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文化生活》主观题要点归纳.doc
《必修3《文化生活》主观题要点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文化生活》主观题要点归纳.doc(1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必修3文化生活主观题要点归纳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P6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P7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P7【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人认识世界和世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成长历程中,还表现在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中。 P9(2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P10-11A.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B.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角度: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劳动者角度: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生产力角度: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
3、政治相互交融:国内角度:随着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国际角度: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P11地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策: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来源、表现、特点、塑造人生) P13-21(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
4、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个人的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3)文化影响个人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个别意义上文化的作用】(1)民族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中华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4)
5、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7)社会主义荣
6、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全面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 为什么必要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P3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P3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P54重要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P3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P32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P33怎么样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
7、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P32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P33任务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P37【全面理解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措施】 意义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我国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先进的文化成果,从而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有利于扩大
8、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增进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理解和友谊,构建和谐世界。措施态度: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P32原则: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P33任务: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P37途径:创新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商业贸易、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文化交流。 P34-35手段: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文化交流。 P36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推进不同民
9、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P53-54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P55【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2)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
10、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 角度教育的作用文化素养的获得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P7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大力发展教
11、育事业能够为经济建设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P10文化交流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P35文化传承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通过教育有利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P46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P101教育与人的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P21【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 角度科技的
12、作用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P10文化交流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P37文化发展信息技术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变革,促进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P45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P67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科学精神,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P101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P110【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P5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一
13、个基本途径。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P52-5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基本途径。既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P53-5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P55 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P50-51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进步、思想解放,推动文化形式和内涵
14、的发展。 P50第三单元: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见证:文字和史书典籍)P64(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史书典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2.博大精深(独特性、地域性、民族性)(1)独特性: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有着独特的作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P66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
15、和整体性的特点。P67(2)地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P68(3)民族性:P69-70中华文化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个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征,他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共同铸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P7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1) 含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意
16、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方向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文化传承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文化交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发展的主体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创新的基础,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发展应该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
17、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华民族精神】1.是什么?(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团结统一在任何时候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爱好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 (1)地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P72(2)作用:无论什么时期,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生活 必修 主观题 要点 归纳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