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doc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doc(11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体验怎样写更简便及能够用简便的方法正确计算三个数的连加、连减。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将两个竖式合并成一个竖式。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口算。 4+8+5 17-8-4 8+7+3 17-8-6 20+17+2 61-20-30 选择其中的任意的算式,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用竖式计算。 49+36= 80-13=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情预判: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只?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19+27+26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4)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1 9 4 6 1 9 +2 7 +2 6 +2 7 ── ── ── 4 6 +2 6 2.试一试。 出示:90-25-28= 先分步用两个竖式计算,再用简便写法计算。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竖式写得对不对。 集体交流 小结:在遇到一般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时,可以用竖式计算。竖式可以分开写,也可以合并成一个简便写法。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用简便写法列出的连加、连减的竖式,学生可以直接计算,把每一步的得数填在括号里。 2.“想想做做”第2题 选择上面一行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说出:跳绳的有37人,踢毽子的有48人,踢球的有14人。提问:括线表示什么意思?要求什么问题?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三部分合起来,用连加计算。 4.“想想做做”第4题 (1)引导:求一共摘了多少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2)你知道从多少个里面运走60个?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列式。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2.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2、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计算出加减混合运算的结果,知道哪些算式可以口算,且能口算的要口算。能够根据信息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问题。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 在混合运算中,遇到能口算的要口算。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出示连加、连减的算式。 72-16-25= 14+57+2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情预判: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出示例2. 读题,说一说:求还剩多少只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板书:38+42-33= 提问:这是什么样的算式? 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你能根据前面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用竖式算一算吗? 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指名交流。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追问:你们计算的顺序都是这样的吗?你是怎样写的呢? 追问:还有其他的写法吗? 学生齐读两组算式,教师再次板书。 3 8 8 0 3 8 + 4 2 –3 3 +4 2 ── ── ── 8 0 4 7 8 0 –3 3 ── 4 7 提问:你认为哪种写法简便些?(学生交流) 试一试。 出示60-38+40= 你会计算吗?下面请大家先计算第一步,板书: 6 0 -3 8 ── 2 2 接下来应该算什么?(22+40) 指出:在计算中,遇到能口算的就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 30+40= 45+20= 81-30= 64-4= 49-6= 3+74= 26+70= 53-10= 97-70= 82+5=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2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哪一步可以口算。 3.“想想做做”第4题 求还剩多少棵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答:用减法计算,用原来的减去吃了的。 求现在一共有多少棵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答:把剩下的和又买来的合起来。 4.“想想做做”第5题 求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怎样想?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独立完成,交流算式。 求女生栽树多少棵?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你是怎样想的呢?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3.练习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三个数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提高计算水平。 2.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简单接触同样多的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准备。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三个数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 教学难点: 思考题中的“怎样才能同样多” 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出示口算卡片) 4+26= 35-7= 35+6= 45-20= 68+9= 70-8= 比一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让学生开火车口答。 二、基本练习 1.出示教材第5页第2题。 让学生先算一算,然后交流: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提问:你的竖式是怎样写的?哪些可以直接口算? (其中第1题第二步口算,第2题第一步口算,第3题第二步口算。) 提醒学生:能口算的就口算。 2.出示教材第5页第3题。 (1)提问:算出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是什么意思? 学生完成后,交流:有用一步计算的吗?是哪些情况? 指出:当第一步算出是整十数时,第二步加法可以口算。这样更简便。 (2)我们来看右图中的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在连加算式中,如果发现两个数相加得整十数时,可以先算,这样更简便。 三、综合练习 1.