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迭代中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演进路径与风险应对.pdf
《功能迭代中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演进路径与风险应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能迭代中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演进路径与风险应对.pdf(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地方政府与数字治理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21(2024)03-0062-11功能迭代中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演进路径与风险应对陆军韦天宇(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摘要:在全球化经济和社会面临严峻转型挑战的背景下,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经成为各国推动科技进步、加速产业升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在阐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特征、诞生背景与空间转移过程的基础上,从发展驱动力、创新机构来源与主导产业类型这三个维度,分析总结不同时代背景下代表性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可构建处于迭代中的五大核心组织功能
2、:基础科研、集成创新、产业驱动、辐射引领与制度试验。在此基础上,归纳其在组织形式、组织载体、驱动力量、关联模式、引才策略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演进路径,提出功能迭代中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需积极识别并化解应对在硬科技、创新成本、创新资源,及其全球科研竞争与协作方面潜在的风险挑战。关键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功能迭代;组织功能;产业驱动;硬科技;全球科研协作引言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关键手段。伴随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的迅猛发展,科技与产业、经济、社会和环境将加速融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全面变革
3、正在重构全球化发展版图。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核心枢纽和重要节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促进科技成果迅速传播和应用、加速全球知识共享和科技进步的重要组织基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无疑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代表着所在国家在世界分工体系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1。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通常指科技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科技创新活动集中、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科技成果辐射范围广大2,并在国际科技创新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城市或区域3。现有研究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参与主体4、内涵思想5、典型特征6、演化趋势7、发展模式8等多方面内容展开了广泛讨论。尽管目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相关研究成果丰硕,
4、但现有文献仍存在以下两点不足:一是学者们普遍侧重于分析国际科创中心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决定影响因素,或者对当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不同发展模式进行归纳概括,而缺乏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功能变迁路径与风险挑战的讨论;二是当前研究主要是围绕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展开的静态分析,缺乏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收稿日期:2024-01-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规模借用驱动中国都市圈多重循环网络与治理优化研究”(42171174)作者简介:陆军(1971),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韦天宇(1998),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
5、研究生。-62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地方政府与数字治理市的动态组织能力以及外在影响因素冲击进行的具体论证和分析。事实上,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路径与发展模式已经展现出全新的特征,甚至正出现颠覆式创新发展的态势。有鉴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历史发展中的功能迭代,梳理其中不同的演进路径,并基于当前的风险挑战系统构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发展的综合框架,以期对新时代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借鉴。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与功能迭代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在实践中逐步具备了它的特殊内涵与基本特征的。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与空间转移中,经历了从
6、蒸汽时代、电气化时代到信息化时代和数字化时代的变迁,形成了不同发展模式,也呈现出处于迭代中的五种组织功能。(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与特征2000年美国 连线(Wired)杂志首次从理论上提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认为构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要素至少包含开发新技术的能力、知名公司及跨国公司的影响力、公众创业的积极性、获得风险投资以进入市场的可能性四个衡量指标。在此基础上,联合国2001 年人类发展报告 提出了“技术成长中心”的概念,并以此来刻画众多研究机构、创业型企业和风险投资集聚在一起的地区发展现象。相比而言,国内学术界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尚未有明确统一的概念与定义,但提出一些类似的
7、概念,包括国际研发中心9、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全球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11、国际科技创新枢纽12等。综合分析上述研究以及当前国内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拥有掌握国际前沿科研水平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二是集聚各类高端创新要素;三是能培育和吸引大量创新型企业;四是能产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五是辖区内的支柱产业具有国际化、高端化、多元化特征且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主导地位;六是具有良好的营商与居住环境;七是拥有国际化的创新创业生态与包容的创新文化氛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不仅是科技知识交流的枢纽,也是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孵化器,对全球
8、科技发展趋势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不同时期全球科技的发展、相关产业的升级、经济社会制度的优化,乃至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都以迭代的形式发挥着特殊功能。(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模式1.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与空间转移按照上述定义,事实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诞生可追溯到英国工业革命,而随后其空间位置的转移也均发生在历次重大技术革命出现后的历史机遇期。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围绕蒸汽动力与纺织技术,开创了以蒸汽机代替手工劳动的蒸汽时代,促使伦敦地区成为真正意义上最早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19世纪中期发生了以电力、内燃机、化学工业为中心内容,以流水作业线和大规模生产为标志的第二次工
