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一篇教材复习第12课时物态变化试题.docx
《江西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一篇教材复习第12课时物态变化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一篇教材复习第12课时物态变化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课时训练(十二) 物态变化 (限时:30分钟) 一、填空题 1. [2019·广东]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图K12-1中 (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图K12-1 2. [2019·北京]在探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K12-2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 图K12-2 3. [2018·淮安]如图K12-3甲所示,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在第8 min末,试管里的冰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 图K12-3 4. 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内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5. [2018·广东]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造成的;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体上的水 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儿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 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6. 林红同学做了“纸锅烧水”实验。她将适量的水装入纸锅后,放到火上加热(没有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一会儿水沸腾了,但纸锅并没有燃烧,如图K12-4所示。纸锅没有燃烧,是因为水沸腾时仍要继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且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图K12-4 7. [2018·恩施州]如图K12-5所示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生活中 (选填“露”“冰”或“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图K12-5 二、选择题 8. [201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下列过程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 A. 冰雪消融 B. 霜满枝头 C. 滴水成冰 D. 樟脑丸变小 9. [2018·无锡]如图K12-6所示是“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图K12-6 A. 蜡烛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 B.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蜡烛内部 C. “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烛受热均匀 D. 蜡烛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蜡烛是晶体 10. [2019·自贡]如图K12-7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K12-7 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 C.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11. [2018·滨州]如图K12-8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图K12-8 A. 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 ℃的酒精温度计 B. 图乙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 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 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12. 如图K12-9所示,林红同学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锅内碗中的水( ) 图K12-9 A. 同时沸腾 B. 稍后也沸腾了 C. 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13. [2019·凉山州]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 ℃,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 A.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 B. 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 C.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 D.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 14. 林红同学把几粒樟脑丸放在衣柜里,气味清香,用于防虫、防蛀、防毒。过一段时间樟脑丸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如图K12-10所示。这种物态变化是 ( ) 图K12-10 A. 汽化 B. 熔化 C. 升华 D. 蒸发 15. [2019·孝感]寒假期间,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 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 C. 水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 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16. [2019·天水]一提到“雾凇”,许多人总会联想到东北地区,其实甘肃省的一些地区也会出现这个现象。如图K12-11为天水出现的“雾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K12-11 A. 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 雾凇和冰的形成过程一样 C. 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 雾凇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三、简答题 17. 我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总结了许多农谚,如“霜前冷,雪后寒”,说的是降霜前气温很冷,化雪天气温很低。请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霜前冷,雪后寒”的原因。 四、实验与探究题 18. [2019·福建]图K12-12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图K12-12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 (选填“AB”或“BC”)段,其熔点为 ℃。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放出的热量。 (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 (选填“b”“c”或“d”)。 19. [2019·江西]科学探究是初中物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如图K12-13甲所示是瑞瑞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图K12-13 (2)如图乙所示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则此时水的沸点是 ℃。 (3)水沸腾后续继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水的 ,根据记录的数据,可得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不断吸热,温度 。 20. 如图K12-14所示,林红同学做实验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观察图甲、乙、丙所示情景,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图K12-14 (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 液体 的高低; b. 液体 的大小; c.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的快慢。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c) Ⅰ. 林红同学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Ⅱ. 林红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明显不同,如图①②所示; 图K12-14 Ⅲ. 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 相同; Ⅳ. 若干时间后,林红观察到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 (4)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的快慢 (选填“有关”或“无关”)。 (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 法。 (6)林红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多少有关,于是她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酒精,如图③④所示,观察并比较实验中哪块玻璃板上的酒精先蒸发完。 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你认为林红在上述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图K12-15 【参考答案】 1. 热胀冷缩 乙 可以 [解析]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 ℃,分度值为0. 1 ℃;体温计由于在构造上有一个缩口,所以测量体温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2. 晶体 该物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由题图可知,此物质在熔化时不断吸热,但在10~25 min时温度保持80 ℃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 3. 慢 固液共存态 不变 4. 吸收 熔化 5. 液化 蒸发 熔化 6. 吸收 保持不变 [解析] 因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装水的纸锅放到火上加热,纸锅内的水吸收热量,温度上升,达到沸点,沸腾过程中水仍要继续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并且水的沸点小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7. 升华 凝华 霜 8. A 9. D 10. C [解析]乙物质在此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熔点为210 ℃,甲物质温度不断升高,无固定熔点,为非晶体,故A、B错误。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故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乙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11. B 12. C 13. D 14. C 15. B 16. C 17. 霜是由于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凝华现象而形成的;下雪后,雪会熔化或升华,熔化、升华过程吸收热量,所以雪后感觉很冷。 18. (1)46 (2)BC 48 大于 (3)c [解析](1)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它的示数为46 ℃。 (2)海波是晶体,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全部熔化,由图可知其熔点为48 ℃;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 (3)两组海波开始加热的温度相同,熔点相同,熔化前升温的过程中质量多的温度升高较慢,后达到熔点,故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c。 19. (1)a (2)97 (3)温度 不变 20. (2)温度 表面积 (3)表面积 (4)有关 (5)控制变量 (6)没有控制一滴酒精和两滴酒精的表面积相同 9-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 专版 2020 中考 物理 复习 方案 一篇 教材 12 课时 物态 变化 试题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