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doc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doc(5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解读 注:红色字体为课标重点增加的新内容; 蓝色字体为课标局部修改的新内容。 第一部分 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一、课程性质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组成。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走向,坚定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史事,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由来,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历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宗旨,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科学的、正确的思想导向,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问题。 历史课程的编制,要依据历史学科的宗旨和性质,体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要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使课程内容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课程内容的整体框架,要建立在时序发展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时空意识,从而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逐步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认识人类社会的演进。在建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基础上,要着重突出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和人物,通过丰富而生动的史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了解具体的历史情节和境况,从而更好地感知历史和理解历史,逐渐生成理性的历史认识。 历史课程的设计要有利于教学的实施,课程内容标准的制定既要明确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使教学具有基本的规范,又要有一定的弹性,为教学实施留有拓展的空间,以便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历史课程的改革要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新的教学途径;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对历史的理解,逐步发展学习历史的能力。 历史教学评价要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标准,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使评价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和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总体思路是: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的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主体是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前言阐述了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历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制定《标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 课程目标论述了学生历史学习的总目标,并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规定了应达到的目标。内容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内容标准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在每个板块之前以“通论”的方式概述该时段历史的基本线索及主要特征。每个板块的学习内容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点”要精选,切勿过多,以便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内容标准中的各个课题中设有若干层次的要求,首先列出“学习要点”,对学习内容做了基本规范,是学生通过学习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其次列出“学习提示”,提出学生在学习中应重点认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在一些课题中还列有“学习延伸”,是建议教学时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学习要点”和“学习提示”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学习延伸”是对教学拓展的建议,在具体实施时可酌情处理。 在内容标准中,还安排了若干活动课,提出活动课的主题及目的,在教学时可根据学生情况采取多种活动方式进行。在内容标准的最后,列有“能力培养和学法指导提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提出相应的要求。 实施建议是为有效地执行《标准》而对教学实施、学习评价、教材编写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出一些原则性的要求,以供参考。 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各板块的学习内容应适于学校的学年及学期教学计划,并留有适当的余地,为各地区进行乡土历史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空间。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逐步获得基本的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发展观,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总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 了解历史的时序、地域定位,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认识历史的常用概念,如背景、原因、性质、特征、结果、影响,以及延续、变化、发展、进步等,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些概念对历史进行思考和阐释。 了解多样性的历史呈现方式,如文字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初步掌握各种历史载体的特征,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合理的历史想象。 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历史证据的意识。 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具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知历史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多种途径感悟历史,形成历史表象,经过归纳、分析、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的时代特征和历史的发展规律。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异同、联系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 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判断和计算历史年代及分期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 初步掌握解释和回答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分析周全、推论得当、用词准确。 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历史的角度了解中国的具体国情,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国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互相影响与融合,增强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的观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 了解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了解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认识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增强民主与法制意识。 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从历史的演变中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自觉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初步认识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中国古代史 在一百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考古学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研究中国古人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古老的神话传说间接反映了那段没有文字的历史。 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夏朝没有文字,但被后来的古文献一再提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代表了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西周取代商朝后分封诸侯,对疆域的控制更加稳固。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统治集团中严格的等级制度渐趋瓦解。铁农具和牛耕开始推广,大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战国七雄先后实行变法,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王朝,创行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秦朝因暴政短命而亡,但它的制度对以后历代王朝具有深远影响。继起的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国力达到鼎盛,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主流意识形态。东汉的版图、寿命大致与西汉相当,但政局较为混乱。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推动了民族融合。