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适配模式研究——复杂适应系统视角.pdf
《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适配模式研究——复杂适应系统视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适配模式研究——复杂适应系统视角.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42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第38卷 第3期2024年5月Vol.38 No.3May 2024高技能人才是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在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发展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基础性作用。国家和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并坚定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出台一系列支持性政策1-2和试点建设项目3,全力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加快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从实际效果看,虽然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在逐年提高,但仍然存在高技能人才短缺,“求职难”和“招工难”并存的问题,
2、其背后既有供需总量不平衡的原因,也有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人才需求不相匹配的原因4。前者涉及培养规模,后者关乎培养质量。现阶段,继续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固然重要,但切实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同样紧迫。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适配模式研究复杂适应系统视角李 萍1,许红春2*,张 京1(1.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 100015;2.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摘 要】快速培养与产业需求相适配的高技能人才,需要构筑产业人才生态圈,并将各利益相关方凝结成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是具有生命特质的复杂适应系统。由此构建适应性集群模式,为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
3、的适配性提供模型参照。适应性集群模式的内容包括目标、原则、适用领域、组成要素、运行方式、应用价值等,并给出实践建议。此模式创新之处在于关注到外部环境的重要作用,强调要符合适应性协同和动态集群的客观规律。【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适配产业需求;复杂适应系统;产业人才生态圈;命运共同体【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52(2024)03-0042-07【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1 年度一般课题(AADB21204)【收稿日期】2023-10-26【作者简介】李萍(1972 ),女,北京人,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
4、教育理论与实践。*通信作者:许红春。43 李 萍,等: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适配模式研究一、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适配性的相关概念(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和有效性2021 年,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政务名词显示,高技能人才是指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具有技师和高级技师及相应职级的人员5。这一概念背后蕴含着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时效性和有效性的要求。所谓时效性是指高技能人才培养必须时刻紧跟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必须及时响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技术产品的快速更迭,在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上实现供需同步。所谓有效性是指面对产业变革带来的外
5、部环境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能够有效化解各种风险,始终以最优方式达成规模和质量的全面供需同步。(二)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适配性释义及主要特征关于“适配”和“适配性”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第 7 版)是这样定义的:适配是指适应并配合的动作或过程,以及通过调整、改造以适应不同要求的行为,而适配性是指适应并配合的程度或能力。将适配性概念置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现实情境中,得到如下具象释义: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各主体(政府、企业、院校、学生)在面对产业变革和不断升级的产业人才需求时,各自适应环境,调整自身行为,并合力优化协同方式的程度和能力。其适配性的主要特
6、征包括 4 个方面。一是快速识别和理解环境变化并迅速调整自身行为和决策的灵活性。二是寻找新的机会和方式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策略以应对各种变化的创新性。三是从环境中不断获取新知识并持续积累经验以提高自身适应性的学习能力。四是能够从环境的反馈中获取有关自身适应性的信息并据此改进自身行为和策略的反馈机制。二、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适配性的现状分析(一)供需规模缺口加速弥合,质量失配问题凸显首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绝对数量逐年增加,供需规模缺口正在加速弥合。2021年和 2022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高职(专科)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2021 年比 2020 年分别增长 8.94
7、%和 5.77%,2022 年比 2021 年分别增长 5.08%和 24.19%(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其次,涌现出一些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匹配的典型案例,供需质量失配问题得到应有重视并在创新实践中取得了局部性试点成效。如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集群模式6、浙江省永康市五金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县域探索案例7、浙江省创新实践的 4 个典型案例8等。但在成绩的背后潜藏着不可忽视的发展障碍。一是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人才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整体上“量大质低”的人才培养现状使得高技能人才的有效产出不足,导致供需规模缺口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填补,质量失配掣肘规模适配的约束张力亟待纾
