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教育心理学理论概述.doc
《赫尔巴特教育心理学理论概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赫尔巴特教育心理学理论概述.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只有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在他看来,实践哲学即伦理学和心理学应是教育学的基础,他说:“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与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以及对教育成就的阻碍” 赫尔巴特的伦理学和心理学是与其哲学紧密相联的。在哲学上,他是一个客观唯心论者。他认为宇宙是无数的独立存在的“实在”所构成。“实在”是永恒不变的,不可认识的。但它们之间会发生关系,并相互影响。哲学思想“五道念”理论1. 内心自由,个人意志与判断的关系;2. 完善,多方面意志(强度、多样性和集中)的互相关系;3. 仁慈,个人意志与他人思想之间的关系;4. 正
2、义,如果与他人发生实际冲突;5. 公平,打算善或恶的后果。心理学赫尔巴特认为,心理学是教育学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建立科学教育学的首要科学。赫尔巴特依据他的哲学思想,认为人的灵魂也是宇宙中无数实在的一种,它是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最初是一无所有的,当其和肉体结合时,必然和各种各样有组织的物质发生关系,开始获得感觉,进而形成表象或观念。赫尔巴特把任何一种心理现象都归结为观念活动, 观念有同化作用,这就是说,人们心灵中已有的旧观念可以同化、吸收新的观念,使自己得到补充、丰富,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观念。他把这个过程称为“统觉”。统觉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统觉的过程。教育理论
3、赫尔巴特是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先驱,是“教育性教学”的首创者和教学形式阶段的发明者,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一) 论教育目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目的可分为两部分,即“选择的目的与道德的目的”。选择的目的又称“可能的目的”,它是指培养和发展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以便其将来选择职业。他认为,选择的目的固属重要,但仅居次位,最重要的是道德的目的(又称必要的目的)。所谓道德的目的,就是培养五种道德观念,使之具备完美的道德品质。(二)儿童管理赫尔巴特重视儿童管理,视其为顺利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他认为,“只教不管”,会使教育工作变成徒劳;相反的,如果只管不教,则会导致对“心智的压迫”。在
4、赫尔巴特看来,管理是教育上的一根缰绳,教师必须“坚强而温和”地抓住它。(三)教学在赫尔巴特的整个教育体系中,教学是中心。他对教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1 多方面兴趣和课程设置2. 教学的形式阶段3 教育性教学(四)道德训练赫尔巴特认为,训练是培养道德品质不可缺少的过程,因而置其于教育学体系的第三部分。训练是赫尔巴特实现其教育目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他希望通过训练来培养学生所谓友善他人的感情,自我克制的意志,遵守并服从既定法制的道德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具体方法:(1) 陶冶。所谓陶冶,即逐渐地对儿童的心灵和感情施加影响,而不是采取压制手段(2) 赞许和谴责。当
5、儿童遵守行为规则时,教育者给予他应得的赞许,使之产生快乐的情感。(3)良好的健康状况,能使训练产生充分的效果,健康生活是进行完善训练的基础。教育心理学赫尔巴特教育学的理论结构图示可表述为目的过程(方法和内容)目的,方法、内容与贯穿其中的目的构成过程中的三维立体结构。教育目的研究培养什么人,是超验的、形而上的东西,代表人文一极;教育过程研究怎样培养,是经验的、形而下的东西,代表科学一极。方法和内容构成过程中实现目的的具体手段与载体。因此,我们将从教育的目的、过程、方法和内容四个方面来探讨赫尔巴特教育心理学化的具体内容。 1教育目的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把教育的所有目的和最高目的指陈为道德,道德“普遍
6、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多方面的兴趣立足于社会,是可能的目的或选择性目的,也是间接目的或意向目的,道德培养是最高目的和必要目的,二者具有统一性。在教育起点上,他尊重人的个性,“即使对人类作最纯粹、最成功的描述,这种描述却同时也始终是对特殊的个人的说明”,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尽可能避免侵犯个性,而使个性所具有的鲜明轮廓呈现出来。从观念心理学出发,赫尔巴特论证了道德目的受五种力量支配,心灵只有具备五种力量才能引向至善的方向,即:内心自由(innerfreedom)、完善(perfection)、仁慈(goodwill)、法权(justice)、公平(equity)。他所倡导
7、的五种道德观念着眼于人的内心世界,关注改造儿童内部的心理结构,发展儿童明辨的见识及相应意志,促进心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五种观念基于人性的现实基础之上,是“一种生活本身的原则”,体现了理性、自由与完善的品质,并逐渐扩展为相应的社会规则及秩序。在道德养成上,赫尔巴特详细论述了性格形成的自然程序,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了智育与道德形成的关系,强调人之为个体的身心统一。我们熟知,赫尔巴特在教育目的的论述中把伦理学作为重要的基础之一,但他没有因强调伦理学的社会需求而不顾人的个性发展,因心理本身也具有社会属性,他努力追求着二者的和谐统一,在教育目的中兼顾了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 从教育的一般目的或间接目的即多方