出示教材第5页第4题。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求三天一共拾了多少个怎样想? 学生回答后,提问:算式怎样写?学生独立完成。 2.出示教材第5页思考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讨论:怎样才能使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提示:相同数量的部分先不考虑。 讨论:28、30和22、24,怎样使这四个数变成相等的两部分呢? 出示:□+□=□+□ 你能说出怎样交换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指出:只要将30和22一组或者将24和28一组,就可以使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4.解决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例3及“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过程中,感悟同样多的不同思维角度,探究求同样多的多种解题策略。 2.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求同样多的策略。 教学难点: 将策略用数学思想、数学语言准确表达。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彩珠,小军和芳芳已经穿好了一些。看,现在,小军穿了8个,芳芳穿了12个。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请大家用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 引导:先摆8个代表小军的,教师示范。再摆12个代表芳芳的。 小组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小军再穿上4个彩珠就和芳芳同样多。 把芳芳的彩珠拿走4个就和小军同样多。 拿出芳芳的2个彩珠给小军。 比较上面的过程,你能说一说吗? 第(1)、(2)种是把相差的部分添上或拿走。第(3)种是从多的里面拿出一部分给少的。 讨论:你知道拿走的一部分是多少吗?得出:是4个的一半,也就是2个。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动手操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然后根据问题,观察比较。 在图中将第一行的小棒拿几根摆到第二行呢? 学生动手拿一拿。交流结果。 2.“想想做做”第2题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一说,然后回答问题。 引导:能从第二行中拿几个到第一行,使两行同样多吗?为什么? (2)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3.“想想做做”第3题 读题,独立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求一共养了多少只鸡你会怎样想这个问题? 提问:要求卖掉多少只鸡后,鸡和鸭同样多就是求什么? 4.“想想做做”第4题 (1)要求左边比右边多摆了多少盆怎样想? (2)知道左边比右边多摆了8盆,可以怎样做?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例4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学会解答这类实际问题。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谈话:小朋友们,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花儿,你想看吗? 出示:红花7朵,蓝花5朵。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朵花? 追问: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红花比蓝花多几朵? 引导学生用——对应的方法摆,教师示范操作。 红花比蓝花多2朵,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 学情预判: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出示例题,提出问题。 (1)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知道什么? 学生回答后出示问题:小华做了多少朵?小平做了多少朵? 在解决问题前我们先来猜一猜:谁做的最多?谁做的最少?你是怎样想的? 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要求小华做了多少朵?需要哪些信息?齐读。 读了这两个信息,你能知道小华做了多少朵吗?你是怎么想的?组织学生进行活动。 引导学生操作。 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请你用刚才解决第(1)题的方法和同桌一起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同桌两人一起操作。 组织交流:你们是怎样摆的?怎样想的? 提问:拿走3个,就是“少摆3个”怎样列式呢?板书:11-3=8(朵) (3)这又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另一个知识: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用减法算。 比较两题的联系与区别。 为什么求小华做了多少朵花用加法算,求小平做了多少朵花用减法计算呢?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小华摆的花片多,比11多3,所以用11+3来计算,小平摆的花片少,比11少3,所以用11-3来计算。)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根据要求画一画,再解答。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图,指导学生看图,帮助学生理解图意。让学生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想想做做”第3、4、5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 加法 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减法 五、作业 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明确计算的要求,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口算 16-7= 100-40= 6+80= 67—7= 63—20= 57—5= 70+19= 60—8= 3+8= 15-5= 用竖式计算: 47+22= 50-17= 75-22= 15+25= 23+34= 26+31= 58-24= 80-64= 提问 :什么样的算式可以口算?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第1题。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哪些可以口算? 2、完成第2题。 这几组题有什么规律吗? 提问:第(3)题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观察:从左往右,每次少5,反之,从右往左,每次多5。 指导学生检查,从左开始,再算一算,是否正好等于35. 3、完成第3题。 读题,要求红旗有多少面选择哪两个条件?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 求绿旗呢?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第4题。 读一读,这里只有一个条件,怎样解决问题呢?小军说:我拍的比小芳少。 你能知道什么?这个数比20小。 猜一猜:可能少几呢? 求小军最多拍了多少下?这些数中,最大是几。 要求的数越大,去掉的数就越小。 20-1=19(下) 同理解答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 2、完成第5题。 独立解答第(1)小题,提问:怎样求一共的人数?参加三项活动,就把这三项活动的人数合起来。