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守株待兔教案优秀版.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下)守株待兔教案优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下)守株待兔教案优秀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守株待兔》 教学内容: 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2.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 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 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 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 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 出示图片,学生猜故事名称。 (1)了解寓言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大道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提问"株"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解题: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二、读通课文,读出节奏 1.播放视频,了解故事大意。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 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或句子不通顺的地方。 4.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纠错。 5.全体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把句子读通顺,把字音读 准确。初略地感悟到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以及大体的文意。】 三、品读课文,了解句意 (一)回顾学法:引导学生回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 系上下文,看插图。 【设计意图: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同学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运用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 自己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有不明白的在同桌间、 小组内研讨, 解决不了的提出 来共同探讨。 2.小组交流学习。 3.小组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这种自 主学习,提高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中华 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启迪思维,感悟道理 1.让我们把这几句话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读一读。 2. 以前排版是竖着的,出示课文再读。 3.读了这则寓言, 你想对农夫说什么呢?老师也有两句话想送给他, 谁来读一读: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4.兔子是经常撞在树桩上吗?所以还有一句话, 想要送给农夫: 不能把偶然的现 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设计意图: 在引导学生领会寓意时, 让学生从朗读中来感悟守株待兔背后的真 正寓意。将课堂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的说。提高 语言表达能力。】 五、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1.课文填空形式提示背诵。 宋人( )。田中( )。兔走( ),折颈( )。 因( )而( ),冀( )。兔( ),而 ( )。 2. 出示五幅图片,看图片背诵。 3. 闭眼感受,配乐背诵。 【设计意图: 因学生能力差距, 所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背诵, 分层、 逐步进行, 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4.小结: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 在生活中不去幻想不劳 而获,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是我们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获得 的启示,也是我对你们最大的愿望。 5.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守株待兔》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5. 守株待兔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2. 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并运用反复诵读、 借助注释、 借助插图等方法读懂 课文,说出 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3. 理解寓言的寓意,懂得心存侥幸,希望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 4. 了解并掌握学习寓言故事的方法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2. 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并运用反复诵读、 借助注释、 借助插图等方法读懂 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教学难点: 掌握并运用学习寓言故事的方法, 理解寓言的寓意, 懂得心存侥幸, 希望不劳 而获是不可取的。 课前互动: 我是背诵小能手——背诵学过的古诗词、文言文。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揭题解题。 1.谈话激趣: 同学们,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猜谜语吗?今天, 老师就请大家 来听故事,猜谜语,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2.“小故事大王”上台为大家讲故事, 大家认真听, 根据故事内容猜一个成语。 3.揭示谜底,引出课题,齐读课题。猜出来了吗? 这个成语就是:守株待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守株待兔》。请大家 齐读课题。 4.理解课题:结合刚才听到的故事,再看看课文插图,猜一猜:守株待兔是什么 意思? 5. 