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互嵌开创城市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内在机理与多维遵循.pdf
《全方位互嵌开创城市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内在机理与多维遵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方位互嵌开创城市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内在机理与多维遵循.pdf(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2024年第1期(总第175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全方位互嵌开创城市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内在机理与多维遵循李少霞,魏莉(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摘要:城市民族工作是一项涉及多重维度的整体性、系统性工程,只有从空间、文化、社会、经济等多重维度考量,才能不断深化民族关系的互嵌性和整合性。以全方位互嵌推动城市民族工作有利于各民族在空间上交错融居,开展对话交流;在文化上兼收并蓄,培植互惠规则;在经济上互依共生,走向共同富裕;在社会生活上密切往来,集聚社会资本;在心理上彼此认同,促进情感共融。因此,要充分发挥互嵌式社区的积极作用
2、,推动城市公共文化建设,坚持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推动多元主体协调治理,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构建和谐的城市民族关系,开创城市民族工作新局面。关键词:全方位互嵌;城市民族工作;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互嵌式社区;认同中图分类号:C9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627(2024)01-0074-11DOI:10.20076/ki.64-1065/G4.2024.01.007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入城市,但是城市居住空间的封闭性以及受语言、生活习惯、资源分布、对环境的熟悉度等因素的影响,城市中容易滋生新的民族问题,不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交往中参与主体的缺位势必会带来城
3、市凝聚力和认同感的缺失,不仅会制约城市和谐民族关系的培植,不利于良好城市氛围的生成,而且会对城市居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产生阻碍。城市民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关涉居住空间的统筹规划,更关涉就业、教育、生产、生活和文化等多重维度。因此,做好城市民族工作,需要坚持协调、综合、全方位的思维,在城市推进全方位互嵌,使生活于城市的各族人民更好地交流合作、资源互补,建立起联结纽带和关系网络,营造交往互动、心理认同、情感互依的和谐氛围,开创城市民族工作发展的新局面。一、问题缘起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城市民族工作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其立论依据在于:随着各民族人口流动的加
4、剧和城市人口的激增,一方面,城市空间呈现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图景;另一方面,人口的激增也滋生了一系列民族矛盾和纠纷,例如,由于民收稿日期:2023-11-20基金项目:新疆大学校内培育重大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23APY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的文化正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XKS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研究”(20AZD007)作者简介:李少霞(1993),女,甘肃平凉人,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魏莉(1980),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
5、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引用格式:李少霞,魏莉.全方位互嵌开创城市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内在机理与多维遵循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074族习惯不同引发的情感伤害和管理摩擦,由于信教群众宗教信仰和价值观不同引发的不认同、利益纠纷等,给城市民族工作的顺利推进带来了新的挑战。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流入城市的人口日益增多,城市民族关系日益复杂,城市民族工作的任务也更加艰巨。特别是伴随人口流动性的加剧和城市开放性的增强,城市结构日益分化,“从横向的角度来看,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人在这里交汇;从纵向的角度来看,
6、是指人们在资源和机会上占有的差别”1。城市内部的民族问题日益复杂,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2014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2。由于城市社区的特殊性,大多数学者将“互嵌式社区”中的“社区”理解为城市中以基层单位形式存在的、具有明确空间边界的社区。立足于居住空间问题,学者们围绕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概念、社区治理、建设以及民族心理基础等维度进行了较多讨论,为城市民族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理论指导。例如,卢爱国和陈洪江从地理、社会和精神空间三个维度论述了城市多民族社区互嵌式治理的内涵、模式和路径等3。单菲