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出:在提问题时,先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然后确定加法就是求一共是多少,减法一般就是求相差多少的问题。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多边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知道什么是边数。 教具准备:多边形若干个,钉子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从没有去过的地方,那就是有趣的“图形王国”。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出示例题图:里面的图形非常多,你认识哪些图形,能找一找吗? 交流:我找出了有三角形。 你知道它有几条边吗? 你能从中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吗? 你能帮老师再找出一个边数相同的图形吗?你知道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4条边的图形。 学生尝试找图形,没有找到4条边的学生,用手指在图中描一描。 小结:像这样有4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 板书:四边形:4条边。 2、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用手沿着四周摸一摸,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 它们有4条边,也可以称为四边形。 认识五边形。 继续交流:你还能找到几条边相同的图形? 出示五边形,让学生数一数边的条数,说一说各有几条边,是几边形,板书:五边形:5条边。 学生齐读。 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五边形。 3、认识六边形。 还有几条边的图形? 出示六边形,让学生一起数一数边数,提问:你能说一说它的名称吗? 交流:有6条边的是六边形。板书:六边形:六条边。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分小组讨论,汇报。 指名上来指一指、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在钉子板上围一围。你能围出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吗? 同桌比一比,看看围得对不对。 3、“想想做做”第3题 (1)读题,出示第(1)个图形示范在图中写上6,表示有6条边,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说一说,如何分辨一个图形是几边形? 4、“想想做做”第4题 (1)拿出准备好的图形,动手剪一剪,说说你剪出的是什么图形? (2)交流:正方形剪下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 让学生将得到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 5“想想做做”第5题 拿出一个四边形,仿照图中的样子,将这个图形分成四部分。 动手摆一摆,小组讨论你能找出几个四边形? 交流结果。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图形的名称,能从实物中找到这种图形。 2、在拼图形、画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之间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图形的名称,能从实物中找到这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三角形,钉子板,长方形框架。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学情预判: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认识平行四边形。 出示情境图中的三个图。让学生在实物图中找出平行四边形。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从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出示篱笆画面,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从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 你找到了吗?说一说是什么图形? 指出:它们都是四边形。 分别给一个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平行四边形? 拼平行四边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把相同的三角尺。学生动手拼一拼,同桌交流,集体展示。带领全班学生一起看拼出的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在黑板上画出来。 提问:在拼出的这些图形中,你认识哪些图形,哪个图形你不认识? 指着平行四边形图问:谁认识这个图形? 集体拼一拼,并板书:平行四边形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说说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再给它图上颜色。 2、“想想做做”第2题 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小组内互相展示,并交流围的方法。对应的边要一样长。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 3、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木框,引导学生观察:在拉的过程中木框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联系。 4、用小棒摆出平行四边形。 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再用8根小棒摆一摆,交流。 5、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指名比一比,看看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 请你们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贴在黑板上展示。 6“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观察图形,思考:它们都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这些三角形都相同吗? 让学生能从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画一画。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征吗?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五、作业 《补》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参与对图形的围、搭、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加深对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难点: 将不是平行四边形的改成平行四边形。 教具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两个任意的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剪刀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出示第4题。 提问:你看到是什么图形? 你能把这些图形改成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说,教师示范操作。 提问:其他的点可以改动吗? 指出:可以任意改动一个点将它变成平行四边形。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第1题。 (1)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沿着长边对折,展开后,再折入一个角,成为一个五边形。 