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才女文化与八旗闺秀文学创作论略.pdf
《明清才女文化与八旗闺秀文学创作论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才女文化与八旗闺秀文学创作论略.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渤海大学学报二二三年第五期渤海大学学报明清才女文化与八旗闺秀文学创作论略何卫国(中国艺术研究院 红楼梦研究所,北京 100012)摘要:明清启蒙思潮及才女文化的兴起,为清代八旗才女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八旗世家优渥的家世背景及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八旗才女的成长创造了条件;八旗闺秀,从清初至清末,代有才出,各领风骚,其文学创作风格豪爽雄健,是才女文化史上的奇观。关键词:清代;才女;八旗;文学创作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254(2023)05-0085-07明清才女文化,不仅出现于钟灵毓秀的江南,还出现在燕赵大地的京师;不仅有汉族女子,亦有八旗闺秀。受民族、文化、地域等因
2、素的影响,八旗才女的成长环境、性情才学等,具有其独特性。本文以清代诗文记述为中心,结合相关的文人笔记及小说描述,探究清代八旗才女文化出现之渊源与成就。一、明清启蒙思潮与才女文化在传统礼制文化中,女子拘于内宅,相夫教子是其主要职责。“才女”虽代有人出,但明清之前,数量不多,且多为倡优,如李清照这般高门闺秀,凤毛麟角。然明清时期,却出现了众多才女,形成令人瞩目的“才女文化”。研究女性史的美国学者曼素恩将这些才女称为圣朝文教昌明的象征1。明末清初,随着启蒙思潮的传播,传统的“红颜祸水”论受到世人的质疑与抨击。对女性的尊重,对女性才情的肯定,慢慢形成一股时代洪流。李贽在 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 中旗帜鲜
3、明地回击“妇人见短,不堪学道”之论: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设使女子其身而男子其见,乐闻正论而知俗语之不足听,乐学出世而知浮世之不足恋,则恐当世男子视之,皆当羞愧流汗,不敢出声矣。2李贽认为女子的“短见”源于其生活环境的限制。“妇人不出阃域,而男子则桑弧蓬矢以射四方”,假使她们有男子一样受教育的机会,或可使男子“羞愧流汗,不敢出声”。明清时期,还掀起关于女性才德观的争论。女性才德之辩,历来有之,总体而言,重德轻才。宋人对李清照和朱淑真的评价,即为明证。晚明时期,有识之士开始重新审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将女子的“才”提到与“
4、德”同等的地位。曾编撰 名媛诗纬 的才女王端淑工诗文、善书画,对史学尤为精通。“父季翁(王思任)常抚而怜爱之曰:身有八男,不易一女”。冒襄注曰:“按山阴王家郎具有凤毛,季翁情钟贤女,遂损誉儿之癖。”3贤达之士不仅主动教育女儿诗文,甚至还延请塾师悉心培养,王端淑即做过名门望族的闺塾师。袁枚不仅公开招收女弟子,还公然批驳“女子不宜为诗”论。其曰:“俗称女子不宜为诗,陋哉言乎!圣人以 关雎 葛覃 卷耳 冠三百篇之首,皆女子之诗。第恐针之余,不暇弄笔墨,而又无人唱和而表章之,则淹没而不宣者多矣。”4钱谦益、钟惺专门编选女子之诗,并认为才女可居性灵文学之首。在 红楼梦中,贾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
