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笔记.doc
《中国音乐史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音乐史笔记.doc(3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一讲:原始社会音乐文化一、原始社会音乐(9000余年前公元前2070年)四夷之乐:东夷、南蛮、西戎、北狄1、原始乐舞:是指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是我国音乐的最早形态。1)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黄帝时期创作,说明古代人们用竹制的弓,发出泥制的弹丸以追打动物。是反映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以狩猎为生的歌曲。见于吴越春秋。2)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译为:三个人拿着牛尾,踏着脚步,唱着八首歌。见于吕氏春秋。3)朱襄氏之乐:用来求雨之乐(天旱)。见于吕氏春秋2、原始社会乐器1、籥(龠yue):一种原始管乐,主要为乐舞大夏伴奏,歌颂大禹治水有功。2、离磬:将几个音高
2、不同的磬编成一组。3、苇籥(龠):伊耆氏时,用芦苇编排成的吹奏乐器。4、骨笛:1987年5月,在河南省舞阳县新石器时代遗地出土的骨笛,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乐器,距今约有9000年的历史,将我国原有的5、陶埙:是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土的数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原始吹奏乐器,是我国特有的民族闭口吹奏乐器,以一空和二空居多。6、陶响器:是原始乐器中有特使节奏色彩的乐器,以小巧玲珑和多种奇特的形状为其特征。远古时期的乐器已有:打击乐器土鼓、钟 管乐器埙、龠二、夏商的音乐文化(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1、六代乐舞 云门大卷quan 黄帝 祭天神 咸池(大咸) 尧 祭地神 韶大磬 舜 祭四
3、望 大夏夏籥 禹 祭山川 大濩 商汤 祭先妣 大武 周 祭祖先2、商代的乐器和乐律1)乐器:铜铃 虎纹特磬:1950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是商代晚期遗物,该磬通体饰以虎纹,发音略高于C,同墓室还随葬24名乐女,反映统治者的冥界意识和享乐观念。3、商代的音乐教育机构称为“瞽宗”(gu zong)。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21年)1)礼乐制度:是指古代为维护君臣上下等级秩序而建立的一套文化典章制度,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周朝的礼乐制度是以礼仪和音乐等级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制度,礼仪制度包括礼节和仪式。音乐等级体现 和乐悬。 指乐舞行列。乐悬是指钟磬多少的规格。
4、(天子四面悬挂、诸侯三面悬挂、卿和大夫两面悬挂、士一面) “房中乐”:用于殿堂,设乐悬是宴请宾客用的音乐。2)新乐和古乐古乐:就是雅乐,是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表演的乐舞和演奏的音乐,是取其歌辞典雅纯正之意,雅乐分大雅和小雅,大雅是大典的乐歌,主要用于祭祖大典中。小雅接近于民歌加工改编而成,用于诸侯的大射典礼。 雅乐的特点:A:多为男性表演的队形变化的群舞形式。 B:音乐表演有一定的程式规范。 C:有特定的内容和历史内涵。 D:具有修身养性、和睦家庭、安定社会的教育意义和作用。新乐:又叫郑卫之声,是黄河流域一带郑国、卫国、齐国的民间歌曲,后世儒家贬为 “淫声”、“靡靡之音”,是一
5、种娱乐性观赏性极强的歌舞与艺术形式,也有滑稽的成分,是为了适应新型地主阶级享乐需要而建立的新的音乐内容与形式,它的问世加速了“礼崩乐坏”的进程。新乐和古乐的对峙反映当时社会变革中音乐领域内新旧势力相互交替的客观事实。特点:表演为女性或侏儒、舞蹈动作夸张、音乐放纵没有节制、没有内涵和内容。3)周代的音乐教育机构大司乐性质:是周王朝音乐机构的名称,也是这个机构中最高掌管者的职称。有1463人工作人员,大司乐是世界上出现的最早的、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机构。分工:乐师、大师、中师、小师、鼓曚。乐师教国子小舞,大师和小师分别教乐律、音乐和各种乐器演奏,鼓曚配合大师及担任弦歌诵诗的任务。培养对象:
