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教学版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教学版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教学版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12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五章第五章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主讲:占如默西南大学文学院西南大学文学院第1页一、教学目标: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结构特点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钥匙。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方向。在介绍“特点”基础上探讨“影响”。第2页二、教学重点:1、介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两大特点。2、重点探讨宗法制度和专制制度对中国文化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第3页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有两大特点:一、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二、专制主义严密。第4页第一节第一节 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第5页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以一个血缘是以一个血缘为基础,尊崇共同祖先以维系亲情,而且为基础,尊崇共同祖先以维系亲情,而且由此分尊卑长幼,确定继承秩序以及家族由此分尊卑长幼,确定继承秩序以及家族组员各自权利和义务法则与制度。组员各自权利和义务法则与制度。第6页家族由若干含有亲近血缘关系家庭组成。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我国古代家族一直是以父系血缘联结,而若干出自同一男性祖先家族又组成宗族。家族与宗族密不可分,有时甚至合二为一。因为宗世代相传成一系统,有一定法则,即“宗法”。第7页宗法制度确立原因宗法制度确立原因1 1、频繁洪涝迫使人们在治水过程中建、频繁洪涝迫使人们在治水过程中建立大规模社会组织;立大规模社会组织;2 2、商朝王位继承非常混乱,以致内乱不止。、商朝王位继承非常混乱,以致内乱不止。第8页3 3、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血缘关系在新历史、宗法制度是氏族社会血缘关系在新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条件下演化而成。这种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第9页广袤大陆上独立发展,很早就实施聚族而居、流动性不强定居农业生产和生活,很早就形成了安土重迁传统。氏族社会解体在中国极不充分,氏族社会氏族社会解体在中国极不充分,氏族社会血缘关系和血缘观念大量积淀下来,在新血缘关系和血缘观念大量积淀下来,在新社会历史条件演变为宗法制。社会历史条件演变为宗法制。第10页统治者利用国家强制力量,利用宗法血缘生理和统治者利用国家强制力量,利用宗法血缘生理和心理基础,将氏族制发展成为宗法制,用宗法血心理基础,将氏族制发展成为宗法制,用宗法血缘纽带将家和国联结起来。缘纽带将家和国联结起来。在社会结构中,由家聚合为家族,再由家族纠合为宗族,并与邻里乡党组成村社和社会,进而组成国家。第11页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周公确立宗法制度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嫡长子继承制。二是封邦建国制 三是宗庙祭奠制第12页(一)(一)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 以周公为首统治者,建立了立子立嫡权以周公为首统治者,建立了立子立嫡权力继承制度,中国由此开始进入宗法社会。力继承制度,中国由此开始进入宗法社会。第13页(1 1)嫡庶之分)嫡庶之分确保嫡长子继承权,周公制礼严格地域分嫡庶。正妻所生儿子叫“嫡长子”,非正妻所生儿子叫作庶子。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王位。假如嫡妻无子,就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贵妾之子。