8、解。二是要冷静客观地看待局部性质量适配的成功案例,不能将试点成效夸大为全局成果,毕竟现实中的质量失配远多于质量适配,这是一个必须要承认 44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 年 第 3 期的客观事实。(二)产教双向供需意愿错位,供需失配并陷入死循环首先,从供需关系角度看,产教之间是双向供需关系,职业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产业需要反哺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前沿科技,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高技能人才培养紧跟产业技术发展。其次,从高技能人才培养角度看,院校的供给意愿与企业的需求意愿错位。院校希望通过合作育人为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但企业更倾向于直接通过社会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除非企业所需人才难以通过社
9、会招聘获得或者合作育人能使企业有利可图,否则合作育人对企业来说多是形式大于内容。再次,从产业反哺高职教育角度看,企业的供给意愿与院校的需求意愿错位。正是由于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将合作育人视为高技能人才获取的最佳途径,因此企业的反哺意愿不强,这与院校所希望的企业能够在课程、师资、设备上提供新技术支持的需求意愿形成强烈反差。最后,在产教双向供需意愿都错位的情况下,校企之间很难做到相向而行。企业越无意合作育人,院校人才培养就越难以紧跟产业技术发展,而企业就更加倾向于直接通过社会招聘人才而非合作育人,如此循环往复,导致供需失配并陷入死循环。三、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适配性的提升策略(一)在传统利益共同体
10、建设基础上构筑产业人才生态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企业、院校、学生共同参与并协同共治。这种合作不仅仅是建立利益共同体,更是要进一步构筑产业人才生态圈。换言之,就是在建设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营造能够促使利益共同体更好地形成和健康地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具体的项目、问题或需求等),并使利益共同体与外部生态环境之间产生良性互动。一方面,外部生态环境能够为各方提供更多合作机会和更大收益可能,使得各方有理由、有动力成为真正意义上志同道合的长期合作伙伴,共同追求产业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利益最大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当一个良好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之后,能够更快响应外部环境变化,更强凝聚各方共
11、识并形成合力,更优实现各方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联,更好培养并更多输送切实符合产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917-18。(二)从产业人才生态圈层面推高利益共同体的建设维度产业人才生态圈是建立在利益共同体基础上的,是将利益共同体与其所处的外部生态环境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系统性分析918,进行更高维度的观察和思考。首先,要认识到利益共同体具有外部生态开放性和内部结构开放性的双重属性。所谓外部生态开放性是指,利益共同体自身不能脱离产业需求而孤立存在,必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才有存在的可能和价值。所谓内部结构开放性是指,利益共同体中的多元主体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通过资源共享建立合作渠道。另外,在双重开放性之间,还存
12、在互为正相关的深度联系。一方面,利益共同体的外部生态开放性越高,响应产业需求的能力就越强,也就越能够激励和带动利益共同体内部结构变得更加开放。另一方面,利益共同体内部结构越开放,各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就会越广泛、越高 45 李 萍,等: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适配模式研究效,也就越能够快速响应产业需求。其次,要认识到外部生态环境对利益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现实中的利益共同体建设,很多时候是通过行政手段推动的,但结果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究其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各主体之间是兼性互利共生关系,而非专性互利共生关系,人为干预只是起到牵线塔桥的作用,只要各方情非所愿,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13、“合而不作”的现实问题919。因此,要在行政推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合作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自然法则,将利益共同体建设扎根在产业人才生态圈中,顺应客观规律,建立自然聚集、高度开放、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利益共同体。四、构建适配产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适应性集群模式(一)重构主体关系缔造命运共同体一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既有直接途径,也有间接途径。所谓直接途径是指,企业有明确的用人需求,主动与其他利益相关方建立联系,直接主导合作育人和人才使用,自然形成基于产业需求的精准育人。所谓间接途径是指,企业没有明确的用人需求,但在其他方面需要院校提供合作支持。合作过程中院校通过资源共享零距离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新设施,并
14、快速引入课堂教学,间接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适配性10。二是在环境因素的加持下,多元主体基于某种现实诉求(非行政指令)主动选择趋利而聚,彼此之间通过优势互补灵活高效地进行异质性合作,合作结果既能够输出符合产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同时也为自身带来孤军奋战所不能企及的更好收益。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收益不是零和博弈下的“瓜分固有蛋糕”,而是正和博弈下的“共同做大蛋糕”,即通过价值共创产生合作剩余,再从产生合作剩余中分享现实收益921。上述应然图景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上升到了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超越之处在于将利益共同体赋予了生命特质,表现为突出需求引领,强调趋利而聚,注重价值共创,正视各方利益。
15、(二)CAS 理论支撑适应性集群模式建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简称“CAS 理论”)是由约翰霍兰等科学家于 1994 年提出的,用于解释包括经济社会在内的各种复杂适应系统问题。该理论认为,主体为了生存和发展,主动与环境和其他主体互动,在学习、交流和经验积累中不断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以达到最佳适应状态。这个过程发生在各个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微观上的众多联动最终形成宏观上的复杂适应系统,并涌现出新的结构、功能、属性和状态11。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契合性在于政府、企业、院校、学生都是有自主判断的适应性主体,选择主动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各方利益交织博弈构成复杂适应系统。博弈过程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能 人才培养 产业 需求 模式 研究 复杂 适应 系统 视角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