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乐器史.doc
《中国古代乐器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乐器史.doc(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中国古代乐器史可以分为四个发展时期:一、远古时期,(约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1711年):根据现有的出土实物,吹奏类乐器是最早出现的乐器,以河南舞阳骨笛最为久远。这段时期也出土了不少的击奏类乐器,弦乐器见于典籍的有“瑟”,但未见实物出土,远古时期的乐器以狩猎和歌舞伴奏为主。二、先秦时期,(公元前711年公元前256年):这是我国乐器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确定了乐器的分类法“八音”。古琴在这时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独奏乐器。这段时期的乐器以击奏类为主,出土实物以曾侯乙编钟影响最大,音乐也是以钟鼓乐为代表。三、秦汉隋唐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960年):这是我国乐器发展史的鼎盛时期,随着
2、中外文化的交流,大量的外国乐器传入我国,弹奏类乐器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唐代则是我国乐器发展的最高峰,出现了古琴谱,现存丘明(494年590年)所传幽兰是我国最早的琴谱。晚唐曹柔又创简字谱,使得古琴音乐得以保存。琵琶则是唐代最为重要的乐器,音乐也以宫廷燕乐为代表。拉弦类乐器开始在民间出现。四、宋元明清时期,(960年1840年):这段时期最为重要的是弓弦乐器发展,弓弦乐器的传入和普遍使用,促进了戏曲、说唱音乐的发展。古琴则出现了众多的流派,明末由波斯传入扬琴。吹奏类乐器元代出现唢呐,击奏类乐器元代出现云锣,这段时期宫廷音乐逐渐萧条,取而代之的是民间音乐。 远古时期 约公元前6000年公元前17
3、11年 河南舞阳骨笛是年代最为久远的吹奏乐器,其次是埙,都有实物出土。 击奏类乐器实物有磬、鼓、陶铃、陶铎、陶铙等。 弦乐器未见出土实物,但瑟已见于典籍记载。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时期,祖先们就已制造了不少乐器,据已出土实物可知,最早出现的是吹奏类乐器,其中以1985年在河南舞阳出土的16支竖吹骨笛的年代最为久远,已有8000余年历史,浙江河姆渡出土的160支骨哨距今有7000余年;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是20世纪70年代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遗址发现的无音孔陶埙(只有一个吹孔),距今有7000余年;此外就是20世纪50年代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两个陶埙,一个无音孔,另一个有一个音孔,能吹出羽
4、(F)与宫(bA)两音,构成小三度音程,距今有6700余年。除此之外, 山西万泉荆村与太原义井也多有陶埙出土,多为二音孔,距今有四、五千年,为新时器晚期遗物。埙在奴隶社会进一步发展,在甘肃云门火烧沟文化遗址(属父系氏族社会的晚期至奴隶社会早期)的平民墓葬中出土二十多个彩陶埙,能吹出相当于五声音阶中的do、mi、sol、la,有的还可吹fa音。其它吹奏类乐器见于传说记载的有龠、管、箫、笙等,其中管可能指的就是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箫也是由骨哨发展而来,则用于虞舜时期的乐舞韶的伴奏,故又名箫韶,此乐舞大约于汉末消亡。籥是传说中伊耆氏时的乐器,礼记.明堂位记载:“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夏
