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RJ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突破01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创新题试题.docx
《新课标RJ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突破01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创新题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RJ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题型突破01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创新题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题型突破(一)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创新题 类型一 基础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针对训练| 1.[2019·临沂]图T1-6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图T1-6 (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 。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 。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 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可能存在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图T1-7 2.某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做了如图T1-7所示的改进。 (1)仪器a的名称是 。 (2)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为__________________。 (3)硫燃烧产生的SO2可以溶解在NaOH溶液中,该反应与CO2溶解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相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列鉴别SO2和CO2的方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 B.闻两种气体的气味 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5)该改进实验的最大优点是 。 3.[2019·湘潭]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欲配制80 g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 (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 (填“滤纸”或“烧杯”)中。 (3)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玻璃棒 B.用量程为100 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C.将称量好的固体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或“偏小”)。 (5)某同学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来测定配制好的溶液的pH时,他测得的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还可以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具体操作如图T1-8: 图T1-8 在烧杯中加入10 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 色。接着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溶液为无色,此时 (填“能”或“不能”)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以下操作及实验现象能证明加入的盐酸过量的是 (填序号)。 A.加入少量铁粉,无明显现象 B.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 4.[2019·青岛]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图T1-9回答问题。 图T1-9 (1)用图A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用图B所示装置在空气中点燃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 。 (3)图C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实验所用铜片形状、大小相同。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试管①②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4)甲同学用图D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他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50 mL,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乙同学利用图D所示装置,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甲同学实验中的 换成 ,实验步骤与甲同学完全相同,对比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5.[2019·呼和浩特]某兴趣小组制取气体并进行探究活动。 (1)如图T1-10为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图T1-10 (2)二氧化碳的用途之一是灭火,但当钠燃烧时,二氧化碳不仅不能灭火,反而会使燃烧更加剧烈。 查阅资料 钠燃烧会生成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或水都能发生反应。 提出问题 为什么燃烧会更加剧烈?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 实验探究 将上述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与如图T1-11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连接,制备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G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图T1-11 实验分析 ①装置E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气体,装置F的作用是 。 ②G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能使燃烧更剧烈。结合所学知识得出CO2与Na2O2反应的生成物为 (填序号)。 a.Na2O和O2 b.NaOH和O2 c.Na2CO3和O2 d.NaHCO3和O2 总结提高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但不是所有可燃物失火都可以用二氧化碳来扑灭。 6.[2018·淮安]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图T1-12 (1)验证物质的燃烧条件 根据图T1-12Ⅰ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①80 ℃热水的作用是 。 ②比较现象a、c,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 (2)验证锌与铁的金属活动性 ①相同条件下,取等质量锌粉、铁粉,根据图Ⅱ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锌粉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粉快,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②实验结束后,发现U形管两边的金属粉末均无剩余,则硫酸剩余的情况可能是 (填序号)。 A.左、右两边均有剩余 B.左边有剩余,右边无剩余 C.左、右两边均无剩余 D.左边无剩余,右边有剩余 (3)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已知:H2+CuOCu+H2O) 根据图T1-13进行实验,反应后测得甲中玻璃管(含药品)质量减少a g,乙中U形管(含药品)质量增加b g。 图T1-13 ①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②下列因素中,对测定结果有影响的是 (填序号)。 A.CuO粉末不干燥 B.CuO没有完全转化为Cu C.没有丙装置 类型二 基础实验的拓展和创新 |针对训练| 1.[2019·绍兴]如图T1-16是同学们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部分装置图。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白磷被引燃。 图T1-16 (1)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生石灰和水反应是一个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2)实验中涉及的两个化学反应都属于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反应。 2.[2018·镇江]常温下进行如图T1-17所示实验。 图T1-17 (1)A中固体逐渐减少,发生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C中有气泡,溶液颜色 。 3.[2019·成都]实验室用图T1-18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相关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图T1-18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填序号)。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4)检验C中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 。 (5)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其中打开K1的目的是 。 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 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 。 4.[2019·温州]小明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罩罩在两组点燃的蜡烛上(如图T1-19甲),观察发现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为了探究玻璃罩中烛焰熄灭顺序不同的原因,小明以A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 图T1-19 实验一:将6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固定在铁丝上,点燃蜡烛,立即用小玻璃罩罩上(如图乙),分别记下各容器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的时间,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容器编号 1 2 3 4 5 6 平均时间/s 3.2 3.8 5.0 7.1 11.1 19.0 实验二:将3支温度计分别挂在小玻璃罩内不同位置(如图丙),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①示数明显增大,温度计②③示数增大不明显。 (1)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推测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 。 (2)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 。 (3)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B组实验现象做出简要解释: 。 5.[2018·临沂]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T1-20所示。 图T1-20 (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质量多 【参考答案】 类型一 针对训练 1.(1)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难溶于水 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等) [解析](1)烧杯①和烧杯②没有接触,但是②中溶液变红,宏观上是因为氨水具有挥发性,微观上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硫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能溶于水,因此集气瓶底部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3)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但是氮气仍存在,水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说明氮气难溶于水;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可能存在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没有消耗完,或者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也可能是温度没有恢复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2.