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知识点大全.doc
《行政管理知识点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知识点大全.doc(2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行政管理知识点大全(一) 一、政府职能的含义 1。 含义: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2. 包括几层意思 A。 实施主体:政府机构 B。 主要内容: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C。 实施手段:依法行政 D. 是完整统一的体系 二、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1。 自然经济状态下的政府职能:御外和安内。 2。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御外、安内和建设公共设施 3。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稳定宏观经济 调节社会分配 维护市场秩序 4.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计划体制下的政府职能:正在转变 三、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A. 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 B。 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 C。 转变是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 D。 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 四、政府的基本职能 1。 定义:依据政府管理的事务性质横向划分的政府职能称为政府的基本职能。 2。 内容 A。 政治职能(包括军事保卫、外交、治安、民主政治建设) B。 经济职能(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督) C. 文化职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 C。 社会职能(其他的社会公共性的职能) 五、政府的层级职能 1。 含义:是按政府所辖行政区域划分的职能。 2。 政府层级职能包括: A。 中央政府专有职能 B. 地方政府专有职能 C. 中央和地方政府共享的职能(如:社会治安、公共福利、城市发展、环境保护、国土管理、民族事务、司法监察) 注:目前,我国政府层级职能并没有在宪法或法律上明确规定。 [next] 六、政府的管理运行职能 1。 含义:是按照管理运行程序划分的职能。符合管理学中的“封闭性原则” 2。 可分为:计划职能 组织职能 领导职能 控制职能 七、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1. 社会环境的变迁(是转变的外因) 2. 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转变的内在动力) 3. 技术手段的创新(是转变的根本保障) 4。 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是转变的制约因素) 八、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 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 2。 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或叫内部转移,是政府内部重划分职能) 3。 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 九、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关键是:政企分开 十、政府机构的含义 广义:是指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等所有国家机构的总称。 狭义:国家行政机关 十一、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的关系[next] 注意区分政府机构与其它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 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包含政府机构. 2. 政党组织 3。 群众组织:如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村委会、居委会 4. 事业单位(因为不以行政管理为主要职责,因而不属于政府机构):如地震局、气象局 十二、机构编制管理 1。 领导体制: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 管理机关:党中央、国务院设立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设机构编制委员会. 3. 主要任务: A. 职能管理:“三定” 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B。 机构管理 C. 人员编制管理: 即人员总额、人员结构、领导职数、职位配置 注:政府机构的名称一般包括: 域名(表明地理位置或管理范围)、矢名(表明管理内容)、格名(表明规格级别)。 十三、职能优先原则 主要有四层意思: 1. 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 (因职能而设机构) 2。 科学界定政府总体职能 3。 科学配置和划分政府总体职能 4。 以政府职能是否顺利实现来检验政府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十四、完整统一原则 主要有三层意思: 1. 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 2. 行政权力是完整统一的 3. 政府机构设置是完整统一的 十五、管理幅度与层次相适应的原则 在实际运用中,要遵循以下几条规律: 1. 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层次成反比。 2. 管理幅度与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 3。 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及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成正比 4。 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 5. 管理层次与组织效率成反比 注:管理幅度指管理的数额 十六、权责一致原则 有三层意思 1. 设计合理的职位体系 2. 权责相称的制约机制 3. 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注:一般来讲,上级对下级的权力应负连带责任。 十七、精简与效能的原则 包括三层意思: 1。 机构设置要精简 2. 人员编制要精干 3。 办事程序要简化 十八、依法设置的原则 包括二层意思: 1。 政府机构设置程序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 2。 有关政府机构的各项规范要由法律法规来确定。 十九、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 原因如下: A. 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 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C. 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 D。 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 e。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 二十、政府机构改革的渐进式过渡与阶段性突破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采取渐进式。 1. 1982年改革: A. 提出干部的四化,”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 B. 