7、菲和罗晶通过对西北地区四个社区的田野调查,在互嵌语境下阐释了社区的共性特征以及互嵌程度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社区互嵌的路径4。杨鲲飞从空间关系和精神关系角度论述了民族互嵌式社区的属性和特征,认为城市的空间分布是对城市民族关系和情感关系的折射5,此外,他还指出民族互嵌式社区“既有社区的一般性特征,也具有民族社区的多民族混居的特征”6。来仪和马晓玲聚焦成都的多民族合居社区,对其互嵌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种互嵌状态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浅层次的,有待深化,并且据此提出了构建互嵌式社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7。这些研究中,有些属于实证研究,有些属于理论研究,对于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社区善治,
8、搭建互嵌式的社区关系网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推进民族社区互嵌并不等同于“混居”,因为互嵌式社区不仅指各民族在空间区位上的交错居住,而且包括各民族成员在空间交错基础上搭建起的精神和心理上的主动包容和接纳关系。第二,不能将社区的空间互嵌等同于社会结构的互嵌。如果仅仅将互嵌聚焦于对居住问题的阐释,则有碍民族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民族关系的妥善处理。社会结构的本质是“在社会活动中被反复不断组织起来的一系列规则和资源”887,体现的是各种社会要素的组合状态,是社会要素之间稳定的联系模式,社会结构的境域要远远广于社区空间环境。社会结构互嵌是助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宏观机制,是统摄政治、经
9、济、文化等领域的一体化结构。社区空间互嵌是社会结构互嵌在居住空间层面的缩影,属于被包含的部分,不能将两者等同。虽然在互嵌式居住空间中,居住关系的亲密和居住区隔的弱化可以创设各民族接触的机会和条件,架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在密切接触和微观互动中搭建情感纽带,在共享的社区文化中构建共通的心理联系,实现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但是,社区居住空间中的交往交流交融体现着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对社会结构的微观表达。因此,在阐述互嵌这一问题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居住的互嵌和社区环境的互嵌。二、内涵解析:从空间结构互嵌走向全方位互嵌高永久和杨龙文指出,“民族互嵌概念的内涵大致历经了从社区空间与社会结构互嵌到
10、全方位互嵌的丰富演进,大体而言则是从空间结构互嵌转变为全方位互嵌”9。从空间结构互嵌到全方位互嵌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对民族互嵌的认识日益深化。全方位互嵌就是在居住格局、文化生活、经济0752024年第1期(总第175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生活、社会交往和心理意识上形成各民族团结互助、相互包容、共生共荣的心理认同,实现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因此,从更深层次上讲,从空间结构互嵌走向全方位互嵌,其本质就是搭建积极的关系网络,推动各民族积极互动和理性交往,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全方位互嵌的提出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11、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10247。从空间结构互嵌转变为全方位互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民族工作规律把握的日益深化,凸显了一种全方位协调处理民族关系的新模式,有利于各民族在社会互嵌的基础上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群际接触理论认为,不同民族之间的偏见在很大程度上受信息不对接、认知误解的影响,而信息不对接和认知误解会加剧居住隔离和心理疏离,使民族关系陷入紧张状态,而民族关系的紧张又会强化居住的隔离和心理的疏离,以至于陷入“信息不对接、认知误解居住隔离、心理疏离接触、交往减少民族关系紧张认知误解加剧居住隔离固化、心理不认同民族关系更加紧张
12、”的恶性循环。跳出空间结构层面的互嵌,从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维度阐述民族互嵌,形塑一种多元性充分表达和一体性日益强化的社会结构联结,能使一定空间、社会、文化边界之内的各民族参与共同的生产活动、社会交往、文化交流,从而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共通的心理联系纽带。以各民族全方位互嵌助推城市民族工作,旨在拓展和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城市中各民族相互认同、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和谐民族关系,建构起支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动力和心理共识,使城市民族工作制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二)全方位互嵌的内涵“嵌入”一词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由卡尔 波兰尼在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
13、起源 一书中提出来的。波兰尼和格兰诺维特对“嵌入”概念的使用存在区别,波兰尼关注的是一种整体性嵌入的思想,体现出明显的社会理论意义;格兰诺维特则将嵌入作为一种可操作性的工具加以使用,体现为一种“形式嵌入”11。黄志辉在波兰尼嵌入思想的基础上概括了其意涵,认为嵌入涉及政治、经济、空间等多重向度,体现了共生性和交互性两种特征12。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学者对“嵌入”概念的探讨和研究并没有囿于波兰尼等西方学者的思路,而是基于我国的民族关系、人口流动状况和社区关系的实际进行了研究。例如,吴月刚和李辉指出,民族互嵌包括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的互动,体现为各民族之间交往联系的一种状态,他们将民族互