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成果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农业技术领先世界,中医学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天文学、数学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状态,但很快也因暴政而覆亡。唐初统治者改良政治,发展生产,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太平局面。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中外交流活跃,国力达到顶峰。此后爆发的“安史之乱”结束了这种盛世景象。 北宋统一后强化中央集权,消除了汉族社会的割据因素。与此同时,周边民族的相继崛起又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由于强化集权带来的弊端,加上外部环境的压力,北宋的统治危机日益严重。北宋覆亡后,南宋与金朝形成南北对峙。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和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四大发明技术的成熟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结束了中国境内长期割裂的局面,重建了中国历史的大一统,版图广阔,超出汉、唐,并为东西方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明朝大力加强君主专制,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明朝政治上的僵化和腐败,导致统治危机不断加深。北方蒙古族的威胁,东南沿海倭寇的骚扰,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明朝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清朝入关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面对世界形势的剧变,清朝君臣仍旧固守传统的对内对外政策,古老的封建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人口膨胀和吏治腐败都成为统治的巨大隐患。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期,内部民众起事不断,外部资本主义列强虎视眈眈,清朝已经走向衰亡的边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通过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增强了解祖国历史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1.北京人 学习要点:北京人的发现及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学习提示: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学习延伸: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2.文明的曙光 学习要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原始农业。 学习提示: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3.先民的传说 学习要点:炎黄部落联盟;尧、舜、禹的传说。 学习提示: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痕迹。 4.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学习要点:“家天下”;夏、商、周三代更替;西周分封制。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分封制的作用。 5.青铜器和甲骨文 学习要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的造字特征。 学习提示:知道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来源。 6.动荡的春秋时期 学习要点: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诸侯争霸。 学习提示:知道西周的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瓦解。 7.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 学习要点:战国七雄;商鞅变法。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改革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 8.百家争鸣局面 学习要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百家争鸣”使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局面。 学习延伸:了解“百家争鸣”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 9.秦统一中国 学习要点:秦灭六国;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 学习提示:知道秦代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的区别。 10.都江堰与秦始皇陵兵马俑 学习要点:都江堰工程;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学习提示:了解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1.秦末农民大起义 学习要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学习提示:理解秦暴政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因果关系。 12.西汉的建立 学习要点: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 学习提示: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要点:独尊儒术;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西汉强盛与“大一统”的关系。 14.“丝绸之路” 学习要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学习提示:理解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15.东汉的兴亡 学习要点:“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专权。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 16.两汉的科技文化 学习要点:造纸术;张仲景和华佗;《史记》;道教和佛教。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古代中医学的成就。 17.三国鼎立 学习要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学习提示:了解古代以少胜多战役中的智慧。 学习延伸:了解三国的史实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区别。 18.西晋的兴亡和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学习要点:西晋的兴亡;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19.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要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 学习要点:《齐民要术》;祖冲之;书法、绘画和雕塑的艺术成就。 学习提示: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日常生活中的农历知识。 21.活动课 主题:让我们一齐来感受历史 目的:知道各种事物都有自身的历史;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的途径和方法。 22.隋朝的统一与覆灭 学习要点:隋的统一;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科举选官的意义。 学习延伸:分析隋朝速亡的原因。 23.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习要点: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 学习提示:了解“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学习延伸:了解唐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影响。 24.盛唐气象 学习要点:唐前期的经济繁荣;社会风尚;唐诗。 学习提示:了解盛唐的经济发展和开放的社会风气。 25.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学习要点:文成公主入藏;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学习提示:了解鉴真、玄奘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贡献。 26.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要点:安史之乱;唐朝灭亡。 学习提示: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27.北宋的政治 学习要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重文轻武政策。 学习提示:了解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原因。 28.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学习要点:契丹族与党项族;宋与辽、西夏的战和。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特点。 29. 金与南宋的对峙 学习要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偏安。 学习提示: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 30.宋代经济的发展 学习要点:水稻种植的发展;商业贸易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31.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学习要点:成吉思汗崛起;夏、金和南宋的灭亡;忽必烈建立元朝。 学习提示:理解游牧民族在古代战争中的优势。 32.元朝的统一 学习要点:宣政院管辖西藏;京杭大运河。 学习提示: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学习延伸:知道元朝辽阔的疆域。 33.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学习要点: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的流行。 学习提示:了解市井文化生活的丰富。 学习延伸:从《清明上河图》了解北宋东京的社会风貌。 34.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学习要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发达的中外交通。 学习提示:理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5.明朝的统治 学习要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 学习提示: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八股取士”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 36.