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捐赠的家庭参与:“U”形收入关系与第三次分配.pdf
《社会捐赠的家庭参与:“U”形收入关系与第三次分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捐赠的家庭参与:“U”形收入关系与第三次分配.pdf(1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 26 卷第 2 期2 024 年4 月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26,No.2Apr.2024收稿日期:2023-08-28项目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ZD012)作者简介:肖凯元(1999),男,山东菏泽人,博士研究生DOI:10.19722/ki.1008-7729.2023.0122社会捐赠的家庭参与:“U”形收入关系与第三次分配肖凯元,封世蓝(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
2、71)摘 要:重新考察中国家庭社会捐赠行为的收入效应,使用 2014 年、2016 年和 2018 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断尾回归和 Heckman 两阶段模型检验并解决 OLS 回归中可能存在的断尾问题和样本选择偏误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参与社会捐赠的家庭比例为 19.1%,参与捐款的家庭年均捐款为 449.61 元。社会捐赠的收入弹性为 0.29,与基准回归的结果(0.21)的差异主要是由左侧断尾问题引起。由于中等收入家庭较低的参与率,社会捐赠具有明显的“U”形收入关系。进一步比较家庭参与第三次分配三种方式,即礼金、经济支持和社会捐赠,并分析三种方式收入效应差异产生的来源。基于以上讨
3、论,提出应当进一步拓宽家庭第三次分配参与渠道。关键词:第三次分配;社会捐赠;收入效应;共同富裕;断尾回归中图分类号:F124.7;C91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729(2024)02-0062-16一、引 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1作为分配制度的重要一环,第三次分配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由于第三次分配相较于初次分配、再分配规模较小,并没有得到较多的关注。党的十九大后,学术界对第三次分配的认识得到了不断的深化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
4、的制度体系。”11事实上,第三次分配是来源于中国本土的概念,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于20 世纪90 年代提出。他首先提出了影响收入分配的三种力量,即市场机制、政府和道德力量2,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次分配的概念,认为除了第一次分配(即“市场进行的收入分配”)和第二次分配(即“政府主持下的收入分配”)之外,还存在第三次分配 “基于道德信念而进行的收入分配”3,或者是“出于信念、道德、爱好力量的分配”4。第三次分配是公众基于自身收入进行的自发的、非强制的分配,关于第三次分配的收入效应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社会捐赠的收入效应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5-7,而由于缺少相关数
5、据,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相对缓慢。通过实证研究笔者发现,家庭参与第三次分配的不同渠道具有显著不同的收入效应,其中家庭对社会捐赠的参与就具有显著的“U”形收入关系。对第三次分配的不同收入效应进行分析,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家庭进行收入分配和支出决策的行为模式,而且能够为相关财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更多可能性。本研究主要立足于对家庭社会捐赠行为的“U”形收入效应的测量,拟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礼金和经济支持等第三次分配的家庭参与途径的收入效应。文章其余章节安排如下:第二部分综述国内相关理论文献,并介绍样本数据;第三部分介绍实证设计;第四部分报告相应的结果,并
6、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五部分对礼金和经济支持两种家庭参与第三次分配方式的收入效应进行进26一步讨论分析;最后总结全文。二、研究述评和数据来源第三次分配是一个本土的经济概念,而国外学界对社会捐赠在个人效用中的作用已有相关研究。经济学理性人假设认为,消费为个人带来正向效用。在此基础上,Kurz8提出,资本和财富的积累同样会为个人带来效用的提升。Hood 等9指出,参与社会捐赠本身也能提升消费者的效用。厉以宁29在提出第三次分配的概念时,论证了市场、政府、道德三种力量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如图 1 所示),即代表性家庭在市场中通过劳动、经营和资产获得收入后,首先经过补贴和征税等政府的再分配,形成可支配收