(1)集气瓶 (2)明亮的蓝紫色 (3)2NaOH+SO2Na2SO3+H2O (4)B (5)减少二氧化硫逸出,防止污染空气 3.(1)9.6 (2)烧杯 (3)B (4)偏小 (5)偏小 (6)红 不能 C [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8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则溶质的质量为80 g×12%=9.6 g。(2)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有腐蚀性,所以应将其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3)配制溶液的步骤包括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其中溶解和装瓶均需要用到玻璃棒;由(1)知,配制80 g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80 g-9.6 g=70.4 g,则水的体积为70.4 mL,需要用100 mL的量筒量取;量筒不可用于固体的溶解。(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造成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大,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5)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后再测溶液的pH,相当于把原溶液稀释了,对碱性溶液来说测得的结果偏小。(6)酚酞溶液遇碱变红,所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会变红色。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溶液为无色,此时不能判断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因为当盐酸过量时,溶液也呈无色。铁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加入少量铁粉,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没有剩余的盐酸;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蓝,说明溶液呈碱性,氢氧化钠过量;加入碳酸钠溶液后产生气泡,说明盐酸有剩余,因为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了CO2。 4.(1)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2)2H2+O22H2O 验纯 (3)铜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 (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使压强减小,塑料瓶变瘪 氢氧化钠溶液 等体积的水 [解析](1)蒸发结晶时,为防止滤液受热不均而溅出,需要用玻璃棒不断进行搅拌。(2)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验纯)。(3)试管①中有水、二氧化碳,铜片不生锈,试管②中有水、二氧化碳、氧气,铜片生锈,说明铜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4)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当二氧化碳溶于水时,气体体积减小,软塑料瓶也会变瘪,因此,该现象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要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可以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甲同学实验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实验步骤与甲同学完全相同,观察到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软塑料瓶变瘪程度大于盛水的软塑料瓶,由此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5.(1)AD 2KMnO4K2MnO4+MnO2+O2↑ B (2)实验分析①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②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放热,使烧杯内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使氢氧化钙从溶液中析出,溶液变浑浊 实验结论c [解析](2)实验分析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二氧化碳不反应,可以干燥二氧化碳,因此,F装置中的浓硫酸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②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放热,使烧杯内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使氢氧化钙从溶液中析出,导致溶液变浑浊。 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CO2和Na2O2中含C、O、Na三种元素,生成物只能含有C、O、Na三种元素。 6.(1)①提供热量;使烧杯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 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①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②AB (3)①(b-a)∶a ②AC [解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①根据图Ⅰ可以看出,80 ℃热水能给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提供热量,能使烧杯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②a处的白磷能燃烧,而c处的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①相同条件下,取等质量锌粉、铁粉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锌粉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粉快,说明锌的活动性强于铁。②实验结束后,发现U形管两边的金属粉末均无剩余,则金属全部参加反应,硫酸可以都有剩余;根据锌和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 65 98 Fe+H2SO4FeSO4+H2↑ 56 98 可以看出,与等质量的锌和铁反应,铁消耗的硫酸的质量大,故还可能是左边有剩余,右边无剩余。(3)①甲中玻璃管(含药品)减少的质量是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故氧元素的质量为a g;乙中增加的是水的质量,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a g,则氢元素的质量为(b-a) g,故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b-a)∶a。②如果CuO粉末不干燥,则甲中减少的质量包括氧化铜粉末中含有的水的质量以及被还原的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乙中增加的质量包括氧化铜中含有的水的质量以及生成的水的质量,会导致测定的结果有偏差;CuO没有完全转化为Cu不会影响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没有丙装置,则乙中生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会导致测定的结果有偏差。 类型二 针对训练 1.(1)放热 (2)化合 [解析](1)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白磷被引燃,说明温度升高,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即说明了生石灰和水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这两个反应均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均属于化合反应。 2.(1)物理 (2)变红 [解析](1)A中固体逐渐减少,是因为干冰升华,发生了物理变化。(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1)长颈漏斗 (2)2H2O22H2O+O2↑ (3)c (4)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C装置上端瓶口,木条复燃 (5)排出A中继续产生的气体,防止气压过大 剧烈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烧杯B中的水进入C装置 [解析](1)由图知仪器①为长颈漏斗。(2)A装置适用于用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气体,用该装置制氧气,则反应物是过氧化氢溶液,反应条件是加入催化剂,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C装置为双口瓶,不能加水收集气体,因此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由于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若要检验C中是否收集满氧气,只需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靠近C装置上端瓶口处,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集满。(5)C中氧气集满后,关闭K2、K3,打开K1的目的是防止A中继续产生的氧气使装置内气压过大,将带长颈漏斗和导管的橡胶塞弹出。将红磷点燃后伸入C装置内,红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此时C装置内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其中的氧气而气压减小,打开K3将会观察到烧杯B内的水被吸入C装置中。 4.(1)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在顶部聚积并逐渐下沉 (2)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对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 (3)大玻璃罩中蜡烛燃烧时,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冷却,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从周围下沉,导致玻璃罩底部二氧化碳积聚并逐渐上升,所以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 [解析](1)由实验一的结果可知,小玻璃罩内高处的石灰水变浑浊得快,说明了小玻璃罩内高处二氧化碳的浓度大,推测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在顶部聚积并逐渐下沉。(2)由实验二可知,玻璃罩内各处的温度不同,所以研究的问题是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对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3)根据实验的研究结果可知,B组中低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大玻璃罩中蜡烛燃烧时,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冷却,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从周围下沉,导致玻璃罩底部二氧化碳积聚并逐渐上升,所以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 5.(1)CaCO3+2HClCaCl2 +H2O+CO2↑ (2)B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的比较。(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 +H2O+CO2↑。(2)根据图像可以看出,曲线①的反应速率快,相同时间内产生的CO2多,应该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压强相同时,得到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曲线①需要的时间短,即相同压强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故B正确;两种形状的碳酸钙最终生成CO2的质量相等,故C错误。 1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RJ2020 中考 化学 复习 方案 题型 突破 01 教材 基础 实验 拓展 创新 试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