6、贵族的子弟(王和诸侯的长子世子;公卿大夫的弟子国子);民间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教育内容:乐德音乐伦理;乐语演唱;乐舞舞蹈 最高掌管者掌管:音乐行政、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目的:让贵族子弟学习礼与乐,懂得礼乐制度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有效措施。 4、周代的乐器1)八音:周代乐器的分类方法和名称,周代乐器数量增多,为了便于学习和认 识,依据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共分成八类:金(钟)、石(编磬)、土(埙)、革(鼓)、丝(琴瑟)、木(拀)、匏(笙)、竹(萧)。2)曾侯乙墓及钟鼓管弦乐队的编制1978年6月,在湖北省随县发掘的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125件乐器,其中有65枚编钟,编磬32个。乐器集中在大墓的中
7、室和东室,每个编钟上都刻有铭文,均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音,所能发出的两个音之间的关系是大三度或小三度。可达五个八度,并由此可以明确钟鼓管弦乐队是按照八音分类法进行,并由13人编制。5、周代的乐律1)伶伦作律:出自世本作篇例举了十二律和七声音阶的名称,这是中国乐律史上最早的关于十二律和七声音阶的记载。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yi)、应钟。2)三分损益法: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即确立了音乐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春秋时期出现,它所产生的各律形成一种律制,称为三分损益律。作者为管仲,记载在管子地员篇中,三分损益
8、法采用五度相生律的求律方法生出宫、商、角、徵、羽五音。6、音乐作品 1)易经中的商周歌谣,亦称周易易经是一本古巫之书,儒家经典之一,表现爱情、婚嫁、劳动、友情等内容。2)诗经:是周代采风制度的直接成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风”“雅”“颂”三类诗歌,共305首。采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3)楚辞:是战国时期南方流行的一种歌曲体裁,在楚国民歌基础上经文学家加工后形成的音乐形式,也是战国时期楚人屈原“骚”体类作品的一个总集,其中歌词大部分可以入乐歌唱,在音乐上使用了“乱”“少歌”“倡”等新曲式结构形式。楚辞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民歌创作活动的成果之一。4)荀子成相篇:是战国时期荀子参照民间歌
9、曲的结构编写的歌曲,成相最初是一种周代的劳动歌曲,后成为中国说唱音乐的远祖。5)九歌是最能体现“楚辞”特色的作品,共有21首歌曲,是一部多神崇拜的大型祭祀歌舞,音乐生动活泼,旋律性强,富于激情的特点,是世界目前最完整的祭神歌舞的是个篇章,标志我国大型歌舞音乐的开端。7、周代的音乐家歌唱家:薛谭、秦青、韩娥(战国时期韩国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演奏家:伯牙、师旷、师涓、师襄、师文8、音乐思想及著作儒家提倡音乐和肯定音乐,代表人物:孔、孟、荀 孔子充分肯定音乐对于建立正常社会秩序和改造社会风气的作用,最高境界“仁”与“乐”。 孟子提出“五与民同乐” 荀子认为音乐能配合统治者的文治武功,调和各
10、方面的矛盾而求同统一,是为巩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荀子乐论,目前所知我国成书年代最早的先秦音乐美学专著。墨家墨子提出非乐,对音乐持否定态度,认为音乐不能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道家老、庄提出大音希声,代表没落的贵族阶级的意识,认为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提倡自然神话的音乐。9、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 该书成书于西汉,是我国最早一部较完整体系的音乐论著。原有23篇,现存 11篇,完整总结的秦代以前的音乐美学思想和成就。核心内容是系统的论述了儒家礼乐思想,并对礼乐的社会功能第一次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对于音乐的本质理解有一定深度,肯定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强调音乐反
11、映国家政治状况与社会风气,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统治要求。认为音乐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手段,把音乐的和谐看成是宇宙万物的和谐体现,并把音乐与道德、法律、政治同等看待。强调音乐的伦理教育作用,指出音乐必须接受政治伦理的制约对音乐美感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认为音乐应该使人产生愉悦的感受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而且要用音乐的美感来教育人感染人。对音乐的审美的认识是以雅乐为最高标准,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第二讲:歌舞乐伎时代一、秦汉音乐1、音乐机构乐府1)乐府:设立于秦王朝,西汉统治者将秦朝的理念和制度上得以继承的音乐机构。2)职能:编写各种宫廷仪式音乐,包括祭祀、宴飨等;采集、整理、改编曲调和歌词;编配乐器;编写