5、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甄宝玉也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第二回)淤这是曹雪芹“天地间精华灵秀只钟于女儿”的惊世骇俗收稿日期:2023-02-28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明清笔记、小说与北京文化记忆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FZWB042)作者简介:何卫国(1971),男,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元明清文学及文化研究。085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之论,他“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我之罪固
6、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其短,一并使其泯灭也”(第一回)。于是,借小说为“闺阁”立传,塑造了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史湘云等众多才女形象。女子教育古已有之,以“女德”教育为主。明清时期,闺阁教育中,文学艺术教育开始占据重要地位。汤显祖的 牡丹亭 中,太守杜宝延请陈最良在私塾教授女儿杜丽娘,杜宝对闺训内容的要求是:男、女 四书,他都成诵了。则看些经旨罢。易经 以道阴阳,义理深奥;书 以道政事,与妇女没相干;春秋 礼记,又是孤经;则 诗经 开首便是后妃之德,四个字儿顺口,且是学生家传,习 诗 罢。其余书史尽有,则可惜他是个女儿。5杜宝是封建礼教维护者,认为“政事”与女性无
7、关,却认为 诗经 必须学。虽然他眼中的诗经 与“后妃之德”相关,但其意识到“古今贤淑,多晓诗书。他日嫁一书生,不枉了谈吐相称”。“晓诗书”与女子择婿相连,这是明清时期的新风气。因此,有学者认为“反映在最实际的婚姻市场上,文艺修养已成为中上层女性婚前教育的重要条件,实际上等于嫁妆的一部分”于。江南地区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富庶,文化繁盛。明清才女,最早涌现于江南,且多出自文化世家。晚明时期,以吴江沈氏、叶氏家族最负盛名,出现以沈宜修、叶纨纨、叶小纨、叶小鸾为代表的才女群。沈宜修出自吴江沈氏,沈氏为江南文化世家,名声最著者数曲学名家沈璟(沈宜修叔父)。沈宜修嫁吴江叶氏叶绍袁为妻,开启两大文化世家联姻史
8、,也缔造了叶氏才女家族的辉煌。叶、沈两家均重视家庭教育,世以风雅相传。沈氏家族涌现了沈宜修、沈智瑶、沈静专、沈倩君、沈宪英、沈蕙端等才女,其中的佼佼者沈宜修诗词皆工,有 鹂吹集 传世,是明代作品最多的才女。沈宜修与叶绍袁夫妇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儿女一二岁时,即口授 毛诗 离骚长恨歌 琵琶行。其季女叶小鸾夙性颖慧,从小受到良好的文艺熏陶:四岁,能诵 离骚;十二岁,随父金陵,览长干、桃叶,教之学咏,遂从此能诗。十四岁,能弈。十六岁,有族姑善琴,略为指教,即通数调,清泠可听,嵇康所云“英声发越,采采粲粲”也。家有画卷,即能摹写,今夏,君牧弟以画扇寄余,儿仿之甚似。又见藤笺上作落花飞蝶,甚有风雅之致。
9、(沈宜修 季女琼章传)6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叶氏“门内人人集,闺中个个诗”6(982)。沈宜修之女叶纨纨、叶小纨、叶小鸾,诗词俱佳,具有才名。母女之间、姐妹之间,甚或与沈氏家族其他才女之间,更相唱和,一门风雅。钱谦益曾赞叹道:“宛君与三女相与题花赋草,镂月裁云。中庭之咏,不逊谢家;娇女之篇,有逾左氏。于是诸姑伯姊,后先娣姒,靡不屏刀尺而事篇章,弃组姙而工子墨。松陵之上,汾湖之滨,闺房之秀代兴,彤管之诒交作矣。”7沈氏、叶氏才女群的出现,与其家族男性的支持密不可分。沈宜修的丈夫叶绍袁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论,为其妻女的才学感到骄傲和自豪。他曾编撰 午梦堂集,收录其子女的诗文作品。在 午梦堂