7、入;其次,在此基础上决定自身用于转移支出和社会捐赠等第三次分配的部分,并将剩余部分用于消费和储蓄。因此,代表性家庭的支出决策为在一定收入水平下,进行消费、储蓄和以社会捐赠为代表的第三次分配的决策,以此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93,;9-92A;9-9D);93.+-9+)-92D7+;9-9;0D7+;9-9?,D*-9*?;)0D44+EAC-+144+EA+44+EA图 1 三种力量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资料来源:厉以宁论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道路 29)收入的增加将对家庭社会捐赠行为产生两方面的影响:第一是增加了可支配收入,扩展了家庭进行支出决策的可能性边界,这对家庭的社会捐赠行为是正向影响;第二
8、是改变了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从而对家庭在消费、储蓄、第三次分配(社会捐赠等)三个支出方面获得的效用产生影响。一方面,收入提高会增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文化水平,进而提高社会捐赠的边际效用9654-656;另一方面,在一定的收入水平内,特别是在相对较低的收入水平下,收入提高会带来财富的边际效用提高,从而挤出对社会捐赠的参与8348-355,这也得到了一些研究的证明。顾思蒋等10-11关注了中国家庭储蓄率的收入效应,但两者基于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得到了相反结论。统计数据表明,尽管捐赠平均额度最高的群体是收入水平最高的群体,但整体上捐赠与家庭收入却呈现明显的“U”型关系12。Stellar 等13的研究表
9、明,处于较高经济地位的个人倾向于表现出更弱的同情心,因此通过社会捐赠获得的效用较小,这对家庭的社会捐赠行为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收入增加对家庭参与社会捐赠行为的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可能出现显著不同的结果。在第三次分配概念提出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国关于第三次分配和社会捐赠的相关学术研究才逐步发展起来,因此相关数据较为匮乏。国内现有关于第三次分配的学术研究更多关注第三次分配的经济伦理概念、慈善基金会和社会组织等参与主体的相关管理等方面的定性探讨。而在关于社会捐赠的定36肖凯元等:社会捐赠的家庭参与:“U”形收入关系与第三次分配该研究根据收入将家庭分为“贫困”“温饱”“小康”
10、“富裕”“很富裕”五类。研究发现,尽管“很富裕”家庭的捐赠平均额度最高,但值得关注的是捐赠家庭中“贫困”家庭的平均捐赠额度仅次于“很富裕”家庭,参与捐赠的“温饱”家庭的平均捐赠额也高于“小康”家庭。量研究方面,由于第三次分配中企业捐赠占比远远高于个人(如图 2 所示),国内学界对个体与家庭层面涉及社会捐赠等第三次分配行为的关注度较低,相关数据较少,研究仍主要集中在收入极化影响14等宏观层面和企业层面参与社会捐赠的激励。这些激励可以分为几个类型:首先是政治激励。黄伟等15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D)探讨民营企业“凡进必评”政策对民营企业参与慈善捐赠的政治激励,慈善捐赠将显著提升民营企业家当选地方人
11、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概率。戴亦一等16检验地方政府换届对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后发现,地方政府换届后,企业慈善捐赠的倾向和规模都会显著加强并扩大,并将此归结为“政治献金”。其次是经济激励。吴文值等17发现,捐赠免税政策能在长期有力推动企业参与第三次分配,他们进一步探讨了文化氛围等因素对激励效果的影响。许玲玲18发现,慈善捐赠显著促进了企业劳动力的增加,尤其是增加了企业研发人才,其他影响因素包括 CEO 的教育背景19等。企业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捐赠的主要力量。上述文献主要探讨企业参与社会捐赠的动力和激励,对促进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社会捐助具有一定意义。然而这些文献指出,企业的社会