14、嵌的内涵概括为两个维度,即物质形式层面的互嵌和精神文化层面的互嵌,后者是支撑民族互嵌的核心要点13。一般意义上说,互嵌内含一种关系的变迁过程,是不同主体基于某种内在的关联而形塑的一种复杂的协调关系和交汇性的互动现象。比之于空间结构互嵌,全方位互嵌在广度和深度上均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体现的是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嵌置和构建起的联通渠道和联结纽带,其目标是在民族关系的互动演进中培植价值共识,形塑良序的认同关系和互通有无的联结方式,擘画各民族“空间互构、文化互鉴、经济互补、社会互助、心理互认”9的交往交流交融图景。全方位互嵌既凸显了民族关系的多维性,也彰显了民族关系的整体性,是实现各民
15、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科学路径,勾勒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和谐图景。以全方位互嵌打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情景,能够统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形式和内容,构建地理、文化、经济、社会和情感共同体,使各民族的互动交往更具情境性,有利于推动各民族在精神文化层面的广泛交流和深度交融。同时,全方位互嵌也为各民族平等交往搭建了平台和渠道,能够帮助各民族最大化地形成交流共识,培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习惯,在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增进各民族在政治参与、社会交往、文化交076流和利益互动上的共同性,齐心协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依存与彼此关怀而生的积极关联性”14的命运共同体。(三)从空间结构互嵌走向全方位互嵌:搭建积极的关系网
16、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民族的居住格局呈现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但是受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各民族之间仍旧存在文化边界。交往和互动的匮乏势必固化彼此间的印象,影响各民族的友好相处。只有打破区隔,增进认知和了解,消除偏见,各族人民才能在经济交往、分工合作、社会治理等公共事务的参与中增进互动交流,为积极的关联互动和理性交往创造条件。从空间结构互嵌走向全方位互嵌,其本质是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渠道,使各族人民在交往中形成“密切、微观互动及因此产生的个人情感和行动抉择”1521,搭建起健康积极的交往交流交融关系网。其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全方位互嵌体现为各民族在空间、经济、文化等领域的
17、嵌入,能够消除各民族在空间分布、语言沟通、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屏障,搭建合作交往、互补交流、共生交融的渠道,使各民族逐渐培植求同存异的包容心态,而且各民族在相互学习与借鉴中也会日益消解因文化习俗和价值观不同造成的刻板印象,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第二,空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嵌意味着社会关系的互嵌,因此,从空间结构互嵌走向全方位互嵌的实质就是实现社会经济关系、人情关系、治理关系等的嵌合,使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命运等共同体中形塑紧密相依的关系网络,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互利互惠的规则意识,培植共同的价值旨趣和精神志趣,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为搭建良好的民族关系网络注入持续动力。第三,“生活
18、世界中交往共同体的主体绝非抽象的人类,而是具体的个体或多样的族群这样的共同体也绝非任由我行我素的自在世界,而是有方向、有规范的社会世界”16。全方位互嵌从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和心理等层面推进各民族的嵌合,旨在理顺人、文化、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多维关系,通过各民族之间的结构协调和关系联结,建立起“空间的一体化”“民族关系的一体化”和“文化的多元一体化”,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持续向更深层次、更广维度推进。三、内在机理:各民族全方位互嵌开创城市民族工作新局面的整合逻辑各民族全方位互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民族成员,旨在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设条件,搭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平台,使各民族在协同合作中增进认同
19、和信任,相互依赖、相互依靠。从更高层次上看,民族互嵌的本质就是不断增进共同性和共生性。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和心理五个维度不是单一的、互不干涉的,而是呈现出相互交织的整体性特征,以全方位互嵌助推城市民族工作,有利于发挥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相互支撑和交织融合的作用,使城市各族人民广泛联动,开展对话交流,培植互惠规则,走向共同富裕,集聚社会资本,促进情感共融,增强空间、文化、利益、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共同性和共生性,在此基础上实现城市民族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推进,构建城市生活共同体。(一)空间互嵌:拓展交往的空间渠道,增进对话交流“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群体可以看作不是界限明确的团体,而是有着各