第14页妻妾妻妾普通称谓普通称谓宗法称谓宗法称谓继承继承妻妻(正配正配)四哥四哥(14岁岁)嫡长子嫡长子嫡子嫡子六哥六哥(10岁岁)嫡次子嫡次子庶子庶子妾一妾一(侧室侧室)二哥二哥(18岁岁)庶次子庶次子五哥五哥(12岁岁)庶四子庶四子妾二妾二(侧室侧室)大哥大哥(20岁岁)庶长子庶长子三哥三哥(16岁岁)庶三子庶三子第15页意义意义:嫡长子继承制优点在于定名分,即王位早有归属,这就杜绝了弟兄之间为争王位而造成祸乱,既能够让失去王位继承权诸既能够让失去王位继承权诸王子分享王室权力,消除他们不满;又能王子分享王室权力,消除他们不满;又能够使周王朝大部分疆土掌握在最为可靠弟够使周王朝大部分疆土掌握在最为可靠弟兄、同姓手中。兄、同姓手中。第16页(2)(2)大小宗之分大小宗之分嫡长子继承王位,其它王从王室分出嫡长子继承王位,其它王从王室分出 去,另立为宗,并伴以授土授民封邦去,另立为宗,并伴以授土授民封邦 建国;以嫡长子系统为大宗,以别子系建国;以嫡长子系统为大宗,以别子系 统为小宗;小宗服从大宗。统为小宗;小宗服从大宗。第17页第18页大宗小宗承袭图大宗小宗承袭图第19页最高统治者天子:从政治关系看,天子是天下共主;从宗法关系看,他又是天下大宗。君王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地位,其余诸子则被分封为诸侯,授民授疆土。第20页嫡长子被认为是继承始祖,称为宗子。宗子作为本宗始祖嫡系继承人,是全宗人尊奉对象,他有着许多特权。宗子有权主持祭奠,有掌管本宗财产权力,还有权掌管宗族组员婚丧事务,对宗族组员有管教与处罚权力,甚至有生杀大权。第21页二、封邦建国制即分封制。是古代国君分封诸侯、巩固政权,按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等级世袭爵位一个政治制度。帝王将自己开拓疆土,分封给自己同姓和有功臣民,使他们“受民受疆土”,对地方进行分区管理,以屏天子,也称“封土建国”。第22页诸侯在分封国内,享受世袭统治权,对天子负担服从王命,定时朝贡,提供军赋,护卫周室等义务。国国第23页诸侯又按照天子方法分封卿大夫。卿大夫依此百分比分封士。家家第24页第25页嫡长子在继承王位之后,将土地与官职分封给他弟兄们。这种弟兄国分封制始于周武王。血亲统治最大特点,就是统治权力世代血亲相传。第26页汉朝承袭了秦朝“郡县制”这种行政区划管理制度,与秦行政区划不一样是,在推行“郡县制”同时又推行封国制,封国包含王国和侯国,这种两种并行制又称“郡国制”,两汉时期虽郡国并行,但仍以“郡县制”为主。第27页中国历史上自三国开始直至最後一个王朝清朝,各个时期国家行政区划管理山不一样程度实施了“分封制”,但分封不是主体;郡县制已成主流。第28页 三、宗庙祭奠制宗庙是包含天子在内各级大宗供奉祖先神位场所。宗庙祭奠制度是为了到达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一个制度。关键是强调尊祖敬宗,家族本位。第29页宗庙祭奠制度:昭穆之分宗庙祭奠制度:昭穆之分昭、穆昭、穆是一个古代祭奠问题,昭穆所序就是世代辈分,但也和嫡长子继承制相关。周代贵族把始祖以下同族男子逐代先后相承地分为昭穆两辈。第30页始祖后稷昭文王成王昭王恭王穆武王康王穆王懿王确定昭穆:排除旁系夺嫡。确定昭穆:排除旁系夺嫡。第31页周人奉后稷为始祖,文王姬昌庙为昭祧庙,武王称穆祧庙,昭祧庙与穆祧庙与始祖庙三庙万世不毁,以下“亲尽而毁”。第32页据史书记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七庙包含太祖庙一,文王和武王庙二,亲庙四。(亲庙包含高祖、曾祖、祖、父四庙)天子祭奠七代祖宗。第33页四、宋代宗法制度重建四、宋代宗法制度重建在西周宗法制度下,族权与政权完全合一。秦汉以后,国家政权逐步与族权分离,西周那种严格宗法制度已不复存在。但因为以专制主义为关键父权制继续存在,所以宗法制基本精神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在特定时期,又重新凸现为主要社会特征。第34页一方面,国家政权迫使族权隶属于政权;其次,族权在乡间还以独立形式获得长足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强大影响,作为国家政权一种补充。第35页从东汉到魏晋时期,因为世家大族发展,门阀世族在东晋达于鼎盛。这一时期宗族制度也对应比较发达。但从南北朝以后,门阀制度逐步衰落,尤其是隋唐以来,门阀制度遭到屡次严厉打击后,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第36页北宋王朝时期,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力图寻找一个新社会政治方案来挽救封建社会衰颓之势,到达长治久安。周礼所描述宗法政治结构引发了他们浓厚兴趣。这么,就在北宋时期兴起了一股重建宗法思潮。第37页因为宋代理学家们理论建树和身体力行,自此以后,涌现出了大量自发组成父系血缘宗族共同体。