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和教案.doc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和教案.doc(4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2009年2月10日 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6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我们长大了》。第二单元是《遗传与变异》,第三单元是《进化》,第四单元是《共同的家园》,第五单元是《神奇的力量》,第六单元是《拓展与运用》。在各个单元学习中均有过程与技能训练。本册内容是科学课的深入,既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目的要求 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 重难点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学生素质分析 经过三年半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教学措施 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单元 我们长大了 1-1我在成长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3。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4。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5。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科学知识: 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2。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1. 提前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 2. 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身高体重仪。 3. 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学生准备: 1.从家中带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证据,如小衣服、小鞋子、各个时期的照片、出生时的小脚印…… 2.没有身高体重仪的学校,学生要带木板和尺子,也可用其他东西替代。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据?(此时可以出课题)学生汇报自己的收集结果。 2、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2)如果学生带来小时候的手印或脚印,可以让他们把现在的手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它比一比; (3)如果孩子们拿来的是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让他们把这些小衣服、小鞋子与自己现在穿的衣服和鞋子做比较,如,测测衣服袖子的长度或鞋子的长度; (4)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 (5)食物的对比,小时候只能吃奶,现在吃的食物种类繁多; (6)其他方面的证据,如展示拿来的乳牙,说说是如何脱落的;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 (7)谈谈了解这么多变化后的感受。 3、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曲线图,发现生长过程中的特点。 (1)谈话: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成长。长到现在身高和体重是多少?我们来测一测。 (2)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 (3)将健康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们按照卡片上提供的每一年身高体重数据和测得的数据绘制曲线图。 4.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了解以后的生长。 1-2悄悄发生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访问、查阅资料了解青春期特点。 2。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 科学知识: 1.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 2。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青春期变化是人体正常发育。 2。意识到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青春期变化。 3。体验到青春期是生命中的重要时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调查提纲、写给家长的一封信。(2)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光盘和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青春期的资料。 教学步骤: 1、课前给家长写一封信,信里要写清楚本次课的目的,需要家长帮助做什么,以获得家长的帮助,完成了解学生生长发育的调查提纲。特别要向家长宣传早期性教育的必要性,个别地区守旧思想较严重,更要做好家长的工作。 2、导课时可以说:课前,我们围绕自己的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做了一些调查,很感谢同学们和你们的家长对老师的信任,调查活动完成得非常好。下面我把调查结果和同学们说说。 3、在班里交流几个比较典型的情况。 4、谈话: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应该出现哪些变化呢?老师给大家介绍介绍。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光盘讲解。 5、谈话: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 6、推荐书目: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告诉孩子真相》 《青春期——写给女生》 《青春期——写给男生》 1-3人生之旅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 2。能够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3.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并写出调查报告。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 2.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 2.体验到制定计划在调查活动中的作用。 3.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2)有提示语的记录单。 2.学生准备:收集婴幼儿和老年人生活的资料。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谈话:我们来猜猜,这种动物是什么?讲述“斯芬克司之谜”。 2、学生自行划分人的一生有哪几个时期。 谈话:古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划分人的一生?如果要你把人的一生划分为若干时期,你准备怎样划分? 学生活动。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此时教师可以把人的各个时期的图片发给他们,帮助他们思考。同时可提供一份记录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每种结果只要大家同意划分依据就可通过。之后,可以一起看看教材上爱因斯坦的照片,说说都是什么时期的。 4.讨论交流:说说你看到婴幼儿是怎样被照料的?老年人是怎样生活的?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应怎样做? 5、指导怎样写调查报告。 (1)通过谈话向学生讲明活动为什么要做访问。