实行首长负责制,并将这一原则写入宪法。 2. 1988年改革: A. 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概念。 B. 提出政企分开、党政分开的原则。 3。 1993年改革: A. 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 B. 强调了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 C. 提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概念。 4。1998年改革:仍是过渡性方案 二十一、中央人民政府的架构 [next] 1。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2. 国务院的组织体制: (1)国务院组成人员: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2)任期:5年,总理、副总理、国务院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3)领导体制:总理负责制 (4)会议制度:国务院实行全体会议、常务会议、总理办公会议制度。 注: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 3. 国务院行政机构:包括: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组成部门、 国务院直属机构、 国务院办事机构、 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 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注: (1)国务院组成部门包括: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2)国务院直属机构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但行政首长不属于国务院组成人员,但可列席国务院全体会议。 (3)国务院办事机构不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 二十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架构 1.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 A。 省、地级市设秘书长。秘书长是领导职务。 B. 乡镇原则上不设工作部门. 2. 任期:省、市、县(区):五年 乡镇:三年 正副行政首长均由人大选举产生。 3。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即省长、市长、镇长负责制。 4。 地方政府工作部门与上级垂直管理部门、派出机构的关系: A. 地方政府工作部门的设立增加减少合并,要由本级政府报请上级政府批准,并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 B。 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有: 中国人民银行、海关、国家税务 C。 实行省级政府垂直的有:地方税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5。 派出机构: 其不属于一级行政机关,但它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管理,并在管理效力上与派出它的政府或政府部门相同。 二十三、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 1。 我国公务员的定义: 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中从事党团工作的专职人员) 2。 制度1993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后制定的近40个单项法规 3。 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第一阶段。1984-93年: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创立。第二阶段。1993—96年:在全国推行公务员制度 注: (1)1982-86年,草拟《国家工作人员法》后改名为《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2)1986-88年,将上述条例更名,并在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上,分别将建立公务员制度作为政治体制及干部从事制度改革的重点,还形成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要件: 组建从事部、筹建国家行政学院、制定公务员法规 二十四、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特色有4点: 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国家公务员不搞"政治中立” 2。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独立的利益集团。 3.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国家公务员不搞"两官分途” 4。 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二十五、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施范围与公务员的义务权利 1. 实施公务员制度的对象: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从事党群工作的人员 2。 实施公务员制度的机关: 国务院办公厅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国家局+派出机构+行使政府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议事协调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 注:凡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单位,不实行企业、事业单位的职称、工资、奖金等人事管理制度。 3. 参照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范围: 党的机关、一些群众组织 4. 不属于实施范围的单位:不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新华通讯社)、学会、协会、其他培训机构 5。 国家公务员义务共八项: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执行公务;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尽职尽责,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公正廉洁,克已奉公;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6. 国家公务员权利共八项: 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行政处分;获得履行职责所应有的权力;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保险、福利待遇;参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提出申诉和控告;依照规定辞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二十六、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 1. 录用的前提条件: A. 职位出现空缺 B. 根据空缺职位确定资格条件 2。 录用的职务范围: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 (全是非领导职务) 注:从政府机关以外选拔人员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助理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的,不属录用的范围。 3。 