5、禹时的乐舞叫大夏,以籥伴奏,故又名夏籥。笙则传说是由帝喾命锤制作。中国传统音乐简介 国乐、新音乐、中国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和外延各不相同。 中国传统音乐可分五类中国传统音乐简介:我们在许多民乐CD中都可看到“国乐”二字,这“国乐”指的是从古代流传下来,在近代又有所发展的属于“国粹”的音乐,可见“国乐”的创作时间指的是古代; “新音乐”指的是那些学习过西方音乐的人所写的音乐,如学堂乐歌,可见新音乐的创作时间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音乐”则不仅指古代传承下来的音乐,也指中国人按西方理论创作和改编的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
6、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国乐”但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学堂乐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是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可分五类。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分为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但大多院校在教学中把
7、歌舞音乐并入民歌,于是就变成四大类:民歌、民族器乐、曲艺(即“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实际上,“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又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间音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且我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民间音乐,还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杜亚雄先生则将中国传统音乐分类如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其中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文人自度曲;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基督教音乐、伊期兰教音乐、萨满教及其它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乐、朝会乐
8、、导迎及巡幸乐、宴乐 弦索简介 弦索是以弦乐器为主的管弦乐合奏的通称,弦索十三套指的是弦索的合奏音乐,因有十三套乐曲而得名。弦索:以弦乐器为主的管弦乐合奏的通称。明代时,北方曾流行一种“弦索”,其乐器有“提琴(与元代胡琴相似,二弦,用獾毛做的弓拉奏)、火不思、兔儿味瑟(与筝相似的弹拨乐器)、扠机(近似于轧筝的拉弦乐器)等等。当时也流行于北方汉族人民中音,演奏曲有梁州古调等。同时还用作北京小曲数落等歌曲的伴奏。清初时进一步发展,除了前述乐器,还添加了笙、管、笛、箫等吹奏乐器和云锣、拍板等打击乐器,这种器乐合奏在清代宫廷演奏时称为“番部合奏”,共十五人。弦索十三套:弦索的合奏音乐,因有十三套乐曲而
9、得名。在清乾隆、嘉庆时代以前就已流行,后蒙族文人荣斋进收集整理1814年完成,取名弦索备考。弦索十三套以琵琶、三弦、胡琴、筝等弦乐器为主,曲有十六板、琴音板、月儿高、海青、阳关三叠、清音串、平韵串、琴音月儿高、松青夜游、合欢令、将军令、普庵咒、舞名马共十三套乐谱,其中以十六板最难。合欢令和将军令两套为筝谱,其余均为胡琴、琵琶、三弦和筝的合奏谱。工尺谱简介 工尺谱是以音高符号为“工、尺”等字而得名的一种记谱形式,工尺谱:工尺谱是以音高符号为“工、尺”等字而得名的一种记谱形式,工尺谱最晚于晚唐五代已产生。其音高符号,属于首调唱名法(当然也有用固定唱名法),如“上(1)、尺(2)、工(3)、凡(4)
10、、六(5)、五(6)、乙(7)等等。它的调号以上字调(降B)、尺字调(C)、小工调(D)、凡字调(降E)、六字调(F)、五字调(正宫调G)、乙字调(A)等为标记,其中以小工调、正宫调、尺字调、乙字调最常用。工尺谱的节奏符号,称为板眼。一般板代表强拍,眼代表弱拍,共有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加赠板的一板三眼等形式。散板就是自由节奏;流水板是每拍都用板来记写,一般是1/4的节奏,有实板与腰板两种形式:实板是指与乐音同时打下的板,胺板则是在乐音发出前或后打下的板;一板一眼就是一个板与一个眼合成2/4的节拍;一板三眼就是一个板和三个眼合成的4/4节拍;加赠板的一板三眼,只有在昆曲的南曲中才有