“科学家有时会利用一些沟通技巧来收集信息。对可能会提供有用信息的人进行采访是科学家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采访中,通常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问一些和某个主题相关的问题。” (2)步骤:(要提供给学生) ①想出一位你要采访的人,可以是你的父母、叔叔、阿姨、祖父母,或者是熟悉的邻居; ②询问对方是否愿意接受你的采访,记住交流的时候要表达清楚,约定一个采访时间; ③在采访开始之前,先要把你要问的问题列出来; ④在问完对方所有的问题之后,要向对方表示感谢。 (3)整理采访资料,完成调查报告。 可以针对以下几项来完成。 ①调查对象;②调查人数;③调查内容;④调查时间;⑤调查问题;⑥调查结果;⑦其他。 调查活动结束后,通过交流,让学生们谈谈感受。 此项调查活动建议每个小组只调查一组人群。 1-4踏上健康之路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做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2.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 3.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 科学知识: 1.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2.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3.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2.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收集各种影响健康生活的资料。 教学步骤: 1、出示:教材第11页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谈话:这是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这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研究研究,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 3、做我们全班的身高统计图。 (1)出示一张空白统计表,按照身高分段统计人数。(身高数据在第1课时已测量) (2)分别做男女生的身高统计图。 (3)观察此表,看自己处于哪个位置上。(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在班级中的状况) 4.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 谈话: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在班级的状况了,我们再来根据教材12页的身高评价表评价一下自己的生长发育。 学生活动。 5、了解健康生活方式。谈话: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都应该怎样做?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2-1生物的遗传现象 预期学习结果: 1.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 2.知道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3.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并能说出哪些地方相似。 4.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2.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过程: 一、发现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分组做游戏。课前请小组内的一些同学从家里带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照片,混合在一起后与其他小组交换,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 2、小组交流。用多媒体有选择地展示遗传遗传特征明显的组合。由学生本人验证是否正确,大家再仔细观察对照,说说到底哪里最像。 3、老师讲解什么是遗传。 4、学生把各自的照片与父母的照片进行对照观察,然后思考并交流:遗传了父母的哪些特征? 5、活动:在课文中,用连线的方法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父母。 二、认识动物的遗传现象。 1、学生分别观察小狗、小兔、猎豹、企鹅、长颈鹿等家庭的图片,找找它们的相似点。 2、小组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整理好。 3、小组交流。 4、师生小结:动物界也有遗传现象。 三、认识植物的遗传现象。 1、提问: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什么意思?植物难道也有遗传吗? 2、小组讨论。 3、学生看课文中的说明。 4、布置任务:回去找出类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谚语或成语。提问: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找到答案? 5、学生交流。 四、综合练习。 谈话:仔细观察照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然后观察照片中的小猫妈妈,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说一说,也可以画一画,并讲讲你的理由。 2-2生物的变异现象 预期学习结果: 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能对同一种类的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做出解释。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2.难点:能对动植物的特征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做了一个游戏,有的同学一下子就被认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是谁家的孙子或孙女,但是有的为什么很难被认出来呢? 2、学生讨论。 3、小结:我们并不是和父母一模一样,还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二、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 1、游戏:找找照片中这一家人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并记录下来。 2、学生仔细观察。 3、交流发言。 4、汇报课前围绕自己家庭成员特征调查的结果。 5、小结。 6、统计各组数据,汇总出全班的数据。 7、讲解:变异。 三、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提问: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吗? 2、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3、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插图。 4、汇报交流。 5、小结。 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关于三叶草的资料。 7、补充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指导学生体会对生物变异现象的利用。 四、了解变异的种类。 1、用课件展示介绍变异的种类。 (1)可遗传的变异。(2)不可遗传的变异。 2、小结。 2-3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讨论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染色体是人类遗传的物质基础; 2.生物遗传的秘密在基因里,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 3.1对基因决定人体的一个性状。 4.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1.人体染色体配对挂图、眼睑基因遗传图解、男女性别决定图。 2.