12、捐赠常常伴随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激励因素,不能很好地反映道德力量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相比而言,个人和家庭的社会捐赠更能反映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6.229.211.918.464.669.669.311.119.613.916.470.713.721.165.264.223.312.517.523.658.911.926.461.74.2125.1370.66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8-98A1009080706050403020100:02BC(/%6,图 2 20122020 年社会捐赠占比(资料来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2
13、)20)在家庭参与第三次分配的方面,晏艳阳等21分析了邻里效应对家庭社会捐赠活动的影响,认为邻里效应能提升家庭参与社会捐赠的概率,但并没有讨论社会捐赠具体金额的影响因素。文雯22基于2018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数据,测得我国居民的捐款收入弹性为0.216,并比较了捐款收入弹性的城乡、工作体制内外、不同收入组、贫富差距感受等方面差异,认为我国居民的捐款收入弹性偏低。该研究首先将捐赠与消费视为支出行为,将捐款视为一类正常品(normal goods),通过优化问题框架构建基本的理论模型;其次,在实证部分,为纠正大量没有发生社会捐
14、赠行为的个体带来的样本选择偏误,该研究在基准回归中采用了 Heckman 两阶段模型。然而,由于该研究采用 2018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个体数据,无法识别个体固定效应。笔者认为,在进行社会捐赠的收入弹性测算中,相比于样本选择偏误,社会捐赠支出的非负性断尾条件将产生更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家庭是我国“收入-支出”决策的基本单元,笔者认为采用家庭面板数据能对社会捐赠的收入弹性进行更准确的估计。本研究核心关注的问题首先是家庭社会捐赠的“U”形收入效应,对既有的第三次分配收入弹性研究进行以下补充和拓展:其一,在研究层次方面,考虑到中国家庭的收入支出过程和家庭不同年龄成员46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5、)2024 年第 2 期“凡进必评”指民营企业家参加政治选拔前需要进行综合评价的政策,具有明显的政治激励。的差异,将研究层次从个人上升到家庭,考虑家庭的收入与第三次分配参与。其二,在数据选取方面,将选取范围从现有研究采用的 2018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扩展到 2014、2016、2018 三个年份。其三,在概念界定方面,在既有的对社会捐赠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讨论家庭参与第三次分配中社会捐赠、经济支持、礼金等不同渠道中收入效应的区别,进行可能的机制探讨。其四,在实证方法方面,现有研究有一部分关注到样本选择偏误的问题,但对断尾问题研究较少。本研究将采用断尾回归和 Heckman 两
16、步法,比较不同方法与基准回归之间的区别,探究基准回归偏误的主要来源,对第三次分配的收入弹性进行重新测量。本研究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该数据对居民的慈善捐赠、礼金等收入转移行为进行了调查,具有较大的体量和规模。本研究使用的样本是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6、2018 三个年份的数据。基于 Samuelson 等23-25提出的世代交叠模型和中国家庭的一般情况,笔者认为中国家庭成员收入和支出存在高度相关性,中国家庭一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支出预算和决策。因此,本研究主要采用家庭经济问卷调查样本,根据家庭对财务负责人的回答,通过家庭财务负责人的个人代码,匹配家庭财务负责
17、人的个人调查样本数据。同时清除样本中不知道或拒绝回答家庭参与社会捐赠情况、家庭收入支出的家庭,删除在回答家庭“财务负责人”时发生重复的家庭和部分存在明显统计错误的极端数据。数据库由追踪调查而来。婚丧等家庭重大事件会导致家庭拆分或合并,也可能导致家庭搬入搬出样本区域,因此,获取的数据是非平衡面板数据。在构造非平衡面板数据时,笔者主要通过每条数据的最后一期家庭编号追踪家庭,合并后的样本包括 15 124 个家庭和 28 567 条样本数据。三、实证策略和结果分析(一)研究设计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中国家庭参与社会捐赠的行为,特别是探究社会捐赠行为收入效应的“U”形关系和解决对其收入弹性估计时存在的断尾
18、问题,从而提高估计的准确性。1.基准回归模型本研究的基准回归模型为Donationi,c,p,t=f(Incomei,c,p,t)+Xi,c,p,t+p,t+i,c,p,t(1)其中:i 代表家庭;c 代表村居;p 代表省份;t 代表时间。p,t代表省份 时间固定效应,i,c,p,t是扰动项;被解释变量 Donationi,c,p,t表示家庭参加社会捐赠的情况,这里采用的具体指标是家庭在过去一年中用于社会捐赠的支出;解释变量 Incomei,c,p,t代表家庭的收入水平,这里主要采用人均纯收入;f(Incomei,c,p,t)的形式是本研究核心关注的问题。考虑到收入、支出、资产等经济指标均具有
