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五年级下科学教案全册.doc
《冀教五年级下科学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五年级下科学教案全册.doc(6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怎样才能更省力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的教学思想是先组织学生动手体验使用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然后联系日常生活中使用工具的事例来认识简单机械;最后寻找生物器官与简单机械结构的联系。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计3种以上省力的方法。 2.能说明一种简单工具是如何省力的。 3.能通过对图片或实物的观察,发现在动物的行为中,哪些属于省力行为,并对自己的观察结果说明理由。 4.能在生活环境中找到动物省力的行为。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探讨生活中所见到的省力的方法。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简单机械。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举出2个以上使用简单机械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实例。 2.能在生活环境中找到动物省力的行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对简单机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综合实验现象和生活经验,对简单机械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各种有关省力工具的图片。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由教材的单元页人类使用工具的历史过程导入。 2.提问:单元页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发明的工具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论:我们要学会怎样才能省力。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拔图钉比赛 谈话:同学们,相信大家都拔过图钉,但是怎样拔更省力呢?现在就让我们亲身体验一下吧。 1.提问: ①你能用几种办法拔出钉在木板上的图钉? ②体验使用机械和不使用机械的区别? 2.组织学生小组活动 提示:在此活动中要注意安全。要求学生活动时不能猛然用力撬图钉,防止图钉飞起刺伤眼睛。 活动:小组中确定一种最好的方法参加小组间的比赛。 3.讨论与交流 谈活动中的体会。 ◆活动2:简单机械的应用 1.读图回答问题。 教师:大家翻开书P2,看活动2的插图,我们怎样才能轻松省力的完成下面的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提示:可以用连线的方法将用什么工具去完成图上的哪项任务连起来。 2.教师总结。 ①撬油桶盖的钢板工作时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杠杆。 ②木棍和磨盘相结合的简单机械叫轮轴。 ③架在台阶上的木板所形成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④绳子与树干组合的简单机械叫滑轮。 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3.讨论 教师:根据老师刚才讲的知识,请大家找一找P3插图中人们在生活中利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4.交流 将自己找到的简单机械与同学交流。 ★拓展活动:动物的省力“工具” 1.观察课本插图回答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看书上P3拓展活动插图,说说动物身体上的哪些器官或结构具有省力的作用? 2.教师举例总结。 ①啄木鸟的喙相当于镊子和凿,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和斜面,在取食等活动中更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②虎的齿和爪相当于凿,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斜面,在捕食、切断食物等活动中很省力,也可提高工作效率。 板书设计: 第一课 怎样才更省力 1.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①撬油桶盖的钢板工作时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杠杆。 ②木棍和磨盘相结合的简单机械叫轮轴。 ③架在台阶上的木板所形成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④绳子与树干组合的简单机械叫滑轮。 2.动物的省力“工具” ①啄木鸟的喙相当于镊子和凿,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和斜面,在取食等活动中更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②虎的齿和爪相当于凿,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斜面,在捕食、切断食物等活动中很省力,也可提高工作效率。 2.撬棍的学问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采用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提出解决办法(假设)——学生独立设计模拟实验——学生实验——记录——讨论——总结交流的顺序完成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常见物体设计简单机械。 2.能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找出使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 3.能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了杠杆原理的工具。 4.能从应用了杠杆原理的工具中找出组成杠杆的三个要素点的具体位置。 5.能够应用所学的杠杆原理制作一个小模型。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研究问题时能主动地与其他同学讨论和交流。 2.能大胆想像并设计抬起地球的装置。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杠杆由哪三部分构成。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杠杆的含义。 