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刊、光盘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 2、讲解:为什么子女有些特征像父母,有些又不像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遗传变异的秘密。(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染色体是人类遗传的物质基础。 (1)结合课本人体细胞图讲解:科学家们经过研究知道,人类遗传的物质基础是细胞核里的染色体,染色体在人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父母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两两分开,各将自己一半的染色体传递给孩子。因此,孩子从父母那儿各得到一份染色体,他们的染色体是父母染色体的重新组合,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个体。 (2)提问: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孩子总有一些特征像父母,又不完全长得像父母了吗? (3)学生讨论、汇报。 (4)小结:由于孩子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是父母染色体的重新组合,因此,他们总有一些特征像父母,又不可能与父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还很大。 (5)讲解:人体细胞共有染色体23对,其中第23对染色体决定人的性别。当人的第23对染色体是由1条X和1条Y染色体组成时,是男性;由两条X染色体组成时,是女性。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这对染色体也要分开。 (6)提问:为什么你会是男孩?为什么你会是女孩? (7)学生讨论、汇报。(出示男、女性别决定图) (8)小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第23对染色体也要分开。父亲产生含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母亲产生的卵都是含X染色体的。通过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样,就产生了XY和XX两种组合。XY的组合是男孩;XX的组合是女孩。 2、指导学生认识基因及其作用。 (1)提问:为什么子女的某些特征会特别像父母中的一方,而有时却谁都不像?都是双胞胎,有的彼此长得特别像,有的却不太像?这是为什么? (2)观察课本第29页三幅(双胞胎)插图并讨论。 (3)讲解:通过现代遗传学的研究,人们发现染色体上排列着许多基因,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单位。每个基因上都携带着遗传的“方案”,生物遗传的秘密,就在基因里。由于染色体在细胞核里是成对存在的,所以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4)提问:基因怎样控制人的性状呢?也就是基因和性状有什么关系? (5)讨论汇报。 (6)小结:1对基因决定人的一个性状,如有无酒窝、有无耳垂等性状就是由1对基因决定的。人体细胞大约有10万个基因,排列在23对染色体上。 (7)讲解:在人类约10万个基因中,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由于基因成对存在,1对基因中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就会表现出显性性状;而只有1对基因中两个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例如,人的眼皮有双眼皮和单眼皮两种性状,决定双眼皮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决定单眼皮的基因为隐性基因。如果用E表示显性基因,而用e来表示隐性基因。那么单眼皮人的基因肯定是ee,而双眼皮人的基因可能是EE,或者是Ee。 (8)提问:爸爸妈妈是单眼皮,孩子会是双眼皮吗?爸爸妈妈是双眼皮,生出来的孩子一定是双眼皮,这种说法对吗? (9)学生讨论汇报。 (10)结合眼睑基因遗传图解讲解:父母都是单眼皮,生出来的孩子一定是单眼皮,不会是双眼皮;父母都是双眼皮,生出的孩子不一定是双眼皮,也可能是单眼皮。(如父母都为Ee时,有生单眼皮的可能) 3、指导学生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 (1)讲解:人体遗传变异的秘密主要与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基因决定人的性状。为了解开人体遗传变异之谜,必须破译人体的约10万个基因。为此,人类开展了对自己基因的研究工作,这项工作叫做“人类基因组计划”。它的进展如何,有何意义?请阅读课本第30页内容。 (2)学生自学课本30页有关内容。(结合提供有关资料和信息) (3)提问:你认为这项工作值得吗?它会给人类带来些什么? (4)学生讨论。 (5)小结:这项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旦全部完成,我们将能更有效地预测、预防、诊断和治疗某些疑难疾病(特别是基因方面的病),为人类造福。 第三单元 进化 3-1消失了的恐龙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课件,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绝灭原因的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纸板、石膏粉、布条、水粉颜料、铁丝、报纸、胶纸带等制作恐龙模型的材料。 教学步骤:本课教学时间为两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恐龙和其他灭绝及濒危动物资料。 1、研究与恐龙有关的问题。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研究,最后写出一份研究报告,然后在班级内交流。 2、搞一个恐龙博览会。每个小组可根据爱好选择其中的活动,做一两件作品。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恐龙头骨复印件、恐龙爪子的制作过程图。 如有条件,教师最好课前制作好样品。如果课堂教学时间不够,教师可鼓励学生课后完成。 3、了解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并调查它们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源,调查相关资料,让他们有一次心灵上的震撼。 4、讨论:恐龙等物种的灭绝给我们什么启示。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制约作用,使他们感悟到,如果人类再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那么,人类也终将退出生命的舞台。 3-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2。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3。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4.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5。制作化石模型。 科学知识: 1.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 2。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3。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4.知道化石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化石实物或模型、课件、石膏粉、肥皂水。 学生准备:毛笔、牛奶盒或饮料瓶、贝壳(或植物、鱼骨、硬币等)。 教学步骤:本课教学时间为2课时。本课的主要活动有5个:认识化石、了解化石的成因、制作化石模型、探究化石的作用、认识活化石。其中前3个活动可以放在第1课时,后两个活动放在第2课时,第1课时结束后应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1、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关于进化知识的前概念,如:你听说过“进化”这个词吗?它是什么意思?人们是怎么发现进化现象的?进化的证据是什么?生物为什么会进化?生物是怎样进化的?——相信六年级学生一定所知不少。 