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试题卷子及答案.doc
《微生物试题卷子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试题卷子及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微生物试卷 一、 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3分) 1、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不是分类学之一,都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2、化能异养:绝大多数的细菌和全部的真菌利用有机物来汲取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的一种营养类型。 3、菌落:当单个细菌细胞或者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时,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 4、革兰氏阳性菌:细菌经革兰氏染色染色后最终染成紫色的菌 5、选择性培养基: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6、消毒 :指杀死或灭活物质或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的措施,可起到防止感染或传播的作用。 7、同步生长:指通过同步培养的手段而使细胞群体中各个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相应变化规律的生长状态称为同步生长。 8、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相互依赖,互相有利,显示出一起共同生活比分开来单独生活更为有利。有时,甚至一种生物脱离了另一个种生物后即不能生活。这种产关系即为共生。 9、基内菌丝:当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就不断伸长,分枝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 10、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 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二、 判断题(共20分,每题1分) 1、孢囊孢子是真菌产生的一种有性孢子。(错误 2、在啤酒酵母生活史中,单倍体细胞和双倍体细胞都可进行出芽繁殖。(正确 3、为缩短细菌培养的延迟期,菌龄应控制在对数生长期:。(正确 4、菌根是真菌与植物结合形成的共生体。(正确 5、细菌的荚膜是由称为肽聚糖的糖类构成的。(错误 6、微生物构成了自然界许多食物链的基础。(正确 7、微生物在对数生长期,细胞快速分裂。(正确 8、曲霉的主要繁殖方式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正确 9、乙醇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错误 10、培养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错误 11、毛霉喜欢在酸性环境下生长。(正确 12、鞭毛的主要成分是脂多糖,其主要功能是运动。(错误 13、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错误 14、微生物的突变是微生物染色体发生的暂时性改变。(错误 15、真菌、原生动物和单细胞藻类都属于原核生物界。(错误 16、病毒被认为是原核生物,因为它们具有全部原核生物的特征。(错误 17、青霉素对处于生长旺盛状态和生长停滞的细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错误 18、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正确 19、消毒指的是消除所有生物包括微生物的孢子。(错误 20、主动运输需要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错误 三、 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使用高温灭菌器对试管等耐高温物品进行灭菌,一般使用的灭菌温度和时间是(B) A.72摄氏度,10分钟 B.160~165摄氏度,120分钟 C.121摄氏度,30分钟 D.195摄氏度,30分钟 2、按微生物对光线和有机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营养类型分类不包括(D) A.光能自养型 B.光能异养型 C.化能自养型 D.寄生型 3、篮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其细胞形态不包括(B) A.有细胞壁 B. 菌体有线毛 C.无核仁 D.菌体无鞭毛 4、下述那个时期细菌群体倍增时间最快(C) A 稳定期 B 衰亡期 C 对数期 D 延滞期 5、下面关于连续培养的说法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 A.恒化连续培养的控制对象是菌体密度 B.恒浊连续培养中微生物菌体以最高生长速率生长 C.恒化连续培养的产物是不同生长速率的菌体 D.恒浊连续培养无生长限制因子 6、某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时均可生长,并可利用氧,它属于(D) A 微好氧 B好氧 C 厌氧 D 兼厌氧 7、鞭毛的化学组成主要是(C) A.多糖 B.脂类 C.蛋白质 D.核酸 8、为了测定饮料中的细菌数,下述那种方法最好 (C) A 比浊法 B 显微直接计数法 C 平板计数法 9、一个细菌每10分钟繁殖一代,经1小时将会有多少个细菌:(A) A 64 B 32 C 9 D 1 10、下列属于化能自养微生物的是 (A) A 亚硝化细菌 B 光合细菌 C 蓝细菌 D 霉菌 11、细菌细胞的(A)结构与其抗原性相关。 A.鞭毛 B.荚膜 C.