3.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杠杆尺的平衡规律。 4.能解释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还要应用“费力”杠杆。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举例说出在哪些工具中应用了杠杆原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研究杠杆的作用。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有关杠杆应用的图片。 课时建议: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杠杆是一个具有一个支点并在两点受力的刚性杆,中国古代的《墨经》上就有记载,说明在古代就已经普遍利用杠杆,那杠杆究竟有哪些具体的用途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二课——撬棍的学问。 (二)新课教学 1.提问:阿基米德真的能把地球抬起来吗? 2.活动:把重物抬起来。 (1)谈话:大家翻开书P4看上边的插图,我们的任务是想办法利用绳子和长木棍制作一种简单机械,将重物抬到岸边的汽车上。 (2)学生思考提出解决办法。 (3)根据自己的想法利用手中的材料设计简单机械并思考问题。 ①认识杠杆上的三个点(动力点、阻力点、支点)。 ②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时最省力? ③如果物体很轻,怎样才能很容易地将它抬高? ④实验中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 (3)记录结果。 省力的杠杆(能用较小的力把较重的物体抬高) 省距离的杠杆(能拉动很短的一段绳子,把重物抬得很高) (4)小结 实验中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而单放在地上的木棍就是一根木棍,不能说它是杠杆。 杠杆具备三个点:动力点、阻力点、支点。 板书设计: 第二课 撬棍的学问 杠杆:杠杆是一个具有一个支点并在两点受力的刚性杆。 杠杆的三个点: ①动力点 ②阻力点 ③支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提问: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三个点?举例。 (二)新课教学 ◆活动2: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1.认识杠杆尺 见书上P6上方图片。 2.实验 (1)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2)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并记录结果。 (3)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3.记录 阻力点 动力点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钩码(个) 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钩码(个)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方法5 方法6 4.交流。 分析自己小组的记录表,能发现杠杆平衡的规律吗? 板书设计: 第二课 撬棍的学问 阻力点 动力点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钩码(个) 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钩码(个)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方法5 方法6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回忆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二)新课教学 ◆活动3:寻找生活中杠杆的应用 1.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最好2人一小组,对课本插图及本组的材料逐个分析。 2.分析时,可让学生在实物上找出支点,通过动作找出动力点、阻力点,然后确定杠杆的位置,分析其作用。 3.在实物分析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一些图片边分析边在图中标出三个点的位置。 4.鼓励学生通过体验运用不同类型的杠杆原理的工具是如何工作的,去分析这些工具帮助我们省力了还是省距离了,从而再次感受到利用简单机械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 ★拓展活动:帮阿基米德抬起地球 学生利用本课探究所获得的知识大胆想象去解决问题。采取个人独立思考设计方法:画出个人的设图——小组交流——补充修改个人的设计图。 天平的介绍及使用步骤。 板书设计: 第二课 撬棍的学问 一、三种杠杆结构 1.跷跷板 支点在中间,动力点、阻力点在两边。 2.蒜夹压汁器 阻力点在中间,支点、动力点在两边。 3.夹子 动力点在中间,支点、阻力点在两边。 二、应用: 剪刀和划桨属于支点在中间的杠杆。 高尔夫球杆属于动力点在中间的杠杆。 3.轮子的妙用 教材教法 教材分析: 本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轮子出发,在学生研究了杠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探究轮轴、滑轮及齿轮的作用。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活动1帮助学生利用杠杆工作时省力的原理去分析轮轴工作时的省力原理;活动2在认识轮轴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变形”的轮子;活动3组织学生研究滑轮的种类和作用;活动4为学生提供了细致的研究齿轮的方案,学生则可以在方案的提示下独立进行研究。通过四个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轮轴、滑轮及齿轮等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利用简单机械能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建议: 1.活动1通过实验方法直接证明轮轴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对轮轴工作时杠杆原理的分析来认识。其教学可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对石磨上杠杆的分析(认识的基础)——将对石磨的分析迁移到汽车方向盘上(提出假设)——轮轴省力的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建立概念)——找出生活中轮轴的应用。 2.