录用的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德才兼备、因事择人 4。 录用国家公务员的程序:七个步骤 发布公告 报名和资格审查 考试 录用体检 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报 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 府人事部门审批 试用 培训 二十七、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next] 1. 原则:客观公正的原则 民主公开的原则 注重实绩的原则 依法考核的原则 2。 内容:德、勤、能、绩 3. 标准:划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 4. 方法:平时考核+年度考核 5. 程序:准备、进行考核、反馈与运用考核的结果 6。 考核结果的使用: A. 连续三年被确定为优秀或连续五年称职以上的,在本职务级别内晋升一级。 B. 连续二年优秀或连续三年称职以上的,具有晋升职务的资格。 7。 有关规定: A。 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当年不得被评优秀 B。 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不称职或不确定等次 C。 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当年:不称职 D. 受开除党籍处分的:当年:不称职 第二、第三年: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二十八、国家公务员奖励制度 1。 原则: A。 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以精神为主的原则 B。 公平合理,奖不虚施的原则 C。 奖励及时、注重时效的原则 2。 种类:嘉奖、记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3。 程序:评定、审批、实施 4。 权限:嘉奖、记 三等功:县级以上政府批准 二等功:地级以上政府批准 一等功:省、直辖市以上 荣誉称号:国务院 二十九、国家公务员纪律与行政处分制度 1。 种类:警告 记过 记大过 降级 撤职 开除 说明: (1)没有"降职"是因为,"降职”是由于不称职,而不是由于受处分 (2)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级别;若受的是警告,年度考核定为"称职”还可以按时晋升工资档次。 2. 解除公务员行政处分的期限: 警告:自决定之日起满半年记过、记大过、降级: 满一年撤职:满二年 注:提前解除期限不得超过原行政处分解除期限的一半. 三十、国家公务员培训交流回避制度 1. 培训的类型: A. 新录用人员的培训 B. 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 C。 专门业务培训 D. 更新知识培训 注:每人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7天。 2. 交流制度: 四种形式: 调任、转任、轮换、挂职锻炼 3。 回避的类型: 任职回避 公务回避 地区回避 注:一般由职务较低的一方回避. 行政管理知识点大全(二) 三十一、国家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制度 1.工资构成:职务工资+级别+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地区津贴+岗位津贴 注:前四项为工资的基本形式。后二项目为补充形式. 2.保险制度:生育、养老、疾病、伤残、死亡保险 三十二、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退休制度 1。辞职条件: a。本人愿意并提出申请 b.满最低服务年限(三至五年) c.正在接受审查的不得辞职 说明: (1)辞职后,不得重新录用 (2)二年内到与原机关有隶属关系的企业或事业单位任职,须经原任免机关批准 2。辞退条件: a。连续二年不称职 b.不胜任现职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c.旷工连续超过15年,或一年内累计超过30年 d.其他 3.退休条件: a。男年满60岁 b。女年满55岁 c。丧失工作能力的 4.提前退休条件 a。男55女50+工作年限满20 b.或工作年限满30 三十三、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 注: 申诉、控告只能向国家行政机关提出。因为它们不属于行政诉讼的范围,属于内部行政行为。 三十四、行政领导体制的类型 1.按职权是由首长一人或者由委员数人行使,或者一部分职权由首长,一部分由委员数人行使分:首长制 委员制 混合制 2.上下级行政组织享有的职权大小分:集权制(权力集中在上级) 分权制 均权制 3.按机关业务性质及其管辖范围不同划分: 层级制 职能制 并用制 4。按处于同一层级的各政府行政机关的指挥监控权,集中或分散于上级一个或多个主体的不同而划分: 完整制:集中于一人 分离制:分属于多人 三十五、行政首长负责制 1.时间: (1)1982年以前:我国行政领导体制一直是委员制. (2)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2。"首长”的范围: a.第一类:法定的首长:包括国务院总理、各委员会主任、部长、省长、自治区主席、市长、州长、县长、区长、镇长、乡长 b.第二类:推定的首长: 包括国务院秘书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署审计长、国务院直属机构的正职领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组成部门的正职领导+其他 3.主要内容: a.向谁负责: 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向国务院负责,向上级行政机关负责、向本级政府负责 b.负什么责: 行政责任/政治责任/领导责任 三十六、行政领导职务及其非领导职务序列 1.行政领导职务序列: (1)中央国家行政机关:8个等级,最低为副处。 (2)地方:8个等级,最低为副科。 (3)对应的级别有13个:国务院总理:一级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 员: 二至三级 省部级正职:三至四 省部级副职:四至五 厅司级正职:五至七 厅司级副职:六至八 县处级正职:七至十 县处级副职:八至十一 乡科级正职:九至十二 乡科级副职:九至十三 2.非领导职务序列: 共8个:巡视员 助理巡视员 调研员 助理调研员 主任科员 副主任科员 科员 办事员 三十七、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 共有四种: 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注: (1)省人大常委会有权任命副省长,无权任命省长。 (2)聘任制主要用于专业技术职务和基层行政职务,不适用于高层行政领导者 三十八、行政领导的职务升降 1。 行政领导职务升降的人员范围: 有两类: a。各级政府组成人员,升降由同级人大和常委会决定.(其实是领导组成人员) b.非政府组成人员,其升降由行政系统自身决定。 2。行政领导职务晋升的资格条件: a,文化程度: 晋升科级正副职:高中、中专以上学历 晋升副处-正司: 大专以上学历 晋升副部级:本科以上学历 b。下一级任职年限: 晋升科、处正职: 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 两年以上 晋升科、处、司、部副职:三年以上 注: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晋升与此相同 三十九、行政领导职务任免 1。任免的主体: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 2.权限: a。各级人大有权任命或决定各级政府组成人员、除各级政府组成人员外的领导职务(如市政府的副局长) b.政府:任免其他公务员职务(包括非领导职务) 3。行政领导兼职的规定:原则上实行一人一职。确因需要,只可兼任一职。但也有两个例外: a。常设机关领导职务担任非常设机关领导职务 b.名义上兼职而实际上还是本职范围内的职责 四十、转向现代科学行政决策的标志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集体 2。决策过程由主观随意转向程序化 3."谋”与”断"相对分离 4."断”与”行”相对分离 5.决策手段的运用日益增强 四十一、现代行政决策组织体制的架构 架构主要有: 1.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重要任务是”断”。 