8、面兴趣的培养来看,多方面兴趣的平衡发展是实现道德的手段。兴趣是内心活动的积极状态,当对事物产生兴趣时观念运动异常活跃,增强了心灵的同化能力,从而控制统觉过程。因此多方面的兴趣可加速观念的贮存与积累,促进性格形成与心灵完善,由观念形成意志,由意志养成性格,达到培养美德的最终目的。多方面兴趣理论体现了赫尔巴特对完整人格的尊重,这些平衡和谐的兴趣本身是符合学生天性的。不管是其最高目的还是一般目的,在规定教育目的出发点及具体内容上,尤其以儿童个性与多方面兴趣及其未来生活为教育的出发点,明显体现了他对个性的尊重与心理知识的运用。赫尔巴特关于道德的论述虽带有德国哲学的思辨色彩,是当时德国阶级妥协的产物,但
9、必须承认“赫尔巴特不是凭借单纯的政治和道德说教,而是力图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适应学生的心性,讲究教育工作的艺术,谋求深入肤里的教育效果,使道德教育理论化。这比之中世纪教会的盲目教条和封建教育的专制灌输要高明多了。” 2教育过程心理学化 教育过程主要包括教学与管理两个方面。教学过程是其教学论的主体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是连续的开放过程,其中蕴涵着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赫尔巴特以其兴趣培养学说为心理依据,把多方面兴趣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活动,认为教学论的基础是多方面的兴趣,兴趣是专心所随、审思所聚的对象,兴趣能激起爱好并过渡到欲望或意愿,激发学生主动追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是接受新知
10、识形成新观念的基本条件。他把多方面兴趣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结合起来,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学阶段理论,教师应运用心理学理论探讨传授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教学程序符合心理规律。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包括“专心”和“审思”两个基本环节。所谓专心(德文varticfung,英译文是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著作concentration)是指心智集中于某一对象而排斥其他思想活动;所谓审思(德文是besinnung,英译文是reflection)是指追忆与调和意识内容的心智活动,即深入理解与思考,把专心活动中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联合成统一的整体。专心与审思是学与思的关系,如同精神的呼吸交互进行,各有其静
11、止与运动状态。基于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赫尔巴特依据统觉理论提出教学应当是一个直观、连续、令人振奋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论对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学方法的应用,都要考虑学生原有观念的性质,把握统觉的状态与趋势,激发兴趣的内在动力。他的四段教学法使教学过程走上了有章可循的道路,深化了对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显然,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思维训练,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难怪英国学者柯尔认为他“注重的是心理内容,而不是形式上的训练。”赫尔巴特还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性教学原则,把教育和教学融为一体,统一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认为智育是培养道德的基础,因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源于观念,道德意识和行为
12、应以掌握一定知识为基础,“无知即无欲!”。虽然他仅把教学看成德育手段有失片面,但其教育性教学理论对教学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反映了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在教育过程中,赫尔巴特重视对儿童的管理,尤其强调管理与教育工作的密切关系。他说:“满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这种教育乃是对心智的压迫;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的行为的教育,连儿童本身也不认为它是教育。”管理和教学共同为培养伟大品格服务,良好的管理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应牢牢抓住管理的缰绳。管理过程本质上也是师生交往过程,教师应根据儿童心性引导儿童活动,培养儿童守秩序的习惯,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以培养良好品行,使师生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起到润物细无声
13、的和谐境界。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儿童心理因素的辩证统一,把握好各种管理措施的度,因此他提出的很多管理方法都具有开放性,虽带有与德育割裂和形式主义倾向,但应看到:“赫尔巴特在管理的问题上,也曾试图依据学生的心性,谋求绕过管理上的所谓暗礁寻求阻力最小的管理途径,讲究教育效果,这比之中世纪的独断主义和戕身主义还是进了一步,体现了教育工作心理学化的倾向。”赫尔巴特依据心理学知识揭示教育过程的规律,从理论到实践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尤其运用统觉原理和兴趣培养学说解释教学过程,揭示了教学过程与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一致性,为组织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内容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教学理论的发展。 3教育内容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赫尔 教育 心理学 理论 概述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