破损、无裂缝。 6.1.10 小砌块应将生产时的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 6.2.1 小砌块和芯柱混凝土、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2.3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交接处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斜槎高度。施工洞口可预留直槎,但在洞口砌筑和补砌时,应在直槎上下搭砌的小砌块孔洞内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或Cb20)的混凝土灌实。 7.1.10 挡土墙的泄水孔当设计无规定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泄水孔应均匀设置,在每米高度上间隔2m左右设置一个泄水孔; 2 泄水孔与土体间铺设长宽各为300mm、厚200mm的卵石或碎石作疏水层。 7.2.1 石材及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8.2.1 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设置部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8.2.2 构造柱、芯柱、组合砌体构件、配筋砌体剪力墙构件的混凝土及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10.0.4 冬期施工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石灰膏、电石膏等应防止受冻,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使用; 2 拌制砂浆用砂,不得含有冰块和大于10mm的冻结块; 3 砌体用块体不得遭水浸冻。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04-2002(2011版) 4.1.1 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4.1.3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5.1.1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5.2.1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5.2.2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5.5.1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6.2.1 预应力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6.3.1 预应力筋安装时,其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6.4.4 张拉过程中应避免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当发生断裂或滑脱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 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根数的3%,且每束钢丝不得超过一根;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 2 对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必须予以更换。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张拉记录。 7.2.1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7.2.2 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7.4.1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 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8.2.1 现浇结构的外-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强制性条文 汇编 常用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