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解析.doc
《2021-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021-202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提升训练试卷A卷 附解析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80分钟,本卷满分为3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理论界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教育与发展的教育实验,形成了实验教学论体系,其代表人物是( ) A.马卡连柯 B.赞科夫 C.巴班斯基 D.苏霍姆林斯基 2、某幼儿园教师欲对班上每个孩子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参与情况(如滑滑梯、玩积木、做手工、看图书等)进行观察研究。他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A.事件取样记录法 B.行为核查记录法 C.时间取样记录法 D.轶事描述记录法 3、20世纪30年代指导苏联国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 ) A.《教育人民委员会关于国民教育的宣言》 B.《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 C.《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D.《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4、“形式教育论”认为,教育应发展人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指( ) A.实战能力 B.创新能力 C.理性思维能力 D.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5、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提出整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颁行“戊辰学制”,该学制颁定后进过多次局部的曾该和调整,越来越重视( ) A.乡村教育 B.普通教育 C.师范教育 D.职业教育 6、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实践中,以“骑士七技”为主要学习内容的阶段是( ) A.家庭教育 B.礼文教育 C.侍从教育 D.社会教育 7、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是( ) A.京师同文馆 B.湖南时务学堂 C.福建船政学堂 D.上海广方言馆 8、在上“圆柱体体积计算”这节课时,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确定如何测量体积,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测量是( ) A.接受学习 B.操作性条件学习 C.发现学习 D.观察学习 9、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斯宾塞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其判断依据是他的( ) A.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B.外在教育目的论 C.教育准备生活说 D.教育适应生活说 10、严复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受斯宾塞“三育论”的影响,主张鼓民力、开民智和( ) A.新民德 B.移民风 C.增民财 D.强民体 11、学生学习时用简介的语言写出材料中主要观点、次要观点以及各观点之间关系。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精加工策略 B.计划策略 C.调节策略 D.组织策略 12、涂尔干说:“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 ) 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是社会复制的工具 C.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 D.儿童对成人施加的影响不是教育 13、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戊辰学制”的指导原则,对1922年“新学制”标准进行了调整,特别提出( ) A.“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B.“使教育易于普及” C.“根据本国国情” D.“谋个性之发展” 14、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而学习遭受挫折的学生对学习抱消极态度。能对这种态度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A.认知失调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效果律 D.准备律 15、某校有2500名学生,先要抽取100名进行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调查者将学生总体按姓氏笔画排列,把总体划分为K=2500/100=25个相等间隔,如随机抽取第1名为第10序列,那么依次抽取35,60,85,110……直到100名学生为止,这种抽样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16、20世纪70年代英国《詹姆斯报告》的颁布与实施,促进了( ) A.英国中等教育民主化水平的提高 B.英国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的提高 C.英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 D.英国师范教育非定向培养体制的确立 17、西周学校以“六艺”为课程,根据程度分别安排在小学或大学学习,其中被称为“小艺”,安排在小学学习的是( ) A.诗书 B.礼乐 C.射御 D.书数 18、行动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的实现因素通常是( ) A.实践者对阻碍实现工作目标的阻抗因素的分析 B.阅读教育文献 C.系统的需求分析 D.向局外人咨询 19、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刺激——反应联结的特点是( ) A.建立快,消退也快 B.建立快,消退慢 C.建立慢,消退快 D.建立慢,消退也慢 20、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 A.制度教育学 B.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C.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D.批判教育学 21、清朝地方官学实施严格的“六等黜陟法”其基本特点是对生员进行( ) A.思想控制 B.动态管理 C.分类教学 D.身份限制 22、古希腊罗马时代,以培养演说家或雄辩家为目标的学校是( ) A.文法学校 B.弦琴学校 C.体操学校 D.修辞学校 23、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独立思潮,除要求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之外,还要求( ) A.教育立法独立 B.教育教学权独立 C.教育内容独立 D.教育督导独立 24、根据阿特金森的研究,在面临不同难度的任务时,成就动机高者一般会选择的任务难度是( ) A.