2、让学生提出关于进化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并把问题记录下来。 3、思考:我们应怎样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关于进化知识的学习,什么是最好的方法? 1、认识化石。除了教材提供的图片,最好能为学生提供化石的实物、模型,或补充更多的化石图片。在观察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说说它们分别是远古生物的什么形成的——是遗体、遗物还是遗迹?以使学生对化石的种类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2、了解化石的成因。在四年级时,学生们已学过煤的成因,因此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并非难点。教师应先请学生谈谈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再利用课件补充纠正。在这一部分,教师要启发学生想一想,化石会保存在哪种地层中——是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 3、拓展活动:制作化石模型。可以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来制作化石模型,也可以自行设计其他的方法。 4、探究化石的作用。——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活动。科学家会怎样研究化石,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呢?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观察、讨论时间。除了教材中展示的恐龙头骨化石,教师还应适当补充一些化石资料让学生试作分析。 5、认识活化石。课前应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为什么这些生物被称为“活化石”?它们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你还认识哪些活化石?上课时由学生进行汇报,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以上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反思: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 3-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多种信息源,了解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受到的挑战。 科学知识: 1.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2。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3.知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十分奇妙的。 2.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课件、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 教学步骤: 1、教师可在课前布置一部分学生分课题查阅好有关资料,在课堂上,研究相同课题的几个人组成专家组进行汇报交流,最后各“专家”回到本组,向本组的其他同学进行讲解。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组织学生当堂上网查阅资料并在网上交流。 2、在讨论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的同时,教师结合教材中“牧民人工选择绵羊毛色”的例子和“狼在夜间捕捉白色绵羊”的例子, 它建立在三个业已得到确认的观察基础上: (1)在每种机体内部的遗传因素中,都存在某些变化; (2)某种遗传因素使某些个体在生存和繁衍方面具有超过其他个体的优势; (3)这些具有遗传优势的个体造就了更多的后代,这些后代的生存、繁衍能力也超过其他个体。 结果,数代成功的繁殖以后,这种具有遗传优势特征的个体数量逐渐增加。——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精髓。 3、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澄江化石等考古新发现挑战的是达尔文的“生物的进化是缓慢的、渐进的”这一观点。达尔文的观点受到挑战,并不有损于他本人的伟大。——这只是又一次证明了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第四单元 共同的家园 4-1寻找生物的家园 过程与方法: 收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 科学知识: 1.意识到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2。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3.知道什么是生物的栖息地。 4.知道生物栖息地的组成。 5.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合作和敌对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2。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教学重点: 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地球图片,讲解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但每一种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地方。 二、新课 1、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出示P26页的图片,并提问:这些动物分别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问:在这些环境中还有哪些生物? 学生回答。 问:它们为什么生活在这里? 师小结: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每一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 2、了解生物的栖息地 出示P27页的自然风光或自己寻找的自然风光图片 问:请找出这张图片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学生寻找并回答。 问:这些生物为什么生活在这个环境中? 学生讨论。 师: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国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出示树的图片。 问:一棵树会是多少种生物的栖息地。 学生到校园里进行实际观察并做好记录。 注意:要学生保护生物,不要伤害它们。 3、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和敌对关系 出示P28和P29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问:从这几幅图片上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并思考,回答问题。 问:P28的这几幅图中的生物体现了生物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它们为什么要相互合作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 问:P29这几幅图说明了生物间的敌对关系,它们又为什么会成为敌对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环境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但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等都要靠生物自己,对于生物来说,不管是相互合作还是敌对关系,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生长和繁殖,由于不同的生物它们所选择猎食方式不同应而我其它生物之间所产生的关系也就不同。 4-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过程与方法: 1。能从书刊、影视等途径搜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 2.