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我国居民获得感实现研究.pdf
《回顾与展望:我国居民获得感实现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顾与展望:我国居民获得感实现研究.pdf(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10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第38卷 第3期2024年5月Vol.38 No.3May 2024“获得感”一词由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5年 2 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2015 年 10 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119。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获
2、得感”自提出以来,就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它是党政各项工作的衡量标准和落脚点,又是检验发展质量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2,也是增强人民信心,凝聚社会力量的强心剂。因此,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党和政府坚定不移的目标。截至 2023 年 3 月 1 日,在中国知网的中文核心期刊和 CSSCI 数据库中,以“获得感”为检索词,以主题为检索条件,共筛选出 841 篇相关文献。从已有文献来看,国内学界采用不同研究方法,从不同研究视角对获得感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 4 个回顾与展望:我国居民获得感实现研究王鹤桦,李玉梅*(贵州民族大学 社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摘
3、要】获得感是检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指标。在中国知网中文核心期刊和 CSSCI 数据库中,以“获得感”为主题的 841 篇文献为研究样本,梳理相关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关于获得感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对获得感的时代内涵、测量维度、生成机制和提升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已呈现相对繁荣的局面,但大多是以心理学和经济学相关理论为支撑的定量研究,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的定性研究还有待加强。基于此,未来研究要在科学开发获得感量表的基础上,借助多学科研究方法,对不同群体的获得感生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不同情境下居民获得感的多重实现路径。【关键词】获得感;时代内涵;测量维度;生成机制【中
4、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52(2024)03-0010-08【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MZ1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YJAZH061)【收稿日期】2023-11-01【作者简介】王鹤桦(1998 ),女,湖南邵阳人,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 2021 级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和统计学。*通信作者:李玉梅。11 王鹤桦,等:回顾与展望:我国居民获得感实现研究方面,即获得感的时代内涵、获得感的维度及其测量、获得感的生成机制、获得感的提升路径。一、有关获得感时代内涵的研究(一)获得感的界定获得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内
5、涵丰富。关于获得感的界定,大致分为 3 种类型。第一种是将它拆分成 2 个部分来理解,即获得和感觉。其中,“获得”是客观实在,“感”是主观感受,两者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即先有客观获得才有主观感受3;获得感就是获得之后的感觉4;获得感是人们获得利益、得到保障而产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572;获得感是客观物质获得和生活境遇改善后产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和主观满意度681。第二种是根据获得感的内容来定义。如杨伟荣等7认为获得感由“意义获得感与实在获得感”的平衡作用形成,“意义获得感”指自我修养,“实在获得感”指物质所得;董瑛8103则认为获得感由“现实获得感”和“未来获得感”共同构成,“现实获得感”包括客观拥有
6、和主观感受,“未来获得感”包括客观惠及和主观需求;文宏等9认为获得感包括“物质获得”和“精神获得”2 个层面。第三种是根据具体研究对象来定义某一群体的获得感。如张鹏程等10122认为教师获得感是指教师对从事教育教学行为的所得进行评价,从而产生的积极心理感受;陈沛然11209定义员工获得感是员工在实际付出和收获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主观认知和积极情绪体验。周丽君12认为大学生获得感是指大学生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获得的知识、方法、责任意识等方面的综合感受,包括知识获取、方法掌握和责任确立 3 个主要层次;阳义南13118认为公共服务获得感是以广大群众为主体,建立在公共服务供给基础上,面向具体
7、社会福祉。此外,还有学者对农户获得感、青年获得感等进行研究。综上所述,“获得感”不能从单方面来定义和理解,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多重性,内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二是具有包容性,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有不一样的获得感;三是具有时序性,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发展,它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可见,“获得感”概念内涵必须与时俱进,它与改革发展模式、共享发展理念息息相关,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119。(二)相似概念辨析获得感与幸福感、安全感概念有些相似,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联系幸福感是对生活质量满意的积极感受,安全感是对稳定生活状态的肯定,获得感是对客观获得的主观体验和满意程度。三者
8、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获得感是幸福感生成的基础,安全感则发挥了催化作用14,个体幸福感有赖于获得感和安全感的共同作用15。另一方面,存在幸福悖论的现象,并不是获得感越高,幸福感就越高,两者之间存在着更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阳义南16认为获得感与幸福感之间呈 U 型曲线关系,当“获得感”持续增加并超过拐点之后方能正向提升幸福感。王恬等17127也指出,居民的高“获得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幸福感的提升,但是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完全有利于幸福感的提升。2.区别首先,就侧重点而言,获得感强调获得,12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 年 第 3 期即“拿在手里,喜在心里”,而幸福感和安全感则更注重主观