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要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学习提示:知道戚继光抗倭是反侵略斗争。 学习延伸:了解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地位。 37. 明代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学习要点:《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明长城和北京城;《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和《西游记》。 学习提示:知道明代重要科技著作的巨大成就及影响。 学习延伸:了解古代人民在建筑工程方面的智慧和创造力。 38.明朝的灭亡 学习要点:吏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推翻明朝;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学习提示:初步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39.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学习要点:清朝对全国的统治;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巩固西北边疆。 学习提示:理解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大意义。 40.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习要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 学习提示:了解经济发展为清代前期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41.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学习要点: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闭关锁国政策。 学习提示:了解康熙皇帝反对沙俄侵略、巩固国家疆域的贡献。 学习延伸:初步分析闭关锁国的危害。 42.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学习要点: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学习提示:了解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学习延伸:初步分析吏治腐败是激化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43.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和典籍 学习要点:《红楼梦》《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昆曲与京剧。 学习提示:了解《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 44.活动课 主题: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历史起源。 目的:从传统节日中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二、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晚清王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几个历史时期。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统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历史。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在这个历史时期内,中国人民为反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反抗本国封建专制统治,进行了英勇顽强、前仆后继的斗争。同时,西方的侵略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充分暴露出中国在世界发展进程中处于落后的地位。因此,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面临的另一历史任务。但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取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旧思想、旧道德和旧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在农村建立根据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和平建国的新机遇。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发动了新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政权,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近代中国遭受过的深重苦难是外国列强入侵和国内封建统治的腐朽黑暗造成的;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道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知道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认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结论,从而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1.林则徐禁烟 学习要点:英国政府庇护鸦片走私;林则徐禁烟。 学习提示:认识林则徐禁烟的正义性。 学习延伸:知道西方资本主义向东方殖民扩张的趋势。 2.鸦片战争 学习要点:战争的爆发;关天培等人的抗战;《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学习提示:理解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学习延伸:初步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3.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习要点: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不平等条约。 学习提示:了解英法侵略者的野蛮行为。 4.太平天国 学习要点:洪秀全与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学习提示:理解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学习延伸:初步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5.洋务运动 学习要点:李鸿章等“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延伸: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6.中日甲午战争 学习要点:黄海海战和辽东陆战;《马关条约》签订;瓜分高潮。 学习提示:分析甲午战争失败对中国人民觉醒的巨大刺激作用。 学习延伸:了解爱国官兵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 7.戊戌变法 学习要点: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百日维新。 学习提示:理解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学习延伸:初步分析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 8.抗击八国联军 学习要点: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签订。 学习提示:初步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9.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学习要点: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学习提示:了解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三民主义在当时的进步意义。 10.辛亥革命 学习要点:革命志士的奋斗;武昌起义。 学习提示:理解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学习延伸:了解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1.中华民国的创建 学习要点:中华民国的建立;《临时约法》。 学习提示:理解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巨大历史意义。 12.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学习要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统治。 学习提示:了解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的局面。 13.新文化运动 学习要点:陈独秀、胡适与《新青年》;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文学革命。 学习提示:理解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14.五四运动 学习要点:巴黎和会的失败与北京学生游行;工商各界支持;上海工商学联合行动。 学习提示:理解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15.中国共产党诞生 学习要点:李大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 学习提示: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16.北伐战争 学习要点: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学习提示:理解国共合作是推进国民革命的重要条件。 17.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学习要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习俗的变化。 学习提示:了解民族资本发展所受到的阻碍。 18.文学艺术的成就与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学习要点:鲁迅、齐白石、聂耳;《大公报》、《解放日报》;商务印书馆、生活书店。 学习提示:了解大众传媒工具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延伸:了解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19.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学习要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 学习提示:理解井冈山道路的伟大战略意义。 20.工农红军长征 学习要点:红军的失利与遵义会议;过雪山草地;红军胜利会师陕北。 学习提示:了解红军长征中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 学习延伸:理解遵义会议挽救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21.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学习要点: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西安事变。 学习提示:理解民族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22.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学习要点:日本全面侵华与国共再度合作;淞沪战役与南京大屠杀。 