活动2让学生认识生活中有许多变形的轮子。对于变形的轮子的研究可分两步进行,找出它们的轴和轮的部分;找出它们变形的部分(如滑轮的轮上有沟槽、齿轮的边缘成齿形、轮轴中的轮可变形为柄或把手)。 3.活动3关于定滑轮作用的实验设计,教学中一定注意不要使用测力计直接测量,当在定滑轮下用测力计向下拉绳子测量时,测力计的自身重量无法克服,因此学生难以得出定滑轮不省力不费力而只能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拔河比赛的游戏,一定要在比赛之前先组织学生分析比赛中利用了哪种滑轮,而后再进行比赛。 4.活动4可以让学生按照教材提示的研究计划对齿轮进行研究,还可以让学生改进或再创造新的研究计划进行研究。考虑到学生不同的研究能力,建议教师还可以组织一部分学生仿照教材的研究计划,制定对皮带传动的研究计划,并对皮带传动进行研究。 5.拓展活动旨在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在解释设计的原理、轮子的作用时要尽量运用一些科学的术语。 4.斜坡的科学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指导学生探究斜面的作用,认识斜面类的简单机械。先思考教材所设计的三个思考问题后再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对斜面的作用所做的多种假设中,确定一种进行研究。 2.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验证不同斜面的省力情况。 3.能够举例说出哪些物体是变形的斜面。 4.能制作不同坡度斜面的螺旋模型,并能找出两种模型的差异。 5.能通过比较发现斜面与螺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与同学交流使用斜面的好处和不足。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出斜面的组成。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斜面能省力的道理。 3.能说出科学实验的作用。 4.能用斜面的原理解释密螺纹的螺丝钉比疏螺纹的螺丝钉拧起来更省力的原因。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够从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找出3个以上应用了斜面的地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研究斜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提问:轮子分几种?各有哪些作用? 2.语言过渡引出下文。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种简单机械,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简单机械——斜面。 (二)新课教学 ◆活动1:研究斜面的作用 1.识图思考。 看P14上面插图:工人们在做什么?他们用了什么工具? 2.假设。 提问:把一个物体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体验利用斜面和不利用斜面有什么不同? 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斜面的工作图,提出自己的猜想。 ①重物被抬高的高度是否相同? ②重物被抬高时所走的距离是否相同? ③重物被抬高时是否有其他物体帮助托住了该物体? 3.验证假设。 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提示: ①实验因素的控制:物体被抬升的高度始终不能变,被抬升物体的重量不能变,斜面表面的光滑程度不能变。只能改变斜面的坡度,即斜面的长度。 ②实验记录表是帮助学生从实验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重要材料,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填好、用好记录表。 4.记录。 5.分析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这些研究结论和自己的假设一致吗? 6.结论 在不考虑摩擦阻力的情况下,要把物体匀速推上斜面,则作用在斜面上的动力等于物体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这就是斜面原理。 板书设计: 第四课 斜坡的科学 1.实验验证的注意点 物体被抬升的高度始终不能变,被抬升物体的重量不能变,斜面表面的光滑程度不能变。只能改变斜面的坡度,即斜面的长度。 2.结论 ①斜面的高度一定,斜面越长就越省力。 ②在不考虑摩擦阻力的情况下,要把物体匀速推上斜面,则作用在斜面上的动力等于物体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这就是斜面原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回忆上节课的所学知识 提问:什么样的斜面最省力? 2.语言过渡引出下文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斜面。 (二)新课教学 ◆活动2:把斜面“卷”起来 1.照P16图作实验,看一看斜面卷起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左图:蚂蚁沿着斜面长度与高度比为2:1的斜面向上爬。 右图:蚂蚁沿着卷在铅笔上的斜面向上爬,这个是斜面的变形,叫螺旋。 实验条件:保证斜面与螺旋等长。 2.交流 ①分析两图中蚂蚁爬行的路线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②卷起来的斜面有什么优点? ③画出两个不同坡度的斜面,将它们剪下来,卷在铅笔上,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3.小结 螺旋是斜面的一个变形。 ◆活动3:斜面的应用 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应用到了斜面? 2.看书上P17插图,了解斜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劈柴图,图中的斧头是简单机械“尖劈”,斧头刃的两侧分别是两个斜面。 3.总结斜面的省力原理 斜面的高度总是比斜面的长度小得多,所以F的值要比P的值小得多。斜面的高是斜面长的几分之一,所用的推力F就是物体重量的几分之一,这样就能达到省力的目的,假如斜面的高度一定,斜面越长就越省力,使用螺旋密的螺钉省力的原理也是如此。 板书设计: 第四课 斜面的科学 1.螺旋是斜面的一个变形。 2.斜面的省力原理 斜面的高度总是比斜面的长度小得多,所以F的值要比P的值小得多。斜面的高是斜面长的几分之一,所用的推力F就是物体重量的几分之一,这样就能达到省力的目的,假如斜面的高度一定,斜面越长就越省力,使用螺旋密的螺钉省力的原理也是如此。 5.自行车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以学生常见的自行车为研究对象,指导学生认识机器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控制部分四部分以及每部分包括的部件组成。