在封建社会后期,族权与政权、神权、父权一起组成中国社会四大社会维系力量,家族制度长盛不衰。第38页第39页范仲淹:第一个重建宗法组织并获成功。范氏义庄。中国慈善史上典范。第40页第二节第二节 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国传统社会结构特征传统社会结构特征第41页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含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家天下延续。第二,封国制度不停第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第四,家国同构 第42页长盛不衰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家族制度在周代以后,家族一直是组成中国社会基石,他们能够超越社会经济形态和国家政权形式,而成为社会上最稳固社会实体。第43页宗祠习惯上称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牌位,进行祭奠场所,被视为宗族象征。祠堂功效主要有二:一是,祠堂首要功效,经过这一活动加强家族凝聚力。二是,向族众灌输族规和家法场所,也是处罚不肖子孙和处理族内矛盾法庭。祠堂在强化家族意识、延续家族血脉、维系家族团结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第44页家谱是家族世系档案、经典、法规。家谱主要作用是预防血缘关系紊乱,从而使得家族不至瓦解。魏晋时期是门阀世族鼎盛时期,这一时谱牒学也非常兴盛,经过南北朝隋唐,门阀世族最终被毁灭,但到了宋代,又掀起了重建家族运动,修家谱之风又慢慢兴盛起来。第45页欧阳修欧阳氏谱图苏洵苏氏族谱司马光家范朱熹朱子家礼第46页族规是家族法律。最早家规是三国时魏人田畴为其家族制订。宋代,宗族组织普遍,家规由一家一户家训,转变成专门约束家庭组员规章,家法、族规才成为封建国法主要补充。第47页族规作用也表达了它内容:首先是强制性尊祖;第二是维护等级制度,严格区分嫡庶、房分、辈分、年纪、地位不一样;第三强制实施儒家伦理道德,必须尊礼奉孝。第48页族田是家族公共财产,包含祭田、义田、学田,它们主要用于家族公益费用。这是家族制度物质基础。明清以来,有家族族田很大,比如明万历年间江西乐安县流坑村董氏家族祭田就有3480亩。第49页流坑村明代中宪大夫、刑部郎中董燧旧居 第50页宋明以后,宗族制得到统治阶级支持,族权充满农村社会各个角落众多宗族,成为仅次于政权权力体系。族权与政权互补互用,是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长久延续主要原因。族权与政权、神权、夫权一起组成中国传统社会中四大社会维系力量。第51页家国同构家国同构1 1、“家家”向向“国国”拓展拓展“家”与“国”在我们今天时代是有明确概念。不过在古代,却是两个能够无限伸缩单位。对于凌驾于万人之上皇帝国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整个“天下”都是他一家人。第52页在中国古代,治国成为治家扩大。“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是。”论语为政:“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弟兄,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认为政。”第53页2 2、“孝孝”向向“忠忠”延伸延伸易序卦中对天地万物有一段这么描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措。”第54页 家国同构格局造成了“忠孝相通”,“孝”与“顺”通。孔子弟子有子曾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第55页孔子把君臣与父子相提并论,从思想上为君臣父子化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尤其是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更直接把君臣父子列为“礼”突出角色代表。第56页顺着这一思绪,孝经更深入把“孝”钉到了政治领域之中,孝经开宗明义有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第57页“孝”观念发展线索:论语温情脉脉自然情感孝经“父权”“君权”绝对性董仲舒形而上化、绝对化“父为子纲,君为臣纲”。第58页权威绝对化后果:家:父与子天然亲情扭曲。林安梧:“父这时便不只是那血缘性自然联结最高象征,而且含有绝正确宰制性、权威性,父不再是家庭里父亲,而且是整个社会里父权。”第59页国:一人专制局面形成。论语八佾:“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第60页从我们今天角度来看,“孝”发生在“家”内部父母与儿女之间,是儿女出于血缘亲情对父母一个天然情感,是伦理领域问题;“忠”发生在“国”领域,是君主与臣子之间,臣对君一个情感,实际上是政治领域问题。