了解韩非子。这是韩非子,姓韩名非,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我们尊敬地称他 韩非子。 韩非子不仅是尊称, 他也是一本书的书名。 这本书是后人集结他的作品 编辑而成的。书中记载了许多小故事。今天我们学的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回顾旧知,小结学法。 1.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是文言文,我们以前学过文言文吗?(学过, 《司马 光》) 2. 回忆一下,文言文有什么特点?(言简意赅、抑扬顿挫) 3.学习《司马光》时,我们学会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反复诵读、借助注 释、借助插图)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复习生字,读准字音,扫清障碍:认读生字小游戏。 2 .反复诵读,读准节奏,感受古韵。 ⑴自由读课文,试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师巡视,关注学情。 ⑵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强调:读准“为”,在文中表被动,读第二声。 ⑶教师范读, 学生跟读。 注意读好停顿, 读准节奏。 (在课文中标出停顿 ) 提 示:注意音断意连,抑扬顿挫。 ⑷同桌互读,分组赛读,读好停顿,读准节奏。 ⑸全班齐读,模仿古人,摇头晃脑,读出古韵。 ⑹小结过渡:古人说: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显然,多读书,就能帮我们理解 文意,反复诵读,真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四、精读探究,理解文意,领悟寓意。 1.师:除了反复诵读, 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读懂文言文? (借助注释、插图) 2.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注释、插图,再读读课文,试着理解课文大意,说说你读 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和同学交流交流。 (生合作学习,师巡视) 3.文白对译,交流汇报,理解文意、领悟寓意。 ⑴老师来看看大家借助注释和插图, 读懂了哪些内容。 课文中有一个句子, 解释 了题目守株待兔的意思, 是哪一句呢?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板书: 释耒守株) ⑵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词语, 再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再对照课文插图, 指导 朗读句子(读出喜悦、期待)。 ⑶守株待兔的这个人是谁?用课文回答, 你知道了, 他是(宋国的一位种田人。) ⑷了解事情的起因。 他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用课文回答。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 折颈而死。) (板 书:兔走触株)这句话意思是?(指导读句子,读出事情发生的突然) ⑸想象心理活动,口头填空,体会农夫的侥幸心理。 看到兔子折颈而死,农夫心里会想些什么? ⑹了解事情的结果。 农夫想天天能侥幸白捡到兔子, 于是 (释其耒而守株),他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板书:为宋国笑) ⑺创设情境,引导写话。 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他究竟错在哪儿?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 你会怎么 劝他呢?同桌练习说一说,再写在课本插图种田人旁边空白的地方。 (预设:朋友,赶紧去种田吧。你的田地都荒芜了,再不种田,来年你吃什么? 兔子撞死的事情, 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稀奇事, 不可能经常发生, 靠等兔子过日子, 是极其愚蠢的行为。) ⑻小结并板书:种田人心存侥幸,希望不劳而获,这是不可取的,只能落得遭人 笑话的下场。⑼联系实际,领悟寓意。 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守株待兔这样的事呢? 五、配乐练习,熟读成诵。 1.利用板书,小结全文。 课文只有 39 个字,却把种田人守株待兔的起因、经过、结果讲述得清楚、完整, 让我们懂得心存侥幸, 希望不劳而获是行不通的, 再次让我们体会到文言文言简 意赅的特点。 我们平常写一件事时,也要注意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 ,请大家看板书,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练习把课文背诵下来。 2.在古曲声中自由练习背诵课文。 3.配乐朗诵比赛。 六、小结寓言学法,引导延伸阅读。 1.小结寓言特点: 《守株待兔》和我们本单元学习的其他课文一样,是一篇(寓 言故事),你能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通过小故事,说明大道理) 2.小结学习方法: 我们在读寓言故事时, 可以像我们这节课学习时一样, 既要读 懂故事, 又要去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还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人和事, 更深入地 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3. 引导延伸阅读: 希望大家在课后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 把我们课堂上掌握 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七、拓展延伸。 《守株待兔》既是一个寓言故事,又是一个成语。像这样出自寓言的成语,你还 知道有哪些呢? 八、布置作业。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不但读懂了文言文《守株待兔》,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还 学会了学习寓言故事的方法,让我们把这些收获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吧 1.搜集出自寓言的成语,并读懂故事,体会道理。 2.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 板书设计: 5 守株待兔 兔走触株——释耒守株——为宋国笑 (起因) (经过) (结果) 心存侥幸 不劳而获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 9 个生字,会认 4 个生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3.初识文言文。 过程与方法 1. 解决生字障碍,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意思熟读并背诵课文。 2. 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叙述的故事讲给别听。 