最高 B.最低 C.中等 D.最高或最低 25、杜威所谓教育的内在目的是指( ) A.教育过程中的目的 B.学校系统中的目的 C.教育以人格发展为目的 D.教育以知识掌握为目的 26、研究者想快速了解近年来国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研究动向,最便捷的办法是查阅( ) A.教育辞书 B.教育年鉴 C.原始性文献 D.综述性文献 2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受教育权的具体内涵是( ) A.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 B.学生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分提出申诉的权利 C.学生有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的权利 D.学生有毕业或结业时获得学位证书,学位证的权利 28、为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明确规定中小学校课程中必须( ) A.废止读经课 B.废止修身课 C.开设公民课 D.开设法制课 29、PISA测验是一项国际性的测验,并针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这种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的研究属于( ) 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定性研究 D.定量研究 30、老师将儿童阅读能力划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进行测量调查,这种测量属于:( ) A.定名测量 B.定序测量 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 31、依据统觉原理,赫尔巴特提出教学科目设置和教学内容组织的两项基本原则是( ) A.“相关”与“集中” B.“平行”与“分配” C.“均衡”与“差异” D.“连续”与“顺序” 32、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 A.勤奋感 B.亲密感 C.自我完善感 D.自我同一感 33、《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的一篇文章,它提出大学的终极目标是( ) A.“明明德” B.“止于至善” C.“化民成俗” D.“明人伦” 34、明代教育家王守仁认为,读书求学的目的在于( ) A.去除人欲 B.获取天理 C.博通百家 D.求得功名 35、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普通高中的性质发生改变,在教育任务上兼顾( ) A.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B.普通教育与基础教育 C.升学预备教育与就业预备教育 D.基础教育与预备教育 36、夸美纽斯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而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家(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昆体良 D.西塞罗 37、不是教育了一切人,才可以改造社会,二是改造了社会才可以有好的教育,这一主张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 A.倡导工学主义的知识分子 B.倡导国家主义的知识分子 C.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D.具有平民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38、归纳分析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X)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Y)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前一现象X就可能是另一现象Y的原因。这种归纳分析的方法是(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39、教育测验运动和实验教育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体现了( ) A.人本主义取向 B.科学主义取向 C.解释主义取向 D.历史主义取向 40、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的教育面貌,探索了乡村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 ) A.学友制 B.小先生制 C.学徒制 D.实习制 41、创造性思维的显著特征是( ) A.严密性、流畅性、准确性 B.敏捷性、严密性、独特性 C.准确性、变通性、敏捷性 D.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42、以下道德教育模式中,将“学会选择”作为核心理论的是( ) A.价值澄清模式 B.认识发展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43、1959年,美国科学院召开了改进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会议,从而掀起60年代以加强基础学科教学、编写新教材、注重学科概念与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所体现的教育思潮是( ) A.改造主义教育 B.要素主义教育 C.结构主义教育 D.永恒主义教育 44、“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提出这种主张的教育家是( ) A.张之洞 B.康有为 C.蔡元培 D.晏阳初 45、根据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经过4次复述刚好可记住某个英语单词,那么他学习该词最适宜的复述次数应该是( ) A.5次 B.6次 C.7次 D.8次 二、辨析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1、教育受制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取决于社会的现实要求。 2、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观无明显差异。 3、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含义是指教育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1、列举教育测量的4种类型,并各举一例说明。 2、杜威的教育目的论。 3、简述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论。 4、简述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5、简述二战后日本政府颁布的《学校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四、分析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 1、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以及认知发展理论一样,社会认知理论也很重视发展学生对学习作出自我调节的能力。