2.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3.研究咨询系统 4.审批控制系统 注:我国具有综合性审批控制职能的组织系统有二: a。全国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 b.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四十二、行政决策过程 过程如下: a.问题的确认 b。问题进入决策议程 c.决策规划的拟订 d。决策合法化与采纳 四十三、行政执行及其层级、手段 1.定义: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实施决策中心发出的决策指令,以达到预期目的的职务行为。 2。层次:中央级 省级 县级乡级 3。手段: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四十四、行政执行的环节 五个主要环节: a。行政执行计划 b.组织落实与人员配置 c。行政执行中的指挥 d。行政执行中的控制 e。行政执行评估总结 四十五、行政协调的含义与作用 1.定义:是指协商、调整行政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行政系统内部纵横向之间的各种关系,使之分工合作、权责清晰,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2。作用: a。协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增强行政系统的适应力、创新力。 b.协调内部纵横向的关系,以增强行政系统的协作力、整合力。 c。协调内外部、纵横向的人际关系,增强行政系统的凝聚力、驱动力. 四十六、行政协调的类型及其机制 1.分类: a.以协调的主体及内容分为: 与外部环境的。。。 内部纵横向的。.. 内外部、纵横向人际关系的。.。 b。以协调所解决的中心问题及其具有的性质分: c。以协调所涉及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手段分: 高层、中层、基层; 权责体制、规制协调; 利益、心理协调; 2。几种类型的行政协调及其机制: a。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机制主要有三种: 行政反馈(首要机制) 职能调查 行政参与 b.内部纵横向的: (1)纵向垂直府际关系:关键是解决好事权与财权、人事权与决策权的配置机制。 (2)横向平行府际关系:关键是解决好分工又合作的机制。 四十七、行政协调的前提条件 1。前提条件是:行政沟通 2。行政沟通的种类:下行沟通 上行沟通 平行沟通 四十八、加强行政监督的重要性 1。教育是加强依法监督的基础 2.法制是加强依法监督的保证 四十九、我国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1。内部监督主要包括: a.一般监督(上、下级之间的相互监督;职能部门和主管业务部门的监督) b.专门监督(主要指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2.行政监察:指政府系统内部的专门监察机构,主要是监察部、地方各级监察厅、局. (1)监察对象:政府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政府任命的其他人员、下一级政府及其领导人员 (2)领导体制:监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既受本级人民政府领导,又受上一级监察机关领导。 (3)程序:立项、调查、提出检查处理情况报告、作出监察决定或建议 3。审计监督: (1)审计机关拥有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处理权 (2)审计机关的领导体制: 双重领导体制. 五十、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 1。外部监督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人民法院的监督 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政党监督 社会及舆论的监督 2.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包括: a.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这是监督最基本的形式) b。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决算 c。审查政府的法规、决定 和命令 d.质询和询问 e.代表视察和执法检查 f。罢免政府组成人员 注:各级人大有权撤消同级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3.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有:法纪检察 经济检察 侦查检察 监所监督 4。政党监督:要方式有三: 各级党委监督 党的基层组织监督 党的各级纪检监督 专项练习题 1。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 ). A。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 各级政协机关 C。 各级人民政府 D。 各级公务员 E。各社会团体 2。行政主体做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或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这说明行政行为具有( ). A。 确定力 B. 公定力 C。 约束力 D. 执行力 3.“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掌舵,而不是划桨。”这一说法是指( )。 A。 政府应该强化集权 B. 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决策,而不是执行 C. 政府应该加强自身组织的建设 D. 政府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的导航员 4.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 A。 强制性 B. 无偿性 C。 排他性 D. 非排他性 5.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指的是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 )。 A。 灵活性 B. 原则性 C. 程序性 D。 整体性 6。在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需求层次为( ). A。 爱和归属的需要 B。 受人尊重需要 C。 安全需要 D. 自我实现需要 7。决策过程中遇到首次出现的问题,无先例可循,此类决策属于( )。 A。 确定型决策 B. 风险型决策 C. 单一性决策 D. 非程序性决策 8。近年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织结构是( )。 A。 矩阵式组织结构 B。 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 C. 网络型组织结构 D。 委员会组织结构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政府职能主要是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只能是各级人民政府。故选C. 2。B【解析】具体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公定力是指具体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假定合法的法律效力,一般包括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1)确定力,是指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后,具有不可变更力,即不再争议、不得更改的效力.具体行政行为非由法定机关经过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撤销或改变.(2)拘束力,是指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机关和当事人都必须遵守,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成员必须予以尊重的效力。