20、种各样不同的、变动的边界,限定着其生活的各个不同层面。这些界限可以是刚性的,也可以是柔性的。”1764在5 000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打破边界、消除隔阂、增进共识,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空间边界是柔性的,空间形态的变化和构筑对于理顺和修复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当各民族积极互动时,必然会推动城市民族工作的稳定发展。如果各民族在空间0772024年第1期(总第175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层面存在明显的区隔,则会加剧城市民族工作的难度,不利于城市的和谐稳定。空间互嵌对于开创城市民族工作新局面的作用体现在以
21、下几个方面。首先,空间是各民族之间搭建社会关系、培植共同价值的重要场域,通过空间互嵌能够构建一个包容性的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推动城市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上主动融入。这种融入能够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壁垒和隔离状态。其次,“人们在生活世界中碰到问题的时候,就会在公共领域中进行交流在现代社会中要建立一种正当的规范、制定有效的政策,都必须通过对话来实现”18。有效的对话和交流是消除刻板印象、拉近各民族心理距离的“钥匙”,空间上的互嵌则为这种有效的沟通交流搭建了平台,提供了相互理解、寻求共识的机会。“接触中的族群维持不仅仅意味着认同的标准和标志,而且也意味着允许文化差异迁延的互动的构建。”19265在居住
22、空间中,各民族可以通过近距离接触相互关心,从而产生共情。同时,在分层结构和从业结构互嵌基础上形成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间能够增加各民族之间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具有重要的行为导向功能,它不仅可以为各民族平等有效的交往提供平台,消除刻板印象,而且可以培植文化、情感纽带,激发各民族共有的情感记忆和历史记忆,强化各民族之间的情感依附。最后,城市的公共空间对于城市交往形态的重塑和城市空间记忆的感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城市规划推动各民族全方位互嵌,营造良好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氛围,能够为人们增进了解机会,在共同活动、互动认知、交流理解的基础上增进心理沟通和情感交融,最大限度地增强心理归属感,提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品质
23、。(二)文化嵌入:培植互惠规则,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于共同体而言,文化互嵌是最为重要的精神纽带。”20文化互嵌关注的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与维护,以构筑和培植共同的价值理念为目标遵循。中华文化的内在根基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追求和独特文化优势,培植了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因此,建基于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基础上的共同价值追求、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文化自觉是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标志,也是联结我国各民族历史记忆、增强情感认同的现实基础。文化互嵌并不是单纯地让某一民族接受和学习另一个民族的文化,进行单向度或单方面的嵌入,而是彼此
24、间互相学习,在相互接触、交流互鉴中兼收并蓄,从而增强共同性。文化互嵌开创城市民族工作新局面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文化互嵌能够使城市各族人民构建起一种弱化血缘和地缘的新型关系网络,形成一种立足居民日常生活和城市社会治理基础上的文化共同体,这种新型的关系网络和文化共同体能够提升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化解城市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因为文化互动可以缓和文化张力,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基础。其次,互惠的规则意识和理性的交往共识是保障各民族有效交往的前提条件。文化互嵌的本质是在各民族之间搭建共同的联结纽带,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建立互惠的规则意识和理性的交往共识,助力城市民族工作的推进。最
25、后,文化互嵌可以引导城市居民在互惠规则的指导下共同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和社团活动,通过有效交流增进了解,在文化互嵌中树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睦共处的日常生活价值理念,系牢守望相助的情感纽带,为城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三)经济互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各族人民生活品质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铸就了一个经济共同体,茶马互市、丝绸之路等均是最好的例证。马克思指出:“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21107因此,经济互嵌是助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首要前提。“以民族为基点,揭示交往或交换借助于不同的形式而表达的事实,为我们摆脱现代有关 交换 的局限性规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方位 开创 城市 民族 工作新局面 内在 机理 多维 遵循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