11、,大致相当于4/2节拍。这种记谱法到清乾、嘉年间,出现一种用工尺谱记写的管弦乐合奏总谱弦索备考即弦索十三套。律学简述 三分损益律是中国音律史上最早产生的完备的律学理论,被称为“音律学之祖”,大约在春秋中期出现。律:构成律制的基本单位,当各律在音度上有了精密的规定,形成一种体系时,便称为“律制”律学:曾一度被学术界称为绝学,是研究乐音体系中音高体制及其相互的数辑关系的科学,是音乐声学、数学和音乐学互相渗透的一种交叉学科。三分损益律:是中国音律史上最早产生的完备的律学理论,被称为“音律学之祖”。大约在春秋中期出现。管子.地员篇、吕氏春秋.音律篇分别记述了它的基本法则:以一弦长为其数,将其均分为三段
12、,舍一取二,便发出第一个上五4度音,这就是“三分损一”;如果将均分的三段再加一段,便发出其出第一个下五4度音,这就是“三分益一”,如此推算,可得12个音,称为“十二律”,每律有固定的律名。“三分损益”法计算到最后一律时不能循环复生,是一种不平均的“十二律”,各律之间含有大、小半音之别。用这种方法推出十二律的还有希腊数学鼻祖毕达哥拉斯。在中国传统乐器中,七弦琴谱的一部分,民间“点笙”校音,以及其他许多民间乐器都用三分损益律。“三分损益”最初是建立在五声基础上,它包容着“七声”。下面开始民族器乐曲演奏体裁 独奏、重奏简介 独奏就是一个人演奏某一种乐器,可以有伴奏。重奏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结合在
13、一起的乐曲,它的每一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奏。顾名思义,独奏就是一个人演奏某一种乐器,可以有伴奏。我国的独奏音乐可说是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涌现著名残曲高山和流水等。隋唐时期琵琶名手叠出,新调繁兴。过去传承的民族器乐曲,独奏和合奏往往没有严格的区分,同一首乐曲可以灵活采用独奏或重奏等不同演奏形式,如唢呐曲小开门、百鸟朝凤等既可独奏,又可采用合奏形式。解放后,独奏音乐得到了蓬勃发展;涌现了大量的各种民族乐器的独奏曲,其中有不少是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曲目,而更多的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结合在一起的乐曲,它的每一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奏,这种形式为重奏。传统的笙、笛重奏,笛子重奏,唢呐重
14、奏等乐曲,其织体写法一般都比较简单,多采用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解放后创作的重奏曲,织体写法丰富了,重奏的特点更强了,如:筝、高胡、扬琴王重奏春天来了;管子、笛、筝、打击乐四重奏空谷流水;丝弦五重奏欢乐的夜晚等。 合奏 合奏指由众多的人演奏多个乐器声部,或众多乐器齐奏同一声部。形式多种,常见的有管乐合奏、丝竹乐合奏、吹打乐合奏、打击乐合奏、民管弦乐合奏。由众多的人演奏多个乐器声部称合奏。在我国众多乐器齐奏同一声部(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也习称合奏。合奏的乐队采用“吹、打、弹、拉”各类乐器,色彩丰富,音响丰满。合奏的形式多样,常见的体裁有管乐合奏、弦乐合奏、打击乐合奏、丝竹乐合奏、吹打乐合奏、民族管
15、弦乐合奏等。管乐合奏由笙、笛、管子、唢呐等管乐器合奏,常辅以打击乐器。民间流传的以唢呐为主的管乐合奏俗称“唢呐曲”,如百鸟朝凤、大合奏、云里摸等;以管子为主的管乐合奏俗称“笙管乐”,如哈哈腔、放驴、柳叶青等。在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芦笙乐队纯粹是一种管乐合奏形式。许多管乐合奏曲虽然使用打击乐器,但很少出现独立的锣鼓段,打击乐只起节奏衬托作用,所以它有别于吹打乐合奏。弦乐合奏由各种弦乐器合奏的“弦索乐”以优美、抒情、文雅见长,适宜于室内演奏。如弦索十三套之十六板所用乐器为琵琶、三弦、筝、胡琴四种,河南板头曲之打雁也用以上这四件乐器。四川扬琴的弦乐合奏所用乐器为扬琴、小胡琴、小三弦、二胡,另外还有