9、业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电气化时代。技术、人才和资本等创新资源的流动造成新兴产业领导地位的空间转移,后发国家可以依靠技术产业体系的转换实现崛起。在科学观念创新、科学制度创新与科学运行机制创新的综合作用下,法国巴黎快速成长为第二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19世纪末,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实用主义科技和工业的结合,德国作为一个国家逐步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3。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柏林成为新一代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代表。及至20世纪中后期,依托雄厚的经济及工业基础,美国积极利用移民政策吸引全世界大量科技人才,领衔了源于半导体与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正式迈入信息化时代。美国波士顿及硅谷
10、等地区成为首屈一指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这一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区域高度集中于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由北美和西欧两极主导的世界科技格局。进 详情参见申建军、王金波:全面创新与“高精尖”升级北京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必由之路,北京观察,2015年第1期。-63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地方政府与数字治理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版图持续向多极化方向深入发展,创新要素的系统性东移正成为国际创新格局演变的重要趋势,许多亚洲城市迅速崛起并逐步挑战欧美传统科创中心的领先地位。北京、粤港澳大湾区、东京、上海、首尔、新加坡等亚洲城市(都市圈)分别进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综合排名前2
11、0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分布呈现显著的欧洲、北美和亚太三足鼎立格局。随着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重构全球创新版图。2.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变迁本文借鉴了杜德斌和祝影有关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维发展模式的研究1,从发展驱动力、创新机构来源、主导产业类型三个维度对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模式进行归纳(见表1)。第一,从发展驱动力来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大学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与共同主导型。蒸汽时代的英国伦敦是政府主导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强大的“重商主义”政府领导是英国伦敦孕育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保障。工业
12、革命时期英国政府通过议会立法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专利制度,加强对工业生产的管理和监管,保障劳工权益和福利等,这一系列措施推动了伦敦城市功能向科技创新转型和升级。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是推动德国柏林成为大学主导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术氛围与现代化的实验室教学法吸引了海外人才,同时也促进了德国的本土人才回流。探索纯粹学问与真理的科学精神促使大批一流科学家和科学研究成果在欧洲涌现,催生出有机化学、电力电气等新兴产业,推动了当时城市科技产业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后崛起的硅谷是典型的市场主导型集群发展模式14。市场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中介服务组织等主体黏
13、合在一起,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生态,使得硅谷集群具有内部秩序良好、效率高、重复建设率低等特点。近年来,日本逐渐建立起以产学官合作为共同主导的协同创新体系15。产学官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涉及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产学合作体制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协同创新人才培育等多个方面,紧密结合首都圈的区域优势和新兴科技发展,共同推动科研成果在科技创新中心的应用和转化16。第二,从创新机构来源来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可分为内生型、外源型与混合型三种类型。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中心,英国伦敦是当时先进机器设备的主要产地,其技术创新和应用主要依托本土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资金来源主要是当地财源、家庭、朋友、银行及
14、利润再投资。因此,伦敦通过内生自主创新来促进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是典型的内生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德国工业在起步阶段承接了英、法等国外资本投资,引进先进技术装备与科技人才,实现规模经济效益17。柏林借助创新资源的流动,依托区域优势吸引外来资源,是典型的外源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各国已经深度融入开放合作的全球创新网络中。从欧美传统科技中心的强盛到亚洲新兴科技中心的崛起,无不展示出一个成熟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既需要外部创新资源的流入,同时也需要拥有强大的本土自主创新实力。介于内生型和外源型之间的混合型已成为当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机构来源的主要形态。第三
15、,从主导产业类型来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可分为传统产业型(单一化与多样化)、高技术产业型与综合产业型。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机器设备的大量普及,提高了英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但并没有因此出现大量新兴产业。蒸汽时代的英国伦敦仍然是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单一化传统产业型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德国柏林大力发展诸如电气、化学、石油、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产业重心由轻工业转向重工业,成为了世界工业技术和创新的中心。因此,电气化时代的柏林是多样化传统产业型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次世界 参见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施普林格 自然集团联合开发的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3,https:/
16、2024年第3期地方政府与数字治理大战后,借助信息技术优势迅速发展起来的美国硅谷是典型的高技术产业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硅谷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逐步占据世界主导地位。21世纪以来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涵盖众多科技领域,新兴产业层出不穷。数字化时代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往往在发展战略上寻求在新兴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与本地传统优势产业的新兴需求之间建立联系。日本占据世界半导体材料主要市场并拥有半导体技术领先地位,得益于近年来日本政府开拓新兴技术领域,培育半导体产业发展新优势18。无人驾驶、物联网、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领先的生产技术和广阔的消费需