19、较为明显的右偏性,同时为了方便进行收入弹性的实证研究,将其进行对数化处理。由于家庭社会捐赠参与率在绝对数值上不高,存在大量社会捐赠金额为0 的样本。为防止对数化处理导致的数据大量损失,笔者在对数化处理前,将所有的相关变量与1 求和。由于相关数据一般绝对值较大(除等于 0 的情况),这种处理并不会对实证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根据假设,在 f()为线性时,应具有显著为正的系数;在引入二次项后,f()应具有显著为正的二次项系数和显著为负的一次项系数。Xi,c,p,t是控制变量构成的向量。这里采用的控制变量主要包含三组:第一组是家庭自身的控制变量,包含家庭规模、城乡属性、是否有重大事件发生、是否收到亲友
20、或政府的经济支持、是否收到社会捐助、家庭净资产、家庭拥有房产的情况、家庭是否有债务或债权尚未清偿;第二组是家庭财务负责人的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教育年限、是否已婚、是否入党、是否信仰宗教、是否有上网习56肖凯元等:社会捐赠的家庭参与:“U”形收入关系与第三次分配目前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还发布了 2010、2011、2012 和 2020 年的数据,由于 2010、2012 年数据的统计口径与当下存在较大差异,2011 年的调查属于维护性调查,变量缺失情况较严重,2020 年的调查家庭层面数据在本文写作时仍未公开发布,本研究不予采用。譬如转移性支出与礼金支出、经济支持支出、社会捐赠支
21、出不相等或三项支出大大超出总支出的情况。惯;第三组是村居控制变量,包括家庭所在村镇或居委会的其他家庭中进行社会捐赠和对亲友经济支持行为的比例,借以排除邻里效应对研究的影响。2.断尾回归和 Heckman 两阶段模型基准回归受很多因素的限制,从而产生有偏估计。样本中大量未发生社会捐赠行为的家庭将导致两个问题:第一是断尾问题,笔者仅能观测到意向社会捐赠不小于 0 的家庭参与社会捐赠的支出,这将对本研究的估计产生显著影响;第二是样本选择偏误问题,即是否参与社会捐赠的决策并非随机的,而与家庭收入存在内生联系。为了验证这两个问题是否存在并加以解决,笔者分别采用断尾回归和Heckman 两阶段模型,并将两
22、种实证方法下的结果进行比较讨论。在断尾回归中,采用的方法是在 0 处左边断尾,预期的结果是断尾不仅导致对家庭社会捐赠的收入弹性存在低估,而且是“U”形关系的来源。在采用断尾回归后,二次项将不再显著,而一次项的系数将显著提高。在 Heckman 两阶段模型中,文雯22111认为邻里效应仅直接影响该家庭是否参与社会捐赠,对社会捐赠的具体额度不产生直接影响。晏艳阳等2185的研究成果也证实了这一理论。因此,笔者采用一个家庭所在的同一居委会或村委会的其他家庭平均社会捐赠参与率代表邻里效应,作为 Heckman 两阶段模型的排他性约束变量。在具体计算中,将同时采用 Heckman26提出的两步估计法和
23、MLE 估计法。若不存在严重的样本选择偏误,那么 Heckman 模型估计中的逆米尔斯比率(IMR)系数将不显著,估计结果与断尾回归会较为接近。(二)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本研究主要研究变量的统计性描述如表 1 所示。核心被解释变量是家庭的社会捐赠支出,核心解释变量是家庭人均纯收入。在控制变量中,村居邻里社会捐赠参与和村居邻里经济支持参与是衡量邻里效应的变量。前者的计算方法为:针对每一个家庭,加总其所在的村委会和居委会中所有其他家庭参与社会捐赠的哑变量值,与村委会和居委会中所有其他家庭的数目相除。统计性描述结果显示,样本中家庭平均社会捐赠支出为 86.04 元,人均纯收入的均值为 26 189
24、元。在所有家庭样本中,3 年的家庭平均社会捐赠参与率为 19.1%,其年均社会捐赠支出为 449.61 元。表 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变量观测值均值标准差最小值中位数最大值社会捐赠支出28 56786.04623.400050 000礼金支出28 5673 375.984 561.6802 000100 000经济支持支出28 5671 370.545 129.9000300 000人均纯收入28 56726 189.3378 146.77515 2005 660 000家庭规模28 5673.531.801321是否在城镇28 5670.520.50011发生重大事件28 5670.050.2
25、2001经济支持收入28 5672 314.6714 039.240101 000 000社会捐赠收入28 56725.791 091.2700126 000转移性收入28 47816 751.55148 381.970857.509 086 800净资产27 687602 724.231 670 288.35-79 920 000231 25080 130 000拥有现住房产权28 5670.800.40011拥有其他房产28 5670.180.38001有家庭借款尚未归还28 5670.170.38001有尚未归还家庭的借款28 5670.170.37001财务负责人是男性28 567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 捐赠 家庭 参与 收入 关系 第三次 分配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