(3)执行力,是指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机关有权采取国家强制力,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效力。故选B。 3。B【解析】掌舵比喻为决策,划桨比喻为执行。故选B. 4。D【解析】只要公共产品提供给一个市场主体,就不能阻止其他主体从公共产品中受益,这就是非排他性。故选D。 5。D【解析】“木桶原理”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条中,其最短的一根木条决定木桶的容积,因此构成木桶的木条应长度均衡,才能使木桶成为一个有效率的整体,增加容积,这里强调的是整体性的重要。故选D。 6.D【解析】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的次序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人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故选D。 7.D【解析】非程序性决策处理的是那些偶然发生的、无先例可循的、非常规性问题;确定型决策面临的是一种比较确定的自然状态,可选方案的预期结果是相对明确的。风险型决策面临的是多种可能的自然状态,可选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结果不同,未来会出现哪一种自然状态,事前虽难以肯定,但却可以预测其出现的概率.故选D。 8。C【解析】网络型组织结构只有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才能建立和正常运转,而其他组织结构早已存在.故选C. 行政管理主要知识点 1、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 自然状态下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一方面表现为统治职能的极端强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相对弱化;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为“御外”、“安内”、“建设公共设施”;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主要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稳定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维护市场秩序. 2、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的本质体现,直接体现公共行政的性质和方向;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据;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行政管制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政府职能的实施手段主要是依法行政。 3、政府的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主要包括: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其中,以通过政府活动,推进国家政权完善和民主政治发展为目的的民主政治建设职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2)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市场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够有效运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也称为“法制经济”. (3)文化职能,主要包括: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发展文化事业;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4)社会职能,主要包括: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 4、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变迁。社会环境变迁是决定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因. (2)公共行政的科学化。公共行政的科学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动力。要按照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大力精简机构和人员;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和界定各级各部门的事权和职能分工。[next] (3)技术手段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保障.举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工具可以间接、宏观地对市场进行调控;政治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使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组织运作更加合理有效。 (4)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因素。如何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克服传统行政文化不良因素所带来的惰性和惯性,是政府职能能否发生实质性转变的重要因素. 5、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政府职能转变,不仅包括政府职能内容的转变,还包括政府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重新配置以及相应政府机构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指政府将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给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防止政府职能的“越位”,将属于政府自己的职能收回,防止政府职能的“缺位"。 2)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在横向部门之间要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划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要在管理运行上按封闭原则进行分类。 (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即政府行使能的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管理手段的转变,就是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6、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政企分开 (1)政企分开的主要内容:政府与企业社会职能的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政府不应直接管理企业,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随意截留企业的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 2)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大量裁减专业经济部门和各种行政性公司,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作为过渡性措施,要保留部分专业部门,主要职能为制定行业规划和引导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 7、国家机构的组成 国家机构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国家军事机关组成。