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优势及其提升路径.pdf
《汉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优势及其提升路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优势及其提升路径.pdf(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汉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优势及其提升路径陈文祥(北方民族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摘要:汉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具备人口基数、族际互动广度、群体亲和性、文化特点、族际经济互动状况、历史延续性等六方面优势,可以在凝聚中华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些优势的发挥在具体实践中,受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地域偏见和民族偏见以及潜在民族本位主义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及时“破”此实践路径上的障碍,同时从五方面的具体实践“立”其发挥优势的充分条件,进而同中华各民族携手同行,秉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基本理念共同臻于“铸牢”。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
2、共同体意识;汉族;优势;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C957;G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627(2024)01-0045-10DOI:10.20076/ki.64-1065/G4.2024.01.004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首次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纳入公共政治视野。2017年党的十九大确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表述,进而将其确定为今后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并写入党章,使其最终通过不断完善、升华,成为具有主线地位和意义的政治话语。显然,确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地位
3、是高屋建瓴的政治方向性设计,还需在具体实践中不断落实,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各族人民心灵深处。我们必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引导各民族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推动各民族从意识层面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和“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需要各民族“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和衷共济,携手共进,“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2
4、。这一论述明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职责,而非某一部分群体或某些工作部门专责。因此,对中华各民族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等待“被铸牢”的过程,而应是主动承担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与义务、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身优势作出各自应有贡献的过程,但当前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究和具体实践尚囿于传统民族问题研究的视域,重点关注的仍是“少数民族”“民族聚居区”“边疆地区”“民族院校”“民族教育”等关键词和主题,而对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收稿日期:2023-09-2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域下新疆多民族村落文化变迁的引导研究”(22XMZ062)作
5、者简介:陈文祥(1977),男,新疆沙湾人,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民族学研究。引用格式:陈文祥.汉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优势及其提升路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0452024年第1期(总第175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组成部分的汉族关注不够,对民族工作部门之外的其他工作部门的“铸牢”实践要求不高,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和实践中出现多种“冷热不均”现象。所以,有学者在展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时适时指出,在研究对象方面,应将重点转向非民族地区的汉族群众及除民族工作部门之外
6、的其他工作部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置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我国大统战工作格局下开展研究3。基于此,笔者不揣简陋,尝试考察汉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及其在实践中发挥优势的路径问题。一、汉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六大优势在历史上,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和巩固了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疆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伟大的精神;在现实中,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富裕、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共同书写了我国70多年民族工作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此非一族之功,亦非自然天成,而是中华各民族优势荟萃、互补互促的结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努力的重
7、要实践目标,各民族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凝心聚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汉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六大优势,可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人口优势就民族人口增长而言,“在以往2 000多年间,汉族在总体上都处于有利地位”,其中既有“汉族及其前身华夏诸族很早就占据了中国境内在当时生产条件下地理环境最优越的部分”的外在条件因素,也有他们“较早学会了农耕,并且逐渐成为以农业为主的民族”的生产方式原因,更有他们“一般只注重文化方面差别,并不追究血统上的根源”的内在文化背景4183186。通过自身的人口生产和吸纳其他民族成分