16、打击乐器鼓板与怀鼓。流行全国的广东音乐,其大部分乐曲采用高胡、椰胡、扬琴、三弦、琵琶等弦乐器合奏的形式。建国以来,由各种弹拨乐器组成的弹拨乐合奏形式深受人们的欢迎,如三六、南疆舞曲、驼铃响叮噹等。3、丝竹乐:“丝”与“竹”是周代的“八音”乐器分类法中的两个种类。丝指的是弹弦乐器,竹则指的是竹制吹奏乐器。丝竹乐指的是用竹制吹奏乐器与弦乐器合奏,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优美抒情、轻快活泼的情趣。如江南丝竹的三六、行街;福建南曲的八骏马、梅花操;二人台牌子曲南绣荷包、推碌碡等。丝竹(或称管弦)作为一种演出形式,早在晋书.乐志中就有“丝竹更相和”、“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的记述。自魏晋以来的
17、诸多文献中,都有关于丝竹乐队组合形式和丝竹乐的一些记载,可见丝竹乐的历史相当久远。在传统民族器乐中,丝竹乐与弦索乐是有区分的。弦索是纯由弹弦乐器合奏,乐队组合中无竹制管乐器。但对某些乐曲来说,既可用弦乐合奏形式,也可采用丝竹乐合奏形式,甚至对某个乐种来说,有些乐曲用弦索乐队演奏,另有一些乐曲则用丝竹乐队演奏。如广东音乐早期的乐队组合“五架头”属丝竹乐队,后期的“三件头”(高胡、扬琴、秦琴)则为弦索乐队。而今天的广东音乐弦索乐队和丝竹乐队兼用,由于两者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所以现在一般把弦索乐也归于丝竹乐弦索乐队以弦索十三套的乐队组合为代表,乐器有胡琴、琵琶、三弦、筝。丝竹乐队以江南丝竹的乐队组
18、合为代表,常用乐器有以箫、笙、二胡、中胡、琵琶、扬琴、小三弦、板和极鼓等丝竹乐具有“柔、细、轻”的音乐特征:柔:指乐队合奏音响柔润的特点;细:指演奏风格精致细腻的特点;轻;指乐曲侧重于表现轻快、愉悦的情趣。形成以上这些特征,与丝竹音乐多在室内演奏有关。4、吹打乐:顾名思义就是吹管乐器与打击乐器合奏的音乐。在民间流行的吹打乐中,吹的部分除了吹管乐器以外,还常用拉弦和弹弦乐器,因此民间艺人把吹打乐细分为“粗吹锣鼓”和“细吹锣鼓”两种:粗吹锣鼓又称粗十番。指用唢呐、管子等吹管乐器和”大锣大鼓”合奏的形式;细吹锣鼓又称细十番或丝竹锣鼓。指由丝竹乐器和打击乐器合奏的形式。关于吹打乐的历史可推溯至汉代初年
19、的鼓吹乐。据乐府诗集(卷16)载:“鼓吹未知其始也。汉班壹雄朔野而有之矣。”在辞海中鼓吹乐条目的释文是这样写的;“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源于北方少数民族。汉初边军用之,以壮声威,后渐用于朝廷。.明以后土庶吉凶之礼及迎神赛会亦均用之。具体说来,鼓吹乐是从汉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击乐器和吹乐器为主的音乐形式,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汉书中有关于鼓吹乐的早期记载:按应用场合、乐器编配的不同分为黄门鼓吹、骑吹、短箫铙歌、箫鼓四种形式;其中黄门鼓吹主要为皇帝服务;骑吹主要指外出巡行时用于马上具有骑吹的性质。常用的乐器由有鼓、角、笳、排箫、横笛等,其中鼓最重要。鼓吹乐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后,按所用乐器和使用场
20、合的不同演变为鼓吹和横吹两类:鼓吹是指专为仪仗队在行进中使用,以排箫和笳为主要乐器;横吹则以鼓和角为主要乐器,作军中人使用在马上演奏。李延年的取自西域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的摩诃兜勒是鼓吹乐中的优秀作品。历代鼓吹乐多有歌词配合。现今民间流行的“吹打”,同“鼓吹乐”不无渊源关系。”“鼓吹乐”自秦汉以来,历代一脉相承,用途非常广泛。如用于宫廷的宴乐、仪仗乐、军乐,在民间的婚丧喜庆、节日庙会等,无不吹吹打打,分外热闹。在文献记载和民间流行的口头称谓中,吹打乐有“鼓吹”、“鼓乐”、“吹歌”、“十番”、”锣鼓”等种种名称。 吹打乐队都是由吹(常加有丝弦乐器)和打两大部分组成。一般说来,北方流行的吹打乐重“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乐器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