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按照图纸说明、制作齿轮装置。 2.能设计各种实验方式发现齿轮传动的情况,并准确记录在记录表中。 3.能通过分析记录表中的数据推测出齿轮传动的规律。 4.能从模型中指出机器的“动力、传动、工作、控制”等四部分。 5.能独立分析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由哪些简单机械构成。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比较默契地与其他同学完成研究齿轮传动原理的研究。 2.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对自行车各部分的分析。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描述齿轮传动的规律。 2.能举例说出传动的类型。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机器的含义。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描述几种机器工作时各部分的工作情况和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认识机器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控制部分四部分组成的,并能初步分析各种机器的组成部分。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有关自行车、拖拉机的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前面我们分别研究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和齿轮等简单机械,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认识机器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 ◆活动1:分析自行车的结构 1.分析玩具机器的组成部分 谈话: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比较复杂的工具都属于机器,这些机器综合利用了多种简单机械的优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让我们以玩具车为例,研究机器的组成部分。 ①控制部分 开关是玩具车的控制部分。 ②动力部分 电动机是玩具车的动力部分。 ③传动部分 齿轮箱是玩具车的传动部分。 ④工作部分 轮子是玩具车的工作部分。 2.教师讲解四部分的工作原理。 3.分析自行车的结构。 ①谈话:自行车是一种设计合理、广泛应用的机器,它的工作原理和玩具车十分相似,请大家找出自行车的四个组成部分。 ②讨论:小组间讨论自行车是由哪些简单机械组成的? ③汇报: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④总结 动力部分 脚踏板 传动部分 车链 工作部分 车轮 控制部分 车把 板书设计: 第五课 自行车 自行车是由哪些简单机械组成的? 动力部分 脚踏板 传动部分 车链 工作部分 车轮 控制部分 车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自行车是一种以人力为动力的代步机器,因此,省力、能加快速度、控制灵活是对自行车设计的基本要求,下面,我们对自行车的某一部分进行研究。 (二)新课教学 1.制定研究计划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自行车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控制部分四部分以及每部分包括的部件组成,下面让我们选择其中一部分进行研究,首先,小组内讨论研究计划,并将计划写成书面形式。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2.研究报告的内容 研究报告 研究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需要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组 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3.交流。 小组间相互交流研究结果。 ◆活动2:找出拖拉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1.谈话:我们研究了自行车的组成部分,那拖拉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使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2.分析拖拉机是怎样工作的 ①拖拉机的组成部分是如何配合工作的? ②小组讨论交流并将结果写出来。 板书设计: 第五课 自行车 研究报告 研究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需要研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组 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6.小鸟和小猫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为了展示生物生殖方式的多姿多彩,教材在直接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后,安排了“新生命的诞生”与“特殊的本领”两个活动。其中活动1是教学重点,首先搜集有关资料,然后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讲解动物是怎样产生下一代的。活动2简单介绍了动物的求偶本能以及孵化哺育下一代的独特方式。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收集描述各种动物(除人类以外)在生殖季节所表现出的各种生殖行为,并将这些行为以各种形式记录下来。 2.能将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并说出自己分类理由的合理性。 3.能通过比较找出各种动物的生殖方式的不同点。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体验到小动物生存的艰难,强化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生殖”的概念以及生殖的两种主要方式。 2.能说出不同类型动物是怎样进行生殖的。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用自己话解释什么是“试管婴儿”技术,尝试讨论这一技术带来的利弊。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大量具体动物生殖方式、生殖行为的观察、比较和分类等探究活动,进一步明确生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活动为辅的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动物的相关图片。 