8、,汉族确立了在中华各民族中的人口优势地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汉族人口为128 631万人,占总人口的91.11%;各少数民族及其他人口为12 547万人,占8.89%5。在中国内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19个省(市、自治区)汉族人口占比均在90%以上,其余省(市、自治区)中,除新疆、西藏汉族人口占比分别为42.24%和12.15%外,余者均超过50%6。可见,无论在整体数量上还是区域占比上,汉族人口都是中华民族人口构成的主体。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汉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点群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挥人口优势,协同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
9、、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二)族际互动广度优势从族际互动广度来看,汉族是中华各民族中分布最广泛的群体。秦汉时期,汉族先民就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广泛散布到周边各地,同众多民族交错共居。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动荡,大批中原汉族南迁,扩大了分布范围;唐末五代社会动荡时,又有众多中原汉族南迁,使汉族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到近代,汉族已经广泛分布于天山南北、黑龙江流域、青藏地区、云贵高原、珠江流域、海南岛及台湾岛等广大地区,“形成一个点线结合,东密西疏的网络,这个网络正是多元一体格局的骨架”732。当前,在我国内陆2 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域中均有常住汉族人口,其中78%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的汉族人口占比
10、达到80%以上,即便是偏远的西藏阿里地区的革吉县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也有199名汉族居民8。汉族的广泛分布优势使其在历史和现实中能够同各民族在最大广度上交往交流,密切互动,各民族对汉族和汉文化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汉族也对接触的各民族有了深刻了解,046这使汉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中能发挥动员先锋和实践表率的作用。(三)民族亲和性优势从民族的群体亲和性来看,汉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同其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关系密切、民族融合性很强的群体。汉族自其形成之初就是一个吸收多元民族因素而不断壮大的群体,如梁启超所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
11、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93459。在汉族发展的各个时期均吸纳了大量少数民族,“如在汉族的起源时期,不仅有炎黄和东夷两个集团作主源,还有苗蛮、百越、戎狄作支源;在汉族的形成时期,不仅有夏、商、周、楚、越诸族的融合,也融合了部分蛮、夷、戎、狄;在汉族的发展时期,不仅同化了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乌丸、党项、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也同化了南方的俚、僚、蛮等少数民族”104。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突出表现为汉族同其他民族广泛的族际通婚,并在历史时期同我国众多民族形成了为人称道的“甥舅关系”,将家族宗亲的内涵引入民族关系领域11,强化了民族间的亲和性。与此同时,在不同历史时期,还有大量汉族或被迫或自愿
12、地融入周边各少数民族中,较为有名的如“箕子入朝鲜”“太伯奔荆蛮”“庄蹻从俗西南夷”“不窟奔戎狄”等,这种双向的交流互动促进了民族的相互接纳和认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族体成分互嵌关系。这一特性也使得汉族在文化心态上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能够以开放、自信、大度的态度同其他民族交往交流,是我国各民族中吸纳多元民族成分而深具亲和性的典型群体。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汉族的这一优势仍可发挥重要作用。(四)文化影响力和包容性优势从文化影响力来看,汉文化有着强大的区域影响力,甚至对整个东亚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国内各民族的文化互动更为频繁。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
13、书记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12。汉文化不等同于中华文化,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汉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凝聚、中华文化的形成与稳定等方面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发挥了“文化溶剂”功能,使各民族优秀文化能够高效传播、和谐共存。如汉语、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多方言、多民族语言社会的族际沟通、信息交流、消除隔阂、凝聚认同、维护统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交流工具,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汉文化奠定了中华文化体系在很多方面的基本架构,这是汉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巨大优势。此外,从文化特征来看,汉文化有着鲜
14、明的文化包容性。儒家文化在汉文化中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儒家没有人格神的观念,也没有宗教性组织,这种非宗教性的文化底色造就了汉文化兼容并包的宽容性,因此,外来的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都能在中华大地扎根、发展。而汉族人群也易于入乡随俗,在多民族聚居区域往往形成一些特殊文化兼容群体,他们是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也是汉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优势的体现。(五)经济和技术发展中心优势从经济互动状况来看,汉族聚居区往往是中华民族经济互动和技术交流的中心。历史上,养育中华民族及其先民的东亚大陆诞生了多元的经济文化类型,农耕经济文化类型和畜牧经济文化类型是其中重要的两种。农耕经济文
15、化类型的主要实践者是汉族,他们在历史上发展出了较为发达的农业生产技术,整体社会经济处于较发达水平。其产出的农产品及各种生产生活资料是周边畜牧经济文化的必需品,由此形成了汉族同其他民族频繁而密切的茶马贸易、马绢互市、榷场交易等特殊的经济互动形式。在千余年的经济互动和技术交流中,汉族聚居区始终是中心,繁荣的经济和0472024年第1期(总第175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先进技术产生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自然成为中华各民族交流互补、迁徙汇聚、冲突融合的重要动力。即便到了今天,汉族人口聚居的东部沿海地区仍然是引领中华民族经济和技术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之地。(六)历史
16、延续性优势从历史延续性来看,汉族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参与者,见证了中华民族完整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代以来的反侵略斗争中逐渐凝聚起来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长期历史过程中,不断有民族融入其他民族,消失在历史舞台上,也有新的民族不断加入中华民族大家庭,而汉族始终是这个舞台上的“坚守者”。从早期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同华夏的互动,到后来西域、漠北、辽东、闽越、苗疆等区域与中原地区的融通,汉族始终没有缺席,是这一宏大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并在这一过程中“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