17、求,这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推动日本在半导体材料领域长期保持竞争优势。日本东京正成为新兴技术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的综合产业型科技创新中心。(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呈现的功能迭代当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呈现出功能叠加集成化、产业结构高端化和运行网络全球化的总体发展态势,完成了跨越式的功能迭代。具体而言,表现在基础科研、集成创新、产业驱动、辐射引领、制度试验五个方面的组织功能。1.基础科研功能国内外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表明,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原始创新和科学成果大规模集中涌现、学术大师高度活跃和空间聚集等,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发展、迭代与转移的重要标志。基础科学研究是提升一国原始性创新能
18、力、培育和支持新兴交叉学科、引领国际科技创新发展潮流的核心力量。蒸汽时代基础科学研究主要为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提供工业技术基础;电气化时代的化学、电力和工程学的研究得到显著加强;在信息化与数字化时代,科学研究重在拓展科学技术边界,推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跨学科深度融合。2.集成创新功能当下,国际技术创新趋势已从蒸汽时代、电气化时代的改进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适应大规模生产需求,转向注重软件、网络和数据技术的创新,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如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已经开始深度融合。2004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提出打造“创新生态系统”(Innovation
19、Ecosystem)以应对21世纪国际创新主体、创新模式和创新环境的新挑战。在企业层面,美国高技术企业践行“集成创新”(Integration Innovation)、“技术集成”(Technology Integration)理念,通过技术管理和生产组织创新,提高研发(R&D)性能,应对动态环境挑战,构建资源要素优势互补的科技融合系统。此外,通过原始创新带动应用创新联动发展,以创新价值链为枢纽,拓展上下游形成科技创新联盟,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和人才链的协同发展。被誉为“欧洲最智慧的 1平方公里”的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园区虽然面积只有1平方千米,却吸引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超过200家企业与机
20、构,形成了由大型跨国公司、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创业团队、服务机构五大类主体组成的完整创新生态系统,被评选为每平方米知识专利数居世界首位的智能社区。3.产业驱动功能不同时代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都在产业驱动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明显(见表 1)。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组织网络化和新兴战略产业经济增长,已经成为21世纪以来构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表1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与组织功能项目代表性城市(地区)发展驱动力创新机构来源主导产业类型组织功能(以产业驱动为例)蒸汽时代英国-伦敦政府主导型内生型单一化传统产业型机械化生产开始推动以纺织
21、和钢铁为代表的工业化进程电气化时代德国-柏林大学主导型外源型多样化传统产业型汽车、电气设备和化学产品等新兴工业部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信息化时代美国-硅谷市场主导型混合型高技术产业型信息技术发展及商业化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数字化时代日本-东京共同主导型混合型综合产业型智能设备及可持续能源的商业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65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地方政府与数字治理是催化现代经济社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坐拥先进的科技水平、优越的教育环境与适宜创新的文化制度,已经成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的重要发源地,能有效孵化和加速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
22、新的经济增长点。德国慕尼黑在培养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优势的过程中,展现了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有效协作与整合。作为慕尼黑新兴的核心产业之一,ICT产业不仅与当地的垂直应用行业紧密合作,而且在特定的垂直领域内深耕细作,不仅规避了本地市场竞争,还为扩张规模和开展全球业务奠定了基础,从而使慕尼黑在欧洲甚至全球的细分市场中获得了先发优势。4.辐射引领功能早期国际科创中心立身处世于制造业时代,借助先进生产技术、展示标杆企业和模式工厂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经验,实现技术服务与扩散,带动周边地区的科技创新活动和产业升级。如电气化时代美国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以其高效而得以在全球传播。目前,新兴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3、则从建立创新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等科技成果的创新转化基地,转而凭借高效集聚创新资源、信息技术普及应用、知识分享和国际科技协同创新网络等,推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助力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环境建设和引导全球创新资源合理布局。5.制度试验功能作为世界科学前沿地、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和全球创新要素汇聚地,制度创新与制度保障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与发展的核心支撑条件之一,不可或缺。政府的公共财政预算制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城市基础设施运维投入等,是维持科技开发设施水平、保持良好创新环境的制度基础。研究开发投入增幅、科技产业专项基金、企业技术改造资金、高新技术企业产权等制度规定,将决定技术要素参与价值分
24、配的激励强度。当前,全球主要科技创新国家均在探索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伦理和全球治理新模式,并取得了区域性、阶段性共识。此外,人才引进、薪酬设计、科技孵化、风险投资、科技金融等制度试验与工具创新,事关当前国际科创中心竞争力和发展成败。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演进路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组织形式、组织载体、驱动力量、关联模式和引才策略五个路径上的演进,引领了全球科技创新主要领域的发展方向,也推动了自身组织功能的迭代升级。(一)组织形式:从产业集聚迈向集群式创新培育近年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组织形式的发展,正在从初期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聚向一体化集群式的创新培育体系迈进,这标志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组织功能及其
25、所带来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成熟与演化。产业集聚是指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特定空间范围不断汇聚的状态。产业集聚有利于资源共享、成本降低和信息交流,促进技术溢出和人才流动,可通过规模经济提升产业竞争力,并最终提高特定行业的经济效益。然而,以园区为载体的单一产业或技术领域的产业集聚可能面临创新疲软、产业升级困难、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此外,产业集聚并不能保证学习效应与技术溢出的自发产生,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低端产业集聚可能难以有效促进创新。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最早引入“集群”概念,强调集群是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基础设施和支持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功能 中的 国际 科技 创新 中心 演进 路径 风险 应对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