课时建议: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动物的种类繁多,生活的环境各不相同。不同种类的动物是怎样产生后代,让生命得以延续,使人类拥有更多朋友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动物的生殖方式。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新生命的诞生 1.设疑:我们每个人都有爸爸和妈妈,大家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生活的动物是否有爸爸和妈妈? 2.充分介绍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的生殖方式。 3.讲解动物的生殖方式 (1)水螅的生殖。 看书上P24插图,说说水螅的生殖方式。 (2)昆虫是怎样产生下一代的? 看书上P24插图,说说昆虫的生殖方式。 (3)鱼是怎样产生下一代的? 看书上P24插图,说说鱼的生殖方式。 (4)青蛙等两栖动物是怎样产生下一代的? 看书上P24插图,说说青蛙的生殖方式。 (5)爬行动物、鸟类是怎样产生下一代的? 看书上P25插图,说说海龟、鸟的生殖方式。 (6)猫、牛等哺乳动物是怎样产生下一代的? 小结: (1)出芽生殖 水螅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即母体上长出一个个“芽”,这些芽都能长成一个新的水螅,这种方式叫做出芽生殖。 (2)卵生 卵生是指受精卵在动物体外直接发育成新个体。鱼类、青蛙的生殖方式都为卵生,体外受精;鸟类、爬行类的生殖方式也为卵生,体内受精。 (3)胎生 胎生是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内利用胎盘吸收母亲的养分,待发育成幼体后再娩出。一般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都是胎生。 板书设计: 第六课 小鸟和小猫 活动1:新生命的诞生 (1)生殖的方式 出芽生殖:例水螅。 卵生:例鱼、蛙、龟、鸟。 胎生:例猫、牛、人。 (2)生殖方式的介绍 ①水螅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即母体上长出一个个“芽”,这些芽都能长成一个新的水螅,这种方式叫做出芽生殖。 ②卵生是指受精卵在动物体外直接发育成新个体。鱼类、青蛙的生殖方式都为卵生,体外受精;鸟类、爬行类的生殖方式也为卵生,体内受精。 ③胎生是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内利用胎盘吸收母亲的养分,待发育成幼体后再娩出。一般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都是胎生。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提问:生殖的方式有哪些?举例说明? 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生殖方式,以及了解了哪种动物采取什么样的生殖方式,这节课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它们的生殖方式有什么不同? (二)新课教学 1.分析动物生殖方式的异同 教师:大家翻开书P26,按照表格的内容分析前面图中动物的生殖方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分析讨论: (1)四种动物各代表哪一类,有什么变化规律? (2)表中四种动物的产卵环境、卵的数量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有规律吗? (3)表中每种动物一次产卵数量有什么差异?所产卵都能成活吗?为什么? (4)鸟和猫在产生下一代的过程中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相比,表中四种动物产生下一代的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动物由低等向高等的发展过程中,其生殖的特点和生殖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3.小结: (1)鲤鱼、青蛙在水中产卵,海龟在海滩上挖坑产卵,麻雀在陆地上筑巢产卵。鲤鱼、青蛙的卵没有硬壳保护,海龟、麻雀的卵有硬壳保护。 (2)鸟和猫在产生下一代过程中的相同之处是:都需要靠“父亲”和“母亲”的共同参与,产生受精卵,形成新个体。不同之处是鸟类动物是卵生,而猫这类哺乳动物是胎生。 (3)几种动物的产卵数量逐渐减少,但成活率高。 板书设计: 第六课 小鸟和小猫 代表动物 产卵地点 卵的数量 卵外有无硬壳保护 是否需要孵化 成活的情况 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动物由低等向高等的发展过程中,其生殖的特点和生殖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提问:不同动物生殖方式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讲述:对动物的生殖方式我们已经有所了解,那动物是怎样吸引对方与之交配、生殖、哺育下一代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特殊的“本领”。 (二)新课教学 ◆活动2:特殊的“本领” 1.看图回答问题。 教师:当生殖季节到来时,动物为了吸引对方,常常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本能,有些动物在孵化和哺育下一代时,也会采用一些独特的方式,请大家翻开书P27,看动物有哪些特殊的表现方式? 2.教师讲述一些有趣的关于动物特殊本领的故事,激发学生积极性。 3.教师让学生讲述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特殊本领的故事。 4.阅读科学在线。 试管婴儿:分别将卵细胞与精子取出后,在体外使其受精,并发育成胚胎后,再植回母体子宫内。 讨论:试管婴儿技术的利与弊? 板书设计: 第六课 小鸟和小猫 动物名称 特殊的方式 7.落地生根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在学习了动物的生殖方式、生殖行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殖,切实感受到植物同样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殖方式,教材安排了“各有各的‘高招’”、“帮助植物生殖”两个活动,其重点是让学生发现不同生殖方式的异同点,通过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感悟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收集植物生殖方式的资料。 2.能用多种方式记录扦插或嫁接后植物生长的现象。 3.