第61页不过,因为古代家国同构,所以“国”问题被看成“家”问题,“国”治理被看成“家”来治理,政治学问题被看成伦理学问题来处理。于是“家”中对“父”孝,推衍、转移到“国”中就变成“臣”对“君”忠。第62页从今天角度看,儒家政治学说并没有从伦理母胎中剥离出来。儒学帝制化过程中,把君臣政治关系比附于父子血缘关系,由伦理上父对子自然权威与子对父必要服从,推衍到政治上君对臣绝对权威与臣对君彻底服从,为“君臣大义”提供正当性依据。而且,伦理上子对父“孝”被绝对化,并衍化成为政治上臣对君“忠”。第63页故梁启超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第64页第三节第三节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结构第65页一、中国与欧洲政体差异 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关键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马克思把君主专制分为两种类型:欧洲型和东方型(亚洲型)。东方型以中国、土耳其为代表,国家政权绝对地集中到君主手中,君权第一,政治至上,不存在一个与君权抗衡势力。第66页古代中国与欧洲政体有以下差异(区分)第一,欧洲王权一开始就有一个宗教势力与之抗衡,而中国神职人员只是统治者奴仆,宗教经常为统治者服务。第67页第二,欧洲多元经济结构(尤其是工商业海上贸易),推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长,人们眼界开阔,民主意识强,所以冲击了 王权专制,而中国农耕经济使专制传统得以发扬光大。第68页第三,欧洲君主专制在维护封建贵族利益同时,也勉励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则极力维护农耕经济,压制工商业发展。“重农抑商”发展农业,抑制商业。第69页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特点:第一,以武力为先导,靠武力起家,凭武力坐天下,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从轩辕黄帝时代起皆如此。第70页第二,经济基础稳固,农耕经济基础稳定:君主专制经济基础是土地国有和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第71页第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君主专制政权高度集中,没有民主缺乏自我更新能力,其集权程度,从总趋势来看是日益强化。文字狱、族灭、连坐、廷杖即君权极端形式。第72页第四,对人身控制严密户口和土地管理制度“书社制度”“什伍连坐法”第73页第四节第四节 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影响影响第74页一、社会结构宗法型特征,造成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有其正负两方面价值和作用。第75页1、正价值是使国人异常重视宗法伦理,重视道德涵养,更重视家、国一体观念与家庭家族亲情、人际间和睦、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对国家对君长尽忠尽责,恪尽职守,守于本分,对亲人考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对朋友考究信义,尊老爱幼。第76页2、负价值是使得人们过份看重道德作用而无形中忽略了法制作用与建设。春秋战国时代一些思想家法制思想在以后儒家思想统治下中国社会中并没有受到重视,真正“法治”并没有建设起来。第77页三纲五常伦理说教、“存天理去人欲”修身养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盲目排外心理成为全社会共同心理,从而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带来极大妨碍作用。这使得古代中国成了泛道德主义社会。泛道德是我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之一。第78页所谓泛道德主义泛道德主义,就是道德意识在社会文化系统中占据主要地位,并涵盖渗透到其它一切社会领域,道德为其它一切领域最高标准,其它一切领域都沦为道德奴婢,依附于道德,服务于道德。第79页说到底,道德约束力是有限、相正确、有条件,古语说:“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就表明道德律发生作用是有一定条件。其实从根本上说,只有当道德律内化为人主体内在自觉性时它才起作用,故法制有其必定性。