10、集 序言,他就提出:“丈夫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而妇人亦有三焉,德也,才与色也,几昭昭乎鼎千古矣。”6(1)叶绍袁将德、才、色视为女子的“三不朽”,与男子的“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相提并论,可见其思想之开明。明清时期的才女家族,还有桐城方氏、太仓毕氏、武进张氏、闽南郑氏等。这些女性,以家庭为中心,诗词唱和,挥洒才情,给中国文学史注入了新鲜血液。才女文化发展到清代,风气日畅,闺中诗才辈出,可谓一时之盛。章学诚在 文史通义诗话 中说:古今妇女之诗,比于男子诗篇,不过千百中之十一。今乃累轴连编,所称闺阁之诗,几与男子相埒。甚至比连母女姑妇,缀和娣姒姊妹,殆于家称王、谢,户尽崔、卢。岂壶内文风,
11、自古以来,于今为烈耶?8章学诚对“妇女之诗”很不以为然,但却客观上承认“闺阁之诗”“于今为烈”的事实。在明清之际文人结社风气的影响下,女性走出闺阁,结诗酒文社。知名的女子诗社有康熙年间杭州的蕉园诗社、乾隆年间吴江的清溪吟社、道光年间京城的秋红吟社,以及成都曾氏姊妹的浣花诗社、江西会昌沈珂的湘吟社、海宁陈菊贞姊妹的惜阴社,等等。这些诗社的出现,标志着才女文化的成熟。清代才女中还涌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八旗才女。八旗才女的出现,既是明清才女文化086渤海大学学报二二三年第五期渤海大学学报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八旗世家女子教育的特殊成果。二、女子教育与八旗闺秀历代女子教育,往往重视美德培养。明万历年间的
12、于氏家训,对女子的教育进行了规定:大凡男女五六岁时,知觉渐开,聪明日启,便当养育良知良能。男则令其就塾,教以女则令其不出闺门,亦教以 小学 列女传 内则 诸篇古人孝姑、敬夫、教子、贞烈、纺绩等事。务要使其朝夕讲诵,薰陶渐染,以成其德性,敦复古道,感动奋发,而见义勇为。盂历代女子的教科书,以识字与伦理教育为目的,内容集中于礼教规范。明清时期,女学教材已渐成系统。清廷曾多次下令编撰、刊刻女子教科书。顺治皇帝曾亲自编撰 内则衍义 十六卷,以强化女子的道德教化。光绪年间,陈彝根据李新庵的 训学良规,“删汰繁复,又附以己意”,新编 重订训学良规,其中关于女子教育的规定:有女弟子从学者,识字读 弟子规,与
13、男子同。更读 小学 一部,女四书 一部,看吕氏 闺范 一部,勤与讲说,使明大义。只须文理略通,字迹清楚,能作家书足矣。诗文均不必学,词赋尤不可学。9在 红楼梦 中,李纨的父亲在教育她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 女四书 列女传 贤媛集 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以纺绩井臼为要”。红楼梦 还描述了巧姐读 女孝经 和 列女传 的情形。明清时期出现的众多贞妇、烈女,便是这种女德教育的结果。此种女德教育,在八旗世家的才女身上亦有所体现。震钧在 天咫偶闻 卷四中列举了数位“八旗妇女能诗者”,且重点介绍这些女子的品性:钮祜禄烈妇希光,“夫病割股以疗,不验,矢以死从。因女
14、弱无依,恐诒舅姑累,苦守十年。女嫁之次日,赋七言古诗见志,自缢死”;诚嘉毅勇公明瑞之夫人常氏,“及明阵殁,夫人遂雉经以殉”;莽鹄立女巴颜珠,“因性耽禅悦,守贞不字,长斋绣佛以终”;汉军汪氏,“总督满保母,年二十二而寡。家贫甚,抚前室子三,亲课经史”;汉军镇平将军徐治都夫人许氏,“康熙十五年,镇将杨来嘉叛应谭洪,夫人脱簪珥犒以大义,沿江剿杀,屡却之。八月猝犯镇署,夫人中殁”10。才女,兼有贞烈,最为震钧所称道。震钧出自“满洲八大家”的瓜尔佳氏,属满洲镶黄旗,其祖上在天命二年(1617)归后金(清),以“二等侍卫事太祖、太宗”开始,传至十二世,由武入文,世代簪缨。震钧自称:“余家世代仕宦,皆以清德