12、军乐;训练军乐队;研究音乐理论;组织演唱或演奏活动3)规模:与周朝大司乐人数相当,也有上千人。4)代表人物:李延年,协律都尉的领导职位;创作乐府新诗5)意义:汉乐府对我国汉族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和促进汉族同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汉乐府撤消之后,许多专业的音乐家流落到民间,对我国各地民间音乐的发展与提高起到一定影响。秦汉时期音乐是以歌舞伎乐为主流形态的历史时期,歌舞伎乐与乐舞不同之处在于,他已脱离了乐舞阶段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早期形式,而在歌舞器乐独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歌舞艺术,更为生动细腻的艺术表现力,是音乐艺术进入更高层次的一种形态。2、宫廷音乐洛庄汉墓乐器群:1999
13、年7月在济南章丘市枣园镇洛庄村发掘汉墓乐器138件,连同腐烂的乐器共149件,是继曾侯乙墓之后又一次重大发现。3、民间音乐1)相和歌:原是汉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种民间歌曲的通称。既有原始的民间歌曲,又有在民歌基础上加工改编的艺术歌曲。它有三个发展过程:徒歌只有清唱,无伴奏;但歌清唱+帮腔“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即成熟形态的相和歌)清唱+帮腔+伴奏成熟形态的相和歌有三种调式“平调”“清调”“瑟调”称为相和三调。常用节、笙、笛、琴等伴奏。2)相和大曲:是在相和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大型歌舞曲,其艺术结构由三部分构成:艳引子;多节歌曲主体部分;乱结尾部分;并对唐代相和大曲产生重要影响,唐代的相和
14、大曲分为艳、解、趋、乱四部分。相合大曲的流行和形成是中国音乐进入以歌舞乐伎为主流形态的新历史阶段的标志。3)鼓吹乐:汉代采自民间,又供奉官府,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为主的演奏形式和乐种。最初由李延年根据西域的音乐特点创作,后来充当了军乐。包括横吹(马上演奏);鼓吹(排箫、笳);骑吹、铙歌因而鼓吹又称“短箫铙歌”,主要演奏乐器是排箫、笳。4)百 戏:汉代中国戏曲最早的源头,对后来宋、元戏曲有重要影响。百戏是汉、代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包括杂技、角抵、幻术、武术、杂戏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表演中一般都有音乐伴奏或伴唱,还有带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表演,可以看出已具有初期戏剧的某些因素。百戏从汉代到宋代一直
15、都很盛行。4、古琴曲1)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该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表现了战国时期铸剑工匠的儿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杀汉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谱中有刺韩、冲冠、发怒、投剑等小标题。此曲是我国现存的琴曲中唯一的一首具有戈矛杀伐的乐曲。嵇康;汉魏时期2)胡笳十八拍;蔡文姬;东汉;琴歌 3)酒狂;阮籍;魏末5、乐律1)声曲折:汉代歌曲演唱所使用的一种弯弯曲曲的表示声音高低的记谱法。2)“京房六十律”:京房是我国第一个从理论上发现“仲吕不能还生黄钟”的律学家,实际上是用三分损益律从第十三律起继续往下推算直至第六十律。3)京房准:京房采用弦律,制造了十三弦律准。准是弦律的正律器。二、魏晋南北朝
16、的音乐文化1、民间音乐清商乐(华夏正声)清商乐: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和南方汉族民间音乐的总称,但主要成分是南方音乐,它承袭了汉代的相和歌,又吸收了南方的歌曲吴歌、西曲。包括三类:1)中原旧曲;2)吴歌(江苏一带);3)西曲(湖北一带) 沿用平、清、瑟三调,用钟、磬、瑟等伴奏。2、音乐家1)嵇康:三国时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在政治上正义感和反抗性,他反对晋代统治者司马氏的统治,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他弹奏的广陵散最富盛名,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被称之为 “嵇氏四弄”。 声无哀乐论是他所著的一本美学著作,基本观点是:音乐不能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是声讨儒家思想的檄文,他提出“心与声