学习提示:了解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抗战的意志和力量。 23.正面战场的抗战 学习要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 学习提示:了解抗战前期在正面战场上爱国将士的浴血奋战。 学习延伸: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支持的作用。 24.敌后战场的抗战 学习要点: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学习提示:理解敌后游击战在抗战中的地位。 学习延伸: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25.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习要点:全民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学习提示: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26.内战爆发 学习要点:重庆谈判;国民党发动内战;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学习提示:了解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原因。 27.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习要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七届二中全会。 学习提示:理解农民通过土地改革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 学习延伸: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结论。 28.活动课 主题:了解家乡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建筑物、纪念馆等历史遗迹。 目的:感受近代中国对外抗争,追求独立、民主、富强的民族精神。 三、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也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恢复经济、社会改造和抗美援朝,巩固了新政权。 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确立,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58年以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出现过“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于求成的错误和“文化大革命”那样“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全局性严重错误。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经济建设、民主法制、民族团结、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国防建设、对外交往等各方面都取得显著成就,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历史过程;知道改革开放的历程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习要点:政协会议;开国大典。 学习提示: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学习延伸: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 2.巩固新政权 学习要点:恢复经济和社会改造;土地改革;和平解放西藏;抗 美援朝。 学习提示: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建设新社会新国家和驾驭建国初期复杂局势的能力。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学习要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三大改造”。 学习提示: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 4.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习要点: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 学习提示: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学习延伸:初步分析在经济建设方面急于求成的原因。 5.建设成就和奋斗精神 学习要点: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为人民服务的社会风尚。 学习提示:了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社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6.“文化大革命” 学习要点:全国动乱;粉碎“四人帮”。 学习提示:了解“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在“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指导下造成的严重灾难。 7.邓小平与改革开放 学习要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的设立。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邓小平对中国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 期。 8.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学习要点: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学习提示:了解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9.改善国计民生 学习要点:衣食住行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 学习提示:从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了解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10.科教兴国 学习要点:两弹一星与航天技术;杂交水稻;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延伸:初步理解教育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 11.维护民族团结 学习要点:民族区域自治;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12.祖国和平统一 学习要点:“一国两制”;香港、澳门的回归;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学习提示: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学习延伸: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 1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学习要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重返联合国;全方位外交。 学习提示:理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学习延伸:初步了解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 1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学习要点: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 15.活动课 主题: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目的:通过调查所处生活环境的变化,了解改革开放的显著成就。 四、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直到公元15世纪末期,其间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有一些民族、国家未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连续发展过程。 文明出现以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分化的加剧,国家产生了。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爱琴海地区,相继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 公元前800年以后,希腊各地建立了城邦国家。罗马则在公元前1世纪后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对后来的西方文明有很大的影响。 公元5世纪以后,随着古典文明的衰落和日耳曼民族的迁徙,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形成了法兰克王国等新国家。法兰克王国信奉基督教,并发展出以庄园为基础的封建制度。罗马帝国分裂后,在东部建立了拜占廷帝国。拜占廷文化对东欧各国的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为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许多素材。从14世纪起,西欧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萌发了新的生机,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开始在地平线上浮现。 公元7世纪,日本通过向中国学习和一系列改革,使社会政治经济获得发展。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在传教和征战过程中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8世纪发展为地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在保存、传播古典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而后者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些交往,儒家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都在向外扩散,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更形成了古代世界的三大宗教。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在古代尤为突出。 通过学习世界古代史,知道主要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初步树立起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 1.法老和金字塔 学习要点:法老;金字塔。 学习提示: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学习延伸:初步了解古代埃及国王集权于一身的政治特征。 2.汉谟拉比法典 学习要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学习提示:初步了解《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第一部完整的法典。 3.古代印度 学习要点: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学-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历史 新课程 标准 2011 修订 解读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