提问:现在是几边形? 再将另一个角的入。 这又是几边形?你会折吗?学生照样子折一折。 按照教材照样子继续折一折。 启发:你还能继续往下折吗?组织学生先小组讨论、交流, 2、完成第2题。 小结:四边形,把不靠在一起的两点连接,画一条线,分成了2个三角形。 五边形,从一点出发,依次连接两点,画出两条线,分成了3个三角形。 六边形,从一点出发,依次连接两点,画出三条线,分成了4个三角形。 3、完成第3题。 拿出准备好的两个三角形,拼一拼。组织交流。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第5题。 拿出长方形和剪刀。 示范折出一条线。 你猜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然后用剪刀沿着这条线剪下来。再动手拼一拼。 指导学生动手试一试,剪的结果可有多种方法,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2、完成第6题。 出示准备好的如第6题图的三个图形。 提问:你能拼成什么图形? 指出:可以拼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 指出:平面图形有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 五、作业 《补》 有趣的七巧板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七巧板,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 2、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能用多种方法拼图。 教具学具准备: 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小朋友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老师拼了许多漂亮的图形,想不想欣赏一下? 学生欣赏七巧板拼成的各种图案。 揭示课题 你街知道这些漂亮的图形都是用什么拼成的吗?知道它为什么叫七巧板吗?(它有七块)不仅仅因为如此,更因为它有趣,能拼出许许多多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七巧板”。 介绍七巧板的由来。 七巧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智力玩具,用它可以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也称“七巧图”。七巧板流传到国外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被称为“唐图”。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认识七巧板。 提问:一副七巧板有几块?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哪几块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在组长的带领下合作完成探索。 提问: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七巧板中的“巧”是什么意思?因为七巧板会变,只要大家开动脑筋,七巧板就会不停地“变”,想不想试试?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场“魔术比赛”。 2、用两块拼 你会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来拼一个正方形吗?拼之前先想想,你准备用哪两块来拼呢? 师参与小组活动,适时点拨,同桌互相交流。 拼一拼,拼完后互相检查看看是否拼成了正方形。 追问:用这两块三角形还能拼成什么图形?拼拼看。 小结: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拼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 三、反馈完善: 1、用三块拼。 如果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块,可以拼成哪些已经认识的图形呢?请你试一试,比比哪个小组的同学拼的图形种类最多。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后反馈。 小结:用七巧板中的三块可以拼成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等。 2、用四、五、六块拼。 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或六块也能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你想拼吗? 活动:学生两人一组动手操作。适时点拨。 反馈:教师对有创意的拼图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拼的。 3、用七块拼(欣赏)。 小朋友表现得真棒,老师也想给大家变个魔术。(出示课件) 四、全课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巧板不仅能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还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 模仿:拼好的人、大树、兔子图形。 你喜欢哪一个图案?选一个喜欢的照样子动手拼一拼。 创新。 2、你能自己动脑筋拼出一些漂亮的图案吗?把你拼好的图案贴在纸上。 3、参观、点评作品。 第3单元 课题:认识乘法 第1课时 总第 个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0~21页。 教学目标: 1. 在认识“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积。 2. 在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联系与区别的过程中,体会求几个几相加列乘法算式比列加法算式简便。 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例题场景图、小棒、图片各若干。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几个几”连加 1. 在分类中初步感知。 出示:4+4+4 2+3+6 5+5+5 9+1+2 2+2+2+2 谈话: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你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吗?跟同桌的小朋友一起商量。 根据学生回答把算式分为两类: 4+4+4 2+3+6 5+5+5 9+1+2 2+2+2+2 提问:你是怎样分的?(左边一组加数都相同,右边一组加数不相同。) 追问:我们来看左边的这组算式,每道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提问:你能再说一些这样的加法算式,并说一说是几个几相加吗? 学情预判: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 在观察中体会意义。 出示例题的主题图。 提问:数出图中一共有多少只兔,多少只鸡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再问: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板书:2+2+2=6 3+3+3+3=12) 启发:这两道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3个2相加 4个3相加) 提问:这两道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相同加数连加) 2. 在操作中加深认识。 (1) 按要求摆方块。 要求1:每堆摆2个,摆4堆。 提问:摆了几个2?求一共摆了几个方块,用加法怎样列式?也就是几个几相加? 要求2:每堆摆4个,摆2堆。 提问:每堆摆了几个,摆了几堆?可以怎样列式?也就是几个几相加? (2) 同桌互动。 要求: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合作,一个小朋友说要求,另一个小朋友按要求摆方块。再互相说一说,你们摆了几个几。 3. 完成第1页“试一试”,深化感知。 (1) 第1题 让学生摆小棒:每堆摆2根,摆5堆。提问:摆了几个2?