例如,1993年班杜拉就曾谈到:“正规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智慧工具、自我效能、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其一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 2、请回答以下问题: (1)蔡元培所说的“教育者非以要吾人教育儿童,而吾人受教于儿童之谓也”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观点? (2)试从学校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说明蔡元培所说的教育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教育变革中的表现? 3、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Ⅰ.试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就其中某个因素举例说明。 Ⅱ.阅读下述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 某研究者想探明教学方式与学生思维品质形成的关系,于是在一所小学随机选择了一个班作为实验班,采用新的应用题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如以自编应用题(一题多变)和解应用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应用题归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等等。实验前后分别对该班进行了难度相当的测试。该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1)写出该研究使用的随机抽样方法的名称。 (2)写出该实验的研究假设。 (3)写出该实验设计的名称,并用符号表示其格式。 (4)试从实验设计方面分析该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第 12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B 2、C,解析: 本题选C。时间取样法:即在特定的时间里(如一节课等),观察所发生的教育现象,对这一时间内发生的行为作较全面的记录,主要记录行为呈现与否,呈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 3、C 4、C 形式教育论主张发展人的理性。 5、D 6、C 7、A 8、C 9、C 10、A 11、D 这里体现的是用主要、次要等来组织知识。 12、A 13、C,解析: 戊辰学制的七条原则:1.根据本国情;2.适应民生需要;3.增高教育效率;4.提高学科标准;5.谋个性之发展;6.使教育易于普及;7.留地方伸缩之可能。 14、C 15、B 16、D 17、D 18、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动研究的基本内涵。行动研究的研究结果是通过研究者对实现工作目标的阻抗因素的分析实现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19、D 20、D 解析: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是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等。基本观点是: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不是一种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第二,教育是与社会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机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样态、经济结构都强烈低制约着学校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第三,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第四,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着利益纷争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从题干的角度出发,选择D。 21、B 这个需要了解六等黜陟法的含义,它是动态实现对学生成绩的奖惩。 22、D 23、C 24、C 25、A,解析: 杜威强调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关注和契合,反对传统的远离儿童目前需要和理解能力的抽象、遥远的目的,主张教育应该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和兴趣、需要,去促进其生长与发展。这是教育过程中的目的,除此之外,教育没有任何其他的外在目的。答案选A项。 26、B 只有教育年鉴有大量的各年份的数据。 27、A 28、A 29、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对教育研究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3)根据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其中定量研究是指事先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搜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用数字或度量表述研究结果,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包括调查、测验、实验、结构化观察等方式。定性研究通常指在自然环境下,运用现场实验,开放式访谈、参与观察和个案调查等方法,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并通过证伪、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加以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本题的测验属于定量研究,因此,答案是D。 知识模块:教育研究方法 30、B 31、A,解析: 赫尔巴特在课程论中根据统觉原理指出,新的观念和知识总是以原有观念和知识为基础产生的。这就必然要求课程的安排应当使儿童能够不断地从熟悉的材料逐渐过渡到密切相关但还不熟悉的材料,由此他提出了相关和集中原则,故本题选A。 32、D 33、B 考查的是大学中的三纲领。 34、A 35、C 36、C 37、B 38、C 39、B 40、B 41、D 42、A 价值澄清模式重在让学生“选择”价值观。 43、B 44、C 45、B,解析: 本题选B。过度学习属于复述策略之一,在达到掌握水平之后,继续进行过度学习,有助于加强记忆和保持。研究表明,150%的过度学习是最适宜的。 二、辨析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参考答案:错误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它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前者是关于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后者是关于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 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以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涂尔干为代表。 