17、明为而无”的著名论断,他认为音乐是客观的实体,哀乐是情感的表现,两者没有关系,否定音乐有一定的思想内容,但他肯定音乐的娱乐作用,美感作用,否定音乐的教化作用、道德作用。2)阮籍: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代表作乐论,酒狂记载于神奇秘谱。乐论表面上继承了儒家音乐的观点,实际上是借批判“郑卫之声” 来鞭挞马氏家族的骄奢淫逸。3)萧衍:南北朝梁朝的皇帝梁武帝,是中国佛教音乐史上第一位杰出的佛教音乐作曲家。4)沈约:南朝梁文学家,代表作梦溪笔谈5)曹妙达:北齐宫廷中的西域乐人,著名琵琶演奏家。6)苏祗婆:北周一位龟兹乐人。3、乐律1)“荀勖的笛律”:晋代,制作出十二支笛,每笛适合吹一律,运用这种方
18、法找到了“管口校正”的差数。并运用于清商乐三种音阶(古、新、俗音阶)2)“何承天的新律”:东晋时期,一种十二平均律早期阶段的律制,比朱载堉早1100年。消除了十二律黄钟不能还原,不能“旋宫转调”的缺憾。3)钱乐之三百六十律:南朝宋太史钱乐之提出。是在京房六十律的基础上继续用“三分损益法”往下生律,生出三十组不同率高的十二律。4、乐曲1)碣石调幽兰;丘明;梁代;已经发现的古琴记谱年代最早的手抄文字谱。“碣石调”源于相和歌“瑟调曲”中的陇西行。“幽兰”是乐曲所表现的风格内容。2)梅花三弄;我国最早的一首笛曲,作者东晋桓伊,此曲分两大部分,前六段为第一部分,由同一主题在不同段落中重复出现三次,也是乐
19、曲“三弄”的由来。三、 隋唐的音乐文化1、宫廷音乐多部伎1)隋七部伎和九部伎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又增设康国伎疏勒伎扩充为九部伎。2)唐九部伎和十部伎在随九部伎的基础上废除“文康伎”和“天竺伎”,加入 “燕乐”和“抚南伎”成为唐九部伎,加入“高昌伎”变成十部伎。3)坐部伎和立部伎:是唐朝宫廷燕乐发展的第二阶段,多为唐朝的创作歌舞,两者共有14部乐舞,以其各自的表现特色、规模和人数作为区分的标准,有西域音乐和中原音乐相融合的新风格,龟兹乐和西凉乐占有较重的比重。坐部伎:唐代乐伎分部之一,与立部伎相对而言。在堂上表演,表演人数为3-12人,其音乐伴奏为丝竹细乐;风格细腻娴雅、幽静
20、抒情,注重个人技巧,艺术水平高。立部伎:唐代乐伎分部之一,与坐部伎相对而言,在堂下表演,表演人数少则60人,多则180人,其规模场面宏伟,气势磅礴,伴以擂鼓。4)开皇乐议:隋文帝征求音乐人士专门讨论制定雅乐之事,开展一场关于音乐制度的争议,实质上是音乐领域内如何对待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一场历史性大辩论。5)王建墓歌舞乐伎石刻:1942年在四川成都发现的一座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的墓,发现里面由22人组成的宫廷乐队石刻,3件弹拨、8件吹奏、12件打击,是唐代最为流行的龟兹音乐编制。2、音乐机构和音乐制度1)音乐机构属于政府机构太常寺管辖的大乐署、鼓吹署;A:大乐署:掌管雅乐与燕乐,主管对音乐艺人的训练
21、和考核,是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合一的机构,在音乐人才培养方面有着严格的训练标准,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具质量和规模的音乐教育机构,属于政府统治管辖,是我国古代 “燕乐”教育模式与观念的体现。B:鼓吹署:卤薄与军乐的官署。卤薄是古代皇帝、皇后、太子等出巡时在其前后的仪仗队,规模在百人至千人不等。鼓吹署专门掌管仪仗中的鼓吹音乐和一部分宫廷礼仪活动,演奏音乐以“鼓吹乐”为主。属于宫廷管辖的梨园与教坊;A:梨园:是唐玄宗在廷内设立的音乐机构,专门演习法曲。B:教坊:是专门培训管理乐工与领导艺人的机构。2)唐代乐藉制度从北魏开始将犯人家属没入乐籍成为专门乐人的一种管理制度。3、音乐作品形式 1)燕乐大曲:又称唐
22、大曲,是隋唐年间一种综合的器乐、歌唱、舞蹈的多段的大型歌舞音乐,也是各类音乐形式中发展程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是建立在多民族音乐文化基础之上的产物。分为三部分:散序(以器乐为主)、中序(以歌唱为主)、破(以舞蹈为主)。歌词唐代时采用诗体,宋代时采用词体。 2)法 曲:又叫法乐,属于唐大曲中的一个品种,脱胎于佛教、道教法会而得名。唐代时被纳入宫廷音乐中,得以更集中的发展,保存了汉族的传统音乐,曲式结构与燕乐大曲无异,风格淡雅、声音委婉,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一种歌舞俗乐。著名的唐代法曲代表作是霓裳羽衣曲。 3)曲 子:隋唐时新兴的艺术歌曲,是城镇集市当中广泛用于填词的民间常用曲调,是一种反映当时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音乐史 笔记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