能将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联系,探究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3.能对动、植物生存本领进行评议,并有所启发与创新。 科学知识: 1.知道同类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事例; 2.知道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 3.知道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神奇与伟大。 2。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珍爱生命。 3。于进行发明创造,改善生活。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本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 1、播放《变色龙》录像。 2、谈话: 在刚才的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3、提问: 它有什么本领?有什么作用? 4、动物们的哪些本领是有利于生存的? 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谈话: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利于动物生存的本领。 二、 给动物的本领分类 1、谈话: 大家刚才了解了很多动物的生存本领,我们来给它们分类。 2、集体讨论。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捕食安家保护自己 4、谈话: 上课前大家已经找到许多关于动物生存本领的资料,给资料分分类,可以根据找到的资料和自己的兴趣自由分组。 5、学生自由分成捕食、安家等小组。 6、小组互相交流并讨论。 三、 交流信息,探讨有利于动物生存的本领 1、各小组分组汇报(形式自选),交流补充。 (1) 各种动物怎样捕食?捕食的本领与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2) 各种动物怎样安家?安家的本领与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3) 各种动物有哪些保护自己的高招? 2、交流、补充还有哪些生存的本领。 3、讨论: 受动物生存本领的启示,想到哪些可以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方案? (1) 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2) 用图、语言或简单实验、制作介绍方案。 四、 巩固、延伸 每组利用课余时间尝试设计、实施自己的新方案,做出作品或设计图进行展示。 4-3有趣的食物链 过程与方法: 1.收集各种食物链的资料。 2。能够进行生物食物链的模拟活动。 3。能够通过食物链的游戏活动意识到人的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 科学知识: 1.解食物链的组成,知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意识到每一种生物都是生物食物网中重要的一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2。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时出示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三张照片,问:“这三张照片中的生物放在一起,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 请学生描述会发生的事情。 二、新课 1、理解食物链的概念 师讲述:同一区域里往往生活着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有的是相互合作的“伙伴”,有的是相互敌对的“竞争者”,但不管是哪种情况,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就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把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三种生物放在一起生活,植物的果实会被老鼠吃掉,而老鼠同样会被猫头鹰吃掉,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问“你能举几个像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一样的食物链吗?” 学生举例。 出示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问:谁能解说这个成语的含义。 师:这个成语它反应了生物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食物链,在我们生活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你们知道吗? 2、了解食物链中的组成 师:生物学家给在食物链上的生物有着不同的名字:自己制造食物的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消费者和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分解者。 师指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三张照片问:这三种生物哪个是生产者,哪个是消费者,哪个是分解者? 出示P35上面的图片请学生讲讲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哪些是分解者? 阅读P35的资料,了解生产者的营养和分解者的来源。 出示P35的生物界中的各种分解者 师:如果生物界中没有了分解者,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组织各小组讨论,并汇报。 师总结。 师组织学生进行食物链的游戏活动。 4-4生态平衡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自觉地开展一些保护生物的宣传活动和实践活动。 2。能够做一个简单的生态瓶。 科学知识: 1.知道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2。了解桑基农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 2。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本节课的课题,并问:“谁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什么是生态平衡?” 二、新课 1、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师讲述:生态系统是指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生态系统。 2、制作生态瓶 (1)鱼缸养鱼。 (2)种小草 要求:学生回家后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并记录生长过程。 同时各小组讨论: A不给鱼喂食,它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鱼缸里,情况会怎么样? B不打开瓶盖,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C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瓶子和瓶子里的东西是如何模拟一个生态系统的? D各小组进行讨论,并全班汇报。 3、生态平衡对人类的重要性 出示P38页的三幅图。讲述在日常生活中,生态平衡经常遭到人为的破坏。这三幅图片都反应了人类在破坏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会有什么的变化? 各小组讨论并汇报。 请同学们阅读P39和资料并讨论问题。 学生阅读资料,讨论并回答。 读活动记录上和图表,说说你对鹿和狼的关系的看法。 4、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了解各种动植物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师讲解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及我国怎么保护珍稀动植物。 请学生们说说我们应该怎么保护生态平衡。 