求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用加法怎样列式?这道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 (2)继续要求学生摆小棒:每堆摆4根,摆3堆。提问:摆了几个4?怎样列式求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 三、 在探索交流中初步认识乘法 1. 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出示第二个例题图。 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谈话:请小朋友先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再说一说是几个几相加。(板书:2+2+2+2=8) 提问:(将电脑图片增加到6个2)现在是几个几相加,你能很快地写出加法算式吗?(将电脑图片增加到10个2)现在呢? 要求学生独立写算式。 (在学生写算式的时候,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写算式时的辅助动作) 组织学生介绍“成功经验”。 (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原有数学方法的局限,从而产生创造简便写法的情感动力。) 2.自主创造、简化写法。 (1)教师深入观察学生的各种写法 (2)逐步引导学生体会到,写法简化为:“9+2”,“2 9”,等等。教师追问:这两种写法中都写了“2”和“9”,能不能把2和9改成8、10或其他数? 多媒体出示“你知道吗”(由于相同加数的加法是特殊的加法,所以三百多年前,一位英国数学家想到把“+”转过来成“×”,用“×”把“2”和“9”联系了起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揭示课题:认识乘法) 3. 教学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讲解:像这样(指2+2+2+2=8)4个2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成4×2,也可以写成2×4(板书:4×2或2×4),4×2读作“4乘2”(板书:读作4乘2)。 师生齐读。 提问:那么2×4可以怎样读呢?谁来试一试?(板书:读作2乘4) 边讲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边板书。(略)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4. 读写乘法算式,体会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提问:6个2相加,用乘法算怎样写算式呢?10个2呢?能分别说出“6×2”和“2×10”各部分的名称吗? 追问:求“几个几”相加的和,列乘法算式你们感觉怎样?(列乘法算式比较方便) 5.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先指导看图,后独立完成,再评讲校对,并让学生说一说,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6. 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重点练习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四、 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检测完善内化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反馈交流, 问:为什么要列成那样的乘法算式?在这里,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填一填,比一比,进一步沟通了加法和乘法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巩固“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通过比较体会:4个2和2个4的意思不同,但列出的乘法算式可以是相同的。 3. 改写算式。 出示课开始时让学生分类的连加算式。 提问:下面的算式中,哪些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试一试。 学生练习后,提问:为什么有的加法算式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呢? 4. 出示玩具汽车。 提问:一辆车有几个轮子?3辆呢?怎样列式?5辆呢?20辆呢?为什么不用加法算式来表示? 四、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中,进行课堂总结、应用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几个几相加不仅可以用加法做,还可以用乘法做,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一只手有5个手指,两只手就是——5+5,用乘法算式——5×2或2×5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种经常会碰到这种可以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请大家想一想,说给大家听一听。 妈妈给我买了3袋铅笔,每袋都有4枝,我用乘法就是4×3=12或3×4=12。 家有5个人,吃饭时我拿筷子就拿5个2枝,用乘法是2×5=10或5×2=10。 教室里有3排日光灯,每排3根,用乘法是3×3=9。 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每只手5个手指,一共有10个手指,用乘法是2×5=10或5×2=10。我们还有两只脚,手指和脚趾一共就是20个,4×5=20或5×4=20。 我们组有5排同学,每排2个,求一共有多少个同学。也就是求5个2是多少? 用乘法是:2×5 5×2 我过生日的时候,桌子上放了4个盘,每个盘里面放了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也就是求4个3是多少?用乘法是:3×4=12或4×3=12,一共有12个苹果。 第3单元 课题:练习 四 第1课时 总第 个教案 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图意,说出各是几个几,再分别列出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 教学准备:学具(小棒),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式。 一共有( )个3。 加法算式:( )+( )+( )+( )=( ) 乘法算式:( )× ( )=( )或( ) ×( )=( ) 我们已经学过了乘法,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2.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 5×4=20 6×2=12 3×8=24 请学生读读,说说乘数是几,积是几。 3.导入新课: 上面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习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乘法。(板书课题:练习四(1)) 二、基本练习 1.第1题,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读懂题意,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独立操作,集体讨论订正。 2.第2题 (1)出示第图。 (2)提问:观察图,说说图意:有份苹果?每份有多少个? 求一共有多少个,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独立填书,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三、综合练习 1.第3题 看图,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5个是怎么数的?3-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二 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设计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