能通过比较发现各种植物生殖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能将植物的不同生殖方式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并说出自己分类理由的合理性。 5.能选择一种方法帮助一种植物进行生殖。 二、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列表等方式发现动植物生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能说出人类帮助植物生殖的各种方法。 三、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通过讨论发现人类帮助植物生殖有什么好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搜集整理有关植物各种生殖方式的资料,能发现不同生殖方式的异同点,通过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感悟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有关植物的图片。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我们知道,植物大多是用种子来繁殖的,那么不用种子,植物也能繁殖吗?(学生讨论) (二)新课教学 ◆活动1:各有各的“高招” 1.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营养繁殖。 (1)观察:书上P29几幅图中,新的植物体分别是从哪儿长出来的? (2)提问:这些植物的繁殖方法与种子繁殖有什么不同? (3)小组讨论。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5)小结: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等过程,形成果实和种子。植物的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像甘薯的根、马铃薯的块茎、芦苇的茎、落地生根的叶等都能发芽、生根,长出新的植物体,我们把植物的这种繁殖方法叫做营养繁殖。 2.讨论。 动物的生殖方式与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活动2:帮助植物生殖 1.指导学生认识人工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扦插法、压条法、嫁接法。 (1)谈话:人们利用有些植物的根、茎、叶在自然条件下就能够进行繁殖的特性,在农业生产和园艺上,创造了一些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扦插、压条和嫁接等。 (2)提问:你们想知道这些方法吗? (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0页有关内容。 (4)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教师介绍相关方法及用以上方法进行植物繁殖的实例。 (5)学生汇报自己对人工营养繁殖的想法。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用扦插法繁殖月季。 (1)讲解:用人工营养繁殖植物的方法,在农业生产、花卉栽培中应用很广,你们想学会其中的一些方法吗?下面我们就学习用扦插法繁殖月季,让大家亲自做一做。 (2)提问:用扦插法繁殖月季包括哪些步骤? (3)学生讨论。 (4)教师讲解并演示用扦插法繁殖月季的操作过程。 ①从—株月季植株上剪下一根枝条,剪掉枝条下部的叶,只留上部的两片叶和顶芽,用刀在节下削平,不要剥掉茎上的刺。 ②在花盆里放好土,适量浇水,在土中挖一个洞,把经过修剪的月季枝条的下部插进土里。 ③用手指轻轻按实插条的基部,用细孔喷壶喷洒足够的水,使土保持湿润。 ④2~3天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适时、适量浇水。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5)学生分组扦插月季。 (6)小结并评价学生操作情况。 3.指导学生认识植物营养繁殖的优缺点。 (1)讨论:在周围的植物中,还有哪些是可以进行营养繁殖的? 与植物的种子繁殖相比,你认为植物的营养繁殖有哪些优缺点? (2)汇报讨论结果。 (3)小结:与种子繁殖比较,植物营养繁殖的优点是所育成的新个体能保持母本特性;开花结实较早,对于果树生殖用途很大;单性结实,花器退化而无种子的植物均可使用。缺点是不易大量生殖,浪费人力。 4.阅读科学在线,了解植物组织培养。 板书设计: 第七课 落地生根 1.活动1:各有各的“高招” 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等过程,形成果实和种子。植物的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像甘薯的根、马铃薯的块茎、芦苇的茎、落地生根的叶等都能发芽、生根,长出新的植物体,我们把植物的这种繁殖方法叫做营养繁殖。 2.活动2:帮助植物生殖 (1)扦插 把枝条(茎)剪成小段,插入土中,生根发芽后形成新植株,这种方法叫扦插。 (2)压条 将枝条的一部分用土埋起来,促使其生根抽枝,然后与母体分开,成为新植株,这种方法叫压条。 (3)嫁接 把一株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株植物的枝干上,长成新的植株,这种方法叫嫁接。 8.相似与差异 教材教法 教材分析: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有关动植物繁殖方式方面的问题。本课将引领学生从观察自身与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相似和差异入手,通过联系紧密的3个活动和1个拓展活动继续探究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活动l“仔细观察找相似”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提示学生用照镜子、看照片、画图等多种方法找出自己与家庭成员的相似特征。其次,通过填写调查表的方式从一些具体的性状上观察和比较自己与家人的相似之处;在小鼠标的提示下,再进一步发现自己与家人的差异。最后,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并能表述出自己的理由。 活动2“找‘朋友”’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研究遗传和变异现象,活动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设计图表,统计全班同学在舌、额头、耳垂、手指等4个方面的特征;第二层,用统计图表分别统计与自己有1项或几项相似特征的同学数量;第三层,交流统计结果,初步发现规律;第四层,研究同种动植物的个体之间是否也存在着相似和差异的现象,在本环节中重点是-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五 年级 科学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