他们主张: (1)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2)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它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3)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 (4)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做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本题比较倾向于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以法国的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法国的萨特为代表。 他们主张: (1)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2)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个人出发,满足个人的需要,具有一定台勺合理性。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的历史条件下,它对于打破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对人的束缚,倡导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使教育回归到人间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激进的个人本位论者离开社会来思考人的发展,无视个人发展的社会需要和社会条件,甚至把满足个人需要和满足社会需要对立起来,把教育的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看成是不可调和的,这极易导致唯自由论和个人主义倾向。可见,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本位论一样,具有明显的片面性。 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有: (1)社会依据。教育必须依据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来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一是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即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来确定,体现鲜明的阶级性。二是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即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确定。 (2)人的依据。教育目的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含有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曼其发展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就会导致实际教育活动脱离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们积极调整教育目标,建立一个开放的、面向世界的教育体系,造就具有新的个性特征的、全面发展的代新人。 2、答案要点: 错误。 虽然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认为知识是个体对经验的建构,但在知识的实质以及知识的建构过程方面,两人仍存在着明显的理论上的差异。 通常将皮亚杰的知识建构观称为认知的或个体的建构主义。认知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以心理结构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之中,这种知识是通过同化、顺化等过程,为个体所建构起来的。 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观则称为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在得以内化之前,以各种社会文化工具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而知识的内化则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 3、【解析】错误 1.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教育即生活本身,学校教育要有生活的意味,要注重儿童当下的生活,要注重是儿童的生活,不是成为的生活。特别说明,杜威强调的是学校教育的生活建设。 2.杜威绝不是强调教育到日常生活中去,反过来而是日常生活要融于学校教育。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1、答案要点: 这是根据测量内容的数学特征划分的。 (1)定名测量:也叫类别测量、定类测量,是最简单的测量水平。它是对事物的性质或类别的鉴别。在定类测量中使用的类别必须具有互斥性和穷尽性。定名测量既无绝对零点又无相等单位。其实就是分类。 (2)定序测量:也叫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它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鉴别。 (3)定距测量:也称区间测量、等距测量,它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的测量。 (4)比率测量:也称等比测量。它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测量。 2、答案: 在教育目的方面,杜威反对外在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希求的是过程内的目的,即把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体现了杜威尊重儿童的观念。同时杜威也强调教育的社会性目的,即教育使民主的工具,教育是为了民主的,教育也应是民主的。因此,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 3、裴斯泰洛齐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最基本要素构成的,儿童掌握了这些要素就能够很好地学习。教育也如此。 (1)智育。数目、形状、语言。 (2)体育。 (3)道德教育。 裴斯泰洛齐从要素教育观点出发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方法: (1)计算教学。 (2)测量教学。 (3)言语教学。 影响:在语言教学上,至今人们都还延续着从词开始的这种要素教育的方法。这种思想为我们指出一种有效的,便捷的教育途径,教育史上的一大贡献。 4、参考答案: (1)主要观点 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贾德,通过“水中打靶”实验,贾德认为: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才是迁移发生的重要原因,迁移的发生不在于任务之间的表面相似性,而在于被试是否获得对有关知识的概括化理解。其主要观点包括:①两种学习活动中的共同成分,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但迁移发生的关键在于对学习课题里共同因素的概括化;②迁移不是自动发生的,它有赖于学习者对概括化了的结果——两种学习活动中共同原理的掌握和运用;③“概括化”一般由教师指导,因此迁移的产生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密切关系,概括化了的结果——原理和法则要为学生掌握。因此,学习者应用原理、法则的“心向”也影响迁移。根据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越好。但应,原则的概括有着较大的年龄差异。