17、的统一体的基础”1340,为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历史的延续性特征来看,汉族在当代中华民族发展史中仍将发挥关键性作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从以上六方面优势可以看出,汉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居于非常重要而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方位,同中华其他各民族有着牢固的历史联结纽带和密切的现实互动关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集此特殊性与重要性于一体的汉族,应在凝聚中华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充分发挥诸多优势。二、汉族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势的“破”之路径如上所述,汉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有着六方面的整体优势,但具有优势并
18、不意味着汉族不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不意味着汉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自然而然“铸牢”,仍需要不断巩固,因为汉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只有破除这些制约因素,才能使汉族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限制中华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要素影响下,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从表面上看,“大杂居”的分布格局似乎体现了各民族交错杂居、相互嵌入、频繁互动的状况,但实际情况表明,“小聚居”的现实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大杂居”带来的族际互嵌和频繁互动的可能。有研究表明,2010年我国少数民
19、族人口同汉族的居住隔离程度比较高14,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支持了这一结论:我国内陆2 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域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县区汉族人口占比达到99%8。根据笔者初步统计,这一状况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并无太大改变。这就意味着,这些县级行政区域的汉族在本地同少数民族共同生活、交往交流的机会极少,尤其是此类县区的集中区域更是如此,如山西、陕西两省均有汉族人口超过99%的县区集中分布现象。尽管近十多年我国各民族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强,但整体上同“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第七次人口普查全国分县各民族人口统计数据尚未公布,笔者依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
20、汉族人口占比超过99%的各县统计局所公布的2021年人口数据进行初步统计,结果显示,除极个别县之外,多数县的少数民族人口数虽有所增减,但总体上仍保持了汉族人口99%的占比。048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谈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时指出,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2。当下,部分汉族聚居区的“实际”就是多民族交往交流的机会太少,对此我们应予以充分的考虑。尽管媒体宣传和自媒体展示互动也能使这部分群体对中华各民族有所了解,但若现实生活中的交往交流不足甚至缺失,各民族就很难达到“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
21、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度交融。(二)“两种偏见”的影响偏见是人类认知机制中分类原则被极端化应用的副产品,一般表现为一个群体赋予另一个群体某种负面或不友好的标签,并假定该群体的所有成员均有这一标签所反映特征的一种他类认知态度及行为。基于不同标准,这种标签内涵的选择往往具有多元性特征,如基于地域分异的地域偏见、基于民族身份的民族偏见、基于职业类型的职业偏见、基于性别特征的性别偏见等。在影响汉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诸多因素中,地域偏见和民族偏见是最不可忽视的两种。其一,地域偏见。汉族人口众多,地域分布广泛,其内部在方言、饮食习惯、生活习俗、社会经济发
22、展水平、群体个性等很多方面有着较大差异。当特定地域的个体在同其他地域个体进行社会互动和交往时,如果感受到负面的交往体验甚至受到伤害,往往会倾向于做出地域文化差异性方面的归因,并据此做出群体性负面评价,形成地域偏见。在新媒体勃兴的当今时代,“媒体并不外在于各种政治权力、现实利益和文化价值,并不必然具有新闻平衡和信息对称的能力,它同样被裹挟在各种利益关系、文化偏见之中,同样被结构于有限认知水平之中和社会规范压力之下,它的公正性、客观性与真实性因此而蒙尘”15。因此,地域偏见极易被过度渲染和放大,尤其在虚拟网络社会容易被强化。各种同地域歧视相关的表情包、流行语、快捷图等能以“去中心化”形式迅速传播,
23、并形成广泛的影响。尽管人们不会完全相信传播于社会上的某些针对特定地域人群的污名化表述,但其所形塑的地域偏见会极大地影响不同地域人群间的认同和凝聚。人们在现实中接触来自这些被污名化地域的个体时,往往会据此形成心理防备意识和排斥态度。这种地域偏见割裂了汉族的内部统一性,对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极为不利的。其二,民族偏见。从一般意义上讲,民族偏见是一种对他民族持有的片面的、负面的、不友好的甚至是敌意的情感认知态度,而且往往具有“未经现实检验就将对某些群体或阶层人群的固定心理形象适用于该群体或阶层所有个体”1650的“先入为主”倾向。民族偏见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每一个民族和文化
24、群体对其他民族和文化都存在某种程度的文化偏见172。尽管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部分汉族对一些少数民族的偏见仍然存在。当然,民族偏见不同于体现在行动上的民族歧视,它作为一种情感认知态度,往往不会直接表达出来,但会反映在民众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中。如部分汉族群众拒绝将房屋租给少数民族群众,或者在社会管理中一些地方的执法部门看到“民族”两个字就“犯嘀咕、绕着走、不会管、不敢管、不愿管”13167,等等。这些现象虽然在具体场景上有着巨大差异,但观念基础都是民族偏见,是民族偏见的具体反映,也是消除各民族心理距离、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巨大障碍。(三)潜存的民族本位
25、主义观念的影响从基本的思维认知规律来看,一种新的观念或意识形态要获得个体真正的接纳和认同,首先需要同其思想中原有的相关意识、观念进行调适,如若二者具有较大差异甚或对立,则调适往往难以实现,新意识会遭遇抵斥。在宣传、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部分汉族群众的思想观念中可能潜存一些消极因素,影响和制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是两类民族本位主义观念。0492024年第1期(总第175期)Journal of North Minzu University其一,大汉族主义观念。大汉族主义是大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就其历史渊源而言,是中国历史上形成的“贵中华、轻夷狄”的传统华夷观的遗存。尽管在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族 中华民族 共同体 意识 中的 优势 及其 提升 路径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