第80页道德说教轻易与真正涵养脱离,从而使得道德在整饬人心时显得苍白无力。故伪善道学家往往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道德成了人们谋取利益工具。第81页道德总是为政治所利用,成为政治工具乃至于帮凶。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尤其得利于宗法伦理,宗法与专制联姻,使得封建专制变成异常严固,同时又在宗法伦理面纱下变成温情脉脉。第82页在泛道德主义封建社会中,赢利是少数特权阶层,牺牲却是广大黎民百姓自由与平等!宗法制关键在于等级制,以维护、区分嫡庶尊卑权利与义务,而专制关键也在于等级制,其目标也是为了区分君臣上下贵贱权利与义务。第83页故泛道德主义社会,等级观念深入人心,社会普遍有三六九等、官尊民卑意识,故民主意识、平等观念微弱。另外,人们过份看重家庭家族利益,亦会令人在政治中搞裙带关系,养成官吏贪污腐化和家族犯罪。第84页二、社会结构专制型特征,造成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这种范式也有正、反两方面价值和作用。第85页1、其正价值是,中华民族有着超地域、超国界文化群体归属感和文化心理自我认同感。民族整体观念极强,以龙传人而自居、自豪,在国家道德理念上皆认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向往和平,渴求统一,往往含有大一统国家理念。第86页在人生价值中,有着强烈入世、参加政治人生愿望,对个人涵养有着极浓厚“内圣外王”心态,对人生追求则往往抱着经世致用思想,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能把人自我涵养、完善与社会价值实现两相结合起来,对国家与民族有着强烈忧患意识。第87页2、负价值:专制是靠剥夺多数人利益来满足少数人一个工具,与民主背道而驰,封建专制有着不完善、不人道一面,对民众有着生杀予夺权利。经济剥削、人生权利剥夺、政治压迫使人民遭受极其残酷待遇。第88页政治型范式还在社会上普遍养成官尊民卑、官本位思想意识,使国人对政治有着严重服从心态,迷信权力、崇敬权威,缺乏个人自信心,在政治权力下表现出奴性心态。第89页三、宗法与专制结合,在政治上表现则是礼法合流、儒法合流,“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在文化上反应则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血腥冷酷专制披上了宗法伦理温情脉脉面纱。第90页民众缺乏宗法权与政治权,思想与人身自由都受到控制和压抑,从而个性、自由受到压制,人主动性与创造力受到极大妨碍,生存空间受到极大蚕食,令世人普遍安于现实状况,循规蹈矩。第91页第五节第五节 宗法制下复杂亲属关系网宗法制下复杂亲属关系网第92页一、族:九族、六亲、三族一、族:九族、六亲、三族1 1、九族、九族“九族”之说最早见于书尧典:“以亲九族。”九族所指,普遍公认说法是:从自己算起,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称之谓九族,详细来说这指是高祖、曾祖、祖父、父、子、孙、曾孙、玄孙共九代。第93页2 2、三族:、三族:“三族”所指,也有不一样说法:(1)“三族”指父、子、孙。(2)“三族”指父族、母族、妻族。(3)“三族”指父母、弟兄、妻子。第94页3 3、六亲、六亲历史上“六亲”则有特定内容,代表性说法三:(1)左传:父子、弟兄、姑姐(父亲姐妹)、甥舅、婚媾(妻家眷)及姻亚(女儿夫家亲属)。第95页(2)老子:以父子、弟兄、夫妇为六亲。(3)汉书: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第96页二、父系单传世系二、父系单传世系西周时期,在权力和财产继承方面奉行严格父系单传世袭标准。这一标准在今后一直支配着传统中国社会。就政治权力基层而言,不但绝不允许母系组员染指,而且绝不传给本姓女性后代。“牝(雌)鸡无晨,牝鸡之晨,唯家之索”。第97页三、亲属称呼三、亲属称呼古代将凡血缘相近同姓本族和异性外族都称作亲属。祖(王父、祖父):父之父。祖母、王母:父之母。曾祖父、母:祖之父、母。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上五世即从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第98页 曾孙:孙之子。玄孙:曾孙之子。来孙:玄孙之子。(下五世指从本位起,下至玄孙)第99页 世父:(伯父)父之兄 世母(伯母):世父之妻。叔父:父之弟。叔母(婶):叔父之妻。姑(姑母):父之姊妹。姑父:姑之夫。第100页 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父之伯叔。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父之伯母、叔母。从祖父(堂伯、堂叔):父之从弟兄。