情感为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事情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只有早勤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会写 9 个生字,会认 4 个生字,有韵味地诵读课文。 2. 理解课文意思,只有辛勤劳动,才会有收获。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意思,只有辛勤劳动,才会有收获。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视频导入(故事发展到农夫拾到兔子高兴不已)师: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谁 来说一说后来的故事是怎样的?生补充。 再放视频。 继续追问:你说的和我知道的 是一样的,那你们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 2. 引题、揭题:守株待兔<随机板书> 今天,我们一起了来学习第 5 课《守株待兔》。 二、整体感知,释题。 1. 借助课件回忆故事(填定式回答) 2.这么说来, 《守株待兔》意思是?(随机板书: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3.现在请同学们看看课文,对比一下,这篇课文给你什么感觉? (很短,只有 几句话) 师.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优点是语言精 炼,用很少的字,表达丰富的意思。缺点是比较难懂。现代人学习文言文可以借 助注释来理解。 (教给学习方法) 三、新课探究。 1. 认读生字、 口头组词 (学习课文之前, 老师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出示生字课件, 操作方法: 学生当小老师示范, 若出现错误时老师给予指导。 (目 标:读准字音,正确组词。) 2.单个生字你们能读,那么把这些生字放进课文,你还能读吗?试一试。 (读文 目标:读通课文) 3.课文研读,翻译句子(突破重点) (1)请同学们数一数作者用了几句话将故事写下来了? ( 5 句)课件将课文 句子出示:学片选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 (熟悉课文) (2)指导朗读 .加深记忆。 学习文言文, 掌握合适的停顿进行朗读, 对我们理解文章意思会有很大帮助, 比 如,第一句,我们可以这样读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 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 你喜欢的句子是什么意思呢?把你的理解写在草稿纸上。 提示: 课文底部对 关键字作了解释,不明白时参考一下注释。 (4)学生汇报翻译情况: ①宋国有个农夫,他的田里有个树桩, ②有一天,一只兔子跑来撞到树桩上,折断脖子死掉了。 ③于是他放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④结果再也没等到撞死的兔子,他自己被宋国人笑话。 4. 品读故事,品味人生(突破难点)。 (1)提问:农夫捡到兔子,心情怎样? (高兴……)。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怎样的 决定? (整天守在树桩旁等待下一只兔子来撞死)。为何会有这样的决定? (懒, 想不劳而获)。农夫最后的结局怎样? (什么都没得到,还成了宋国人的笑话)。 说明了什么? (不辛勤劳动,只想靠碰好运过日子,决不会有好结果。) (3)板书汇报: 只有辛勤劳动,才会有收获。 五、拓展 (1)假如你遇见农夫,你会对他说什么? (学生发言,答案略) 六、总结 结合板书进行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 通过种田人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 这个故事, 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只有辛勤劳动, 才会有收获。 因此 《守株待兔》 名为小故事, 实则讲大道理。 像这种文学体裁我们把它叫做寓言, 像这样的寓言, 还有很多,比如揠苗助长、刻舟求剑等,同学们课下可以去读一读。 七、作业布置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寓言 小故事 大道理 教学反思: 存在不足 守株待兔 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来撞死 只有辛勤劳动,才会有收获。 1、教师课堂语言不够简洁。回顾课堂,例如导入时提的问题不够简洁,再如问 学生:农夫最后的结局说明了什么?因为有些慌乱, 所以表达不清晰, 以至于学生 不能及时做出回应。 2、教学过程设计还够优化,例如导入分两个部分视频进行,过于繁琐。下次改 为一次完成。 还有就是给学生读课文的机会少了些, 朗读指导力度不够, 将做合 适的停顿和节奏方面的指导。 另外, 教学时可通过多读实现顺利理解文意, 这样 翻译用时少了,学生也就有时间多读课文了。 3、多媒体运用方面:教学中课件中的链接打开出现了故障,是因为机器反应出 了问题,导致教学不够顺畅。另外:回顾课文内容采用填空式回答,比较浪费时 间,下次将改用希沃白板 5 来制成选答案填空,这样更简洁有效。 教学亮点: 本堂教学, 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重视启发, 突出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教态和蔼、大方,板书规整,条理清晰,课学调整恰当,反馈与矫正及时充分, 方法灵活多样。 学生参与度大, 主动性强, 思维训练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教学内 容和学生实际,收效好。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 也是一则文 言文。 讲有一个宋朝的种田人, 因为在自己田里捡到一只触木桩而死的野兔, 就整日坐在木桩旁 守着,等候兔子再一次撞死。因而被本国人耻笑。告诉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不劳而获的道理。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 寓言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 寓言是现实生活的折射。 它 既能启发学生探索又能帮助学生了解人情世故。寓言故事以学生读懂故事为表,理解寓意为里, 联系实际为真。所以,我这节课,不是单为了教这则寓言,而是通过对这则寓言的学习,引导学 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去思考问题,去认识生活;利用寓言寓意的多面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利 用寓言形象的可塑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寓言的学习,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一种 智慧的学习。这节课,我将带着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学习,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工具性与人文 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为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我设计了以读为主线来组织各项训 练活动。