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纠纷调处.pptx
《林权纠纷调处.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权纠纷调处.pptx(3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内 容一、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及调处的概念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及调处的概念二、我国林权制度的演变二、我国林权制度的演变三、三、林权争议产生的原因林权争议产生的原因四、四、林权争议调处机制林权争议调处机制五、五、处理林权争议的处理林权争议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六、六、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七、七、如何做好林权纠纷调处如何做好林权纠纷调处八、法律法规摘选八、法律法规摘选一、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及调处的概念 (一)林木林地权属争议(一)林木林地权属争议:1996年林业部发布的第10号令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林木、林地权属争议,是指因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归
2、属而产生的争议。”在工作中,一般简称林权争议或林权纠纷。引起林权争议的主要是林地权属争议较多。森林、林木争议较少。(二)林权争议调处(二)林权争议调处:是指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调解、说服教育、耐心疏导等方式,促使当事人互相谅解,自愿达成协议;如果当事人对争议协商达不成解决协议的,则由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决定。这是解决林权争议的一种制度。二、我国林权制度的演变 我国土地制度发生了三次大的变革。即:第一次是土地改革第一次是土地改革时期时期,由政府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从而确立了新
3、中国土地制度的基础;第二次是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第二次是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通过农业合作化运动把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转为农民集体所有制;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农业生产从集体经营转变为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经营形式。通过土地制度的三次大变革,林权制度也随着演变,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一)土地改革时期(1951年1952年),分山分林到户阶段。1951年颁布土地改革法,对没收和征收土地、山林范围作了规定,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由县级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房产所有证(简称土地证),农民从此有了自己的土地和山林。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
4、废。贵州省属西南行政区,土地改革运动开展较晚。(一)土地改革时期(1951年1952年),分山分林到户阶段。1950年12月2日颁布西南区大森林收归国有实施办法西南区大森林收归国有实施办法。该办法规定以下6种森林一律收归国有:一是非经人工抚育的天然林;二是有关国防与国土保安性质的森林;三是所有权不明的森林;四是为战犯所有或侵占的森林;五是依土地改革法第3条规定应征收的庙宇、教堂、祠堂等土地所附属的森林;六是地主所有的森林,其面积在500亩以上者收归国有。其面积不满500亩者,暂归当地农协会代管,土改时照土地改革法办理。除上述6种森林外,凡不宜耕种的私有荒山荒地,限期造林,逾期不造林者,收归国有
5、,经营森林。(二)农业合作化时期,从1953年开始山林、土地入社阶段。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土地制度的第二次大变革,从农民的个体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从这个时期开始,我国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山林作为主要生产资料折价入社。从互助组到初级社然后高级社,逐步农民个人所有的山林、土地变成了个人和集体共同所有。(三)“四固定”(又称人民公社时期),19581960年,农村山林、土地实行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阶段。1960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要求对农村劳劳力力、土地(含林地)、耕畜、农具、土地(含林地)、耕畜、农具必须实行“四固定”,固定给生产小队集体,并且登记造
6、册,任何人不得随便调用。1962年9月27日,发布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六十条”),明确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是生产队。公社所有的山林,一般应该下放给生产队所有;不宜下放的,仍旧归公社或者生产大队所有。(四)林业“三定”,时间是1981-1983年,林业生产由集体经营转变为以家庭经营 1981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集体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国开展了以稳定山林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稳定山林林权、划定自留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林业“三定”工作。集体的山权,一般以“四固定”时确定的权属为准,“四固定”时未确定权属的,参考合作化或土改时确定的权属,
7、集体山林灵活采用多种形式的管理责任制。(四)林业“三定”,时间是1981-1983年,林业生产由集体经营转变为以家庭经营 凡是有宜林荒山的生产队都可以由集体就近划给每个农户自留山3 至5 亩,由社员自己营造用材林、经济林或薪炭林,无宜林荒山的林区生产队,可划给社员少量的次生林或疏林地作为自留山。自留山山权归集体,使用权归社员。因此林业三定一是为个人发了自留山证、管理山证;二是为集体、公社,发了林权证,确定了山林权属。(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阶段,颁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由于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先后颁布了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从法律上规定了农村土地依法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确立了农民的经
8、营主体地位。从1998年开始,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不断推进。1998年,实行了完善林业承包责任制,对长期经营管理不善,乱砍滥伐严重的集体山林,实行了有偿承包。(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阶段,从2008开始,颁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200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全面又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村林权制度的改革。三、林权争议产生的原因(一)历史遗留原因:(一)历史遗留原因:地籍管理紊乱,历史地籍档案以呈报登记的办法,没有完整的图籍可考;土改时期部分山林
9、权属未定等。(二)政策调整:(二)政策调整:山林从农民私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的大变动中,在土地权属问题上有许多政策遗留问题。如山林入社时未按价折算和登记造册,集体之间山林调整未备案等。(三)技术因素:(三)技术因素:四至、坐落填写不清不明;重复填证;未到实地丈量勘查等。(四)其他原因:(四)其他原因:人为伪造(违法侵权行为)、移花接木、肆意扩大四至范围等。四、林权争议调处机制山林权属争议调处机制主要有四种形式:(一)当事人协商,达成协议。(二)由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调解达成协议。(三)人民政府的处理。(四)人民法院的裁决、裁定。人民政府处理是指人民政府根据法律的授权,对山林权属争议
10、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和政府机关自身调查取得的证据进行审查,在调解无效情况下,依据法律和政府的规定,对山林权属作出处理,明确山林权属的活动。五、处理林权争议的相关法律法规(一)法律。如土地改革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物权法等。(二)行政法规。如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三)地方性法规。如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等。五、处理林权争议的相关法律法规(四)部门规章。如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林木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等。(五)地方政府规章。如贵州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办
11、法等。(六)司法解释。如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土地权属行政案件证据审查的指导意见等(七)有关规范性文件。六、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依照1996年9月26日林业部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规定,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有: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授权国家林业局依法颁发的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书(林权证)。2、尚未取得林权证的,下列证据作为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1)土改时期人民政府依法颁发的土地证。(2)土改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不发证的林木、林地的土地清册。(3)当事人之间依法达成的林权争议处理协议、赠送凭证及附图。六、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4)人民政府作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决定
12、。(5)同一起林权争议有数次处理协议或者决定的,以上一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最终决定或者所在地人民政府作出的最后一次决定为依据。(6)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裁决。六、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3、土地改革后至林权争议发生时,下列证据可以作为处理林权争议的参考依据:(1)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设立时,该单位的总体设计书所确定的经营管理范围及附图。(2)土地改革合作化时期有关林木、林地权属的其他凭证。(3)能够准确反应林木、林地经营管理状况的有关凭证。(4)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能够确定林木、林地权属的其他凭证。六、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 4、土地改革前有关林木、林地权属凭证,不得作为处理林权争议的依据或者参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纠纷 调处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