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从祖父之妻。族曾祖父(族曾王父):祖父伯叔。族曾王母:祖父伯叔之妻子。族祖父(族祖王父):族曾祖父之子。第101页 族父:族祖父之子。族弟兄:族父之子。嫂:兄之妻。弟妇:弟之妇。从子(侄):弟兄之子。第102页 从女(侄女):弟兄之女。从孙:弟兄之孙。甥(外甥):姊妹之子。私姊:妹之夫。女婿(子婿、婿):女之夫。中表(姑表):父之姊妹之儿女。第103页 外祖父(外王父):母之父。外祖母(外王母):母之母。外曾王父:外祖父之父。外曾王母:外祖父之母。舅(舅父):母之弟兄。第104页 舅母(妗子):舅之妻。从母(姨母、姨):母之姊妹。姨父:姨母之夫。中表(姨表):姨之儿女。第105页 从母弟兄、从母姊妹(姑表弟兄姊妹、姨表弟兄姊妹):母之弟兄姊妹儿女。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岳翁):妻之父。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姨(姨子):妻之姊妹。妻侄:妻之弟兄之子。舅(嫜、公):夫之父。姑(婆):夫之母。第106页 姑嫜、舅姑:即夫之父母(俗称公婆)。伯叔(大伯、大叔子):夫之弟兄。小姑子:夫之妹。娣妇:夫之弟妇。姒姆:夫之嫂。娣姒、妯娌:古之弟妇与嫂简称。娅、连襟(襟兄、襟弟)、两乔两婿互称。第107页四、趣话古今亲属称谓四、趣话古今亲属称谓1、家、舍、亡、先、犬、小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活着亲人,含有谦恭日常之意。第108页舍:是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亲属。先:含有思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尊称。亡:用于对已死卑幼者称呼。犬:旧时谦称自己年幼涉世不深儿女。小:对人惯用来称己一方谦词。第109页2 2、古今妻子称谓、古今妻子称谓小君、细君;皇后;梓童夫人;荆妻;娘子;糟糠内人、内子;内掌柜太太;妻子;老伴儿娘儿们、婆娘、婆姨;堂客;媳妇儿老婆;老爱第110页继室、续弦家里、屋里人、做饭女人爱人右客伙计、搭档第111页另外,旧时对妾称呼有:“侧侄”“偏房”“小星”“如夫人”“妇君”第112页3 3、丈夫称谓和夫妻互称:、丈夫称谓和夫妻互称:我们对女子配偶称作丈夫。另外对丈夫称谓还有丈人、君、外子、官人、老公、爱人、当家、前面人、掌柜、外面人、郎君、老伴、老头子、那口子、男人、老爱、那位老板等。第113页古今对夫妻称谓:夫妻在古今称谓有结发、鸳鸯、伉俪、配偶、伴侣、连理、秦晋、百年之好等。第114页“鸳鸯”原指弟兄,我国古代曾把鸳鸯比作弟兄。后用鸳鸯来比夫妇,始于唐人卢照邻。我国古代,年少之时结为夫妻,称为结发。后因以“结发”为结婚,指原配夫妇。第115页“丈夫”小考:丈夫在古代并非指女子配偶。古代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称为丈夫,这是一个古时礼仪。另外,古代把身长八尺魁梧男子称作丈夫。在春秋战国之交,“丈夫”词义扩大了,不但指成年男子,而且还指男性小孩,甚至男婴。第116页“娘子”小谈:娘子是丈夫对妻子一个爱称,在元代以前,称妻子为“娘子”是不正确。宋代之前,“娘子”专指未婚少女,意同今天姑娘。到了唐代,唐玄宗溺爱杨贵妃,杨贵妃在后宫中地位无与伦比,宫中号称为”娘子”。第117页到了元代,社会上已普遍称呼已婚妇女为“娘子”。到了明代,普通习惯称少妇为“娘子”,而且带有娇爱味道。伴随称妻为“娘子”流行,普通妇女也就称为某娘了。第118页4、父母称谓及其它古今对父母称谓:父母又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考妣等。第119页丈人:丈人:古代不但指岳父,主要有四种说法:其一,“丈人”是对老者和前辈尊称;其二,“丈人”指家长或主人;其三,“丈人”是女子对丈夫称呼;其四,“丈人”代表岳父。第120页岳父、岳母称呼由来:唐玄宗李隆基一次“封禅”泰山,宰相张说做“封禅使”。张说把女婿郑镒由九品一下分成五品。以后玄宗问起郑镒升迁事,在旁边黄幡绰嘲笑他:“此乃泰山之力也。”第121页“东床”缘来:东晋时郗鉴让门人到王导家去物色女婿。第122页思索题:*1、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那些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2、中国宗法制度包含那些内容?*3、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有那些特征?4、中国君主制度有那些特点?第123页Thank you!第124页-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古代社会 政治 结构 教学 公共课 一等奖 全国 获奖 课件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