同时,应注意到在对知识进行概括时,常会出现过度概括化,或者是由于错误的概括化造成学习定势,导致负迁移的产生。 (2)对教学的启示 学习迁移的概括化理论首先肯定了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其次,用经典实验总结了“概括化”——让学生掌握一般知识原理、公式是产生迁移的关键这一观点;最后,指出了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以及学习者学习心向(定势)两个因素对迁移的影响作用。这些看法都是可取的。但是,它把迁移仅看成是概括化了的结果——学生掌握现存的原理、公式,而不是概括的过程——学生运用思维,自己去把握理论知识的观点,却是片面的。因为,这是一种只满足于新旧课题里共同要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将学习者置于被动学习地位的迁移理论。 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对鼓励学生对核心的基本的概念进行抽象或概括,同时在进行概括过程中又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识到概括化的经验只是影响迁移成功的条件之一,如果只抽取出两种情境中的基本原则,而忽略二者的差异,也无法正确地解决新问题。 5、参考答案: 《学校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1)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 (2)采用六三三四制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原来的六年义务教育延长到九年。男女儿童教育机会均等,一律实行男女同校制度; (3)高级中学以实行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 (4)将原来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为单一类型的大学。大学以学术为中心,传授和研究更高深的学问,培养学生研究和实验的能力。 《学校教育法》使战后日本教育系统有了法律保障。但是有些条款还不完善,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订和补充。 四、分析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 1、参考答案: (1)班杜拉自我效能的基本含义 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提出的。 (2)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可以有哪些有效的切入点?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他对强化的看法与传统的行为主义不同。他把强化分为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行为的先行因素就是期待,但他的期待概念也不同于传统的期待概念。传统的期待概念指的只是对行为结果的期待,而他认为除了结果期待外,还有一种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个体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某一特定的结果,那么这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学生认识到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的好成绩,那他就很可能认真听课。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台勺能力的判断,它意味着个体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去实施该活动。例如,学生不仅认识到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真正认真听课。 研究表明,能取得好成绩固然是每个学生的理想所在,但力不从心之感却会使人对学习望而生畏。因此,在人们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确立了合理的学习目标之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了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 自我效能感主要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 (1)直接经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反之,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 (2)替代性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3)言语说服。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形成的自我效能感不易持久。 (4)情绪的唤起。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感。高度的情绪唤起、紧张的生理状态均会妨碍行为操作,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3)从社会认知的观点来看,自我调节的学习要涉及哪些活动? 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首先是由Bandura在1986年提出来的,它实质上是涵盖了动机,认知、元认知策略和行为三部分,也就是三部分的整合概念,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Zimmerman(2000)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为实现某些具体的教育目标而自发产生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个人根据特定任务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复杂过程”。Winne(1995)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建构和自我定向的过程”,即学习者主动制定学习目标,不依赖教师、家长或他人,灵活运用策略达到目标的过程。Endler、Koeorski和Brown lee(2000)等人则认为,自我调节学习的定义应包括目标设置、努力过程和策略,反馈和自我评价。我国学者周国韬(2001)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指学习者在认知和行为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控制学习进程、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 Bandura的自我调节三元交互系统中,三元指个人的、环境的和行为的三个因素交互影响行为。个人的因素包括目标、自我效能、认知反馈、策略的知识与价值知觉及情感;行为的因素包括自我监控、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环境的因素包括教室和教学的特征、学业成绩等。它特别强调学生的自我调节的学习策略、表现技巧的自我效能感和对学业目标的承诺等三个因素的重要性。Zimmerman(1989)进一步指出,自我调节学习是个人的、行为的和环境的三个因素交互影响所决定。 (一)个人因素 在这三个因素中,以个人因素为首,它包括自我效能、学生的已有知识、元认知、学习目标和情感五个方面,其中又以自我效能最为关键。1.自我效能:社会认知论者认为自我效能是影响自我调节学习的一个关键变量,学生的自我效能和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与自我监控有关系,而且自我效能和任务坚持、任务选择、有效的学习活动、技巧获得及学业成绩等学习结果也有关系。