15、著称。”(天咫偶闻 卷三)他对八旗才女品行的看重,显然与其“清德著称”的家风不无关联。而大量才女的出现,则得益于女子所受的文化教育,特别是文学教育。“在明清女子的启蒙教育中,文学教育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11真正能够享受良好文学教育的女子,绝大多数出身于簪缨世家、书香门第。因此,良好的家世,是成为才女的必备要素。此家世,既包括女子自家,也含夫家。冼玉清在 广东女子艺文考 后序中论及才女成名的条件:“其一名父之女,少秉庭训,有父兄之提倡,则成就自易。其二才士之妻,闺房倡和,有夫婿为之点缀,则声气易通。其三令子之母,侨辈所尊,有后嗣为之表扬,则流誉自广。”12沈善宝在 名媛诗话 自序 中也有类似的
16、观点:窃思闺秀之学,与文士不同;而闺秀之传,又较文士不易。盖文士自幼即肄习经史旁及诗赋,有父兄教诲,师友讨论;闺秀则既无文士之师承,又不能专习诗文,故非聪慧绝伦者,万不能诗。生于名门巨族,遇父兄师友知诗者,传扬尚易;倘生于蓬荜,嫁于村俗,则湮没无闻者,不知凡几。余有深感焉,故不辞摭拾搜辑,而为是编。12(367)沈善宝,字湘佩,号西湖散人,清代著名女诗人,有“吟坛宗主”之美誉。沈善宝编撰的 名媛诗话辑录了诸多清代女诗人的生平轶事及其作品,足可替才女发声。清代八旗才女,往往出自汉文化修养较高的八旗世家。清代八旗教育分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二者互为补充。在官学、私学两大体系中,儒家典籍都是重要的教学
17、内容。汉文化修养较高的八旗世家,儒家典籍在其子弟教育中更是占据重要地位。福格 听雨丛谈 卷十二载:凡我八旗子弟,固不必寻章摘句,摹拟帖括,思与寒畯争径,然亦必须熟读史汉经籍以为根柢,诸子百家以为应变,再加以阅历,习以掌故,然后始可出为干济之用。总之不求科举可也,不读诗书不可也。13康熙朝大学士明珠设馆“招延名儒以训其087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子”,其子性德、揆叙、揆方皆一时俊才,“并为国器”(揆叙墓志铭)。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曾拜徐乾学为师,与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查慎行等汉族文人交游甚密,汉学修养深厚,以词学扬名后世,被誉为“国初第一词手”
18、。天咫偶闻 卷四将其列为八旗“以文学名世者”第一人,对其赞誉有加。纳兰性德之妹纳兰氏在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为著名的八旗才女,著有 绣馀诗稿。其侄永寿在序中称“先姑纳兰氏赋性幽闲,持躬端淑。未离襁褓便识字,甫及龀,即娴吟咏。”榆八旗才女,如同纳兰氏,往往都有显赫的身世。八旗蒙古才女那逊兰保(著有芸香馆遗诗),出身于蒙古黄金家族博尔济吉特氏,“自幼受诗于外祖母英太夫人”。英太夫人为八旗才女完颜金墀(著有 绿芸轩诗集),为满洲旗人侍卫费莫英志之妻。那逊兰保“七岁入家塾,十二能诗,十五通五经”,又拜正黄旗汉军陈廷芳之女、内阁中书巴尼浑之妻为师。陈氏,号归真道人,博学多才,著有 冰雪堂诗稿。那逊兰
19、保后嫁宗室恒恩,恒恩家族系汉文化修养较高的宗室之家。恒恩祖父永锡,袭爵肃亲王,乃清太宗皇太极五世孙。那逊兰保夫妻二人关系融洽,志趣相投,她得以家务之暇,不废吟咏14。自家与夫家,为那逊兰保的才女之路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外,乌云珠为吏部尚书伊桑阿之妻,蔡琬为户部尚书高其倬继妻,觉罗学诚为礼部尚书苏库之女,寿淑为宗室宝廷之女,毓灵为都统托云之女,莹川为尚书铁保之妻,顾太清为宗室奕绘侧福晋,等等。八旗才女的显赫家世,为其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旗人家庭又有“重小姑”的传统,未出嫁的女儿在家中地位较高,兄弟都要礼让姊妹15。这种传统,更为八旗女子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良好的家庭和教育背景,使八旗闺秀能娴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明清 才女 文化 八旗 闺秀 文学创作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