9、感受。陈沛然11210指出,幸福感强调个体的心理目标是否达成。其次,获得感和幸福感影响因素不同,个人特征变量对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影响表现出显著差异。如,年龄、民族和户口性质影响居民获得感,但这 3 个变量对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显著。而性别和婚姻状况对居民“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但对“获得感”影响不显著17129。再次,获得感和幸福感呈现特征不同。谭旭运等18202认为,比起幸福感,获得感呈现出“需求关联性、反应即时性、社会群体性和结构综合性”的特点。最后,获得感和幸福感发挥作用不同。康来云19指出,与幸福感相比,获得感含金量更高,它不仅是计量改革成果、增进人民幸福感的重要砝码,更搭建了一座改革发展直通
10、人民幸福的桥梁。王恬等17130认为,比起幸福感,获得感更适用于衡量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可以用来检验社会发展成果是否由全民共享。二、有关获得感维度及其测量的研究(一)获得感的维度从已有文献来看,获得感的测量维度是随着研究时间、研究对象而变化的,维度也是多样的,并没有开发出统一的量表。自2015 年“获得感”概念提出后,学者们大都以宏观的视角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大多为人民群众,详见表 1。董瑛8104认为人民的获得感要从经济、政治、精神、社会、生态5 个方面来测量。王浦劬等206以民众对得失的感知为基础,结合时空差别区分出“纵向获得感”与“横向获得感”2 个维度。文宏等21则从经济、政治、民生 3
11、 个维度来测量人民的获得感。杨金龙等22则认为人民获得感是由经济、政治、公共服务、自我实现、安全 5 个维度构成。谭旭运等18198借助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得出获得感的 5 个维度:获得内容、环境、途径、体验、共享。吕小康等23则从个人发展感、社会公正感、政府工作满意度和社会安全 4 个维度,对人民群众获得感进行纵向比较。而近几年,获得感测量对象逐渐具体化,且紧紧围绕现实问题展开。如张玫等24通过对村庄的抽样调查,认为农户“获得感”包括“服务获得”(教育服务、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和“可持续生计”(生计策略、生计成本、风险冲击)。刘远风2576以土地流转的农户为研究对象,得出农户
12、获得感由被尊重感、公共事务参与感、“成人之美”的道德感 3 部分构成。龚紫钰等26从农民工实际生活出发,将农民工获得感划分为经济生活、社会关系、价值尊严、政治参与、公共服务 5 个维度。崔友兴27将教师获得感划分为物质获得感、专业获得感、公平获得感、成就获得感和精神获得感 5 个维度。而张鹏程等10126认为教师“获得感”分为源起获得感、目标获得感、相对获得感、绝对获得感 4 个维度。此外,还有员工获得感,赵新元等28通过大数据文本分析,从客观获得(劳动回报、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科教文化、社会保障)和主观感受(社会变迁、职业心态、宜居感受、心理安全)2 个维度来评定员工获得感。综上所述,获得感
13、的维度可以是二维、三维、四维或者更多。研究视角不同,评价主体不同,导致维度划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二)获得感的测量目前,学界对获得感的测量以定量分析为主,如朱平利等29运用探索性因素分 13 王鹤桦,等:回顾与展望:我国居民获得感实现研究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工作尊严感、薪酬满足感、能力提升感和职业憧憬 4 个公因子,形成 13 个项目的员工工作获得感量表。王浦劬等208基于国际社会公正项目和全国公民价值观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同时期不同群体间获得感差异,制定获得感的测量方案。阳义南13122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 年数据,运用因子模型和多指标多因素(MIMIC)
14、模型,从充足性、便利性、均等性、普惠性 4 个方面对 8 种民生服务进行量化分析。谭旭运等30通过调查问卷,运用 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青年获得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董洪杰等31运用自由联想法形成量表初始项目,对量表进行修订与检验,最后从获得内容、环表 1 获得感的维度划分研究者数据来源研究对象维度维度分类董瑛(2017)文献研究人民5经济、政治、精神、社会、生态王浦劬、季程(2018)2004 年、2009 年、2014 年的全国公民价值观项目调查数据和国际社会公正项目调查数据民众2纵向获得感、横向获得感吕小康、黄 妍(2018)2013 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
15、SS)数据人民群众4个人发展感、社会公正感、社会安全感、政府工作满意度文宏、刘志鹏(2018)中国城乡社会治理调查(CSGS)数据人民3经济获得感、民生获得感、政治获得感阳义南(2018)2013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民生公共服务获得感4便利性、普惠性、充足性、均等性王恬、谭远发等(2018)2002 年、2009 年、2011 年、2015 年 4 次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居民3经济获得感、政治获得感、民生获得感杨金龙、张士海(2019)2015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人民5经济、政治、公共服务、自我实现、安全谭旭运、董洪杰等(2020)2013 年中国社
16、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民众5获得内容、获得途径、获得环境、获得共享、获得体验龚紫钰、徐延辉(2020)2020 年深圳市问卷调查农民工5经济生活、社会关系、价值尊严、政治参与、公共服务崔友兴(2020)实地访谈乡村教师5物质获得感、专业获得感、公平获得感、成就获得感、精神获得感张鹏程、陈宁(2022)2500 名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教师4源起获得感、目标获得感、相对获得感、绝对获得感张玫、霍增辉(2022)16 个村随机抽样调查农户2服务获得感、可持续生计刘远风(2022)文献研究土地流转的农民3被尊重感、成人之美道德感、公共事务参与感赵新元、孙早宁(2023)大数据文本
17、分析员工9客观维度(劳动回报、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科教文化、社会保障)主观感受(社会变迁、职业心态、宜居感受、心理安全)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知网相关文献数据整理。14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 年 第 3 期境、途径、体验、共享 5 个维度,编制 28个题项,形成国民获得感量表。庄成杰32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经济、环境、人口、社会 4 个公因子,确定各因子权数,并计算出了主观满足感指数。邱伟国等688借鉴张兴祥、钟威所提出的幸福感指标体系,得出影响农民获得感的 11 个指标,其中“对社会问题的重大关切”排在首位。徐延辉等33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社会质量的 4个维度,即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
18、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均对居民获得感有促进作用,其中社会经济保障的影响最大。三、有关获得感生成机制的研究获得感的生成机制与实现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解决程度。研究获得感的生成机制,可以了解获得感为何产生,如何产生,进而推断获得感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它与获得感的内涵、影响因素、测量维度是推动“获得感”研究的四驾马车,而生成机制就是车头,它们共同拉动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增长。文献分析发现,获得感的生成逻辑因人而异。在中国知网中文核心期刊和 CSSCI 数据库中,以“获得感生成”为关键词,截至2023 年 3 月 1 日,筛选出 80 篇相关文献,并含“思想教育”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回顾 展望 我国 居民 获得 实现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