2.学生的已有知识:它分为描述性知识和自我调节知识。描述性知识是指言语词汇等描述事实的知识。自我调节知识可以分为过程知识和条件知识,他们之间是交互作用的。前者比如知道学习策略的执行过程,后者比如知道何时、何地、用何种学习策略以及知道何种学习策略有效等。3.元认知:一般认为元认知有两重含义,一是个体对认知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二是个体对当前认知活动所作的调节。它的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技能和元认知体验。4.学习目标:元认知知识与学习者的长期目标有关,达到长期目标的一个特别有效的策略是设定特定的、由易而难的短期目标。有研究表明,近期目标比长期目标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及学习技巧。5.情感:自我效能感和情感能影响长期目标的设定和认知控制过程的使用。 (二)行为因素 社会认知论者认为与自我调节学习有关的行为反应有三种类型:自我观察、自我评判和自我反应。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可以把获得知识和问题解决策略、完成作业、完成实验等作为目标,并对过程进行观察、判断以及对目标的进展做出反应,这些过程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彼此交互作用。比如听个人说话的录音带(自我观察)可判断自己的修辞技巧(自我判断),自我判断后会决定个人的继续自我教导练习(自我反应)。自我观察包括规则性、接近性和自我记录三个子过程,系统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能提供有关个人向自己目标前进过程中成败的信息,激励学生自我记录能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自我判断指系统地将自己目前的表现和一个标准或目标作比较的反应,标准的形式、目标的特性、目标的重要性、表现的归因等过程会影响自我判断;自我反应指根据自我评估所做的判断,对内心产生的正负面情感的自我反应,它包括评估的奖励(对目标进展评估的自我反应,能激励行为的动机)和实际的奖励,实际的结果也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基于学生实际成就给予的外在奖励能强化自我效能。正向的自我反应能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并激励持续的努力工作。但是,负向的自我反应也未必减少自我效能和动机,如果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具有信心,认为目前的失败是方法不当,他们也可能会自我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动机。 (三)环境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在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有经验指导、模仿学习、言语的说服、社会性援助和环境结构等。经验指导指一个人会从成功的事件中获得一些描述性和自我调节的知识,提高自我效能感,这种自我效能感能激励对未来策略的选择和应用。模仿学习指通过观察他人的有效自我调节策略的示范能改善学习缺陷者的自我效能。言语的说服这种方式受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的影响,其效果并不如前述的两种方法。社会性援助包括向教师、同伴、父母等求助,帮助的方式有身体示范、身体协助(用手帮忙)、文字信息等。环境结构指将学习任务从难改变到易,将学习情境从吵闹改变到安静,对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具有影响。 可见,不同心理学家对自我调节学习的理解不同,但他们对自我调节学习本质的理解却有很多相同之处。笔者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指学习者在提高学业愿望的基础上,通过调节认知、动机和情感意志、行为和环境等多种因素,运用有效的策略和反馈技术,实现预定目标的循环提高过程。 2、【解析】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凯程专门押中的题。 问题1解析:新观念其实主要指教育要尊重人的身心发展,即凯程课堂中专门讲过得“尚自然,展个性”的思想。 问题2解析: (1)教育制度的体现主要指1922年学制,男女共同受教育。 (2)教育方法的体现主要指方法灵活多样,体现儿童的主体性,实用主义思想,突出做中学,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等。 (3)教育内容的体现主要指学习白话文,学习科学知识。 3、Ⅰ.答案要点: (1)基本过程 ①理解与表征阶段:将问题的情境转化为某种内部的心理结构,或者说形成某种问题空间。 ②寻求解答阶段:在问题表征阶段,个体有可能凭借与之熟悉的问题直接提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现有的问题。若无这种经验,个体便不得不制订计划,如建立解决问题的子目标层级,或选择相应的解决策略。 ③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在对问题做出表征并选择好某种解决方案后,个体要执行这一计划,尝试解答。 ④评价结果阶段:在选择并运用某种解题策略之后,个体应对这一策略运用的结果做出评价,这一过程包括检查与答案相一致或相矛盾的地方。 (2)影响因素①有关的知识经验;②个体的智能与动机;③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④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⑤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3)举例说明 【评分说明】 ①关于第(1)点,每个要点满分3分。如在参考答案之外按某个心理学家的观点作答,也可酌情给分。 ②关于第(2)点,只要求答出其中的3点,每点满分4分。每点要求展开说明,只答出要点未作说明者酌情给1~2分。 ③关于第(3)点,要求例证准确。若举例不够准确、论证不够充分,酌情给1~3分。 Ⅱ.答案要点: (1)这项研究的抽样方法是整群抽样(或整群随机抽样)。 (2)这样实验的研究假设是:“革新应用题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3)名称:单组前后测设计 格式:O1, X O2 或 Y1 X Y2 (4)从实验设计来看,仅以一个班进行试验,不设对比班,只从一个班实验前后测试的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会使实验结果的说服力不够。 可以采用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或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或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对该实验设计进行改造。 改进方案描述: 示例一: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比班。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实验结束后,再对这两个班使用与前测难度相当的同一试卷进行测试。两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示例二: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并做等组处理。其中-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2021 2022 硕士研究生 入学考试 提升 训练 试卷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