芽孢 D.液泡 12、沼气发酵中产甲烷细菌是(A) A. 专性厌氧菌 B. 兼性厌氧菌 C. 好氧菌 D. 微好氧菌 13、下面关于芽孢的叙述,正确的是(D) A.所有细菌在其生长的一定阶段,均可形成芽孢。 B.所有细菌在其生长的全部阶段,均可形成芽孢。 C.所有芽孢细菌在其生长的全部阶段,均可形成芽孢。 D.所有芽孢细菌在其生长的一定阶段,均可形成芽孢。 14、以芽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微生物是(C) A细菌 B酵母菌 C霉菌 D病毒 15、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A) A火焰灭菌 B干热灭菌 C高压蒸汽灭菌 D间歇灭菌 16、蓝藻的营养类型为(B) A光能自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光能异养型 D化能异养型 17、酵母菌常用于酿酒工业中,其主要产物为(B) A乳酸 B乙醇 C丁酸 D乙酸 18、只在液体表面出现菌膜的微生物属(C) A厌氧型微生物 B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C好氧型微生物 D微需氧型微生物 19、制备培养基的最常用的凝固剂为(C) A硅胶 B明胶 C琼脂 D纤维素 20、常用消毒酒精的浓度的(B) A、30% B、70% C、95% D、100% 四、简答题(共30分,每题6分) 1、 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什么? 答:抗药性 又称耐药性,是微生物对抗生素等药物产生的耐受和抵抗能力。抗药性的产生使正常剂量的药物不再发挥应有的杀菌效果,甚至使药物完全无效,从而给疾病的治疗造成困难,并容易使疾病蔓延。目前,多认为抗药性的产生是微生物基因突变造成的。抗药性变异一旦产生,就可以传给后代,并可以转移给原来没有抗药性的敏感菌,使抗药菌逐年增加。 2、 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答:革兰氏染色的步骤: 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 95 %乙醇脱色、红色染料复染 4 步 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差异主要基于细菌细胞壁的构造和化学组分不同。通过初染和媒染,在细菌细胞膜或原生质体上染上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大分子复合物。 G + 细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交联紧密,故用乙醇洗脱时,肽聚糖层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收缩,再加上的 G + 细菌细胞壁基本上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能在壁上溶出缝隙,因此,结晶紫与碘复合物仍牢牢阻留在其细胞壁内,使其呈现蓝紫色。 G - 细菌因其细胞壁薄、肽聚糖含量低和交联松散,故遇乙醇后,肽聚糖层网孔不易收缩,加上它的类脂含量高,所以当乙醇将类脂溶解后,在细胞壁上就会出现较大的缝,这样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就极易被溶出细胞壁。因此,通过乙醇脱色,细胞又呈现无色。这时,再经番红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 G - 细菌获得了新的颜色 —— 红色,而 G + 细菌则仍呈蓝紫色(实为紫中带红)。 3、 微生物灭菌的方法有哪些? 答:灭菌是指杀死或消灭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灭菌的方法分物理和化学灭菌法两大类。 1、物理的方法:加热、过滤、辐射 2、化学的方法: (1)、用化学试剂抑制或杀灭微生物。 主要破坏细菌代谢机能。如重金属离子,磺胺类药物及抗生素等。 (2)加热法。 ①干热法:火焰灼烧灭菌和热空气灭菌。 ②湿热法:因为湿热中菌体吸水,蛋白质容易凝固,因蛋白质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温度降低;湿热的蒸气有潜热存在。所以效果比同温度下干热好。 ③高压蒸汽灭菌法:时间长短根据灭菌物品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有所变化。 ④煮沸灭菌法:适用注射器和解剖器皿,时间10-15min。 ⑤超高温杀菌:135-150°C和2-8s对牛乳和其它液态食。 4、 试述微生物与当代人类实践的重要关系? 答:微生物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物种的多样性 (2)、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 (3)、代谢产物的多样性 (4)、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5) 、生态类型的多样性 5、 病毒有何特征? 答: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主要特征如下:①无细胞结构。仅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至今尚未发现二者兼有的病毒;②大部分病毒没有酶或酶系统极不完全,不含催化能量和物质代谢的酶,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③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没有自身的核糖体,不能生长也不进行二均分裂,必须 依赖宿主细胞进行自身的核酸复制,形成子代;④个体极小,能通过细菌滤器,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见;⑤对抗生素及磺胺药物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试题 卷子 答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