政府机关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机构的行政权力与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权力、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享有的司法权力,分工不同,相互合作,共同构成国家权力系统。 8、群众组织 群众组织亦称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包括各种依法定程序成立的群众团体、专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等,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三大群众团体;文联、红十字会、慈善会等专业团体;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 9、机构编制管理 机构编制管理是行政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状况以及行政管理科学化程度,通过运用技术手段综合分析,以确定国家各类法定组织的职能范围、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并进行调控和监督,以实现国家管理系统的精简、统一、高效。我国的机构编制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导体制;其在编制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政府机构的名称一般包括域名(地理位置或管理范围)、矢名(管理内容)、格名(表明规格级别)。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10、政府机构设置原则 (1)职能优先原则,即:职能是机构存在的前提;科学界定政府总体职能;科学配置和划分政府职能;以政府职能是否顺利实现来检验政府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2)完整统一原则,即:政府职能是完整统一的;行政权力是完整统一的;政府机构设置是完整统一的. (3)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的原则,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以下几条规律: 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管理幅度同管理者的能力以及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成正比;管理幅度与下属人员的能力成正比关系;管理层次与组织效率成反比。 (4)权责一致原则,指在机构设置中,要使机构的职权与职责相称、平衡,它包含三层意思:设计合理的职位体系;权责相称的制约机制;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 (5)精简与效能原则,即做到机构设置要精简;人员编制要精干;办事程序要简化.[next] (6)依法设置原则 11、政府机构改革 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因: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精简机构和人员的需要;减轻财政负担的需要;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1982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干部的“四化",即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特别在解决干部队伍老化和领导职数过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将其写入宪法.1988年机构改革.一是提出转变政府职能的概念,并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关键;二是提出政企分开、党政分开原则,初步理顺党政关系、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关系。1993年机构改革.一是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机构改革的目标;二是强调了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三是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概念,扩大了机构改革的内涵。 12、1998年机构改革目标与原则 改革目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干部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原则:一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二是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机构,实行精兵简政,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适当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三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一个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四是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 13、垂直管理部门 垂直管理部门的工作业务、人事任免、经费拨付,均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决定,其职能具有专属性、执法性、监控性特点,目前,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有中国人民银行、海关、国家税务等系统,实行省级垂直管理的机构有地方税务、工商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等系统。 14、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过程 (1)第一阶段1984-1993年,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创立。这一阶段主要以研究、草拟、修改公务员法规为重点,以克服传统人事行政弊端为背景,以实现国家公务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为落脚点.第一阶段可分为如下三个小阶段:1982-1986年,制定《国家行政槎 作人员条例》;1986-1988年,将上述条例更名,并在党的十三大和七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分别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作为政治体制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形成了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要件:人事部、国家行政学院、公务员法规;1989-1993年,根据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的精神,先后在审计署、海关总署、环保局、税务局、统计局、建材局6个部门和深圳、哈尔滨两个市进行试点,并于1993年8月14日正式颁布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第二阶段以全面施行、分步推进、不断完善各项配套的法规为重点,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为背景,以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队伍为落脚点。1993-1996年,根-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政管理 知识点 大全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