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行动方案.doc
《滁州市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行动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滁州市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行动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滁州市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行动方案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9月28日 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
2、样方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45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皖政办201831号)制定本行动方案。一、工作目标在”一网通办”方面。2018年11月底前,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全省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实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做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证通用、一次登录、全网通办”。全面加强与上级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依托上级政务服务平台办理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服务业务。在“只进一扇门”方面。20
3、18年11月底前,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比例不低于70%;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50%以上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2019年6月底前,除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做到“应进必进、一门通达”,“一窗”分类受理。在“最多跑一次”方面。2018年11月底前,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做到“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联办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一次就办成”。二、推进线上“一网通办”专项行动针对“一网通办”存在的信息孤岛和应用广度深度不足两个突出阻点,着力解决网上办事入口多、事项
4、不好找、操作不便捷等问题,破除政务数据壁垒、部门业务系统整合对接不到位等障碍,推进数据共享利用、高频事项主题式服务和事项全程网办,大幅提升网上政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推进全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迭代升级。1完善政务服务门户功能。按照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统一标准规范及相关要求,做到政务服务门户与安徽省政务服务平台的政务服务门户形式统一规范、内容深度融合,实现事项集中发布、服务集中提供。优化门户版面布局和栏目设置,简化办事指南展示层级,提升搜索、智能客服等交互功能精准性,2018年10月底前,完成市、县门户改版。设置便民服务专栏,提供与婚育收养、教育培训、住房保障、谋职就业、就医保健、税收缴
5、费、社会保障、交通出行、司法公正等领域相关的便民服务查询,相关部门开发查询接口,2018年11月底前完成与政务服务网对接。(市政府办公室、市信息办、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2实现一次认证、全网通行。整合各部门分散独立的网上服务注册登录入口,统一接入安徽政务服务网身份认证平台,2018年11月底前消除多入口注册和二次登录,群众凭身份证、企业凭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即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做到“一证通用”。按照相关规范对接省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让企业和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全省漫游”。(市信息办、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3打造“惠滁州”移动应用品牌。推进覆盖范围广、应用频率高的
6、政务服务事项向移动端延伸,推动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开发“惠滁州”移动应用,提供养老金、医保金、公积金、考试报名及成绩、医疗挂号、婚姻登记预约、机动车违章记录、户政、税务发票、便民生活等民生服务事项查询和办理,2018年9月底前“惠滁州”手机APP上线运行。整合各地各部门独立的政务服务移动端接入“惠滁州”,利用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拓展办事渠道,2018年11月底形成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移动应用端,加强政务新媒体监管,提升服务水平。(市信息办、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4主动对接省平台。2018年10月中旬实现与省政务服务平台首批对接。按照推进政务服务
7、一体化、公共支撑一体化、综合保障一体化要求,在规范政务服务事项、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统一数据共享、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电子证照,以及加强安全保障、运营管理等方面持续加强深度对接。(市政府办公室、市信息办、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5畅通网上咨询投诉渠道。建设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咨询投诉系统,与12345政府服务热线做好对接,整合现有咨询投诉渠道,建立“统一接收、及时分流、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评价反馈、行政问责”的运行机制,开展全程监督、评价、投诉并及时反馈,2018年11月底前建成全市统一的网上投诉受理系统,及时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市政府办公室、市信息办、市有关单位,各县
8、(市、区)政府)(二)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6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延长网上办事链条,推进网上办事全程电子化,逐项调整原有纸质材料受理反馈制度,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密外,应当接受通过网络上传的电子材料,不得强制要求提供纸质或者其他形式的材料,通过网上申请、网上审批、在线支付、快递寄送,努力让群众办事不跑腿,2018年11月底前,全面实行“不见面审批”。大力推行“智慧+”政务服务,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适宜的事项开展智能审批,实现即报即批、即批即得。(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务服务中心、市信息办、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7推出“两级双百”高频事项。围绕企业和
9、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事项,2018年8月底前,市、县各梳理出线上线下通办的100项高频事项。2018年11月底前,在网上设置专栏,在实体大厅设立专区,涉及多部门的事项,打通跨部门流程,实行主题式服务。(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务服务中心、市信息办、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三)加快政务服务业务系统整合对接。8加快部门自建系统对接。按照“谁建设系统、谁负责对接”的原则开展系统整合对接。2018年10月底前,教体、科技、公安、司法、人社、国土、环保、规建、农业、水利、商务、卫计部门完成自建政务服务业务系统整合改造,11月底完成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实现数据、业务互联互通。2019年6月底前
10、,各部门自建政务服务业务系统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全面提升业务协同能力。(市信息办、市政府办公室、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9加强政务信息系统源头管控。政务信息化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和运维经费审批部门要联合建立政务信息系统清单制度,加强清单式管理,对于未按要求进行改造对接的,不审批新项目,不拨付运维经费。原则上不再批准单个部门建设孤立信息系统。(市信息办、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政府办公室,各县(市、区)政府)(四)进一步打通信息孤岛。10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2018年11月底前,初步建成人口、法人、地理空间、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接入共享平台。2019年6月底前,充实基础数据库内容,加
11、强数据质量管理,扩大共享覆盖面,深入推进数据资源在政务服务中应用。(市信息办、市公安局、市教体局、市人社局、市卫计委、市工商局、市民政局、市编办、市国土房产局、市规建委、市农委、市环保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等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11推进电子证照共享利用。2018年9月底前,市有关单位及各市利用电子证照系统推进存量证照电子制证,重点推进身份证、居民户口簿、社会保障卡、驾驶证、婚姻登记证、行驶证、居民健康卡和营业执照、资质资格等常用证照的制证;部门自建业务系统完成与电子证照系统对接,实现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同步生成、调用共享。2018年11月底前,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业务办理
12、中得到应用,为减少材料、优化流程提供支撑。(市信息办、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卫计委、市工商局、市规建委等市有关单位,市属高校、各县(市、区)政府)12健全数据安全共享交换机制。构建全市统一、多级互联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强化平台功能、完善管理规范,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调度。建立“统一受理、平台授权”数据共享授权机制。建立限期反馈机制,由平台直接提供的数据,3个工作日内提供;由部门受理的数据,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加强数据共享安全保障,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保障的措施、责任主体和具体要求,防止侵犯隐私、泄露秘密和信息滥用。深入分析事项办理中需
13、要共享的跨部门数据资源,汇聚各部门共享数据需求,完善共享责任清单,推动部门间特定数据资源共享,2018年11月底前,基本实现能通过数据共享获取的材料不需提交、能通过网络核验的材料不需提交、前序流程已收取的材料不需提交。(市信息办、市有关单位,各县(市、区)政府)13推进事中事后监管信息“一网通享”。依托“信用滁州”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安徽),提供登记备案、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监督检查、质量抽检等信用信息查询和共享服务。推进事中事后监管信息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整合市场监管相关数据资源,加强对市场环境的大数据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滁州市 进一步 深化 互联网 政务 服务 推进 一网 一次 改革 行动 方案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