为了渗透语文的人文性,我为学生创设了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情境。因为语言文字中 蕴含的思想感情不能靠灌输、 也不能用贴标签的办法单方面的授予学生, 而需进行潜移默化的熏 陶感染,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去感受、领悟、升华。 教学目标 : 1.认识“耕、释”等 4 个生字,学写“耕、其、待”3 个生字。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体会文章的韵味。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想着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 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韵味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道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题解题 1. 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和故事有关的游戏,名字叫“超级联想”。请根据出示的一组图片, 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 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 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2.观察学生猜出的三个故事(《坐井观天》、 《狐假虎威》、 《亡羊补牢》)的特点,明白寓言故事 的特点:小故事中含有大道理。 3.同样“超级联想”,出示图片。 (守株待兔),揭示课题,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 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学生讲讲以前听过的《守株待兔》的故事。 2.早在 2000 多年前有个叫韩非子的思想家也讲过这个故事,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师读文) 让学生说一说听两个版本后的感受。 3.学生读文,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 读几遍。 4.检查学生的识字,多种形式地读。重点讲“耕”字,会意字。左边的“耒”是农夫的种田工 具(图片展示) ,右边的“井”是方块田。 5.写字“耕、待、其”。 6 .展评。 【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对于“耒”这种工具较为陌生,通过耒的图片教学帮助学生熟悉,拉近 课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并且为阅读文章扫清障碍。】 三、再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味。 1. 指个别生读文。 2. 听范读,体会巧妙的停顿。 3. 学生再读。学习读小古文的方法“巧停顿,读韵味”。 四、制作绘本,疏通文意 1.学习第一句 (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文章中的哪句话贴合这幅图片?(宋人有耕者。) (3)学生齐读。 3.学习第二句 (1)图中除了有农田还有什么? (2)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田中有株。) (3)学生再读。 4.学习第三句 (1)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 (2)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 (3)课文是怎么说的?(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4)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相机学习小古文的方法“借注释,懂古文”。 (5)理解“走”字。 5.学习第四句 (1)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农夫是怎么做的呢? (2)借助注释解释“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这句话。 (3)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 为了肥美的兔子,于是这个农夫等了一天,到了第二天他—— 当别人家地里的禾苗已经绿油油时,农夫却—— 到了秋天,人们看到丰收露出笑容时,这个农夫仍然——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断句,同时理解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 6.学习第五句 (1)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 (2)课文里怎么说的?(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他为什么会被笑话?(侥幸得到的兔子) 这个农夫花很长的时间等一个侥幸,所以他才会—— 一次的侥幸就让他不劳而获,所以他才会—— 7.疏通课文 (1) “古今对读”的游戏:师白话讲故事,生古文讲故事。 (2) “古今对背”的游戏。 【设计意图:采取游戏形式来进行诵读,在理解古文意思的同时,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五、升华寓意 1.人们会怎样笑话农夫,学生交流,请利用以下形式笑话他: “农夫啊农夫,你可真是……” “农夫啊农夫,你怎么能……” “农夫啊农夫,俗话说……” 2.那我们要怎样劝?(赠送书法作品)老师送“实”字给农夫,希望老老实实耕种。学生交流也 送字给农夫劝一劝他。 3.我们要以此为鉴:要靠努力,不存侥幸。 (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理解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同时以此为鉴。】 六、总结方法 学古文不难,可以“巧停顿,读韵味”,“借注释,懂古文”。 七、布置作业 1.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 《守株待兔》告诉我们一个心存侥幸、不劳而 获的农夫。 2.老师送一面《南辕北辙》的镜子,交流他又犯了什么错? 板书设计: 5.守株待兔 要靠努力 不存侥幸-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三年级 守株待兔 教案 优秀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鱼**】。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鱼**】,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鱼**】。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鱼**】,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