师介绍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并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它们意义。 第五单元 神奇的能量 5-1各种各样的能量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生活工作中各种各样的能量。 2。够区分各种各样的能量。 科学知识: 1。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 2。知道各种各样的能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能量在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P42的图片,并请学生们说出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 学生根据图片描述物体的运动。 师引出课题。 二、新课 1、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 师讲述: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虽然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我们身边。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从刚才的五幅图中你能说出一些能量的名称吗? 学生说出图片中的能量名称。 问:生活中,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样的能量? 学生举例。 师小结: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如电能、水能、风能、热能等等,它们时刻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服务。 2、了解能量的作用 问: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你能举例说说吗? 学生举例并讲解各种各样的能量的作用。 出示P43的图片,指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能量的作用。 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师:能量是所有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源泉,没有如果,一切物体都将停止。 3、火箭发射活动 让学生根据P44的要求制作和发射火箭,并把活动方案写活动记录本上。 要求:发射时不要对着人,要尽量向上发射。 记录时要认真仔细。 5-2能量的转换 过程与方法: 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科学知识: 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上节课里我们讲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其实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同学们自己搓搓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搓手,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觉。 师:在搓手的时候,同学们会感觉到手里慢慢有点热,其实是由我们体内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量的转换。 二、新课 1、认识能量之间的转换 出示P45页的图片,请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 学生观察并描述。 教师规范学生的描述:如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太阳光使西红柿生长,西红柿储存有化学能的方式描述。 尽量让学生描述完整。并且让学生把能量转换的过程写在活动记录上。 2、运用能量转换的知识 师:运用你掌握的关于能量转换的知识,以卡通画的形式将你的能量转换过程画出来,其中应至少两种能量转换。 学生动手去画,师巡视指导。 3、制作能量转换玩具 出示P46页的制作说明,并讲解给学生听。 让学生们按要求制作玩具。 学生动手制作,师巡视指导。 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玩具,并比比谁做得好。 5-3能源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产生不同的能量。 2。能够区分不同的物品可以产生的能量。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 2。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意识到能源的重要性。 2。能保护不可再生性能源,开发新能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P47的图片。 师问:请指出图片中的物品名称。 学生回答图片中和物品名称。 问:这些物品都利用了哪些能量? 请学生回答。要求说得明白具体,并一一对应,不能随便说。 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利用了能量,而我们把能产生能量的物品称为能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源一课。 二、新课 1、了解能源的来源 师问: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哪里来的? 学生可以尽情地说,师要有规律地板书在黑板上。 师问:同学们说了这么的物品,你们找找看,它们之间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并给它们分分类? 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小结:我们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太阳能、风能等这些能源。但它们有着很大的区别,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称为不可再生性能源,像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可以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能源。 师问:对于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 学生表达自己对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的理解。 2、了解能源的重要性 请学生阅读P48的资料,并思考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阅读资料。 请学生说说对阅读资料后的想法。 师小结:人们在生活生产中都离不开能量,而其中矿物燃料所占比重相当大,而这些能源都是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这些能源只要用一点就会少一点,这些能源的消耗非常大,有的能源已面临到枯竭的危险。所以,我们在使用能源时要注意保护这些能源,并且多开发一些新能源或使用可再生能源。 3、制作可再生性能源的模型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书中的一种再生能源的模型。 各小组自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动手操作自己的作品。 5-4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讲述: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地球存储的能源是有限的,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能源问题,人们正竭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今天我们来学习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二、新课 1、节约能源 师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 学生举例。 出-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六年级 下册 科学 教学计划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